作为两个多灾多难的朝代,金朝在历史上存在感很低,我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存在时间太短,虽然金国建国时间不短,但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来说太短了;第二,皇帝的存在感太低。皇帝虽多,但多是乱世傀儡,实在没有存在感;第三,成绩太少。与其他历史朝代相比,晋朝能取得的成就微乎其微。
存在时间太短,两期太有名。
晋朝分为两个时期:西晋和东晋。从266年篡魏建立金朝,到420年汉武帝取代东晋建立刘宋两朝,两晋共十五帝一百五十五年,不算短命,但作为一个统一王朝的时间确实很短。
虽然在266年建立了金朝,但直到280年吴灭亡,世界才真正进入大一统时期。西晋在短短的几十年后,于316年被北方少数民族所灭,东晋是六朝之一,只能算是割据政权。最多的时候,金朝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只有36年。
三国的存在感明显高于金朝。
在晋代之前,三国时期不仅充满了英雄,而且显然以各种艺术作品而闻名..西晋之后的五乱和南北朝是又一个乱世。无论是汉人的悲惨命运,还是接连爆发的各种战争,这个时期与平淡的西晋相比也是众所周知的。夹在两个乱世之间的西晋,存在感自然要低很多。
皇帝的存在感太低,大部分都是傀儡
晋代有十五个皇帝,其中西晋五个,东晋十个。然而,除了司马燕,愚公司马忠,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我们还能记得谁?
西晋时期,金朝开国皇帝司马燕无疑是最著名的一位。是他结束了三国乱世,重新建立了统一的王朝。然而在他之后的晋惠帝司马忠,完全是一个低能的皇帝。正是在他在位期间,爆发了“八王之乱”,天下再次陷入混乱。这期间,司马忠、司马伦、司马驰、司马晔在“八王”混战中,要么是傀儡皇帝,要么是短命皇帝,实在没有什么存在感。
东晋时,除了开国皇帝司马睿,其他九个皇帝中,如司马绍、司马燕、司马岳、司马丹、司马丕、司马懿、司马昱、司马曜、司马,恐怕还能知道司马,而这也是因为被刘裕篡位。而且东晋的皇帝多是傀儡,权力基本掌握在士绅手中。
另外,两晋虽然只维持了155年,但先后经历了十五个皇帝,平均每十年一个皇帝。皇帝哪里有什么存在感?
成绩太少,记不住。
纵观中国历史,短命的朝代其实不少。但无论是秦朝还是隋朝,甚至是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存在感都高于金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朝代虽然短暂,但是成就很多,所以能被后人记住。反观晋朝,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五乱花》等都是反面教材
整个晋朝真正的恐怕就是三国统一和淝水之战了。至于“家后之政乱”、“八王之乱”、“南经冠”、“五朵野花”等事件,虽然众所周知,但都是反面教材。
正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被人知道的东西,金朝的存在才真的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