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晋灭亡后的历史,西晋灭亡的事件叫什么

西晋灭亡后的历史,西晋灭亡的事件叫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3 更新时间:2023/12/26 7:01:52

我们都知道权力的诱惑很大,皇权的诱惑更大。所以每个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永远一代一代传下去,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铁打的流水的中国皇帝,每个朝代都没有活到500岁的,更别说几代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权力交接几乎没有和平过渡,全部都是血腥的、悲惨的。改朝换代就是彻底打碎旧世界,迎来新世界,就是一切都被烧毁,生活被毁掉。

西晋灭亡也是如此,可悲至极,超乎你的想象。西晋灭亡的多惨啊,比起靖康的耻辱和嘉定、扬州的屠城。据说这是西晋夺权方式不当导致的报应。这种说法纯属捏造。

纵观中国历史,没有一次权力更迭是肮脏血腥的。可以说,没有一次“革命”不是暴力的,没有一次夺权是体面的。按照某些人的说法,曹魏如果失势,一定是失去了民心。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南宋若失天下,亦失民意。什么叫可怜?所以西晋和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一样,不值得同情,也不值得同情。因为乌龟和乌龟是一丘之貉,一丘之貉,没有错。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懿亦步亦趋,逐渐窃取了曹魏的权力,为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孙子司马燕逃亡国外、夺取政权铺平了道路。到了司马昭,曹魏已经靠边站了,但司马昭碍于面子,还是在名义上保留了曹实为皇帝。

当司马燕到来时,他终于不再对曹魏客气,撕下伪装,把法人代表换成了司马燕。公元265年,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新朝,开国名晋。我们不得不说,司马家还有两个羽绒儿子。取代曹魏后,没多久就消灭了孙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军阀政权。根据史学界的“功勋统一论”,司马燕无疑是统一中国的英雄。不管是什么手段,结果都是对的,他应该流芳千古,载入史册。

问题是司马家没有皇帝的生活。建国后,他们开始高枕无忧,乐此不疲。其实任何朝代的皇帝都有这种美德。如果是为了勤俭节约,你在干什么?最好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当皇帝是为了享受。如果你不这样想,你就是一个愚蠢的皇帝。皇帝贪图享乐,官员也必然贪赃枉法。千里做官,只为温饱。一个不贪的官,就是个废点心。

腐败和吃饭一样正常。你见过吃东西噎死的吗?没有一个人落马仅仅是因为腐败,而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问题。金朝的问题不是因为腐败,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

中原多年的征战为游牧民族提供了机会。就像特洛伊木马一样,慢慢向内陆迁移,逐渐休眠。经过多年的南迁,他们的数量有所增加,从少数民族变成了“多数民族”。他们正摩拳擦掌,等待合适的时机。

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公元299年,西晋集团造反。因为在权力分配上爆发内战,八个王子一起造反,史称“八王之乱”。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有外来者才能利用自己内部的问题。

八王之乱是十六年。他们互相争斗,经常向少数民族首领借兵。西晋政权受到重创,犹如一匹病重、衰弱、蛰伏的特洛伊木马。少数民族趁机兴起,当时发生了“五乱”。为什么不起来?这片土地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你们朝廷的战斗力就这么多!

吴銮华被史学界称为“永嘉之乱”、“中原陈箓”,也被称为“中原之亡”。在这场灾难中,北汉人几乎灭绝,剩下的幸存下来。

不管怎么说,五乱花在空之前就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汉民族的耻辱不可言说,很多史书都羞于提及。五乱化最早是由狄和匈奴领导的,拉开了汉朝亡国的序幕。304年冬,狄族首领李雄率先在四川成都发动进攻,率领众多游牧部落举旗造反,自称“成都王”。史称韩。四年后,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揭竿而起,自立为王,史称汉赵。是五乱的开始,是汉民族灭亡的开始。

公元310年,永嘉皇帝怀瑾还在世四年。这时刘渊死了,他的儿子刘聪接班,继续灭金计划。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刘聪部下石勒苏益格在中原大败金军,大将胡彦燕率军一路攻下西晋都城洛阳。中原一战,晋朝十万人被杀,屠杀人数超过士兵人数。

塔尔坎攻陷洛阳后,刘聪下令滥杀洛阳军民,西晋的王子、妃嫔、大臣、太监、宫女无一幸免。洛阳城内百姓惨遭屠戮,血流成河。匈奴兵进城,掠夺财物,掠夺金银珠宝,放火烧了西晋皇宫。无数房屋也被放火焚烧,来不及逃生的老人和孩子被扔进火中。他们有的被斩首烧死,有的被活活烧死。

被强奸的妇女不计其数,从几岁的女孩到70岁的老妇人都有。很多女人不光彩的自杀,更多的女人被宠坏后被杀。因为西晋是个亡国之地,没有人统计人数,根本无法统计。

公元313年,晋怀帝驾崩。其侄司马晔到长安登基。316年前,赵刘垚攻陷长安,城内守军溃逃。洛阳惨案再次在长安上演,惨不忍睹。“我不忍直视它。”金帝被俘,西晋政权完成了长达52年的胆怯之旅。317年,晋献帝陈被处死,司马家族的司马睿在建康登基,建立了东晋王朝。历史叹了口气,抹去了血泪,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就这样开始了新的篇章。

更多文章

  • 西晋制定的政策,西晋实行的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西晋地方制度

    西晋地方总督制度的定型沿袭汉魏,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县、郡三级。全国统一后,分为19个州,173个县。州有刺史,官有别驾,治中国,搞中国。该县由县长领导。诸侯若封国,郡称国,知府改称内史。官员们有一个主账簿、一个档案室、一个办事员等。大郡设令,小郡设酋长,还有主簿、记录等下属成员。西晋为了加强对中央

  • 西晋门阀政治的初步形成,西晋门阀政治初步形成的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晋门阀政治有何特点,西晋门阀制度的形成

    士绅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级。它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魏文帝曹丕为了遏制华而不实的朋党之弊,采纳了陈群的意见,置郡县于中,根据当地士子的人品、才情、家世评定为九等。由中央官员兼任的中学堂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逐渐影响了吏部的人权。司马懿主政郑伟后,还设立了州大学中正,中正进一步操纵了士人的为官之道。到

  • 西晋土地兼并,西晋的地方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晋的土地制度是什么,西晋时期的土地制度

    金初,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西晋政府为了加强对自耕农的控制和限制土地兼并,保证国家赋税和徭役的征收,在太康元年(280)灭吴,统一全国后,颁布了占教田的命令。到了魏末,曹魏推行的大规模垦荒制度逐渐被破坏。到了264年,魏元帝下令官员定田,将农官分别改为太守和司令。次年,晋武帝重申此前的命令

  • 西晋的军事制度有哪些,西晋军事力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西晋军事力量,西晋世兵制

    金朝的军事制度沿袭曹魏,采用天下兵制。晋武帝颁布了去州县当兵封国的制度,并任州军总司令。东晋军事制度照搬世界军事制度,以募兵制补充部队。由于中央政府的衰落,当地城镇较少受朝廷管辖。为了巩固中央政权,谢安建立了北府兵。西晋军队分为汉军、外军和州郡兵,中外军的士兵都来自军户。中国军队直属中央,编为军、营

  • 为什么西晋统治短暂,西晋为什么会迅速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晋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西晋恢复分封制的原因

    在我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取消分封制,设立郡县,推动了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分封制并没有因此而灭亡。在随后的朝代,经历了三次大规模分封,即汉初分封、西晋分封和明初分封。建国之初,西晋和西汉基于各自的实际考虑,重新启用了分封制,但两者的结果截然相反。西汉初年,经过几任皇帝的改革,分封制基本名存实亡

  • 西晋为什么短命而亡,西晋为什么那么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晋武帝司马燕成功迫使魏元帝曹桓入禅,建立了晋朝。咸宁六年(公元280年),金朝灭亡于,使汉末三国混战后的九州大地重新统一。让统一全国、以春风为荣的晋朝皇帝司马燕和那些大受赏赐的功勋贵族们没有想到的是,西晋的统一只是昙花一现,他们眼中的盛世不到50年就烟消云散了。那么,是什么

  • 西晋是怎样灭亡的,西晋王朝怎么灭亡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晋王朝被谁给灭了,西晋灭亡

    三国争霸末期,司马家族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谋求权力篡位,获得了当时几个霸主党的主导权。司马懿灭了当时声势最大的魏国,他的后代也建立了晋朝。建立王朝十五年后,晋国君主在当时将军的劝说下,出兵消灭了当时东吴的最后一个政权。世界几百年混乱的局面暂时稳定下来,趋于统一。也迎合了顾言说的“在一起久了就在

  • 三国历史发展时间线,三国历史演变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的历史是怎么变化的,三国的历史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掌权,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钟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百年的战争。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和宦官在内斗中失去了权力。永汉元年(189),董卓控制朝廷,初平三年(192),董卓被吕布杀死,而李珏、郭汜控制了东汉。在反董卓战争以及随后的相互打击中,地方州县诸

  • 三国是什么时期到什么时期,三国是什么时期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是什么样子的,三国简介

    三国(220-280)是中国汉朝和晋朝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分为三个政权:曹魏、蜀汉和吴栋。公元265年,魏丞相司马燕废魏元帝独立,国号“晋”,史称西晋。三国时期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晋朝。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

  • 世兵制衰落的原因,世兵制的优缺点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世兵制是怎么来的,世兵制发展史

    世战制是指强迫部分村民世代当兵的制度。武士制度起源于汉末。当时军阀为了避免士兵出逃,把家眷集中起来,组成军户。由于连年战乱,终于出现了专门打仗的“军户”和“士子”,他们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生意,甚至祖孙三代都是军人。而且老了也不能退休,可以改做物流运输。天下兵制度是东汉时期对征兵制和征兵制并行制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