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中国汉晋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吴栋三个政权。由于割据割据,三国时期的边界也是按国家划分的。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旭日东升,建都建业,封吴,史称。
190年,汉朝中央集权崩溃,各地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到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的雏形。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诸葛亮和蜀汉的姜维多次带兵北伐曹魏,但始终没有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魏丞相司马燕废魏元帝独立,国号“晋”,史称西晋。三国时期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晋朝。280年,金朝消灭了吴栋,统一了中国,三国时代彻底结束。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统治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曹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具规模,占据了大约整个华北地区。大致北至山西、河北、辽东,南与匈奴、鲜卑、高句丽相邻;东到黄海。东南与孙吴隔江、淮河、汉江对峙,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毗邻河西鲜卑、羌、边。中国西南在秦岭和河西地区与蜀汉对峙,长安是重要城镇。建国后共87县12州,包括:李思、徐州、青州、禹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永州、荆州、扬州。
曹魏在西域设置了掌管海头的西域长史和掌管高昌的乌鸡校尉。221年孙权成为诸侯后,曹魏让孙权拥有荆州牧,并将孙权的泾阳等势力界定为荆州。曹魏直接管辖的荆州北部,改名为云州。双方决裂后,曹魏改云州为荆州。220年至226年,陇右被划入周琴,最终并入永州。蜀汉灭亡后,益州分为凉州,共增加了两个州。
蜀汉蜀汉是刘备建造的。直到赤壁之战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他才开始从荆州南部发展。其影响力一度覆盖荆州、益州、汉中等地。建国前后,与孙吴多次交战,荆州失守。诸葛亮决定南下中学后,获得了云南的疆域,从此逐渐稳定。疆域范围:北与秦岭曹魏对峙,汉中为重镇;孙吴东临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中南部,与羌、狄、南满为邻。蜀汉二十二郡,只有益州一州。益州有都督,管魏县,管益州南部。
吴栋吴栋的领地拥有扬州的大部分。赤壁之战后,孙权先后获得荆州西部和胶州,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到达日出后,领地稳定了。孙在长江、淮河、汉江与曹魏对峙,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毗邻三峡,西陵是重要城镇。东、南至东海、南海,南至越南中部。孙吴原本有荆州、扬州、胶州三州三十二郡。226年建立广州,后并入胶州。它于264年重建,总共增加了一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