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汉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丝绸之路三道

东汉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丝绸之路三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945 更新时间:2023/12/24 6:49:18

丝绸之路开通后,也历经磨难,几经变迁。后汉书《西域传》说:“至于光的延伸,西域有三个独特的环节。”这说明在东汉初期的100年间,丝绸之路三次被切断,三次被打通。「三绝对三通」的流程是怎样的?《后汉班超传》有详细记载。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门户。西域多国与新莽政权断绝关系,西域被匈奴控制,丝绸之路被切断。这叫“必须”。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争取各国脱离匈奴,加入汉朝。东汉王朝重新与西域建立联系,“丝绸之路”重新开通。这叫“一传”。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汉明帝驾崩。北匈奴攻下车氏,燕齐、龟兹造反,“攻后护慕辰”。次年,汉武帝刘维继位,决定召回汉官戊己的一名校尉,不再派侍卫。匈奴趁机入侵义乌后,东汉王朝第二次断绝了与西域的联系。这叫“两绝”。

张寒皇帝给班超写了一封信,班超奉命回国,这件事震惊了汉朝。于是,班超和家人留守,在东汉援军的支持下,打败了莎车、龟兹、焉耆,越过青山东边的大月氏。“50多个国家都在这个属之内。其分支而息国,至于海边,四万里之外,皆复译而成。”

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遣使臣甘英等人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经过休整和支援,到达波斯湾,“距玉门、阳关四万余里”,“面朝西海看大秦”。因为利益国一直使用东汉的丝织品与罗马进行贸易,不想让甘英开辟东汉与大秦的直接贸易路线,故意夸大了航海困难,所以甘英不得不返回。这是中国使者第一次远行到波斯湾。《后汉书·西域传》说“甘英穷,归西海,前世所不能及。《山经》未详,须备其风土,传其珍宝。那么远的地方,孟奇、都乐来投降,还派使臣来出力。”至此,丝绸之路再次畅通。这叫“双向”。

班超在西域征战30年,享年71岁,葬于洛阳北邙。公元105年,河帝驾崩,商龙即位半年多后驾崩,东汉王朝发生了内部动乱。接任西域都护府的任尚,却控制不了西域。安迪·刘虎即位后,难以照顾西域,于是下诏保护西域,“弃西域而去”。这叫“三绝”。直到十八年后,严光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朝廷才派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班勇“西转俘虏五百到刘中”,“破平车师”;严光五年(公元126年),北匈奴战败。

舜帝刘宝雍建二年(公元127年),班勇、张郎(敦煌太守)讨伐焉耆、尉犁、舒威,三国投降,“遣子以献”。至此,班雍重新开放并保护了边境口岸和丝绸之路。这就是所谓的“三通”。班庸的《西域记》是叶凡撰写《后汉书·西域传》的重要依据。

回顾东汉丝绸之路的“三通”,可以得到三点示:

第一,丝绸之路不仅是友谊之路,也是发展和开放之路。为什么“三绝”后面还有“三通”?因为“绝灭”会影响中原与西域各国的经贸往来,给经济发展造成很大损失,而“通”则有利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经济发展,所以丝绸之路的“绝灭”只能是暂时的,“通”是必然的。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第二,中国国力强大,社会稳定,丝绸之路才会畅通,否则就有被切断的危险。东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三绝”,要么是改朝换代导致的社会动荡,要么是国力衰弱,给一些敌对势力提供了破坏丝绸之路的机会。只有在国家度过危机、恢复稳定后,政治条件、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三通”。因此,国家的稳定是经济繁荣的保证,是人民的幸事。

第三,需要注意的是,朝廷在“三绝”之后,用军事手段恢复了“三通”。这表明它不愿意不摧毁阻挠丝绸之路畅通的敌对势力。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制造麻烦。虽然世界是安全的,但忘记战争将是危险的。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走强军之路,保持强大的武装力量,随时准备应对挑衅和危机。

更多文章

  •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丝绸之路历史简介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丝绸之路的历史简介,秦汉历史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202-8年前),以首都长安(今Xi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它最初的功能是运输中国古代生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将“丝绸

  • 汉朝外戚,汉朝的外戚专政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的外戚干政为什么如此严重,秦汉历史

    汉代外戚干预政治的现象非常严重,西汉和东汉都是因为王莽和季梁的干预而最终灭亡的。在古代,外戚干预政治并不少见,但像汉朝这样,因为外戚干预政治而导致整个国家灭亡的情况如此严重,在各个朝代都不多见。外戚之所以在古代屡见不鲜,是因为古代帝王的寿命大多很短,帝王还没等诸侯长大就去世了。或者虽然皇帝也有年长的

  • 丞相为什么被废除,丞相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丞相为什么会变成宰相,秦汉历史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不好做,尤其是明清以前的皇帝,不能为所欲为?为什么?君主集权制度还没有发展得足够彻底,皇帝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中央集权地位。当皇帝和大臣们八卦有什么乐趣?于是历代皇帝一直在努力“独断专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不断改变官制,不断分解和分裂大臣的权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三省六部制,尤其是三省吾

  • 东汉五大家族,东汉几大家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汉六大家族分别是哪六大家族,秦汉历史

    东汉六大家族是指东汉初年帮助复兴东汉的邓禹家族、耿弇家族、梁同家族、家族、殷氏家族。在东汉近二百年的时间里,这六大家族的很多重要官员辅佐了十多个皇帝,在历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流传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邓禹家族——东汉初期六大家族之首,邓禹家族几乎是一个“皇家专业户”。邓禹年轻时在长安读书。在这里,邓禹

  • 县令和知县是一个官职吗为什么,县令知县知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县令和知县哪个官职更大,县令和知县的区别

    县令是战国时期设立的官职,意为一县之长。知县是秦朝设立的一个官职。早期的知县和县令官职相同,都是县内的首席官员。据说“知县”一词的由来,是因为宋代派到县里的官员都叫“知县”,简称知县。直到明清时期,知县才被正式定位为七品官,民间称七品官为“七品芝麻官”。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知

  • 秦始皇制作兵马俑,秦代的兵马俑体现了古代工匠哪项高超技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兵马俑的制作者是哪些人,秦朝宫廷和地方陶工的区别

    制作兵马俑的工匠是秦帝国下层的一群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陶器作坊,有的来自地方陶器作坊。陶俑中发现的陶工名字有80个,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大多数兵马俑是用制陶和烧制的方法制成的。先用陶胎做胎模,再盖上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上色。有的先炒,有的先炒。温度均匀,颜色简单,硬度高。每道工

  • 历史楼兰古城怎么消失的,楼兰古城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的楼兰古城是什么样的,秦汉历史

    楼兰是西域古城的遗迹。最早见于史料记载,曾经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仅存。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距罗布泊西北角7公里,孔雀河南岸。楼兰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公元前176年,匈奴主动上书中国皇帝刘恒,楼兰属于匈奴。公元前60年,它是汉朝西域的都城。楼兰是西域最东端丝绸之路上的一

  • 楼兰古城的神秘事件探险,楼兰古国探险之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探险队多次寻找的楼兰古城是什么样的,秦汉历史

    一大批考古学家、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紧随其后。它们是:1905年美国亨廷顿探险队;斯坦1906年在英国探险;1908-1909年,日本大谷三井远征;1910-1911年广瑞大谷和久瑞超第二次远征日本。这些探险队在楼兰古城和罗布泊地区发掘的文物,以其巨大的价值震惊了世界,其数量更是不计其数。此外还有石斧

  • 楼兰公主叫什么,楼兰公主的前世今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楼兰公主的诅咒有什么凄美的故事,秦汉历史

    楼兰古国于公元前176年正式建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但公元630年,这个神秘的古国悄然消失,至今仍是个谜?更奇怪的是楼兰公主被诅咒了!传说楼兰古国被诅咒,使得他们成为一座荒芜的死城,逐渐消失在人间。但是,没办法分辨是真是假。从某种意义上说,“楼兰诅咒”和“埃及法老的诅咒”有着相似的结果。法老

  • 楼兰灭绝的原因,楼兰消失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楼兰消失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秦汉历史

    罗布泊曾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水面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上世纪初仍达到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附近修建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到1972年,最终干涸。是什么导致了曾经水富鱼多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广袤的沙漠?是什么原因导致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楼兰古城变成了一片荒芜的沙漠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