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周的都城洛邑,东周的都城是洛阳吗

东周的都城洛邑,东周的都城是洛阳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57 更新时间:2023/12/13 11:03:31

西周时期,周幽以烽火为诸侯,沈侯、权荣之乱是由皇位继承问题引起的。首都濠江被攻破,西周灭亡。周平王继位后,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阳,史称东周。其实在西周时期,为了控制东方,周朝就开始在洛阳建都城,称为成州,以洛邑为都城。

洛阳东周城遗址是东周的都城遗址。历史称之为王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河与洛河交汇处。据史书记载,周平王东迁至周景王,十二世以此城为都城。周为了躲避的叛乱,将迁都成州,后又迁回城。洛阳东周城修建时间不晚于东周初年,西汉以后逐渐废弃,直至末毁。1954年至1960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探发掘。

洛阳东周王城由四道土墙组成,城址整体形状为长方形。其北墙西起剑河东岸,东干沟村北的土堆(此为王城西北角),沿78° 31 '方向向东直抵中储公司801仓库西墙(隋唐洛阳西墙向东约200米),全长2890米,宽8 ~ 10米。

东城墙北起北墙东端,向南174方向到达洛阳二十七中后逐渐消失,残长1800米,宽约5米。西城墙北起北城墙西端,沿剑河东岸南拐,西至王城公园,过剑河至七里河村北,再曲折南至洛阳理工学院南校区南墙,止于东。整条线路曲折多变,呈阶梯状,墙宽约5米。

程楠城墙西起西城墙南端,沿89方向向东直线消失至漯河北岸,残长800余米,宽约14米。北墙外发现一条东西向的通道,深约5米,估计是当时的护城河;在东墙东侧,沿着唐宫路,还发现一条南北向的通道,可能也是护城河。

文献《左传》中提到西门是南门,干基门是北门。《春秋大事表》说定门是东门;《玉海龚洁》说:“城中三门,有十二门”;《花王公基匠人》载:“匠人治国,九里之外,旁有三门。”洛阳东周王城四壁尚未发现城门遗迹,可能是后期受损或考古工作尚未到位。

东周洛阳王城遗址的中部,是由汉、河南的县城叠加而成。城北有制陶、制骨、铸铜作坊。其中,制陶遗址面积较大,分布集中,发现了窑址、房屋、水井和大量陶器残片及制陶工具。

宫殿区

在洛阳东周王城西南角和涧河入洛河的屈家屯村东北,发现了南北相邻的两组大型建筑群。近年来(截至2010年),该地区发现了三处大型夯土基础遗址。《国语·周瑜》记载:“灵王二十二年,谷和洛都灭宫。”标明周宫的大致位置。考古发现的这些大型夯土地基遗址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宫殿位置接近。这些夯土建筑所在的洛阳东周西南的高地,就是该城的宫殿区。

战国时期,洛阳东周宫城的分布大致是北起行署道南线,南至屈家屯村洛阳东周西南墙,东至王城大道以西,东至洛阳东周仓廪区东侧河道,西至古涧河。春秋时期宫城所在的地区和战国时期差不多,只是南方延伸到了洛河。

春秋时期的夯土建筑规模大于战国时期。宫殿建筑都分布在宫城,宫城在战国时期就有所收缩。宫殿建筑位于宫城的西部,而仓库区位于东部。宫殿外有天然河流和人工壕沟组成的护城河,护城河内有宫城的城墙,宫城内被夯土墙分割成不同功能的小单元,如春秋早期在屈家屯东北发现的大型夯土楼基址中被城墙分隔的封闭单元,战国时期宫殿区与仓库区的分隔。

宫殿区域围绕正殿对称,庭院被分割成许多相对独立的四合院性质的小单元,也是围绕中轴线对称的。

更多文章

  • 商朝在洛阳建都多久,商朝迁都洛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朝都城在洛阳吗, 洛阳商朝遗址

    商汤都城锡伯(bó)位于河南偃师以西10公里(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公里),是偃师商城遗址。商朝国王盘庚在迁都殷(安阳)之前,“从前朝王宅”定都锡伯,建都二百余年。历史上商汤的都城到底在哪里?这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孔子《尚书·序》说“唐始居伯”,《尚书·李政》提到“三伯”。唐代孔英达在《尚书正义》中

  • 周朝婚姻礼仪,周朝之后的婚姻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的婚姻制度,周朝婚姻礼仪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体系建设较为完整的时期。此时,以礼仪和宗法制度为标志的社会规范开始形成,婚姻制度的逐步完善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一些原则。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从周天子、诸侯到一般贵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大雅四奇》诗说,周文王的妻子“有大徽,却是百夫。”《诗·毛泽东传》认为“大屋生十

  • 在洛阳平原挖掘的夏朝都城遗址,夏朝在洛阳做过首都吗现在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朝都城在洛阳吗,二里头遗址介绍

    夏朝始于第三位君主太康,钟康和桀帝以颛顼(zhēn xún)为都城。在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许多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严阵所在地,是夏中晚期的都城遗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系明确的朝代。从夏柒建国到夏杰亡国,有十三个国王,十六个国王,历时约500年。据文献记载,夏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国河南省

  • 西周的礼乐指什么,西周礼乐制度及其具体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什么,西周的礼乐制度的本质

    西周之礼,用在西周,是社会的法规和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法规制度,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系上层建筑和相应的人际交往中的礼仪仪式。《释名》说:“礼,体也。字之体也。”《李奇》说:“信是礼之本;义理,礼之文也。无基础,无文字。”礼貌是一个人行为的基础。也是人做人的一个标准。所以《论语》说,“不学礼仪,无

  • 礼乐崩坏的历史背景,礼乐崩坏是什么时期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什么意思,礼乐崩坏的历史背景

    事实上,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都需要保存和延续。如果有一定的断交时间,可能会给后世的影响和研究探索带来很多问题和不可预知的后果!中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古代。礼来自于对神灵顶礼膜拜的具体行为准则;音乐源于古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为什么会有一个我们现在经常讨论的历史问题?西周末年,“礼乐崩”是第一个导火索时

  • 周王朝覆灭原因及经过,周王朝的灭亡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朝灭亡后王室去哪了,夏商周历史

    当初周朝建立的这个小国,小得连鲁一个小国都比不上。但是,周朝毕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盛世王朝,而在这样的盛世王朝之下,国土面积之小必然注定这个王朝无法长久存在,或者说其周边的敌人必然不允许周朝的存在。事实上,周武王此时也很无奈。毕竟他辛辛苦苦建立了这么一个小朝廷,可是朝廷还没有建立,就面临着敌人的进攻。

  • 商朝的生活是什么样,商朝的生态环境是怎么样的状况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的生态环境是怎么样的,夏商周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深入、更系统地研究中国生态环境变迁史,也是从商代史的研究开始的。那么商朝的生态环境是怎样的呢?早在1914年,罗振玉在《殷墟考证》中就指出:“象是南越的大兽,此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古代,黄河南北也有发现。从手里拿着图像对于这个词来说就像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今天的殷墟遗迹包括雕刻的象牙

  • 春秋战国奴隶制还是封建制,春秋战国由奴隶社会向什么社会转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战国时期的奴隶要做什么,夏商周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那么奴隶都做些什么呢?从事农业劳动的奴隶称为李农或臧货或仆、臣、伴敦、台。《呼伯呼禅》中有“仆至地”一语;“土田诸侯”一词见于《诗·松露·鲁公》;“土田伴敦”这句话,在《左传》中可以找到,出版四年。《左传》中有“陪台”二字,出版七年。仆人、依恋、陪伴都是同音词,可以通用。《左

  • 田单复齐后齐国实力,齐国名将田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田单复国后齐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夏商周历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韩、赵、魏、楚、燕灭亡后,秦王以齐国拒访齐国为由,打击了曾经阻止他统一的大国。以名将王贲为首的秦国主力避开齐国主力西进,从燕国南部突然向齐国北部进攻,直取齐国首都临淄。面对秦军从北方的突然袭击,齐军措手不及,四分五裂。建安弃城投降,齐国灭亡。曾经辉煌的东方霸主齐国灭

  • 先秦时代奴隶是从哪里来的呢,先秦时期奴隶制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先秦时代奴隶是从哪里来的,夏商周历史

    中国古代在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那么奴隶的来源是什么?先秦时代奴隶的来源主要有四种:一是战俘,二是罪犯,三是买卖,四是贵族沦为奴隶。战俘战争中的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之一。李周秋官包含李曼、李敏、李逸和李智,合称“四寨里”。郑玄注意到他们被野蛮人俘虏了。《战国策·秦策三》说齐国“富而擅越”,说明齐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