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一统志》和《清代新建县志》记载,海昏侯国的原址是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油塘村,当地居民至今仍称之为“昌邑王城”。城市呈正方形,地面平坦,面积约2平方公里。东南西北有四个门。据了解,历经两千年沧桑,昌邑王城的概貌依然依稀可辨,原有的墙基还在。
海魂县的地址在哪里?据地方志记载,汉海浑郡属汉代张羽郡,主要分布在鄱阳湖西岸,包括今永修、武宁、靖安、安义、奉新五县的大部分。据1986年版《永修县志》记载,高帝年间,海昏侯郡治于吴城镇陆滩西北。如今永修县仍流传着一首民歌:“吴城镇溺海魂郡后出”,似乎是说海魂郡在鄱阳湖的演变中迷失了。神秘消失600多年后,海昏侯县古城的踪迹在哪里?我们只能期待考古发现。
“海昏”就是现在的鄱阳湖西岸。最近“海昏侯”、“海昏侯国”、“海昏侯国都城”、“海昏郡”这些词不断被提起。有人想问,这四个字都含有“海昏”二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卿梳理了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寻找答案。简单来说,后郭和海魂是两个并行的系统。一种是西汉分封制下皇室成员在海昏侯郡建立的诸侯国,不干预国家事务,没有军事权力。一种是汉高祖时期的行政区划,属于行政编制。此外,海法因的后国不能干涉海法因郡的基本行政。
刘贺的封地在南方的江西。
海昏侯家族共有四代人,其中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最受关注,因为他的一生非常曲折——在他在世的33年间,经历了国王、皇帝、侯爵三种身份的转换。
刘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他的父亲刘波(bó),是刘彻和李小雾(历史上称为,武帝一生最宠爱的女人)的儿子,也是武帝第五子、第二师将军李广利的侄子。公元前97年,刘波被封为“昌邑王”,建都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大榭镇)。十年后,刘波去世,他年仅五岁的独子刘贺成为昌邑第二任国王。
外婆是汉武帝一生中最宠爱的女人,舅舅是二司将军,我是父亲的独子(刘贺没有兄弟,只有四个姐妹)。这样显赫的身世,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刘贺率性任性的性格,历史上称他为纨绔子弟,不学无术。这也为他退位第27任皇帝埋下了伏笔。
刘贺十九岁的时候(74年前),汉武帝刘弗陵死了。因为刘弗陵没有孩子,刘贺在霍光将军的控制下成了皇位的继承人。刘在北京登基后带着200多人,天天和这群人喝酒作乐。在登基的27天里,他做了1127件荒唐事,把皇宫搞得一团糟。霍光见刘贺如此不知所措。与大臣商议后,召见太后上官(上官氏)上书,同月废刘贺。然后,刘贺被赶回昌邑,削为平民。
十年后,刘贺29岁。在此期间,霍光病逝,汉武帝宣帝(原名刘秉义,汉武帝刘彻的曾孙)继位。汉高祖宣帝觉得刘贺还不够可怕,就给刘贺写了一封信,在南方国家江西有四千座美食城和封地。
后郭的都城在铁河乡紫金城遗址。
即使后郭和海昏侯是两个并行的体系,但作为“后郭”,京城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国家文物局专家到新建区监督指导西汉主墓发掘工作。根据对发掘现场的分析,专家初步认为新建区的铁河汉代紫金城遗址是昏侯的都城,而昏侯墓则是昏侯的陵区。5日,徐长卿告诉记者,专家们结合调查、勘探和考古资料,基本可以确认新建区的铁河汉代紫金城遗址就是西汉侯国在南昌的都城,同时也摸清了西汉侯国都城为代表的汉代侯国的基本布局、墓葬园、贵族和将军葬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在南昌西汉昏侯墓的东北,不仅有人们常说的“汉王城”的铁河汉墓紫金城遗址,还有铁河汉墓群和昌邑乡油堂城址。据考古专家分析,汉代的铁河古墓葬也是汉代昏君的墓葬。汉代有100多座古墓,是有规划、有格局、有组织的官葬场所。汉代昌邑乡悠唐遗址,是海上皇后刘贺修建的“悠唐城”。
汉代铁河紫金城遗址位于铁河乡陶佳村,是铁河赤城古城遗址以东的内城。从紫金城及陵区分布图来看,紫金城最北是江夏老村附近,西南是老浙胡夏,东是铁河中学。这是一座跨度很大的古城。据悉,为保护这些历史遗存,南昌市财政局已投入228万元编制了《铁河汉代紫金城遗址及铁河汉代古墓保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