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衔环结草是什么意思?衔环结草典故介绍

衔环结草是什么意思?衔环结草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89 更新时间:2024/2/26 9:37:40

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在古代的意思是,感恩报德,受人恩惠定当厚报,只是在现代已经很少会用到这个成语了。不过衔环结草背后的两个典故还是比较有思考空间的,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衔环”的典故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结草”发生在春秋时期,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衔环结草的典故,感兴趣的朋友就赶快来看看吧。

先来看看“衔环”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讲的是东汉的杨宝9岁的时候,在华山之北看见一只黄雀被一头老鹰啄伤后,掉到地上,又被一群蚂蚁围攻。杨宝可怜这只黄雀,于是把它捧回去,放在一个箱里保护起来。同时给黄雀喂食黄花。一个月后,这只黄雀的伤好了,杨宝把它给放飞。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黄衫童子送了四枚白环给他,对他说,自己是西母使者,感谢他相救。为了报答杨宝,会让杨宝的子孙后代品行高洁,并且位登三公。

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果然四世太尉,并且,他们的品德都非常高洁。

再来看看“结草”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说的是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个小妾,没有生儿子,不过魏武子很喜欢他。有一次,魏武子生病了,他对儿子魏颗说,我死了以后,你就把这个小妾嫁人。但是后来,当魏武子病得很重的时候,他又对魏颗说,我死了以后,你要让这个小妾给我殉葬。

魏武子去世后,魏颗并没有把这个小妾给他的父亲殉葬。魏颗说,他父亲刚生病的时候,头脑是清醒的,他说的话是他真实的想法。后来他病得很重的时候,说的是胡话,因此,当儿子的只能执行他第一次说的。

后来,魏颗与秦国的大将杜回作战。魏颗败了几阵,正在发愁。晚上的时候,魏颗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个白胡子老人对他说了三个字:“青草坡。”

魏颗有所感悟,天明以后接着作战,魏颗果然把杜回引到一块青草坡。在战斗中,杜回的军队被青草坡上结的一个个环给缚住,逃不出来,最终,晋军打败秦军,杜回被魏颗抓住,晋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晚上,魏颗又在梦中见到了那位白胡子老人。他对魏颗说,他是魏武子小妾已经去世的爹,感激魏颗没有让他女儿殉葬,所以,“结草”来报答他。

这两个故事是真实的吗?很显然,不可能是真实的。“衔环”的故事,肯定是因为后人看见杨宝作为一个隐士,而他的四代子孙都位居三公,而且品德高尚,所以附会出的一个故事。“结草”的故事,也是因为魏颗利用青草坡,打败了秦国大将杜回,因此把这个故事加以艺术夸张。后来,《东周列国志》还增加了不少情节,把这个故事演绎成小说,使得其传播得更加广泛。

这两个故事的附会和演绎,是往“报恩”上靠的。讲的是人应该做好事,应该对别人实施“仁德”。只要你做好事,把爱心传播出去,你将来就会获得回报。也就是说,这还是宣扬因果报应的故事。

我这里想说的是,这两个故事不但不可能是真实的,而且写作的人,还把这两个故事写坏了。本来有巨大正能量的故事,却被注入了“因果报应”的糟粕,实在是太可惜了。

那么,这两个故事有什么正能量呢?

“衔环”的故事,实际上我们需要挖掘的是杨家良好的家风。杨宝是一个隐士,不图名利,杨宝的儿子杨震是个清官,著名的“四知”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正因为有杨宝、杨震父子创立的好家风,因此才使得杨家人在中国历史上创造出了这样了不起的为政奇迹。难道这还不够正能量吗?为什么要引入“因果报应”的道德训诫呢?

还有“衔环”的故事,实际上是魏颗一次非常成功的战争策略。魏颗打不赢秦国,于是把他们引入青草坡。而青草坡上,魏颗已经预先在上面结出很多草绳。魏颗的晋军知道,所以能成功避开草绳。秦国不知道,因此落入陷阱,最终被晋军打败。

而且魏颗的这种战术打法,还为后世所充分地利用和借鉴。古代战场上曾多次使用绊马索。利用绊马索绊倒对方战马,从而打败敌人,可见其影响深远。

在这里,我们应该总结的是魏颗不但心地善良,反对殉葬,而且善于动脑筋,能进行成功的战术安排。魏颗这种仁智勇兼备的人,其身上所传递的正能量是巨大的。为什么不去宣传这些,而是要用因果报应的故事来解释这一切呢?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关公打蚂蚁”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由于三国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了众多英雄当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后辈称之为关公,甚至被认为是“武圣”受人崇拜。关于关羽的故事有很多,但是真正成为成语或是典故的并不算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下这10个关于关羽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呢?首先要指出的是

  • 多胞汉字如何区分?赢,嬴,羸,蠃,臝怎么念?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遇见长得很像的双胞胎,若是不仔细看的话,是很难区分的。不过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存在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从而表示这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种完全相同的食物。虽说双胞胎长得很像,但是再像也是可以找到

  • 魏晋时期的清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魏晋时期,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美男辈出的时代,在《世说新语》当中记载了非常多的当时的大帅哥,对他们的穿着、举止、样貌、谈吐等等,都有记载,也正是因此,所以才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魏晋时期多美男。而魏晋时期还有一个很特殊的项目,那就是“清谈”。这个清谈是什么,大家聚在一起又会

  • 清史稿为什么不是正史?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历史上很多朝代很多时期都有正史史书,尽管不能说每件事情都是真实的,但是作为一种研究古代历史的权威手段,参考性还是非常强的。不过,史书其实一般来说都不是当时的人写的,而是后世的人写的,或者说在一个王朝灭亡之后,由下一个王朝所写,这样一来,很容易会被泼脏水,后世的人想让我们看到什么,就会写什么,而不会太

  • 《柏林的女人》观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目前已经有很多电影是反映历史上的一些事情了,电影《柏林的女人》就是其中之一。这部电影是改编自德国女记者同名日记体作品,主要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个月里,苏联军队进驻柏林之后,德国的妇女是如何受到苏联军人的强奸与虐待的,并最终成功逃脱的故事。《柏林的女人》影评曾经听一位德国老人讲述他的&ld

  • 如何评价《东周列国志》?能与《三国演义》相比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东周列国志》,名字已经很明显了,是对于东周时期各个国家的记录,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然而虽然和《三国志》一样都带“志”,但它并不是史书,而是一部演义小说,也就是说其中有不少虚构的成分。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容易想到另外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三国演义》,同样都是讲乱世时期的故事,

  • 锡伯族的抹黑节是怎样的?有多风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锡伯族的抹黑节,这是锡伯族文化当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个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成群结队的,挨家挨户的去抹黑,他们相信只要被人抹到了,那么来年才会有大吉大利。在这个期间就会出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满街都是一群被抹的满脸乌漆嘛黑的人在行走。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锡伯族的抹黑节吧。抹黑

  • 泰山石敢当的历史典故是怎样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如今还有很多农村地区保留着一些很古老的习俗,这些习俗有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甚至连听都不曾听过,不了解这些习俗是什么意思。就比如在现今的某些地区,在农村在住房外面会刻写着“泰山石敢当”这几个字。那么这几个字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在自己家的房子上刻这几个字,难道是用来镇宅的吗

  • 佩戴文玩手串有哪些讲究?有哪些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手串原本是佛教僧人念经时所使用的念珠,随着时代的发展,佩戴手串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其禅意与佛性能保人平安喜乐,又可让人儒雅平和,而且装饰的作用不差于珠宝。但手串既是佛家之物,就有许多禁忌,尤其是女人佩戴手串时一定要弄清楚,千万不能乱戴。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解讲解吧。女人戴手串的禁忌:避免火焰纹佩戴木料

  • 清明上河图上的人都有名字?他们的名字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传世名画,描绘出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北宋时期的场景,里面的人物、店面、风景,都是研究北宋时期非常珍贵的资料,很多人都是从清明上河图才知道,原来北宋就已经有外卖小哥了。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图中所画的几百个人物,其实都是有名字的,而且名字都记录下来了,这就很让人震惊了,究竟他们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