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伯仁典故出处介绍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伯仁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50 更新时间:2024/1/24 14:37:19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过,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古老的谚语。但是这句话里提到的伯仁到底是谁呢?当然历史上是有这号人物的,而且背后的故事也和这句话的意思有关联。下次我们就帮大家介绍下这句后背后的典故,让这位神秘的伯仁亮出真身,大家也就可以更加了解他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周顗,字伯仁,东晋元帝时期人物,时任尚书。

王导时任司空,王氏是当时的一个豪门大族,王敦为王导的亲兄弟,时任江州牧、荆州刺史。祖逖死后,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不服朝廷管束,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抵触。晋元帝很是恼火。此时晋元帝宠信刘隗刁协二人,对此二人言听计从。王敦看不起刘隗刁协二人,却又不为元帝重用,大为光火,于是起两万精兵,自武汉直扑南京,晋朝中央大惊。

此时刘隗劝元帝将王氏一族满门抄斩,司空王导入朝请罪,恰好遇见正要进宫的周顗,王导叫住周顗说:“伯仁,我们家这几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周顗连看都没看他一下,径自去了。周顗入宫后向元帝进言,备言王导之忠君爱国,决不可错杀忠良。元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他一高兴,又喝多了酒才出来。此时王导还跪在宫门口谢罪,看见周顗出来,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旧不搭理他,只对左右说:“如今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作作。”出宫之后,周顗又上书朝廷,坚持说王导不可杀。

而王导却不知情,见周伯仁这样,便很生气,不仅如此,他怀疑周伯仁向晋元帝说自己的坏话了,于是暗恨周伯仁。

而后王敦兵入建康,王氏一族重新得志。王敦问王导:“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应当位列三司,这是肯定的了。”王导没吱声。王敦又说:“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个仆射吧?”王导依旧不答。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了。”王导还是不说话。

不久,周顗和戴渊果然都被逮捕,路过太庙,周顗大声说到:“天地先帝之灵;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灵,当速杀敦,无令纵毒,以倾王室。”话音未落,左右差役便用戟戳其口,血流满地而周顗面不改色,神情自若,遂被杀,时年五十四岁。

王敦之乱平定后,王导浏览以前的宫中奏折,看到了周顗营救自己的折子,其中言辞恳切,殷勤备至。王导拿着这封奏折,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回来之后他对他的儿子们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周顗死后,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本命年到底能不能结婚?本命年结婚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有部分中国人非常看重自己的本命年,因为会觉得本命年一整年都比较倒霉,所以就不适合做一些决定人生大事的事情,例如结婚。可能很多长辈会说本命年不适合结婚,这真的有道理么?如果真要本命年结婚的话有什么道理么?其实这些也都是古时候一些陋习而且,本命年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应该还是放稳心态,该干嘛就干嘛。男女朋友

  • 精气神到底是指的什么?怎么锻炼自己的精气神?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喜欢从一个人的面相断定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除了看五官还要看这人有没有精气神。其实我们现在也在讲精气神,不过精气神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精气神给锻炼出来呢?其实精气神这个东西的确还是有一定重要性的,并不是一种很玄乎的东西,起码是能在精神上给你带来一些改观,下面就来看看精

  • 在汉服中右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左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汉服”的今天,对于这种承载着华夏民族数千年历史与文明的服饰文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给予非常高的关注。只是,这其中也不乏对此不甚了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现象存在。那么,作为一枚同袍的小编,将会不定期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汉服的小知识,为大家展现汉民族的衣裳之美。今

  • 夫妻相应该怎么看?有夫妻相就能保证幸福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看一对恋人适不适合的时候,往往会看他们有没有夫妻相。在中国部分人的心里,如果双方都有夫妻相那差不多也就可以成了。不过夫妻相到底应该怎么看呢?难道仅仅就是看脸型么?其实这当中的讲究还挺多的,虽然我们都喜欢关注这方面,但是也没必要太看重。毕竟两人相处性格和价值观等方面可能会更加重要。一、有缘有份、互

  • 不可胜言成语解读,不可胜言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不可胜言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就现在来说也并不是一个会高频使用的成语。在三国时期,刘备给自己的部下封了五虎将的名号,以后出去也好听一些,但是五虎将本身相处的却不怎么样。只有张飞和关羽的关系还不错,其他人的话也就只是普通的关系而且,这次不可胜言就发生在关羽、张飞还有马超之间,一起来看看他们三

  • 不毛之地典故出处介绍,不毛之地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其中三国中,可能只有吴国没有什么大的内斗,曹魏和蜀汉也都经历了不少的勾心斗角。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蜀国里的一次故事,其实诸葛亮为人已经算非常不错了,但也还是有人对他怀恨在心。所以这件事诸葛亮也是禀报了刘禅,刘禅当然是最偏袒诸葛亮的,所以把他赶到一个不毛之地。不毛之地这个成语也就是这么来的。一起来看看到底

  • 奋身出命典故介绍,奋身出命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孙权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会左右逢源的皇帝了,刚开始曹操如果要出兵打他就立马俯首称臣,刘备那边也时常给些好处。孙权被封为吴王的时候,可能还没想到今后的东吴会是个什么样子。都说东吴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和”,朝中的内斗非常的少,而且也很团结。这次要讲的成语奋身出命的背景典故就是和孙权封王

  • 风行草偃是什么意思?风行草偃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风行草偃这个成语可能大家会感到比较的陌生,风行草偃的第一个字读“yǎn”,意思是用道德文教是可以感化人的。那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风行草偃这个成语,还有他的典故出处。一般我们可能都不喜欢听大道理,但是等我们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就能分辨哪些是对我们有用的道理道德,这都是非常值

  • 汉服中的护领是什么?护领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汉服系列的第二期,来给大家讲一下“护领”。在现代汉服体系中,以明朝时期为原型的汉服,通常会在衣领处有一块不同于整个衣领颜色的布块,我们一般称之为“护领”。这个护领通常只在明制汉服中出现,大部分为白色,当然了,其他颜色也有。那么,护领是怎么诞生的,

  • 肝心若裂是什么意思?肝心若裂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刘禅的才华和能力并不想演义当中那么不堪,相反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虽然没能让蜀国统一三国,但坚持的时间也算很长了。诸葛亮死后刘禅也是非常的悲痛,毕竟当时诸葛亮对于蜀国来说也是精神象征的一部分,可能很多人以为诸葛亮死后蜀国也成不了多久了,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肝心若裂就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