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包拯智勘劫杀案的故事

包拯智勘劫杀案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3/12/5 18:14:52

仁宗年间,潮州举子邹士龙和之臣一同进京赶考。途中谈及家事,俱言妻子有孕。邹士龙首议:你我自幼同窗,情同手足。如皆生男,结为兄弟;皆生女,结为姐妹;倘若一男一女,愿结秦晋之好,指腹为亲。王之臣欣然应允。后果生一男一女,王妻生男名朝栋,邹妻生女名琼玉。

及至京会试,邹士龙高登龙榜,王之臣名落孙山。后邹士龙回乡省亲。王之臣以金镶如意一对表礼为聘,邹士龙以碧玉鸾钗一双回礼答之。邹士龙由知县升巡道至参政,家富万。王之臣数科不中,忧郁成疾,不久病故,家贫如洗。

王朝栋成年后,托媒去邹家提婚,择日迎娶。邹士龙嫌其家贫,对夫人言道:我居此位,安能用穷儒做门婿。遂请媒人转达王朝栋:彼父在日,虽行过小聘,未尝纳采,须备六礼,方可完婚。

邹士龙量王朝栋家贫无措,故意作难,欲图悔婚,将女另嫁宦门,未料女儿邹琼玉情贞意坚,不负前盟,执意要嫁王朝栋。邹琼玉知王朝栋无银纳采,遂命丫环丹桂往约王朝栋道:小姐命我拜见公子。我家老爷嫌公子家贫,意欲退亲,小姐不肯。老爷索要六礼,小姐备齐银两,请公子今夜到后花园来取。

当晚,月明如昼。丹桂持包袱在花园候门许久。忽听有脚步声,以为王公子来了,急忙开门让进。不想闯入一人,将丹桂杀死,包袱夺去。王朝栋因服侍病母,待母歇息后,才匆匆赶到邹家花园后门,见门洞开,径直入内,地上躺着一人,近前一看,似是丹桂,急忙扶起,见满脸是血,吓得惊呼:快来人啊!邹家奴仆闻声赶至,见丹桂被杀死在花园后门内,身旁有沾血石头一块,又见王朝栋身上有血,便不由分说,将王朝栋当做杀人犯绑了起来,扭送州衙审讯。

潮州知州顾志见王朝栋身上有血,又是在杀人现场被捉;丹桂头被打破,现场拾得沾血石头一块,便断定是王朝栋用石头砸死丹桂。王朝栋不认,大喊冤枉,顾知州命用大刑。王朝栋乃一介弱书生,熬刑不过,被逼供认:应约取银,欲奸丹桂,丹桂不从,故而杀死。顾知州取了口供,就以因奸杀人罪处王朝栋死刑,秋后问斩。

适逢包公奉旨巡按,巡至潮州衙。审阅了“王朝栋因奸杀人一案”文卷,觉得此案十分可疑。丫环丹桂既充当邹小姐与王公子的信使,王公子忍杀害丹桂?哪有杀人后不迅即逃离现场,反而大呼“快来人”?王朝栋供“应约取银”,有无取银?取银多少?银藏何处?均未审明。包公认为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性质不明,难以认定,决定重审。

包公询问邹琼玉赠银多少?邹答:赠银一百两,另有金手镯一对、银钗一双、金首饰一副、银妆盒一个。包公命书吏一一记录在卷。

包公综合访查情况,作出分析判断,认为丹桂很可能是在王朝栋到来前就被人杀死,将包袱夺去。但真凶是谁?怎样查找?包公思忖用何良策查找此贼,遂决定从追查赃物入手,寻找真凶。

包公令潮州衙派数名差役带领邹家管家梅旺等人到银铺、当铺等可能销赃之处明察暗访。一日,梅旺随差役走进饶贵银铺,见柜台上放着一对金手镯,便问此手镯是谁的?饶贵答道:适才侯贯拿来换银的。梅旺道:此手镯像是我家丢失的。遂用银赎回送夫人、小姐辨认,认出是小姐的。差役回报包公,包公命查找侯贯,差役很快查明侯贯是个惯窃。二差役至侯贯门口,正遇侯贯出门,将其锁拿,押回州衙。

包公审问侯贯,侯贯拒不交代。包公命搜其身,搜出钥匙两个,包公眼睛一亮,计上心来。遂将两个钥匙和一物单交与二差役,嘱咐“依计而行”。差役拿着钥匙和物单来到侯贯家,对侯妻言道:你丈夫在州衙已经承认劫了邹家财物,让拿此钥匙叫你开箱,照供单取出原赃,争取从宽发落。侯妻见钥匙,信以为真。遂开箱依单取出,计白银一百两、银钗一双、金首饰一副、银妆盒一个。差役照单清点,还差金手镯一对。

侯妻回道:侯贯拿去换银,差役取回赃物。包公命提审侯贯,出示赃证。又命传银匠饶贵到堂作证,邹琼玉当堂辨认。在人证物证面前,侯贯不得不如实交代作案过程:那天夜晚,我本想越墙进入邹家大院行窃,忽见花园后门开了,我即溜入。见邹家丫环手持包袱,便上前抢夺,她欲喊,我就捂住她的嘴,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劈头将她打死。

包公审勘清楚,人赃俱获,证据确凿,遂以抢劫杀人罪处侯贯死刑,立即处斩。

包公回京后奏明皇上,将枉法裁判造成冤案的潮州知州顾志革职为民。

王朝栋幸遇包公,平反冤狱,无罪释放。又得包公亲自主婚,王公子与邹小姐终成伴侣,二人对包公感恩不尽。王朝栋次年中举,后赴京应试,名登龙榜,官授翰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智查诈骗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皇佑二年,东京汴梁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案。有一青年,名叫冷清,自称皇子,遍访六部衙门,要求进宫面君,认祖归宗。冷清言其母亲原是宫女,曾得皇上临幸,身怀有孕后被遣散回家,不久生了他,并有御赐龙凤绣抱肚为凭。此事沸沸扬扬,闹得满城风雨,朝野议论纷纷。仁宗闻知,将信将疑,查明真假皇子,由谁负此重任?

  • 包拯智审绣鞋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奉旨复核各地死罪案件。这日,包公细察江州衙解送的“朱连因奸杀人一案”案卷,认为此案有两点不清:一是案犯杀人后,取走绣鞋作甚?二是杀人凶器和丢失的绣鞋下落不明,尚须详勘细鞫,再作决断。包公命将原告王尚、被告朱连带至大堂。包公问王尚:“你告朱连杀人,有何证据?”王尚回禀:“那日,我一早

  • 包拯智审夺子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郑州衙吏赵令史与郑州西城马员外相交甚密。马员外一妻一妾,妾生一子。赵令史常去马家,后来,竟与马员外之妻赖玉香通奸,被马员外之妾张海棠撞见。赵令史见奸情败露,恐张海棠告知马员外,顿起歹心,唆使赖玉香:毒死马员外,嫁祸张海棠,夺子以霸产。赵令史买来鼠药交与赖玉香。赖玉香偷偷将鼠药放进茶杯内

  • 包拯智审入室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时广东惠州府河源县城十分繁华。这天两个光棍无赖张逸和李陶在街头闲耍。这时有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远远走过来,张逸一见顿时看呆了,淫邪地对李陶说:“这小妞儿长得真俊,要是年纪再大点,我一定要娶她为妻。”李陶笑笑说:“你真是孤陋寡闻,只看这小丫头俊俏,你不知道她娘才真是美貌无双、国色第一呢。”张逸一听动心

  • 包拯智斩鲁斋郎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4年),有个名叫鲁斋郎的京官。斋郎,官名。属太常寺。北魏已有太常斋郎、祀官斋郎,均为七、八品的小官。唐代太常寺所属郊社署有斋郎一百十人,无品级,供郊庙之役。宋代也有此官,员数无定。每年春秋,陪皇祭祀,都离他不得,非他莫属。鲁斋郎他倚仗着皇帝的宠爱,对百姓大施婬威,敲诈

  • 包拯智判闻香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快来临了,在凤陽府定远县府的衙门深处,包公正与夫人在内衙商量过年的事,他在仕途几十年,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一生没有什么爱好,惟一喜爱就是灯谜,他准备在元宵佳节,到城隍庙去设灯谜,让市民来猜,与民同乐。这时,有人前来击鼓鸣冤告状,包公马上升堂,看见阶下跪着一个肥头大脑的乡绅,扭着一

  • 包拯智察失踪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奉旨巡按。所到之处,即设巡行衙门。广贴告示,晓谕百姓:准讼者直到堂前,鸣冤告状,自陈曲直。这年秋,包公巡至潮州。一日,巡行衙门升堂放告,有潮州城郊江边村三人拉扯到堂前告状。赵三郎与周守义合伙做生意。日前,二人相约各带纹银200两,同往广州城里买布,预订搭乘艄公张海潮的船只,约定次日

  • 包拯智断血手印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开封城里有两家大富豪:一家姓林,生儿子林得招;一家姓王,生女儿王千金。因双方关系不错,家长做主,给两个孩子定下了姻缘。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林得招15岁那年连遭不幸——先是父亲突然病逝,后是家业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他和老娘相依为命,因读书人不会做什么营生,日子越过越穷。三年后,林家已

  • 包拯审青石板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在位时,端州城郊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名叫张小友,他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活。有一天,张小友放学后,他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见路旁的大树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不坐下来休息。知他一坐下来,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来时,一摸篮子里的钱,发

  • 包拯智侦盗杀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年来,包公在历代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包青天。北宋年间的包拯,早年在地方任知县,后至开封任监察御史等职,在历次断案中显示出过人的聪慧与胆识。他为民请命的一生,将永远使人怀念。北宋仁宗年间,扬州吉安乡谢景家发生了一起新婚媳妇被杀案,案发前后有关情形是:谢景之子谢幼安娶苏明之女苏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