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包拯智审入室案的故事

包拯智审入室案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76 更新时间:2023/12/9 22:48:08

朝时广东惠州府河源县城十分繁华。这天两个光棍无赖陶在街头闲耍。这时有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远远走过来,张逸一见顿时看呆了,淫邪地对李陶说:“这小妞儿长得真俊,要是年纪再大点,我一定要娶她为妻。”李陶笑笑说:“你真是孤陋寡闻,只看这小丫头俊俏,你不知道她娘才真是美貌无双、国色第一呢。”

张逸一听动心了,说道:“真有这事儿?你认识她家,领我去看看,若是有缘,说不定还能成全我好事一桩呢。”李陶即便带着张逸前往,到了门口径直闯入堂间。这会儿这个妇人正在堂前闲坐,猛然间见闯进两个陌生男子惊问道:“你们是人,大白天私闯民宅?”张逸一见这女子果然生得国色天香、美貌非凡,腆着脸说:“我们路过,娘子讨杯茶喝。”妇人大怒道:“你这光棍无赖,我家不是茶坊,敢随意闯进来!”随即起身往后堂而去。

二人不舍,紧紧尾随跟进后堂。妇人见状大声喊叫:“有歹人作恶,快来人捉拿他们!”两个无赖顾不得许多,上前一个捂住妇人的嘴,一个抱住她摸索着说:“娘子,就算我俩是强贼,我们不偷财物,只偷你的人。”妇人听了拼命挣扎喊叫,刚好她丈夫孙诲外出刚进屋,听到喊声急忙进来。

他认得这两个无赖,抄起一根棍子便打,两个无赖不但不跑,还仗着身强力壮与孙诲厮打,一直打到门外。街坊四邻围拢过来,两人就信口开河说,这家妇人与他们有奸情,他们给了她三十两银子,被孙诲花光了,便不再让他们行事。围拢的人多了,两个无赖不敢久留,寻机离去。孙诲不甘受此大辱,具状告到县里。

河源县县令姓柳,接状后便叫衙役传来张逸和李陶当堂讯问。张、李二人口径一致,俱说是孙诲怂恿妻子卖淫,骗了他们数十两银子,还动手打人,实在无理,要县令大人为他们做主。孙诲一听当堂与两人争执起来:“你们两个无赖,大白天闯进我家,欲强奸我妻,被我撞见,反扭在门外打我,恶言秽骂,实属罪孽,望大人伸张正义,除此两个恶棍。”

李陶指着他的鼻子说:“孙诲你也太欺负人了,本是你老婆与我有奸,拿了我三十两银子,今天张逸来也是花了银子要跟她行好事,你又打又骂,我们也只有还手反击,你银子花光了,反而诬陷我们强奸,天理难容呀!”张逸也搭腔说:“要是强奸你老婆,一人足矣,何须二人一起强奸,有本事把你老婆和邻人都喊来对质便是。”孙诲本来口笨,一时无语。

柳县令是个无头脑的昏官,他当即拍板说:“此案明了,若是强奸,必不敢扯到门外扭打,更不敢在街上明说,那样的话邻里也不会不管,可见你孙诲是纵妻行奸,这二人是争风与你互殴。”当下命令衙役各打三十杖收监,又差人去捉拿孙妻到案,审后官卖。

孙诲妻子闻讯躲了起来,好心的邻居告诉她说,正好包拯包大人来州府巡视,他是朝中公直明之人,你可去投状。

孙诲妻子连夜赶往州府,到包公衙上投诉。包公接状后亲自询问,问她的姓名、年纪、家中人口、父母姓名连房中床榻衣被什物细致入微,孙妻一一说来,包公让衙役细细记录在案。当天包公具贴派人前往河源县,柳县令对包公敬畏有加,不敢怠慢,即刻派差役连人带卷押往州府。

包公升堂审讯张逸:“你说与那妇人通奸,那妇人姓甚名谁?父母是谁?房中被什物件啥样?”张逸还故作镇定:“我近日初与其通奸,还没顾上问她的名字,她做这行怕羞辱父母,故不肯告诉我其父母名姓,她房中是斗床、花被、木梳、木粉盒、青铜镜、红漆妆台。”

包公又审李陶:“你与那妇人通奸,必然知道她的姓名和房内什物,说说吧。”李陶道:“她是暗娼,说出名字也是假的,我也没问,只管她叫娘子,她告诉过我,其父叫朱大,其母叫黄氏,我也不知真假,她房中的衣被器物,张逸说的便是,我也记不大清楚。”包公随即押解二人前往孙诲家中,进了里屋,看到是藤床、锦被、牛角梳、银粉盒、白铜镜、描金妆台,没一样说对的。

包公回到衙中再审二人道:“你说通奸,必然知道她家里见物品,孙妇房中物件全然不知,这能是通奸吗?”张逸有点慌乱改口说:“通奸事本无,只是孙诲欠我十两银子,去讨要,想让其妻用身子抵债,她不肯从。”包公道:“你去讨债,为何与李陶同去?”张逸说:“他也是讨账。”

包公再审李陶,李陶坚持说是与那妇人通奸。两人说话颠三倒四,相互矛盾,包公令衙役将刑具呈上,两人一见都不敢再往下编了,承认了入室欲行强奸之事。

张逸和李陶两个无赖被判强奸罪问斩。柳知县听讼不能断讼,理民反以冤民,革职查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智斩鲁斋郎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4年),有个名叫鲁斋郎的京官。斋郎,官名。属太常寺。北魏已有太常斋郎、祀官斋郎,均为七、八品的小官。唐代太常寺所属郊社署有斋郎一百十人,无品级,供郊庙之役。宋代也有此官,员数无定。每年春秋,陪皇祭祀,都离他不得,非他莫属。鲁斋郎他倚仗着皇帝的宠爱,对百姓大施婬威,敲诈

  • 包拯智判闻香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快来临了,在凤陽府定远县府的衙门深处,包公正与夫人在内衙商量过年的事,他在仕途几十年,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一生没有什么爱好,惟一喜爱就是灯谜,他准备在元宵佳节,到城隍庙去设灯谜,让市民来猜,与民同乐。这时,有人前来击鼓鸣冤告状,包公马上升堂,看见阶下跪着一个肥头大脑的乡绅,扭着一

  • 包拯智察失踪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奉旨巡按。所到之处,即设巡行衙门。广贴告示,晓谕百姓:准讼者直到堂前,鸣冤告状,自陈曲直。这年秋,包公巡至潮州。一日,巡行衙门升堂放告,有潮州城郊江边村三人拉扯到堂前告状。赵三郎与周守义合伙做生意。日前,二人相约各带纹银200两,同往广州城里买布,预订搭乘艄公张海潮的船只,约定次日

  • 包拯智断血手印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开封城里有两家大富豪:一家姓林,生儿子林得招;一家姓王,生女儿王千金。因双方关系不错,家长做主,给两个孩子定下了姻缘。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林得招15岁那年连遭不幸——先是父亲突然病逝,后是家业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他和老娘相依为命,因读书人不会做什么营生,日子越过越穷。三年后,林家已

  • 包拯审青石板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在位时,端州城郊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名叫张小友,他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活。有一天,张小友放学后,他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见路旁的大树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不坐下来休息。知他一坐下来,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来时,一摸篮子里的钱,发

  • 包拯智侦盗杀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年来,包公在历代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包青天。北宋年间的包拯,早年在地方任知县,后至开封任监察御史等职,在历次断案中显示出过人的聪慧与胆识。他为民请命的一生,将永远使人怀念。北宋仁宗年间,扬州吉安乡谢景家发生了一起新婚媳妇被杀案,案发前后有关情形是:谢景之子谢幼安娶苏明之女苏玉君

  • 包拯陈州粜米济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仁宗年间,陈州大旱,三年颗粒不收,民不聊生,户部尚书范仲淹上殿奏本,保举龙图阁大学士兼开封府尹包拯到陈州粜米济赈。本来仁宗已派了刘得申、杨金吾两个官员去陈州开仓赈灾,这两个人都是当朝权贵刘衙内的亲属,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女婿,可他俩在陈州贪赃枉法,鱼肉饥民。本来一石细米,钦定银价五两,他们却改

  • 为什么都说清不过包公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包公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士美,皇上怀恨,借个名儿便把包公削职为民。就这,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商议一阵。末了,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包公削了职,京城大栈小

  • 包拯巧扮土地公审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为什么要扮土地爷?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包拯从小聪慧机警,乡亲们都称赞他是个不平常的孩子。他那些小朋友们也更迷信上了他,经常故意设些疑案,让他去断,没有他断不明白的。他家住的村东头有座土地庙,因长年没人居住,庙前庙后杂草丛生,除了逢年过节有点香火,平时连香火也断了,显得十分凄凉。去年上半年,从南方

  • 包拯智惩恶妇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天大老爷包拯是怎么惩恶妇的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宋朝时候,汴梁城外刘家庄住着兄弟两人,老大刘天祥娶到杨氏,老二刘天瑞娶到张氏。兄弟俩相依为命,和睦相处,吃住在一块儿,虽都已娶妻生子,但并未分家。有一年遇上灾害,官府允许老百姓外出逃荒。天瑞让大哥天祥留在家里,自己带着妻子和刚满三岁的儿子刘安庆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