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包拯智审夺子案的故事

包拯智审夺子案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1 更新时间:2024/1/19 22:43:23

仁宗年间,郑州衙吏赵令史与郑州西城马员外相交甚密。马员外一妻一妾,妾生一子。赵令史去马家,后来,竟与马员外之妻赖玉香通奸,被马员外之妾张海棠撞见。赵令史见奸情败露,恐张海棠告知马员外,顿起歹心,唆使赖玉香:毒死马员外,嫁祸张海棠,夺子以霸产。

赵令史买来鼠药交与赖玉香。赖玉香偷偷将鼠药放进茶杯内,沏上酽茶,递与马员外饮下,马员外顿觉腹中不适,赖玉香急唤正在厨下做饭的张海棠端碗汤来,张海棠赶紧端了一碗热汤递与赖玉香。赖玉香忙将热汤端到马员外唇边,马员外喝了一口,立即吐出,伸手一推,汤碗落地打碎。马员外腹痛难忍,倒地翻滚,不久死亡。赖玉香立即把里正找来,说马员外喝了张海棠做的汤被毒死。里正急报郑州衙门马员外被家人毒死。

郑州衙苏知州平素沉湎于金石书法,疏于公务,平日任凭赵令史录写供状、草拟申,交他过目即可。这日接到里正急报,即派赵令史带仵作前去马家验尸。仵作验出茶杯中有鼠药。

赵令史赶写尸单时故意改为汤碗内验出砒霜。回衙报与苏知州,说系张海棠将砒霜投入汤内。草草审理此案后,苏知州认定张海棠杀夫夺子无疑,便以张海棠因奸情败露,毒死亲夫,夺子霸产,拟处死刑,秋后问斩。将孩子和家产判归赖玉香。着赵令史备齐文书案卷,呈送刑部核准。刑部发文指定开封府复审。

开封府尹包拯仔细审阅了郑州衙移送的“张海棠毒死亲夫夺子霸产一案”的文书案卷,发现有诸多疑点。其一,文书称张海棠因奸情败露毒杀亲夫。奸夫是谁?是否审出?卷内略无实指。其二,文书称张海棠强夺她人所生之子为己子,只有接生婆、剃胎发婆的含糊证词。孩子现已5岁,当知亲娘是谁,为不让孩子自己辨认。包公以为此案必须解来亲鞫,以免冤错。便发下文书,调取原被告及全部人证,到开封府复审。

苏知州接到开封府文书,即派赵令史带两名解差押解张海棠连同赖玉香及孩子、柳四婶、二姥、仵作等前往开封府。途中,赵令史密使赖玉香给两名解差各10两银子,让他们用棒驱赶、拖死张海棠。包公料事如神,为防不测,早派开封府祗侯张林暗中跟踪监视,致使阴谋未逞。所有人犯人证押到后,包公即日升堂。包公寻思:欲想审清此案,须得找准症结。包公主意已定,先易后难,先审“夺子”,后审“杀夫”。

包公命人取来一钵石灰在堂下画一缸口大的圆圈,让孩子站到灰圈内,令赖玉香、张海棠站在灰圈外两边,各执孩子一只手臂。听包公一声令下,便用力外拽。谁拽出孩子,孩子便是谁亲生。赖玉香不知是计,紧紧抓住孩子细臂,使出全身力气往外拽。张海棠也生怕孩子被赖玉香夺去,不得不用力。二人竟成均势。

可孩子夹在中间被拽得疼痛难忍,大声哭叫“娘啊”。张海棠如猛受电击,顿时松手,失声哭喊“儿啊”,孩子被赖玉香拽出圈外。赖玉香正暗自得意,以为包公定会将孩子判归于她。不想包公将惊堂木一拍,喝令衙役将赖玉香锁了。赖玉香急道:老爷刚才言道,谁拽出孩子,孩子就是谁亲生,为何反将我锁了?

包公正色道:你为贪马家财产,不顾孩子死活,强拉硬拽出圈外,就不怕把孩子胳臂拽断吗?孩子非你所生,已昭然若揭。还不从实招来!赖玉香见自己露出破绽,只好承认孩子不是自己所生。

至此,“夺子”一节已然审清。“杀夫”情由不难查明。包公问赖玉香:你告张海棠毒杀亲夫,有何证据?赖玉香答道:张海棠在汤内下毒。包公命传仵作到堂质证。问道:你等在何处验出何毒?如实道来,如有半点虚诓,严惩不贷!仵作在包公面前不敢撒谎,如实说明是在茶杯中验出鼠药。

包公即命人将赵令史锁了。追问赵令史为何篡改尸单,将茶杯中验出鼠药改为汤碗内验出砒霜。赵令史为脱干系,把诸事推到赖玉香身上,说是被赖玉香蒙骗。赖玉香急了,骂赵令史没有良心:不是你勾引,我焉能失身?不是你主谋,我焉能做出杀夫夺子之事?便将赵令史如何与她勾搭成奸,被张海棠撞见;如何出谋划策,教她毒死马员外、嫁祸张海棠、夺子以霸产;以及买嘱假证、私贿解差。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抖落了出来。

赵令史见阴谋完全败露,自知抵赖不过,只得从实招认。此案已水落石出。包公判道:赵令史、赖玉香因奸情败露,毒死亲夫,诬陷无辜,夺子霸产,罪恶深重。一个主谋,一个主犯。依律处死,押赴市曹处斩。包公将玩忽职守、渎职枉法的郑州苏知州革职听参。将公差受贿的两名解差发配充军,将马家财产尽数判归张海棠母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智审入室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时广东惠州府河源县城十分繁华。这天两个光棍无赖张逸和李陶在街头闲耍。这时有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远远走过来,张逸一见顿时看呆了,淫邪地对李陶说:“这小妞儿长得真俊,要是年纪再大点,我一定要娶她为妻。”李陶笑笑说:“你真是孤陋寡闻,只看这小丫头俊俏,你不知道她娘才真是美貌无双、国色第一呢。”张逸一听动心

  • 包拯智斩鲁斋郎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4年),有个名叫鲁斋郎的京官。斋郎,官名。属太常寺。北魏已有太常斋郎、祀官斋郎,均为七、八品的小官。唐代太常寺所属郊社署有斋郎一百十人,无品级,供郊庙之役。宋代也有此官,员数无定。每年春秋,陪皇祭祀,都离他不得,非他莫属。鲁斋郎他倚仗着皇帝的宠爱,对百姓大施婬威,敲诈

  • 包拯智判闻香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快来临了,在凤陽府定远县府的衙门深处,包公正与夫人在内衙商量过年的事,他在仕途几十年,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一生没有什么爱好,惟一喜爱就是灯谜,他准备在元宵佳节,到城隍庙去设灯谜,让市民来猜,与民同乐。这时,有人前来击鼓鸣冤告状,包公马上升堂,看见阶下跪着一个肥头大脑的乡绅,扭着一

  • 包拯智察失踪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奉旨巡按。所到之处,即设巡行衙门。广贴告示,晓谕百姓:准讼者直到堂前,鸣冤告状,自陈曲直。这年秋,包公巡至潮州。一日,巡行衙门升堂放告,有潮州城郊江边村三人拉扯到堂前告状。赵三郎与周守义合伙做生意。日前,二人相约各带纹银200两,同往广州城里买布,预订搭乘艄公张海潮的船只,约定次日

  • 包拯智断血手印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开封城里有两家大富豪:一家姓林,生儿子林得招;一家姓王,生女儿王千金。因双方关系不错,家长做主,给两个孩子定下了姻缘。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林得招15岁那年连遭不幸——先是父亲突然病逝,后是家业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他和老娘相依为命,因读书人不会做什么营生,日子越过越穷。三年后,林家已

  • 包拯审青石板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在位时,端州城郊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名叫张小友,他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活。有一天,张小友放学后,他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见路旁的大树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不坐下来休息。知他一坐下来,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来时,一摸篮子里的钱,发

  • 包拯智侦盗杀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年来,包公在历代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包青天。北宋年间的包拯,早年在地方任知县,后至开封任监察御史等职,在历次断案中显示出过人的聪慧与胆识。他为民请命的一生,将永远使人怀念。北宋仁宗年间,扬州吉安乡谢景家发生了一起新婚媳妇被杀案,案发前后有关情形是:谢景之子谢幼安娶苏明之女苏玉君

  • 包拯陈州粜米济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仁宗年间,陈州大旱,三年颗粒不收,民不聊生,户部尚书范仲淹上殿奏本,保举龙图阁大学士兼开封府尹包拯到陈州粜米济赈。本来仁宗已派了刘得申、杨金吾两个官员去陈州开仓赈灾,这两个人都是当朝权贵刘衙内的亲属,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女婿,可他俩在陈州贪赃枉法,鱼肉饥民。本来一石细米,钦定银价五两,他们却改

  • 为什么都说清不过包公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包公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士美,皇上怀恨,借个名儿便把包公削职为民。就这,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商议一阵。末了,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包公削了职,京城大栈小

  • 包拯巧扮土地公审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为什么要扮土地爷?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包拯从小聪慧机警,乡亲们都称赞他是个不平常的孩子。他那些小朋友们也更迷信上了他,经常故意设些疑案,让他去断,没有他断不明白的。他家住的村东头有座土地庙,因长年没人居住,庙前庙后杂草丛生,除了逢年过节有点香火,平时连香火也断了,显得十分凄凉。去年上半年,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