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匡扶汉室却遭灭族的大汉权臣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匡扶汉室却遭灭族的大汉权臣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67 更新时间:2024/1/2 7:25:57

汉朝未央宫中有一座“麒麟阁”,阁内供奉着11位为汉朝立有大功的臣子,其中名列第一的就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霍光独掌朝权20余年,权倾朝野,是西汉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他被人比作“周公”在世,有匡扶汉室之功,他也被指责野心膨胀,死后三年全家即遭灭族。

麒麟阁第一功臣

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是骠骑将军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的父亲霍仲孺早年是平阳县的一名县吏,因事出入平阳侯家,与一个名叫卫少儿的侍女(即卫子夫的姐姐)私通,生下了霍去病。不久,霍仲孺结束差役回到了家乡,娶妻成家,生下了霍光,从此与卫少儿母子断绝了往来。后来卫子夫入宫,深得武帝宠幸,卫氏满门富贵。霍去病也因身为皇后卫子夫的外甥而得武帝重用,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屡立奇功,被封为大司马、骤骑将军。霍去病功成名就后,不但到平阳县认了父亲,还将年仅10岁的弟弟霍光带到了京城。

霍光仪表堂堂,身形挺拔俊逸,皮肤白晳,眉清目秀,成年后蓄一把美髯。霍去病英年早逝后,霍光先后做了奉车都尉和光禄大夫,职责是护卫皇帝的安全。因为他性格老成持重,行事谨慎小心,20余年未尝有过失,深受汉武帝赏识和信任。

征和二年(前91),太子刘据遭陷害而含冤自尽。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病危,下沼立幼子刘弗陵为皇太子,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车骑将军金日禅、左将军上官、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次日,武帝病逝,年仅8岁的太子刘弗陵即位,即昭帝。由于皇帝年幼,朝中诸事都由霍光统一打理。然而宫廷的权力斗争暗潮汹涌,汉昭帝的哥哥燕王刘旦觊觎皇位,而朝中其他辅政大臣也对霍光专断政事的局面深为不满。于是,几股反对势力联合到一起,向小皇帝和霍光发起了挑战。他们首先向汉昭帝诬告霍光谋反,意图除掉霍光,然后由燕王刘旦带兵进京,把持朝政。但聪慧的小皇帝马上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对诬告的书信不予理踩。反对派见一计不成,干脆密谋武装政变,由长公主宴请霍光,企图借机将其杀死。不料阴谋败露,皇帝与霍光掌握了刘旦.上官桀等人的罪证,先发制人,一举铲平了阴谋颠覆皇权的势力。霍光也因此成为维护汉室的大功臣。

汉昭帝在位13年,在霍光的辅佐下,广施仁政,轻徭薄赋,废除了积弊已深的盐铁官营、均输等政策,创造了“百姓充实,四夷宾服”的大好局面。这其中霍光功不可没。

汉昭帝死后无嗣,朝臣们决定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承皇位。谁知刘贺竟是一个品行恶劣的纨绔子弟。得知自己成为皇位继承人之后,他喜不自胜,一路快马加鞭赶往京城,沿途不断劫掠女子和财物。眼看汉室基业将毁于荒淫之主,霍光召集群臣商议,决定废黜刘贺,另立新主。最终在霍光的主持下,刚刚坐上皇帝宝座没几天的刘贺被废,被遣送回了封邑。朝廷又迎立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后改名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此后,霍光倾力辅佐年轻的汉宣帝。霍光一生忠于汉室,辅佐汉昭帝,废刘贺,立汉宣帝,屡次挫败宫廷阴谋,数度使汉室转危为安。因此后人将其比作辅佐成王的“周公”和汉代开国功臣萧何。

霍家专权终祸家

霍光从政的经历无疑是非常辉煌的,正史中对他忠诚的赞美不乏文辞。但凡事要看两面,霍光几十年独掌朝政,大权独揽,也有一些为时人所垢病的行为和做派,这自然也逃不过史学家的春秋之笔。

首先,霍光是一个工于心计、权力欲望很强的人。他凡事都非常谨慎,细微盘算,甚至每次进入皇宫站立的位置,都刻意保持不差分毫,足见其用心之精。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后,多次拒绝了朝中王公大臣为子弟求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同为辅政大臣的桑弘羊等人,也因此与很多人结了仇。从表面看来,霍光这是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但同时,霍光对自己家族成员加官晋爵却是“毫不吝惜”:霍光的儿子霍禹和霍光兄长的孙子霍云都被封为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被封为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霍光的两位女婿邓广汉和范明友被封为东西宫的卫尉,其他的亲戚如昆弟、外孙等也都被封为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职。用《汉书》中的一句话形容,就是“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即霍家的势力盘根错节,占据了朝廷要职。值得注意的是,霍光给予亲属的官职大都是掌管兵权的要职,由此可见其用意。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不修妇德的唐朝公主:谈之色变 皇帝有女却愁嫁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人们的印象里,迎娶公主应是天下青年才俊梦寐以求的幸事:不仅抱得美人归,还能与皇帝攀为亲家,可谓一朝富贵,幸甚之至。然而,在唐代,公主却是不受欢迎的總始。被指为驸马的青年及其家庭或勉为其难应允,或当场回绝,有的甚至痛哭流涕、如临大敌……谈公主色变唐大中四年(850),宣宗

  • 巫蛊之祸: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遗憾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巫蛊之祸是怎么如果有人问,汉武帝一生中最遗憾和悔恨的事情是||什么?答案不是开疆拓土壮志未馴,也不是治国理政有愿未平,更不是舞榭歌台有酒未消,而是一场“巫蛊之祸”,以及他因此失去的儿子、妻子和皇孙。晚年多疑的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登基,公元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长达

  • 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徜徉于泛黄的书页间,你欲将历史的面容看得清些、再清些……于是,当历史向你走来,就品一品茶,掬一朵堂前的海棠花,且看她一看她时而亲近,时而邀远,亲近的是荧幕上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邈远的是那些发生在千百年前、早已逝人风中的真实。看她时而熟识,时而陌生,熟识的是你脱口而出的那一

  • 水中捞月:一代诗仙李白的死亡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仙李白为后世留下了太多浪漫的诗句,天马行空的意境中,他的一生也隽永而飘逸。就连李白之死,也堪称古今最为诗意的人生结局。水中捞月生来纵情诗与酒的天才,终于还是归于水和月。然而,这果真是他最后的归宿吗?一代诗仙的死亡之谜“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宫锦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r

  • 立子杀母:北魏王朝防范外戚的残酷祖制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帝王之家,儿子被立为皇储,当母亲的一定喜不自胜,从此“母凭子贵”,尽享富贵荣华。然而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皇室中,后妃们却天天祈祷不要生下皇子,因为自己的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她就将走上死路……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北魏

  • 司马相如:凤求凰琴挑卓文君的爱情骗局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是中国才子佳人故事中的经口j典。《凤求凰》的美妙琴声,让富豪千金与一介穷书生缔结姻缘,从此过上琴瑟合鸣的幸福生活。然而,近年来不少学者的考证却将这个爱情故事颜廈了,把“琴挑卓文君”论作司马相如“劫色骗财”的千古阴谋。究竟是真爱,还是

  • 生子不举:宋代野蛮迷信的“计划生育”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常言道:“多子多福。”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生了孩子却不养育是断然无法理解的。可是在南宋末年,民间就出现了这样的怪事。更怪的是,这种现象不仅出现于贫苦农家,也存在于乡绅世族,形成一种普遍的风I。这种怪现象从何而来?背后又隐含了怎样的社会根源?野蛮的“计划生育&rdqu

  • 梁武帝萧衍:侯景之乱惨遭饿死的和尚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尚”与“皇帝”两个不同的身份在南朝梁国的开1口国皇帝梁武帝身上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他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才子,也曾勤政爱民,却最终一心向佛,看破红尘,他不是昏君,却被极军活活饿死,落得个荒唐可叹的结局。文武兼备的梁武帝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个王朝&

  • 范蠡:辅佐勾践急流勇退的陶朱公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经商”或是“做官”,哪一行出人头地都堪称奇工才。中国古代却有一位在两方面都登峰造极的“全才”:他既精通韬略,善于治国用兵,又有非凡的商业头脑,是儒商之鼻祖。他就是被世人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 魏徵:一心为国却遭唐太宗砸碑悔婚的谏臣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与魏徵不仅成就了彼此的政治美名,也铸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然而生前君臣无隙,身后却反目成仇唐太宗为何推倒他亲手撰书的魏徵碑?在这段君臣佳话的流传中,又有哪些偏离历史真相的记载?千古君臣佳话贞观十七年(643),64岁的魏徴因病溘然长逝。唐太宗闻讯后,悲痛万分,罢朝五天,以示哀悼,并说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