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细数皇太极和海兰珠的旷世情缘

细数皇太极和海兰珠的旷世情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28 更新时间:2024/1/17 19:20:52

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说起他一生中的女人,我们不免想到孝庄皇后,但是说起他最为宠爱的女人,还要数海兰珠

公元1635年十月的一天,后金国的第二位君主,也就是后来大清第一位皇帝–皇太极后妃居住的东宫里,是热热闹闹的,整个宫殿都焕然一新。1635年十月初七,后金国君主皇太极给后妃居住的东宫里,下了一道圣旨,圣旨大意是说,这里要住进来一位身份尊贵的侧福晋。于是,东宫里来了一些太监,他们个个都打起精神,把东宫打扫的干干净净,原来的旧傢俱也换成了新的,象是过年一样。而这里要迎接的这位侧福晋,就是海兰珠。

天聪八年,也就是公元1634年,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在此之前,她的姑母哲哲以及她的妹妹,也就是后来的庄妃,都已经嫁给了皇太极,庄妃嫁给皇太极时才十几岁,而此时的海兰珠已经26岁了,但她聪颖可人,温柔识大体,深受皇太极的喜爱。皇太极心想无论如,也要给海兰珠更高的名分。天聪十年,也就是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大政殿举行登基大典。当时皇太极新的五座后宫宫殿,已经建成,他决定封一后四妃入住。皇太极特别想封海兰珠为皇后,但他担心不封哲哲为皇后,科尔沁部会不同意。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封哲哲为中宫皇后,封海兰珠为东宫宸妃,海兰珠的地位仅次于哲哲。皇太极在盛京皇宫崇政殿为五位后妃举行了册封大典。

一天,皇太极下朝后独自一人走到东宫,刚一进院子,便听见院子内的抚琴声,琴声悠悠,皇太极陶醉其中,又看了下抚琴美人,随即朗诵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皇太极一边拍手赞到:妙,琴声实在太妙了。皇太极心想,海兰珠不正是诗经《关睢》中的美人嘛,当即,把她居住的东宫命名为“关睢宫“。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时已是大龄女子了,但她丽质天成,有一种少女不具有的成熟美,更有着贤淑的美德,时劝说皇太极,要以民为重,体察民情。此时的皇太极已过不惑之年,海兰诛成了她精神上的支柱。两人情投意合,形影不离,东宫也成为他久居之地。海兰珠得到的宠爱远多于其他后妃,按理说,这不免会招惹其他妃子嫉妒,但她是一个极聪明的人,更善于维护人际关系,对皇后,也就是她的姑母,也是毕恭毕敬的,经常去给皇后请安。对待其他妃子呢,她也亲如姐妹,还经常把皇太极赏给她的东西送给她们,所以海兰珠与其他妃子相处的很和睦。皇太极与海兰珠俩人如胶似漆,关睢宫相比其他宫更是热闹。没过多久啊,海兰珠与皇太极的爱子出生了,此时的皇太极事事顺利,可谓春风得意。

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时,却遭遇了致命的打击。1937年七月初八,盛京皇宫关睢宫里,宫女们进进出出,皇太极焦急地在外厅等着,不一会奶娘抱着正在啼哭的婴儿出来,皇太极稟报,恭喜皇上,是位阿哥,皇太极兴奋地冲进海兰珠房内,握住海兰珠的手,俩人喜极而泣。皇太极急于与天下人分享他的喜悦,于是,他决定择个吉日,大会群臣,盛筵宾客,同时大赦天下,这也是清朝颁布的第一道大赦令。而在关睢宫皇八子出生前,皇太极的其他妃子,已经为他生了七个阿哥,之后又有两个阿哥出生,皇太极都没有大赦天下,盛筵群臣这样的表示,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和皇八子的宠爱。皇太极为皇八子举办的涎生庆典,非常隆重。除了大臣们,连蒙古各部落的首领,都送来了大量贺礼。

皇太极抱起海兰珠,号啕大哭,谁也劝不住。几日不眠不休,加上痛失爱人,皇太极一下子昏死过去,经太医们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醒来后的皇太极饮食大大减少,不时言语颠倒。皇太极为海兰珠举行了隆重的丧礼,海兰珠初祭,皇太极亲笔写下祭,并下跪癸酒,宣读祭文。随后,追封宸妃海兰珠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字数最多的。而元妃在清初代表大汗的原配嫡福晋。在皇太极心中,海兰珠是他最心爱的妻子。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是武则天的肱骨大臣,临死还对其家人念念不忘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一代女皇武则天能够在男权社会登上权利的顶峰,必然是有她独特的强硬手段的,但是在她临终之际,却对一位大臣及其家人念念不忘,那么这位大臣是谁呢?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她下了道遗诏,里边有这样一句话,特别引人注目:“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

  • 宋朝名臣王安石,为什么一直与苏轼不对付?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我们都知道苏轼被贬官的事情,据说他在黄州还意外发明了东坡肉这道美食,那么他是因为什么被贬官的呢?原因正是他与当时如日中天的宰相王安石在政见上有着巨大的分歧。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有一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说的是王安石教训苏东坡的几个故事,其中有一则这样的: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结果,王安

  •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这句话出自曹操,却被杨修过度解读,因此延误战机,这也是我们熟知的杨修之死故事,那真实的历史上,杨修真的是这么窝囊的死掉的吗?在《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原因被归结于“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书里面提到杨修犯了六次“忌”;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梦中杀人、告发曹丕

  • 岳飞死于什么原因,是死于秦桧迫害诬陷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我们的印象中,害死千古名将岳飞的罪人是秦桧,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秦桧在岳飞的死中真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吗?还是说他只是为别人背锅的倒霉蛋呢?岳飞(公元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出身贫苦农民之家。联金灭辽时应募从军,曾在张所部任统制,并与王彦一起抗金。后随宗泽守东京,任都统。宗泽死后,

  • 从唐朝女性的服饰中,能看出大唐国家的繁荣程度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文化的应该就是缤纷多彩的服装了,尤其是女性的服装,华丽秀美的服饰往往能反应出家庭的富庶,从而反应出国家的强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唐朝时期的女性服饰。相比现代人,那时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很讲究穿衣打扮。“比现代人更讲究,一件衣服做上几年是常事儿。”就现有史料来看,唐代男女服

  • 细说古代的户外办公系统,乾隆也有“笔记本电脑”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古时候的能工巧匠技艺非凡,曾经专门为皇帝制作出能够随时办公或者喝茶使用的小桌,也能当做办公桌使用,这可比现代人的笔记本电脑要早多了。聪明的匠人为皇上做的供旅游时阅读、书写的文具箱是这样的:用紫檀木做几个小箱,边角镶以镀金铜活儿。用时可立刻折叠组合成一个长2尺2寸、宽1尺8寸、高1尺2寸的炕桌。可放炕

  • 揭秘古代的口袋书,名为巾箱本,宋朝考生曾使用其作弊。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人们对于碎片时间的利用,往往能做成很多事情,这时口袋书就应运而生了,但是这种袖珍的读物并不是现代独有的,宋朝时期它就已经出现了。不知从何时开始流行一种口袋书,在公交车或地铁上,都能见到有人从口袋里掏出开本极小的书认真翻看。其实口袋书并不是现代人独享的出版物,在古代也有类似的袖珍书,名为“巾箱本”。“

  • 朱棣迁都北京,他儿子朱高炽继位后为什么又想迁回南京?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历史上的王朝,除了商朝之外很少有迁都的,除非是因为外力作用不得已而为之,明朝的迁都是一次很明智的行为,这里能看出朱棣的高瞻远瞩,那么他的继任者朱高炽为何又想将都城迁回南京呢?朱元璋建立大明后,首都一直在南京。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但是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高炽曾一度想迁都回南京。这是为什么呢?朱

  • 做和尚有什么吸引力,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什么如此痴迷?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作为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梁武帝萧衍在后世有着很高的地位,不过他也有着很多常人不能理解的癖好,他非常喜欢当和尚,是一名狂热的佛教信徒,让人不禁怀疑佛教究竟有什么吸引力,能够让皇帝放弃享乐。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

  • 看一看宋朝时期的食物保温技术,双层碗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保温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保温设备,它采用双层中间真空的结构,能够最大限度防止热量的散失,但其实这种结构早在宋朝时期就出现了,这也是宋朝食物保温设备的原理。“明永乐青花热水瓶”因出现在央视《寻宝——走进晋江》节目中而大出风头。这个热水瓶是现代热水瓶造型,把手、盖子皆有,所不同的只是材质为青花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