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古代最令古人害怕的三大疾病,第一种流行三个世纪,最终把全世界都传染了

中国古代最令古人害怕的三大疾病,第一种流行三个世纪,最终把全世界都传染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51 更新时间:2024/1/5 22:23:01

自古以来疾病都是让人感到惧怕的,现代由于科技的发达,许多的疾病都得到了解决,但是在古代由于技术的匮乏,有很多在今天看来不过是小病的疾病对古人来说都是不治之症,甚至打个喷嚏都有可能死人。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古代最令古人害怕的三大疾病,第一种流行三个世纪,最终把全世界都传染了。

第三种,背疽

楚汉相争时,项羽手下有一个著名的谋士叫范增。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楚军围困于荥阳,不得忆向项羽请和假投降。范增坚决不同意,说:“汉易与耳,令释旨取,必后悔之。”但是没想到项羽却中了陈平的离间计,认为范增暗中与刘邦勾结,于是便削了他的兵权。

范增是个直性子,看项羽不信任自己,就怒而告老回乡,“愿赐骸骨归卒饵”,结果还没回到彭城就因背疽发作而死。苏轼在《范增论》中感慨:“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但可惜的是,这样人才却被主公猜忌,得背疽大怒发作而死。

1600年后,又一个无双国士、人杰死于背疽,他就是指挥皆上将谈论半儒生的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不论《明史》还是朱元璋本人,对徐达都评价很高,“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但这样一个功臣、能臣,却在54岁时得背疽而死,“十七年,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关于徐达的死,后面还衍生出了一个阴谋论,说徐达功过震高,朱元璋知道他得了背疽,于是便赐蒸鹅给他。因为蒸鹅是发物,徐达一看就明白朱元璋让他死的心思,不得不含泪吃下,然后发病死了。

这边先不讨论朱元璋要杀个人是不是要这么复杂,但简单澄清下,“发物”杀人这一理论在现代医学中便是行不通的。

除了范增,徐达以外,还有许多历史名人死于背疽。

三国时期,先是刘表得背疽而死,“曹操亲征刘表,军尚未至。八月时,刘表已因背疽病发而卒。”而后,魏国这边,曹休也得背疽而死,“魏都督曹休被东吴陆逊大破于石亭…曹休惶恐之甚,气忧成病,到洛阳,疽发背而死。”

唐朝时,大才子孟浩然也死于背疽。“孟浩然背疽发作,归襄阳卧疾。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孟浩然与之宴饮甚欢,食鲜疾动,疽发而卒,终年五十二岁。”

宋朝著名抗金将领宗泽大破金兵以后,一年内24次上《乞回銮殿疏》,力劝宋高宗还京,收复北方失地,但都被朝中奸邪所阻。“泽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看到这里,诸位看官可能在想,背疽到底是怎样一种病,为什么死亡率这么高?

按百度百科的解释,背疽,泛指生于背部的有头疽。有头疽,是痈疽之发于体表而有粟米样疮头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常见病因是外感风湿火毒,或过食高粱厚味。

看起来有点复杂是不?看不懂没关系,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这个病的病症听起来很复杂,以今天的医学水平,只要及时治疗,随便找个乡镇医院外科医生都能搞定。

其实这个病在古代也不是百分之百致死的,得了这个病后,只要注意饮食,忌饮酒和食海鲜之类的荤腥、辛辣的刺激发物,然后不要轻易动怒,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完全可以康复。

接下来和大家说个成功治愈的例子,主人公就是《水浒传》的孝义黑三郎宋江

宋江在得病之前,由晁天王给宋江托梦,说他有“百日血光之灾,则除地灵星可治”,第二天,宋江果然是“身体酸疼,头如斧劈,身假笼蒸,一卧不起”“背上好生热疼”,掀开他衣服,一看背部,“只见一笑鏊子一般红肿起来”。这就是背疽的初步病症。

然后梁山好汉马上派跑得最快的戴宗去找晁天王所说的地灵星,也就是神医安道全给宋江看病。等戴宗看到安道全时,宋江“神思昏迷,水米不吃”“肌肤憔悴,终夜叫唤,疼痛不止”。

待安道全到梁山时,宋江已是九死一生,奄奄一息,“口内一丝两气”。然后安道全给宋江开了药,慢慢恢复了过来。

不过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安道全这个神医能治好宋江主要不是得益于他的医术,而是他的运气。按照背疽病症的特点,患者如果身体好,抵抗力强,在3个月左右时,“病灶在坏死组织逐渐液化脱落后,会逐渐由肉芽组织填充,最终愈合。”

宋道全被戴宗接来梁山时,按时间计算已经接近百日,宋江虽然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却凭着自己的身体素材强撑着没死,吊着一口气。而背疽这时脓肿已破,正在生成新的细胞组织,宋江身体机能开始发挥自愈功能。因此不能说安道全治好了宋江的病,只能说是加快了他的痊愈速度。

第二种,疠风

疠风,即麻风病。又称“大麻风”、“天刑病”、“癞大风”、“癞病”等,是古人畏惧的又一恶性传染病。

黄帝内经》记载:“疠者,有荣气热腑,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冉耕曾患麻风病,孔子前去看望他,从窗子外握着他的手,连声感叹:“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说成白话就是,德行这么好的人却得这种病,这就是命吧!《史记》中未明说冉耕患的是麻风病,仅称“恶疾”。但东汉学者何休曾就《春秋公羊传》中的“恶疾”作注:“谓瘖、聋、盲、疠、秃、跛、伛、不逮人伦之属。”结合冉耕被隔离在屋内,只有“疠”这种恶疾符合条件。

古代将感染疠风的病人列为“不宜结婚对象”。据《大戴礼记·本命》记载,最晚在汉代已有“五不娶”风俗,其中之一就是“世有恶疾不取(娶)”。

古代患麻风病的名人除冉耕外,还有初唐诗人卢照邻等。卢照邻病中曾写下《病梨树赋》,诉说自己的痛苦。当时着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曾给他开方疗病,但一直没有治好,最后投河溺亡。

据记载,麻风病在隋唐时期曾一度大流行,唐朝廷在一些寺院专辟“疠人坊”,这也是中国设立麻风病专治医院的开始。

第一种,瘟疫

瘟疫对古时候的人来说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古时候得了天花得了风寒都可能成为不治之症。一旦人的免疫力降低,很多医生是没有办法把他们抢救过来的。虽然历史上有华佗这样的神医,但它只存在于一个时期,并不是所有时期都有华佗这样高明的医生。华佗的医疗技术也是有限的。

瘟疫是一种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伴随着人口的移动,会无形中潜入到各个地方,威力非常的大。一天之内可能就会造成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死亡,这种传播速度是非常可怕的,也是不可控的。再加上当时的医疗设备非常的拮据,医疗手段也没有那么高明,一旦发生瘟疫,对老百姓来说只能等死。

在历史上发生瘟疫的次数也不在少数,有的时候瘟疫会因为非时之气造成。当年宋辽金元这四个时期,他们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但宋朝之后人口数量就急剧的减少。而且宋朝的经济文化等等发展都非常的缓慢,瘟疫的爆发不仅会使人口大量的减少,也会造成经济停滞发展,对社会的进步造成影响。

瘟疫一直是我们非常可怕的东西,不仅仅是对古代来说,就算对我们现在的人类来说,一旦病毒侵入,在好的医疗设备也没有办法控制。当年非典发生的时候,仍然造成了很多人的死亡。

1127年的时候,金人攻打中原,成功打败了汴京。随之而来的噩耗是,汴梁发生了一场瘟疫,突如其来的鼠疫。鼠疫是非常可怕的瘟疫,在这场瘟疫中全城人口损失了40%,可想而知这场瘟疫的威慑力是非常大的。

鼠疫发生的时候,老百姓以为自己得了风寒,大部分的人开始咳嗽,吐痰,发烧,因为这种病症跟感冒得了风寒非常的相似。当时的医生也误以为是风寒,错过了很多治疗时期,也用错了治疗的方法。他们也费了非常大的时间跟精力,但仍然没有起到任何缓和的作用。

在鼠疫发生的期间,人口大量死亡,导致劳动力急剧的下降,接踵而来的就是财力的损失,经济停滞不前。

1257年的时候,宋朝跟元军在四川发生大战,战况非常的激烈,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一直僵持不下,但都没有撤军。一直到7月的时候,天气非常的炎热,元军突然萎靡不振,兵力大减,原来传染病在蒙古军中爆发。

蒙哥得知之后非常的焦急,赶紧让医生来治疗。可不管医生用什么药物,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传染病速度非常的快,士兵们一个一个的倒下,一天可能会死几十个人。

这种情况对于正在打仗的战士们来说是非常可怕的战争,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战争必然会失败。无可奈何,蒙哥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用酒来对付这个糟糕的状况,但还是没有控制住疫情的发展。不幸的是蒙哥也受到了这种传染病的影响,不久就在营帐中去世了。

这两次瘟疫全部都是有鼠疫造成的。一旦感染鼠疫,在3到5天的时间内就会迅速死亡,根本没有缓和的时间。病毒只要感染之后,所到的地方人都会受到感染。当年云南也发生过鼠疫,因为元兵到了四川之后,大肆的烧杀,导致病毒肆意传播,爆发了鼠疫。很多人觉得鼠疫的爆发是由军队传染的,他们所到的地方都爆发了鼠疫,后来他们还去了广东,也有人认为广东地区也会爆发鼠疫。

有专家研究发现,家禽感染了鼠疫是不会死亡的。但在我们印象中,除了人口大量的减少,家禽也死了很多。又有人说家禽的死亡是因为人口减少之后,家畜没有人照料。长期没有人照料,是被饿死的。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

鼠疫不仅仅在中国爆发,在西方国家,欧洲等很多地方都有爆发。鼠疫的爆发,改变了中国的文明进程。大量人口的死亡,财物的减少,劳动力的削弱,使中国的损失不计其数。然而更让中国头痛的是鼠疫爆发的时期,都在战乱的年代,这对于中国来说是火上浇油的事情。希望现在的医疗设备能够越来越好,医疗手段能够越来越先进,研究出一些可控的药物,减少病毒的传播。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最令古人害怕的三大疾病,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十八路诸侯声势浩大 为什么奈何不了区区一个西凉董卓,十八路诸侯有能力打败董卓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初平元年,曹操号召地方势力进京讨伐董卓,一时天下纷纷,当时天下共有十八路诸侯响应齐聚洛阳结成联盟共讨董卓。这看似十分强大的十八路诸侯,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仅没有动得董卓分毫,反在不断内讧争斗中偃旗息鼓,各奔东西。董卓篡权,天下纷纷为之讨伐。在曹操的号召下,十八路诸侯齐聚洛阳,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按

  • 大元王朝最后的忠臣王保保有多厉害,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男子?王保保英勇善战为什么救不了元朝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王保保是元朝末年将领,王保保在元朝大厦将倾之际,顶着天灾、人祸几度打得明朝北伐寸步难行,让朱元璋心服口服。朱元璋将王保保评价为“天下奇男子”,自认明朝将领无人可及。朱元璋曾经这样问过明朝将领,说,在天下所有的将领中,谁才是真正有勇有谋的奇男子?明朝的将领一致认为,明将常遇春才是真正的奇男子,他作战,

  • 廖永忠是大明的开国名将 也是第一个赐死的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要赐死廖永忠呢,朱元璋为什么选择第一个杀廖永忠?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廖永忠是明初名将,年少有大志,武力过人,有谋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大明江山的创建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被朱元璋以各种借口屠戮殆尽,而廖永忠是朱元璋赐死的第一个功臣。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廖永忠呢?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一位帝王,他的英明伟大,伴随着心狠手辣。作为开国之君,朱元璋用实际

  • 吴芮是江西史上第一名人 唯一逃过刘邦屠刀的异姓王 七个诸侯王都受到刘邦打击 为什么长沙王吴芮能够幸免?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吴芮是西汉吴氏长沙国第一代王,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他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山王;汉朝建立,改封为长沙王。吴芮,生于约公元前241年,比秦始皇小18岁,比刘邦小15岁。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越王勾践追杀夫差家人,吴国王子王孙四散避难,其中

  • 康熙下令撤藩时吴三桂已经六十一岁了 为什么还要起兵造反呢,吴三桂的兵力是大清的 倍 造反为什么还会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公元1673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当时已经六十一岁了,为何还会选择起兵造反?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关键人物,更是有名的三姓家奴。今天说起吴三桂,他为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可谓是使人

  • 燕王朱棣不地道,蓝玉送他名马,他却敢当面斥责人家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燕王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皇子,奈何根据立长不立贤的规矩,朱棣始终无法坐上太子之位。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命令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和蓝玉为副将,出征蒙古纳哈出部。副将蓝玉趁着天降大雪,率领轻骑兵长途奔袭,大破元军大营,迫使纳哈出向明军投降。史料记载明军缴获驼马牛羊绵延数百里,军械辎重

  • 阎锡山执掌山西38年,始终屹立不倒,离不开这位小妾的功劳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民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军阀,其中执掌山西38年的阎锡山,可以说驰名全国。生平经历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清末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的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

  • 在古代的时候我国为什么会禁止外国女人入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国家之间相互有来往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那是时候来往最多的还商人居多,但在商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女子,而我国古代的时候却禁止外国女子入境,这是为什么呢?古代时期,在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会被中国称为“番”或“夷”,言外之意就是未开化的意思,这些少数民族被称为是番国”,“番邦”,从这些字眼中发现的

  • 在民国时期的时候为什么要废除旧历春节,最初是谁提出这个想法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春节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1929年1月1日民国政府北伐胜利后以革命的名义再次颁布政令,废除旧历禁止过旧历春节,那么民国为何要废除春节?民国时期之所以要废除春节也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过于复杂,中西文化的碰撞,使那个时代的有识之士也出现了过激的思想。民国时期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关键

  • 三国时期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为什么没有用箭把诸葛亮给射下来?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战司马懿的时候使用了一招空城计便把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吓得撤退,在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城门大开,诸葛亮城上抚琴,甚至不派人打探虚实的情况下就仓促退兵。这个桥段不得不说太精彩了,但却往往忽略了其中的细节问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司马懿带兵连拔数座城池,直接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