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岳飞被秦桧陷害致死后秦桧在做什么,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岳飞被秦桧陷害致死后秦桧在做什么,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06 更新时间:2024/1/17 8:22:55

宋朝时期岳飞是一代忠臣良将,只可惜被奸臣秦桧所陷害致死,虽说后世人在岳飞墓前立下了那一干罪臣的跪像却还是不够解恨,那在岳飞被害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秦桧在做什么呢?

岳飞是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南宋初年,宋朝面对强大的金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处处被动挨打,仅有几次胜仗都是靠防御得来的,从未在野战中击败敌军。

岳飞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切,他率领的岳家军能攻善守,所向披靡,不仅多次抵挡金军进攻,还拥有反击实力,在金军最擅长的骑兵野战中,岳家军仍能屡战屡胜,彻底扭转了南宋对金军的不利局面,有力巩固了南宋统治,并初步具备恢复中原的希望。

然而,宋高宗赵构根本不想冒险,他只想蜗在杭州,守好半壁江山,所以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割地称臣,卑躬屈膝,也要和金国议和,让自己当个太平皇帝

但是,岳飞是金人眼中钉肉中刺,若不除掉岳飞,他们绝不答应议和,为了满足金人的要求,赵构对岳飞动起杀机,而秦桧则充当了赵构除掉岳飞的共谋者和主力军。

在赵构和秦桧的合谋下,岳飞被陷害致死,年仅40岁,天下冤之。

当年9月,秦桧被加封为太师,晋封魏国公,一个月后,晋封为秦、魏国公,秦桧的养子秦熺中了进士。

说到这里,我们讲一讲秦桧的后人,秦桧的老婆王氏是宋神宗时期的宰相王珪的孙女,秦桧攀上这个高枝注定一辈子怕老婆,要命的是王氏不但不会生育,而且还是一个醋坛子,秦桧最后还是憋不住和丫鬟搞出了一个私生子林一飞,王氏不仅不让秦桧认子,还连孩子带妈一块撵出家门,而且不许改姓秦,秦桧只好暗中资助儿子。大家知道,秦桧是跟着徽宗、钦宗一块被金人抓走的,后来逃回到宋国,自称是乘看守不注意逃了出来,很多人怀疑他是金人故意派回来的奸细。就在秦桧被抓走的那段日子里,他老婆王氏就把她哥哥的私生子秦熺过继过来,给秦桧当儿子,(王氏他哥也是怕老婆不敢认私生子,让秦桧当便宜爹),秦桧回来,看到这个便宜儿子也是无可奈何,只好认下。

自己封国公,儿子中进士,和金国的和谈也成功了,真是三喜临门,趾高气扬的秦桧开始发飙,把反对他的人,杀的杀、撵的撵,就连给他卖命一起坑岳飞的张俊也让他罢官了。

志得意满的秦桧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篡改历史销毁档案行动,让他的便宜儿子秦熺担任秘书少监,掌管修史任务,大兴文字狱,把自己第一次被罢免丞相的所有诏书和奏章统统烧毁,掩盖自己的黑历史,把岳飞带领的岳家军的档案和战报统统烧掉,严禁个人撰写历史,一些列操作下来,当若干年后为岳飞平反时,明明知道岳飞的功劳是最大的,就是找不到任何记录,后来的宋朝史学家常常抱怨秦桧篡改历史导致很多记录都是错误而不敢沿用。

1145年,宋高宗亲自跑到秦桧家中,将他的一家子都加官进爵,还亲笔题了一块“一德格天”的牌匾。到了1150年,天怒人怨的秦桧遭遇了一次行刺,岳飞的结义兄弟殿司小校施全躲到桥下,等秦桧的轿子路过实施行刺,结果失败被抓,处以极刑。

秦桧晚年患病,他想临死前把自己儿子秦熺弄成宰相,接自己的班,但未能得逞,后来秦桧卧床不起,连话都说不出来,秦熺仍不放弃“宰相梦想”,只可惜这时的秦桧已经成了没牙的老虎,宋高宗下令加封秦桧为建康郡王,进秦熺为少师,让他俩一起退休(皆致仕)。

就在被勒令退休的当晚,大奸臣秦桧结束了耻辱的一生,终年66岁,宋高宗给了秦桧足够面子,追赠秦桧为申王,谥号“忠献”,充分肯定了秦桧的“忠诚”和“贡献”。

随着秦桧的死,秦家就此失势,主战派掌握权力,很快,秦桧的私生子林一飞、便宜儿子秦熺、便宜孙子秦埙、秦堪都逐渐被罢官,秦桧死后5年,被发配到边疆的林一飞抑郁而死,第二年,秦熺也病死了。

宋孝宗立志抗金,积极为岳飞平反,将秦桧视为元凶,祇夺王爵,改谥缪丑。

民间恨极了秦桧,就用面捏出秦桧的形象,放到油锅里面炸,称之为油炸桧,这就是油条的雏形。

后来,人们就在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树立了秦桧、王氏的跪像,让他们一辈子忏悔。

秦桧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臣,残害忠良、结党营私、罢黜异己、卖官鬻爵、篡改历史,万死不足以赎罪,但是,这样一位恶行罄竹难书的奸臣,网络上竟然有人为他鸣冤叫屈,认为正是秦桧主导的议和,才让南宋政权续命150年,秦桧有大功于社稷,是忠臣!

简直是胡扯八道!

历史上议和分为两种,一种是战略性议和,这是一种高明的计策,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乞和、刘邦项羽低头、李世民和突厥签订便桥之盟,他们都是审时度势,忍辱负重,最后励精图治,报仇雪恨。而秦桧的议和则是第二种,投降式议和,不接受北方人、允许军队经商,自己独掌大权,将南宋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落得“兵魂丧尽国魂空”的悲惨下场。

标签:

更多文章

  • 生性仁厚的汉文帝为什么会当着自己母亲的面逼死自己的舅舅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汉朝时期汉文帝是一位明君,而且很重孝道,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逼死了自己的舅舅,这是什么原因呢?薄昭是汉文帝生母薄太后的亲弟弟,是汉文帝的亲娘舅。在“剿灭诸吕”之后,周勃、陈平等人拥立汉文帝时,因为汉文帝对朝臣缺乏信任、担心其中有诈,不敢前往长安。这个时候,是这位亲娘舅薄昭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前往

  • 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受慈禧的宠爱?慈禧亲自大摆宴席为李莲英过生日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在清朝时期的时候慈禧身边有一位太监叫做李莲英,他一生都在受宠,慈禧甚至还为他打破雍正皇帝规定的太监品级不能超过四品的祖制,赏赐他戴二品顶戴花翎,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受宠呢?莲英为人方面吧,在经历了同僚安德海嚣张跋扈、不谙上意被杀后,李莲英很快便从中获得了经验教训,做事处处都揣摩慈禧的意图。而且,更为难得

  • 史上最恨篡位皇帝,叔父将其抚养成人,他却杀害叔父满门赶尽杀绝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皇帝,其中也有许多皇位来历不正的,如著名的李世民,咸丰等,但是要谈论到最狠的篡位皇帝,那么非我们今天说的这位,叔父将其抚养成人,他却杀害叔父满门赶尽杀绝。此人就是南北朝时期南齐的第五位皇帝齐明帝萧鸾!萧鸾出身士族名门兰陵萧氏,祖父名叫萧承之。萧承之有三个儿子,长子萧道度、次子萧道生

  • 三国时期赵云作为一名强悍的武将当时为什么要投靠一无所有的刘备而不是袁绍或者曹操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三国时期赵云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武将,在长坂坡一战成名,为刘备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赵云最初投靠刘备的时候刘备可以说是一无所有,那赵云为什么非要投靠他呢?说到跟随刘备最久的人,除关羽、张飞外,赵云应该算是一位,其跟随刘备有30多年,一起经历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

  • 古代皇帝用妃子殉葬时是先杀后埋还是直接活埋,各朝各代有什么不同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时候一些达官显贵或者当朝皇帝去世的时候都会有着一个可怕的制度,那就是殉葬;那殉葬的时候是先将人杀死还是直接活埋?商王朝之后的两周时期,对于嫔妃殉葬制度都曾有过大量的记载,秦国曾经一度废止嫔妃殉葬,但是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曾经命令始皇帝的众多嫔妃殉葬,秦朝之后,两汉时期也曾经有过嫔妃殉葬

  • 三国豪强军阀却被外国人尊为先祖,这是为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军队。像刘备,曹操他们已经被我们熟知,可是其实还有一个英雄人物却被人们给忘记了,他就是士燮,而士燮在历史上好像并不太出名,但是在越难的历史上却是非常有名的,甚至被越南人供奉,这是为什么呢?士燮的先祖是鲁国汶阳人,当时为了躲避战争霍乱就来到交州,慢慢的也就成为

  • 大唐王朝强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

  • 刘彻的四任皇后,没有一个得到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汉朝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明君,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但是他却不是一名合格的丈夫,他的先后四任皇后,无一人得到善终。第一位皇后,陈阿娇。她是长公主刘嫖的女儿,童话故事“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陈阿娇一家对于刘彻登上皇位有着很大的功劳,她能成为皇后就是因为这个,丢掉

  • 皇帝禁军之羽林军和御林军他们之间的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看过宫廷剧的我们都知道,在皇宫里有一直都有一支军队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他们称之为羽林军和御林军。那你知道其实他们的关系吗?我们千万不要被搞糊涂了。羽林军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他们既要负责皇帝的安全,又担任皇家仪仗的任务,在整个皇城的警戒系统中是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号称是一支很古老

  • 高梁河之战宋太宗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高粱河之战是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公元979年),宋军为夺取幽州(今北京,辽称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平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