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战争竟如此变态的戕害儿童

战争竟如此变态的戕害儿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49 更新时间:2023/12/25 4:31:39

当代战争中,不少地雷被伪装成玩具样式,对儿童造成了极大杀伤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伊拉克发现一种将炸弹安放在玩具娃娃中的新型爆炸装置,目的或为杀害儿童。伊拉克当地媒体提醒人们,“请注意,不要触碰大街上的儿童玩具或者接受陌生人的礼品,可能有人在里面放置了危险物品。”被认为是这些“炸弹娃娃”制造者的ISIS组织,此前还被曝将儿童训练为士兵或自杀式袭击者。

在当代,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战争的受害者。统计显示,在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中,90%的伤员是士兵,但是20世纪下半叶,有近75%的战争伤亡人数是非战斗人员,其中儿童妇女成为武装冲突的主要伤亡群体。①1996年,联合国发布关于武装冲突对儿童影响的《马谢尔报告》统计,19861996年有约200万名儿童死于战争,有约600万名儿童因战争受伤,更有约2000万儿童流离失所。

大多数发生武装冲突的地区地雷广布,儿童好奇的天性,使他们成为地雷的重要受害者。《马谢尔报告》中特别提及苏联在富汗使用的一种“蝴蝶雷”“其装置就涂着浅绿色,并安有两‘翼。虽然不是将他们有意设计成看起来像玩具,但这些装置仍对儿童具有致命的吸引力”。②这种状似蝴蝶的防步兵地雷,经空投后,展翅飞落地面并进入待发状态,一旦受到震动即会引爆,以破片杀伤半径1550米范围内的有生力量。③

还有一种刻意进行伪装,诱人触碰的地雷,称之为“诡雷”。它们被制作成钢笔、手表、打火机、袖珍收音机或玩具样式(有的还可以使用),当捡拾者使用时,即会突然爆炸。这种诱杀装置对儿童的威胁性远远大于成人。④从前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士兵用伪装成糖果的爆炸装置引诱巴勒斯坦儿童捡拾,以达到杀伤目的。⑤

在这些冲突发生的落后地区,儿童往往也是重要劳动力。在越南,小男孩要放养水牛,水牛时会在布有地雷的地方活动;在莫桑比克,有的儿童将地雷当做捡到的非金属拿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引发爆炸。还有一些冲突地区的儿童因对地雷过于熟悉,以致放松了警惕。在伊拉克北部,有的儿童使用地雷制作玩具车的车轮,而在柬埔寨,儿童用B40杀伤性地雷玩“法式滚木球游戏”。⑥

在《马谢尔报告》中,我们看到,“至少有68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受到1.1亿颗地雷污染的地区……埋有1000万颗地雷的安哥拉的截肢人口达70000人,其中8000人是儿童。”在各地地雷杀伤的人员中,80%的受害者都是平民,其中儿童又占了相当多的比例。因此联合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地雷使用的公约。

苏联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曾大量使用这种“蝴蝶雷”

各种反政府武装,往往疯狂招募儿童兵,将他们赶上战场充当炮灰

除了地雷以外,大量儿童被征募为士兵,也是儿童在战争中大量伤亡的重要原因。现在全世界129个非国家武装组织中,有69个招募和使用儿童兵,总数在30万人左右。在非洲,大约有10万儿童兵;在阿富汗,约90%的儿童没有入学的机会,30%45%的儿童加入武装组织。很多儿童78岁时成为信差、间谍、随从,或者搬运食物、弹药或伤员。

各国反政府武装中,儿童兵的比例是惊人的。乌干达的“上帝抵抗军”“不但以避免儿童遭受肆意攻击和滥杀为借口,迫使约80万乌干达儿童离乡背井逃亡肮脏拥挤的营地之外,在其大量的冲突中还存在残忍安排儿童对儿童的战争。在上帝军士兵中近9成是未成年人,他们大多是在武装冲突中被绑架而来,有的儿童甚至才8岁。”⑦

2007年,斯里兰卡政府估计,其国内反政府武装泰米尔“猛虎组织”60%的士兵是不满18岁的儿童。“猛虎组织”招募的儿童平均年龄不足15岁,最小的则刚刚9岁。内战最激烈时,战场上被打死的“猛虎组织”骨干成员40%是918岁的儿童。2002年开始,“猛虎组织”招募的儿童中41%是女孩。⑧

步枪、手榴弹、轻机枪、地雷等轻小武器的广泛应用,使儿童兵具有了相当大的战斗力。乌干达一名被绑架的儿童兵说:“我与反叛分子在一起的时候,确实学到了某些东西。我学会了怎样开枪,怎样埋伏杀伤人员的地雷,怎样过逃亡的生活。我尤其知道怎样使用AK47自动机枪。”据统计,在当代战争中,轻小武器造成了90%的伤亡率。⑨

这些儿童兵有的从事辅助性工作,男童要搬运重达60公斤的物品或伤员;女童要洗衣、做饭,甚至要为士兵提供性服务。一些儿童因为身体瘦弱或者搬不动物品而被毒打,甚至直接击毙。儿童兵也出现在战场上,但他们因为缺少训练,很容易成为炮灰。当炮击开始时,儿童常常因为过度兴奋而忘记掩护。一些指挥官为利用儿童这种无恐惧的状态,甚至强迫他们喝酒或服麻醉品。曾经有一个缅甸士兵回忆:“有许多男孩冲进阵地,像女鬼一样尖叫,就好像他们是不会死的,或是刀枪不入的,或是什么特殊人物,因为我们其射击,但他们还是不停地冲上来。”⑩

儿童被强迫参军,不仅伤害他们的身体,更摧残他们的心灵,当他们不再参加战斗,也很难恢复到正常人的心理状态。现已有多项国际法,规定禁止招募儿童兵,并取得一定进展,如2010年,有11393名儿童脱离了武装组织,并在联合国各机构、基金和方案的资助下重返社会。

放下武器,回归社会的非洲儿童兵

注释:

①⑨颜琳:《武装组织的社会性克制:参与进程与儿童兵规范的传播》,博士论,外交学院2009年;②⑥⑩《武装冲突对儿童的影响》,即《马谢尔报告》,见联合国官方网站;③《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地雷与爆破器材》,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12页;④《军事工程技术(学科分册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⑤杜人舟等编著:《拉宾传:19921995》,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第248页;⑦《联合国乌干达反政府武装“上帝抵抗军”对儿童造成的影响的报告》;⑧吴强:《南亚冲突下悲惨的儿童状况》,《世界报》2007年1月17日。

标签: 战争变态

更多文章

  • 太原会战:国共配合最默契的一次大会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太原会战,国共,配合

    此战,国共两党配合默契,在平型关之役、忻口之役中重创日军1937年9月11月间进行的太原会战,乃是抗战爆发后,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也是国共两党在战场最默契的一次配合。日军出动4个半师团约14万人,意在消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夺取太原。中国方面有6个集团军约28

  • 常德血战:国军应如何自我检讨?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常德,血战,国军

    为牵制中国军队入缅,日军打破对峙局面,发动常德会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一度处于优势地位。为彻底打败中国,曾一度制定“五号作战”计划从西安、武汉攻入四川。但随后因日军在中途岛等处遭遇惨败,该计划被迫取消。1943年,日军大本营制定的“对华作

  • 护国北伐: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以保全国民人格为号召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护国,北伐,中国,近代

    蔡锷:为给四万万人争人格,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1916年1月1日,上午10时30分,57岁的袁世凯站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阶上,阶下,列队齐整的“中华帝国”特任、简任官们,正行三鞠躬之礼。三鞠躬结束,袁世凯入内升御座,前清皇室代表溥润、章嘉呼图克图、天主教主

  • 一号作战:日本最大规模的陆军攻势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一号作战,日本

    一号作战规模空前,日军投入了其中国派遣军80%的兵力1943年夏秋之际,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反攻,日军呈节节败退之势,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日本担心本土与南方的海上运输被切断,认为有必要在中国拥有稳固的立足点,以利进行长期战争,为实现这一目的,应打通大陆交通线。同年秋,以中国大陆为

  • 胜利日:抗战最重要的两大精神遗产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胜利,抗战

    抗战最伟大精神遗产之一:全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1945年9月3日,重庆陷入狂欢。“是人浪,是热浪,是欢腾的海。胜利的空气,到处在流,泛滥着。……清晨,人们就带着这二十余日来期待着的兴奋,整饰了衣冠,从家里、办公

  • 中国抗战没飞机可用该怪谁?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抗战,飞机

    坊间传言:宋美龄把空军军费存在银行,导致抗战爆发无飞机可用众所周知,宋美龄因深度参与空军抗战事务,故曾被誉为“空军之母”。不过呢,坊间也广泛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认为正是宋美龄把军费存起来吃利息,不买飞机,延误了空军抗日备战的大事。这种说法的源头,是杨延年

  • 探秘中国军人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军人

    20余名留学英国的中国军人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很幸运无一伤亡近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在英国议会大厦发表演讲时,提到了两段历史故事。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0余名名中国海军学员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一个是已故英国学者林迈可,曾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①本期【短史记】,即

  •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演义,诸葛孔明

    三国时,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 失去街亭后, 只有2500 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 哨兵飞马来报: ”司马懿引大军15 万, 往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 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 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听得这个消息, 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 果然尘土冲天, 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当即

  • 中国南海冲突是什么时候开始激化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南海,冲突

    扩建中的美济礁近日,南海地区局势紧张。回溯历史,南海问题究竟是怎样演变至今的呢?六十年代之前,南海虽有争端,但冲突并不剧烈中国南海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上分布着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所谓“南海问题”,通常即指围绕南海岛礁、海域归属,周

  • 民国十万“青年远征军” 不是为远征而召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民国,十万,青年远征军

    抗战末期,国民政府曾在旧国军体系之外,另外成立了一支“青年远征军”。该军筹建时,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就部队名称及其口号而言,该军乃是为抗战而设立、本计划远征印缅战场,似乎是一桩没有疑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