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伪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29 更新时间:2023/12/6 6:58:23

想了解伪军并不容易,至少目前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承认说:是的,我曾经是伪军。对于伪军,人们大多觉得他们可恨,是背叛了民族、背叛了国家的人,是一群懦夫。

那么,伪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它由什么人组成的?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据曾于1942年受党派遣打入伪部队,任伪7师中将师长伪34师参谋长的“卧底将军”施亚夫回忆说:“伪军一部分人是没有组织、自发地抗战,国民党觉得收编他们不行,于是他们最后走了伪军这条路;另一部分就是工人,其中少数是被日军俘虏过来的。”

在华日军对各地政策不同,导致伪军的组成人员各有差异,伪满日军颁布了强制征兵规定,满19岁的壮丁,需入伍服役3年,除投降的部分东北军,伪满军队中也有少数抗联叛徒。彭施鲁时为抗联二路军第四军留守处主任,九十多岁高龄的他回忆道:“在困难的时候,叛逃是很难避免的。靖宇的部队受损失,就是因为有叛变的人,是一个师长,这个师长叫陈斌,他投降日本以来,带着日本人拼命地打我们。”

随着战事的发展,一些国民党正规军,在反共第一、抗战第二的原则下,投降日军。1941年,国民党少将参议林建五曾公开表示:敌后坚持确实不易,万不得已时,可以考虑投伪问题。

此外,一些与蒋介石不合的“杂牌军”为保存实力,也举起了降日的白旗。

曾打入敌人内部的恽前程老人说:“伪军从国民党部队出来,名义上叫曲线救国。原来在国民党中,他们的任务是反对共产党,叛变之后还是反对共产党。因此,同日本人一起,三家集合起来共同对付我们。”

据1946年统计,仅鲁西北一地被日伪军杀害者就有47335人,被暗杀者1518人,由于日伪军导致的病残致死者,为319162人。

在新四军左勇的印象中,伪军的战斗力不行,他们胆子小,只会趴在地上打仗。左勇说:“尽管我们的装备差,但是和他们一接触、一近战,就把他们消灭了。他们不敢接近我们,我们往上一冲,就把他们的队伍冲散了。他们爱逃跑,好几次打仗我们光追击他们,就把他们的队伍追垮了。”

伪军的战斗力低,除了不是正规军外,还在于日军对伪军处处提防,日军对伪军的枪支、弹药和重武器的保有量有严格的限制,而且每个班都配有日本人,监视伪军的举动。施亚夫回忆说:“日本人把中国人关起来打死,所以伪军对他们也不是绝对相信的,不保险,要防范。”

一个夏日的夜晚,时为暂编五十一师上尉连长的战士易庆明曾经和一个汪伪士兵在战地上说过话。在易庆明的记忆中,这个汪伪士兵还是有点良心的,他回忆说:“这个兵大喊,我是中国人,你别打中国人,别打中国人。我说,你为什么打我们呢?他说,我们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不打你们不行,我们只能在打枪的时候,瞄得高一些,不像你们有本领,能瞄得准。我说,你们不知道调军去倒戈一击吗?为什么不去打日本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加入侵略者的军队?八路军战士任旭东也曾问过被俘伪军同样的问题。他说:“他们只讲自己的福利,能吃饭,伪军好歹能挣点钱养家,而八路军没什么军饷,连饭都吃不饱,连衣服都穿不上,生活很艰苦,所以他们宁肯去当伪军,也不愿意当八路军。”

恽前程当时是南通清乡区行动大队副中队长,他通过和伪军相处,找到了另一个原因。他说:“就我们部队来说,当时一些人挂着伪军的牌子,心态很无所谓。这些人害怕离开家,不用离开家,发的钱还多一些,他们觉得很好,被收编了也无所谓。”

随着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日军抽调部分在华军队,许多敌占区主要靠伪军维系。见大势已去,很多伪军从1944年起,开始纷纷撤逃或反水。任旭东老人说:“我们对伪军俘虏,只要是缴枪投降,就表示欢迎。他们大多数还是愿意参加八路军,有些不愿意的,我们就放他们回家,给他们开个路条。如果有人还想当伪军,我们也放他们回去继续当伪军。”

抗战胜利后,拥有绝对军事优势的国民党并未在后来的战争中获得胜利,国民党内有人认为,这与国民党军政部部长陈诚在日本投降后不主张收编伪军有关,陈诚也因此背负了骂名。其实八路军当时缺乏军费和物资,大部分伪军投降的首选是国民党,更有大量“明八路暗中央”的伪军,先假降八路,再大量叛变转投国民党。时为新四军的左勇说:“共产党收编的伪军后来大多叛变,跟国民党跑了。对伪军来说,国民党全部都是美式装备,是国军。”

1945年9月下旬,国民政府下令,在全国各地对汉奸进行大逮捕。此项工作主要是由军统特务机构执行。1946年4月1日,高等法院即在南京朝天宫正式成立。据统计,1946年4月至1947年2月,高等法院共审理汉奸案530件,终结381件。其中判处死刑14人,无期徒刑24人,有期徒刑265人。

(涧清摘自《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崔永元著)

标签: 伪军

更多文章

  • 甲午战争兵败鲜为人知的原因:开枪不瞄准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甲午战争,兵败,鲜为人知

    说起甲午战争中大清陆军一溃千里的原因,稍懂点历史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内容无外乎因循守旧,官场腐败,营务废弛,统帅怕死……但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却鲜为人知。说出来你会不信,那就是“开枪不瞄准”。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日本军官回忆说,在朝鲜战场上,日本各师团一碰到中国军队就

  • 缅甸之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缅甸之战,东南亚

    东南亚战场中的缅甸战场。日军经过初期的节节胜利,进入与盟军的拉锯战,缅甸的胶着战事死死拖住了日军,牵制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缅甸战事成为了东南亚战争的焦点,成为了日军反胜为败的标志。缅甸之战的爆发立刻成为影响中国和亚洲局势发展的热点,中国即将出兵缅甸的消息立刻震动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

  • 少康复国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少康,复国,夏王少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少康为恢复夏后氏统治,指挥有虞氏、有鬲氏军在中原地区与寒浞的有穷氏、有过氏军的作战。夏王太康时期(约前20世纪中),都斟寻(今河南登封西北)。太康终日田猎,不理民事,国力日衰。一次,他游猎于洛水(今河南境)北,十旬不归。东夷有穷氏部族首领后羿(又称夷羿),率领部族军

  • 北京保卫战:盖世英名卫国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保卫战,盖世英名

    景泰九年(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北京城阴霾着天。于谦鲜血淋漓的头颅挂在了崇文门外。这颗头颅曾经保卫了这个城市,挽救了这个帝国。如今却依然被无情挂在了城门口。从这一天开始,大明帝国开始无可挽救地走向没落。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

  • 朱仙镇之战:闯王掘沟大败明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仙镇之战,闯王

    闯王李自成亲率数十万人马,在中原大地上浩浩荡荡地向开封进发。艳红的太阳照着绣有“闯”字的帅旗,猎猎招飐。其时是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五月一日。大军行至开封城西南的朱仙镇,已是黄昏,李自成便令部队在镇郊扎营。闯王正骑着马在察看各部安营时,忽有巡哨官来报:“明将左良玉和丁启睿、杨文岳三支人马已奉

  • 李愬雪夜袭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愬,蔡州,擒获

    816年,唐朝新任唐(今河南唐河县)、随(今湖北随县)、邓(今河南邓县)三州节度使李愬,到三州首府唐州上任的第三天,就带着养马兵老蔡头,装扮成生意人模样,到州府附近的小村镇转悠去了。朝廷派李愬到唐州的使命,是讨伐背叛朝廷、驻守在蔡州的淮西节度使吴济元的。可他似乎对讨伐之事有点漫不经心,他对出城迎接他

  • 左宗棠收复新疆:晚清对外战争唯一胜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左宗棠,收复,新疆,晚清

    占中国版图达六分之一的新疆,之所以现在还在我们国家的版图之内,有一个人不能忘记,他就是中兴清朝的名臣---左宗棠!这是一段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当然,镇压太平天国算不上什么功绩,如果算,那也比不上曾国藩。左宗棠一生对中华民族,甚至对自己,最大的贡献就是收复新疆。在晚清名臣皆是“内战内行,外战外

  • 鄢陵之战简介,晋楚争霸鄢陵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一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给大家讲讲春秋中期晋、楚争霸的第二次战役之战。在这一战中楚军利用晋军内部的分歧和指挥不当的弱点,在适当的时机出战,一举战胜了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战败的耻辱。楚国在城濮之战失利后,为了转移晋国视线,不久与晋国议和减轻晋国压力。楚国内部则积蓄力量,伺机北上。而晋国却在

  • 顺昌之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顺昌之战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我国历史上宋与金之间的一次防守战顺昌之战。顺昌之战中,宋将刘采用以守为攻、以击解围的防御手段,用极少的兵力粉碎了金军的大部队的围攻,是一次成功的防御战。公元1140年,金统治者答应归还宋廷三京。新担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的刘率领3万多士兵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准备驻守东

  • 徐州会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州会战,1937年

    1937年12月中国首都南京失守后,日军气焰极为嚣张,企图沿长江而下乘胜追击一举击溃中国政府军队主力,然而,中国第5战区在李宗仁将军坚定有力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徐州会战,华北战场的形势和徐州地区中国守军的有力坚决的抗击,却暂时转移了日军视线,转而企图打通津浦线(天津浦口)并消灭中国第5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