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旅顺大屠杀:4天残杀中国居民达2万多人

旅顺大屠杀:4天残杀中国居民达2万多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87 更新时间:2023/12/19 7:01:12

20年前,日本不宣而战,在黄海丰岛海面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驻牙山的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从而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9月17日,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突袭中国北洋舰队,中日两国海军发生了一场激战。面对突然袭击的日本舰队,中国海军英勇奋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弹药用完之后,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和它同归于尽,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250名官兵壮烈牺牲。11月21日起,日军攻占旅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惨案”。日军历时4天,血洗全城,残酷杀害中国民众2万多人。

1894年,即农历甲午年,日本以突然袭击清朝陆海军的方式挑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史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必然产物。

这年2月,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直逼汉城,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应朝鲜政府的要求,清政府派兵开赴朝鲜,驻守牙山,并按照《天津条约》的规定通知日本。其实,早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就确定了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吞并整个中国和亚洲的“大陆政策”,此时便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派兵入朝。朝鲜政府见日本大军入境,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希望早日平定起义,以使中日两国撤兵。

6月10日,起义军与政府达成了《全州和约》,汉城趋于平静。至此,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共同撤兵,但遭到了日本的拒绝。日本蓄意制造事端、挑起战争的图谋已昭然若揭。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黄海丰岛海面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的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在遭到日军的突然袭击后,清政府被迫应战。8月1日,中日同时宣战。李鸿章任命从牙山败退的叶志超为统帅,驻守平壤。9月15日,日军进犯平壤,守卫平壤的清军有左宝贵、卫汝贵、马玉昆、丰升阿等4支军队,加上从牙山撤退下来的叶志超部,约1万4千人。但身为全军统帅的叶志超贪生怕死,一听说日军逼近,便主张弃城逃跑,被左宝贵强行制止。左宝贵慷慨陈词,激励将士说:“敌人悬军而来,正宜出奇痛击,令其只轮不返,不敢再正视中原……大丈夫建功立业在此一举,至于成败利钝暂时不必计也。”

为了防止叶志超潜逃动摇军心,左宝贵派亲兵把他监视起来。左宝贵亲临玄武门城头指挥作战,不幸中炮牺牲。左宝贵牺牲后,叶志超下令全军撤退,一日狂奔500里,逃回国内。9月16日,日军占领平壤,朝鲜尽入日军之手,使战火很快燃向了中国本土。

9月17日,平壤战役后的第二天,日本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突袭中国北洋舰队,中日两国海军发生了一场激战。战斗一开始,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受伤,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代替丁汝昌督战,沉着指挥。中国海军英勇奋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弹药用完之后,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和它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与此同时,经远舰管带林永升也率领将士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海战从中午开始,历时五、六个小时,中国损失致远舰等5艘舰只,日本旗舰松岛号受重伤、西京丸等4艘受创伤。中国虽然损失严重,但主力尚存,日本聚歼北洋舰队于黄海的预谋并未实现,北洋舰队只要重整旗鼓,仍可与日再战,但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却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制海权为日本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攻。

10月下旬,日军兵分二路进犯中国东北边境,第一军渡过鸭绿江,攻占九连城,第二军从大同江海运至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包抄大连、旅顺。旅顺同威海卫隔海相望,是渤海的门户,是一座拥有近代化设备的北洋要塞。11月6日,日军进攻旅大后路重镇金州,总兵徐邦道率军应战,伤亡惨重,金州失陷。11月7日,大连不战失陷。11月18日,日军进攻旅顺。海军提督丁汝昌见形势危急,亲赴天津,请率北洋舰队赴援,遭到李鸿章拒绝。而旅顺守军总办龚照玙早置诸军于不顾,在日军进攻前一天逃往烟台,其余将领也多作鸟兽散。只有徐邦道率军奋战,激战三天,旅顺被日军攻占。

日军在旅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惨案”,历时4天,血洗全城,残酷杀害中国民众2万多人。这场大屠杀的目睹者英国人阿伦在《旅顺落难记》一书中写道:“日军进城后,满路都是被杀者的尸体,竟辨不清路来。在一个池塘边,站满了日军,赶着一群老百姓,往池塘里跳。只见水里有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有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浮出水面,正往岸边爬来,日本兵就用刺刀对准她当心扎了对穿,第二个就刺那个小孩,只见刺刀往上一挑,小孩就被挑在枪头上。在另一个地方,10个日军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中国人,把辫子联在一起,当枪靶子打。有的斩了一只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朵,有的斩断一只脚,有的砍头”。

1895年在旅顺建立的“万忠墓”碑记下了日军的这场暴行:“光绪甲午十月(1894年11月)日本败盟,旅顺不守,官当商民男妇被难者计两万余名,忠骸火化,骨灰丛葬于此。”

旅顺被日军攻占后,北洋舰队停泊的威海卫军港,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遥对旅顺、大连,港口呈新月形,港湾环抱着刘公岛。岛上和港湾南北两帮都设有炮台,与港内舰队互相配合,可形成立体交叉的强大火力,足以对付海上来的强敌。但是,如果岸上炮台失守,则会形成对港湾和刘公岛南北夹击的形势。

1895年1月20日,日军为避开从威海港正面进攻,从威海卫南边的荣成湾成山角登陆,由陆路抄袭威海卫之背,日海军从海上封锁威海卫。躲在港内的北洋舰队腹背受敌。接着,日军攻占南北两帮炮台。日军占领炮台后,把大炮转向港内,轰击北洋舰队。

2月3日,日本海军向刘公岛和北洋舰队发动进攻,中国将士英勇抗击。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中鱼雷后,管带刘步蟾下令把舰开到刘公岛铁码头外面,把军舰当炮台使用,直至舰上炮弹全部打完,才自行炸沉,刘步蟾也自杀殉国。这时,丁汝昌主张沉船死战,但部下偷生之徒拒不执行命令,并逼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在绝望中自杀殉国。2月12日,美籍洋员浩威盗用丁汝昌名义草书乞降,交出残舰11艘、刘公岛上的炮台和军资器械。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灭。3月,日军集中兵力攻占辽东,先后占领了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军事要地,所到之处,肆意烧杀。

甲午战争爆发后,由于清政府和清军部分将领的腐败无能,无论在朝鲜战场还是在中国国内战场,总是屡战屡败。早在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后,清政府便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请和。威海卫失陷后,清政府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承认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由于沙俄等国出面干涉,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中国给日本3千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作补偿。《马关条约》是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条约,日本从中国掠夺的数亿金钱,为其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割占台湾使得台湾宝岛离开祖国长达半个世纪,台湾同胞从此陷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殖民统治。

标签: 旅顺大屠杀残杀

更多文章

  • 三元里抗英斗争中的“汉奸”们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元里,抗英,斗争

    150多年前,在广州城北三元里爆发了一场民众抗英事件。这一事件当时多有流传,后来被载入历史教科书。在历史上,当地有人“抗英”,也有人“援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袭广州时,曾将一些广东人组织成苦力运输队,冒着弹雨为英军背送弹药。1841年5月底,广州城北的三元里爆发了民众抗英事件,后来这个事件

  • 淞沪会战——日军档案里地狱般的上海战场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淞沪会战,,日军

    1937年8月23日,日军沪派遣军第3师团、第11师团成功登陆指定地点。在日后的作战中,日军的损失及中国军队英勇顽强的奋战精神远远超越他们的想象。原日军第11师团军官三好捷三写的《上海敌前上陆》一书开篇第一句就这样写道:“中国军队强大!这是日中战争中地狱一样的战场。”那么,日军自己的原始档案、部队史

  • 张海迪:光环下的真实人生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海迪,光环

    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28岁的张海迪被树立为楷模,成为“80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今年9月19日,她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从小就被病痛折磨的她,一直想成为命运的主宰者,但从成为榜样开始,她的命运却开始发生了无法逆转的改变,其中也包括一些让她身不由己的改变。

  • 护法运动中的孙中山与西南地方实力派的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护法运动,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在其成长与革命生涯中,曾长期驻留于西方,耳濡目染于西方民主制度,认为“民主主义为世界自觉国民信奉之正义,议院政治为近代国家共由之正轨”,故其毕生致力于在中国建立完善的共和民主制度,“纳举国之人于法轨,以自进于文明”。当段祺瑞决定废弃临时约法、另立政治架构之时,他毅然以“护法

  • 为什么战俘遭到集体屠杀时不敢拼死反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俘,集体

    不管是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战俘遭到屠杀时往往镇静得令人可怖,如长平之战中40多万赵国将士被白起下令坑杀,项羽坑杀秦朝降卒、曾国荃屠杀太平天国战俘、南京大屠杀等。那么,战俘们在临死前为什么不反戈一击,为自己和同伴求得生存的机会呢?我们知道,战俘指的是指在战争各方中,被敌对方活捉,却并未处死的

  • 长城抗战之喜峰口战役:“九一八”以来抗日首次大捷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城抗战,喜峰口

    喜峰口战役是局面抗战时期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九一八”事变以来国人抗战的首次大捷。在这场战役中有一支队伍应该被谨记,它就是29军以及其下的大刀队。至今为止,大刀队抗日的故事已经传遍神州大地,因为这支队伍为中国抗战带来了一场大胜利。喜峰口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

  •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惨烈阵地争夺战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淞沪会战,山河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变以后,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

  • 奇葩日军遇中国军队不放一枪,目送40万中国军队撤退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日军,中国军队

    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有史以来经历最大的一次打击,中国大半领土沦陷,东北人民更是忍受了长达14年的日本黑暗统治,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数千万的军民丧生,给中国带来了无法忘却的伤痛。抗日战争可谓是相当惨烈,中国军队训练不足,而且后勤补给远远不如日军,中国军人经常性饿着肚子,拿着可怜的几枚子弹面对拥有空中掩护的日

  • 楚汉战争韩信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汉战争,韩信

    韩信的赫赫战功,多是在劣势条件下取得的。他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木罂渡河——避实击虚刘邦在彭城兵败之后,魏王豹和其他诸侯纷纷叛变。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军重兵集结于——蒲板(今山西永济北)封锁黄河口临晋关,阻止汉兵渡河。虽然双方的兵力不详,只知均

  • 宁汉合流主要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宁汉合流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国民党内部暂时联合统一,汪精卫、蒋介石、蔡元培等人担任政府主要官员。宁汉合流后,国民党一致对付共产党,要肃清共党,以保持国民革命势力之统一。 宁汉合流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国民党在反共问题上达成了一致,阶级利益的一致是促成宁汉合流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