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武王伐纣时商朝在东边打谁?

武王伐纣时商朝在东边打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4/2/23 19:25:55

武王伐纣时,商纣王正在东边平定东夷的叛乱,周武王能伐纣能取得成功跟这个有直接关系,因为商纣王的军队大部分都在东夷,那么“东夷”地区究竟有多大?又是怎么的部落?

我国古代把中原地区称为“华夏”,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按方位分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以就称生活在东方的人为“夷”。东方地区,是指今天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不部分区域,古书中有“九夷”之称,所谓九夷,就是形容分支很多,而不是九种的意思。

考古上,东夷文化发源于鲁中泰沂山区(今山东省中南部),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西周中期结束,东夷及其古文化在亚洲古文化的发源与交流中都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与“东夷”的矛盾自古有之夏王朝与东夷之间常有冲突,例如东夷的首领伯益争夺王位、后羿篡夺了夏王朝的王位等。

夏代末年,商族自北向南发展,夷、商联盟,共同灭夏。商王朝建立后,双方因领土扩展问题发生冲突。夏、商王朝都因与东夷战争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元气大伤,这是夏、商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武王伐纣的战略方针周作为商的附属小国,在政治上来迷惑商纣王,向纣王屈服,唯命是从,给商纣王一种假象,来表明自己没有僭越之心,让纣王放松对自己的管控;在军事上周武王会盟各国诸侯,笼络人心,与诸侯联盟,发展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等待伐商时机,时机不成熟坚决不决战,资料记载武王有一次渡过黄河准备伐纣,发现时机未熟,坚决不战,退回去后继续等待机会,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时机成熟后,周武王迅速出击,召集诸侯,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笼络人心,一鼓作气,攻入殷商都城,取得成功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於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後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总结

周武王灭商虽然成功了,也不是武王一人之力,自周文王就开始为灭商大业而积蓄力量,为武王伐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王伐纣代表着殷商部落时代的结束,周朝的建立开创了封邦建国的新时代,从此开始礼乐文明主宰时代的新篇章!

参考资料《史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朝的灭亡原因是什么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周以可趁之机。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的灭亡是当时的中原的空虚

  • 商朝的灭亡的原因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周以可趁之机。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的灭亡是外在穷兵黩武,内

  • 武王伐纣,到底是替天行道,还是蓄谋已久的夺权?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据史料记载,商纣王后期,昏庸无道,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除了耗费巨资征调大量民力建鹿台,造酒池肉林,致使国库空虚,另外又听不进贤臣的劝谏,因此日渐失去人心。这时候,周武王在西边联合许多的小国,对商朝发起了进攻。在行进到牧野这个地方,距离商都朝歌仅有70里的时候,武王主持举行了誓师

  • 历史上有哪些一战定乾坤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野战军与宿敌“马家军”之间的大决战,既不在青马的老巢青海,也不在宁马的老窝宁夏,而是在甘肃的省会城市兰州。为什么爆发在兰州呢?因为在张治中辞任后,以及胡宗南逃进川北以后,马步芳挤掉马鸿逵,争得了“西北军政长官”的名头,理论上成为西北地区敌人的最高指挥官,而兰州正是“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第

  • 历史上有哪些将军,打了名留青史的经典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题目有点大,仅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名垂青史的经典战例就很多。简要罗列一下:在伟大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带领下,经过士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举行了南昌起

  • 四川从古至今被侵略过几次,都是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四川自古以来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只要掌握四川盆地,以及通往关中地区的汉中通道,则进可攻退可守,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很好的例子。四川从古至今被侵略的次数很多,这里说两次历史上对成都的大屠杀。第一次:宋末元初公元1236年,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大举南侵,其中西路大军由蒙古大汗窝阔台之子阔端

  • 纣王拥有70万军队,为何被周武王的5万起义军击灭?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这里从纯军事角度分析牧野之战。首先,纣王有多少兵力?《史记》给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七十万人。以我的看法,这个数字很有水分。在纣王之前,通过卜辞所查到的资料,在武丁大帝时代,我们看到一次征集的军队最多也就是一万人。在当时,一万人就算得上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纣王孤注一掷,把能上战场的人都征入队伍

  • 商代的朝廷是如何统治地方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年代太早,史料太少。就算是《史记》里也就只有区区一篇殷本纪,且还是史实和神话并存。只能根据考古发现及相近时代的典制进行大胆猜测了:首先,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社会。往前走夏初大禹曾经搞过会稽会盟,说明至少禹、启时代的统治模型应该还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展开的,从防风氏敢公然迟到

  • 怎样评论周武王讨伐商纣?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武王伐纣,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看。周武王在孟津之盟时,天下诸侯号称赴会的多达800位。可是周武王伐纣之时,却只带上了庸(今湖北竹山)、蜀(今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及岷江上游)、羌(古民族,活动于今甘肃、青海、四川、陕西一带)、(音毛,古国名,地望说法不一)、微(古国名,地望说法不一)、卢(古国名,约在今湖

  •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秦晋之好 B.完璧归赵 C.助纣为虐 D.退避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C试题分析:秦晋之好意思是: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现泛指两家联姻。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助纣为虐”这个成语说的是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据说他宠爱一个名叫妲己的妃子,妲己不仅狐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