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印度史前文明的灭绝和雅利安人入侵有关吗?

印度史前文明的灭绝和雅利安人入侵有关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43 更新时间:2024/1/23 20:12:47

达斯所著《世界明孤独史》中关于印度史前文明的灭绝提出如下观点:

关于印度文明的起源,自19世纪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雅利安人(Aryan)入侵说。虽然至今都没有任确凿的来自考古或文献学方面的证据,这一假说却越来越多地被各类学术权威人物认可,最后成为某种不可动摇的事实,记载在所有西方或东方的历史教科书里。

其流行的说法是,白种雅利安人的先辈生活在今俄罗斯南部及土耳其西部之间的欧亚大草原上。他们说一种被称作原印欧语的假想语,驯养出了马匹,成为饲养家畜的专家。他们发明了有辐条的车轮和马拉的车子,还学会了制造铜、青铜武器和用具。作为游牧民,他们当中有些部落试图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于是东、西迁移,由亚洲大陆进入印度次大陆,通过血与火的手段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上的原住民(土著部落达罗毗荼人),并用自身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改变了土著居民的生活,从而缔造了一个新的更先进的文明。他们还创作了被称为知识之源的人类最古老的宗教经典《韦陀经》(Veda),为其后数千年的印度文明奠定了基石。雅利安人入侵的时间,早期的印度学学者认为是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比较晚近的学者则认为可能最早在公元前2000年。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次辉煌的征服,所谓的游牧部落雅利安人自己并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而是由18世纪及19世纪的英国殖民者和德国种族主义者构想出来的。所谓的雅利安人入侵说并非学术假设,更不是历史事实,而是大不列颠殖民统治者文化侵略的产物。

19世纪最伟大的东方学家、《梨俱韦陀》(RgVeda,四部韦陀之一)的第一位英文翻译者、雅利安人入侵说的主要倡议者之一马克思缪勒(MaxMuller)在一封1866年写给他妻子的信里表露了他的印度学研究动机,在谈到《梨俱韦陀》的翻译工作时,他写道:“我的这个版本以及韦陀诸经的翻译,将在此后决定印度的未来及这个国度里百万灵魂的成长,他们宗教的根基,告诉他们这根基是什么,我可以肯定,是根除三千年来在这根上所繁育出来的一切的唯一方法。”

对于虔诚的基督徒马克思缪勒来说,世界被创造于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时,而大洪水发生于公元前2500年,之后幸存者诺亚开始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一切历史时间表都在,而且必须在这个神圣不可动摇的框架里。因此,根据缪勒的逻辑,雅利安人入侵时间不可能早于公元前1500年,是白种雅利安人、诺亚的子孙们,侵入了印度次大陆,给这片蛮荒之地带来了文明。然而,很明显这个结论并没有任何《韦陀经》上的或考古方面的证据,只是基督徒马克思缪勒的推想而已。实际上,韦陀诸经所提到的动物、植物以及地名都指向中亚、南亚本土,根本没有涉及到西亚或亚欧草原,经中也未曾提供任何雅利安人从西亚或东欧草原向南亚迁徙的线索。

唯一被用来证明雅利安人征服低等土著的证据来自于《梨俱韦陀》(第二篇第二十章第十诗节)中的一句话:“因陀罗,弗栗多(Vitra)的屠者,那黑皮肤达塞人的毁灭者。”而同一部《梨俱韦陀》第六篇第二十二章第十诗节里又讲道:“我们向因陀罗祈祷,赐予我们光荣,这光荣将使达塞人成为雅利安人。”根本没有任何种族仇恨的痕迹。给我们的提示是,雅利安人根本不是指称一个种族,成为雅利安人并非依赖于出身,最重要的是,所有的韦陀文献里提到的宗教圣地没有一个在中亚、南亚之外,作为入侵者的雅利安人怎么会没有把他们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宗教圣地或发祥之地载入他们精心编撰的韦陀诸经以使后人永世不忘?

就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印度河文明(IndusCivilization)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悠久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通过史前最早的世界性海洋贸易体系,印度河谷文明或原始韦陀文明(Proto-VedicCivilization)影响所及,向西越过中亚、西亚,沿着波斯湾、北非海岸直到地中海,向东一直延伸到东南亚直至长江流域的诸多地区。并且,与埃及和西亚相比,印度河谷文明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很少发现武器和屠杀、奴役的痕迹;财富分配相对平均,几乎不存在极富和极穷的分化现象;有一套以手工饰物(诸如手镯、项链)标示阶层和身份的礼制体系。总之,这是一个以祭司和圣(Rajarshi)为中心,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王制、灵知的远古高级文明。

国际学界一度认可莫蒂默惠勒的观点:印度河谷文明是由于雅利安人的东侵而灭亡的。惠勒的观点依据是在摩亨佐达罗遗址最上层发现有格斗而死的人体骨架遗迹,以及韦陀诗歌中赞美因陀罗摧毁城堡的句子。但这显然是一个谬论,如果据马克思缪勒所说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最早约为公元前15世纪,印度河文明衰亡却在公元前1817世纪,时间上完全不符合。同时,摩亨佐达罗遗址上层的人体骨架遗迹,亦不能成为证据。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时雅利安人是否有可能入侵过中国?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古时雅利安人曾经入侵过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被伊斯兰教文明所取代,只留存下金字塔与巴比伦神庙之类的遗址,古印度被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文明至此断绝。只有古中华文明一直传承至今,从未发生过断绝,即使是被外人入侵也没有出现文明链的断绝。我们的邻国印度便是受到了文化入侵,而导致文明断层,

  • 古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是被印度雅利安人的入侵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9世纪德裔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梵文学者马克斯缪勒(FriedrichMaxMüller,1823~1900)曾经提出了著名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假说: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支自称雅利安(aryan,梵语arya)的族群越过兴都库什山山口,入侵了南亚次大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地区),由于他

  • 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否进攻过印度地区?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彼此之间是有交流的,中国没有主动进攻过印度,可印度的地方势力往往挑战中国,反被中国打的很惨!商朝时,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然后率领大军进攻中国,结果被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给干掉了,妇好的墓里就有白人的尸骨陪葬!东汉和帝刘肇的永元二年(公元90年),控制西印度的贵霜国开始和汉朝是友

  •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文明为何消失不见了?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印度古文明是否消失,这是一个非常主观性的问题。从广义的角度上来看,尽管印度在古代遭到了很多异族的入侵,但是印度文明一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断。即使在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的时候,印度原有的一些宗教和习俗仍然保存了下来,站在这一角度可以认为印度的古文明并没有消失不见。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印度在古代多次遭到异

  • 古国覆灭者,纵横欧亚大陆多年,为何倒在了商朝的殉葬坑里?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古国覆灭者雅利安人纵横亚欧大陆多年,先后导致了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政权的灭亡,但远征东方的那支,神秘消失了。直到后来考古学家在商朝的殉葬坑里发现了雅利安人的遗骸,才知道他们是被商王朝干掉了。一、雅利安人远征已是强弩之末雅利安人不是德国纳粹定义的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而是发源于高加索及其周边地区的种

  • 强悍的雅利安人摧毁了三大文明古国,为何单单在中国折戟沉沙?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说起来话可就太长了。而且太久远,考证起来也比较有难度。雅丽安是一个古老的白人种族。如果按地理上来说是最早出现于亚欧大陆北部草原一代的游牧民族。而欧洲甚至中东,印度高种姓他们都认为自己祖先为雅利安。事实上哪个比较纯或者哪个是混的这个可能说不太清楚。中国古大陆上其实生活着很多白种人民族,而且以西北部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和印度的战争很少?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与印度战争大家比较熟知的一个是贞观21年王玄策出使印度,被自立为王的阿罗那顺俘虏,王玄策率领联军一举攻破印度俘虏了阿罗那顺,还有一个就是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国俘虏击毙印方7000人,除此没有大规模冲突。中印战争很少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中印之间隔着喜马拉雅山那是天然屏障,喜马拉

  • 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是什么原因造成断代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适应。所以外族入侵以后,这个文化就灭亡了。其实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灭亡了。当然有一些元素融入到了中华文化的主体中。但其主要部分已经灭亡了。中国也曾经多少次灭国,中原地区被少数民族侵占。可是无论谁入住中原,都得学习和使用中国文化。为什么?因为中

  • 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01.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02.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03.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分别是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文明的典型。04.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王位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05.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0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 印度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强大过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古印度文明发端于恒河,的确在人类历史上是强大过。古印度、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同为四大文明古国,这不是吹的(不是象韩国人那样瞎吹乱编的)。古印度的数学了得,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在我国盛唐时期,释迦牟尼的佛教盛行于印度,其思想与智慧逐步向东亚和南亚传播,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本土文化。(阿富汗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