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武王伐纣真的是一次“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吗?典籍上有什么蛛丝马迹可以佐证?

武王伐纣真的是一次“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吗?典籍上有什么蛛丝马迹可以佐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88 更新时间:2024/1/23 21:40:16

谢谢邀请,改朝换代从来只有血淋淋的杀戮,传说中的三代自然不会例外。一个建立在人口至少减半和原有统治集团彻底玩完基础上的“仁”,想来只有胜利者才值得欢呼吧。

“以至仁伐至不仁”是孟子说的,但他想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原文剖析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章句下》这句话还贡献了另外一句经典“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本意,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后面则是说:我(孟轲)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呢?”

他的意思就是说,别扯犊子。

史书上的解释大抵上是不足采信的,但商周之际在正史、文献甚至小说中都有所涉及,不妨籍此来探讨一下吧。

武王伐纣事件始末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史记.殷本纪》

看似热闹的起兵最后却虎头蛇尾地变成了一场阅兵,根源在于周武王的底气不足。论武力殷商的战争能力有目共睹,尚在半游牧阶段的西岐何敢班门弄斧?自武丁时代起的羌方、鬼方等挑战者和当下的东夷都成了仪式上的祭品,孰知西岐就不是下一个呢?

▲孟津观兵

而后人没看到的则是孟津观兵其实并非是半途而废,而是姬发同志立威和诸侯站队的一次会盟,结果则是西岐分清了敌我并做好最后的准备,而真正的机会也快到了。

两年后的殷商,比干被杀,微子贬为奴隶,箕子被囚禁,说明了朝歌贵族阶层内部的分化;而乐师带着礼器跑到了西岐,则透露了殷商的底细;而东夷的骚扰则再次带走了商军主力,讨伐条件终于成熟了。

接下来便是牧野之战了。

▲牧野之战

鉴于篇幅,这一段就不赘述了,但需要澄清两点:

第一,没有倒戈事件。

▲这是一场偷袭战

牧野的激烈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倒戈这种开门揖盗的行为也最多是个别行径而不可能整体而为。至于七十万武装的奴隶或者战俘更加是无稽之谈,先秦时代的战争是贵族和公民的特权。甚至可以断定如果放开奴隶的镣铐并给予武器装备,恐怕当时商军就完蛋了,但临时征调缺乏训练的平民上战场导致战斗力缺乏确实事实。

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逸周书.世俘》

纣王自焚并没有意味着战争的终结,后续的反抗持续了数月并延伸到东海之滨,从歼灭和俘虏的人数足可以看出抵抗的激烈程度。

甚至前文中,一辈子鼓吹“仁政”的孟子也对于《尚书》中的描述提出过质疑:都说仁者无敌,为何还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第二,帝辛高贵的谢幕。

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史记.殷本纪》

▲帝辛自焚

我们不能将“衣其宝玉衣”的行为理解为眷恋富贵或者不愿便宜对手,如果要突围继续组织抵抗的话他有的是机会,这是“君王死社稷”的高贵死法。

总之,延续六百年国祚,创造了无比灿烂青铜文明的商国亡于半游牧半农耕的西岐部落之手。

周武王的举止极不正常首先,是无止境的失眠和噩梦。

呜呼!敬之哉!无竞惟人,人允忠,惟事惟敬,小人难保,后降惠于民,民罔不格,惟风行,贿贿无成事,绵绵不绝,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逸周书.和寤解》

在《逸周书》的有几个章节比如《寤儆》、《和寤》、《武寤》和《武儆》都记载了姬发的噩梦以及次日凌晨召唤弟弟周公旦前来诉说和寻求安慰的过程。

姬发的梦境有小人坏事,民众不服和伐商失败,也许还有兄长伯邑考那血淋淋的肉饼,因此彻夜难眠。梦境一直延续到灭商成功,这也是武王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于翦灭殷商和稳定天下带来的沉重压力,毕竟对手是何其强大的巨无霸啊。

▲如同《周易》,靠这个吃饭的人也不少

还好有周公在,他总能找到合理的解释来缓解兄长的担忧,从后世的《周公解梦》原来是周武王的专用品。

第二,战场动员令有玄机。

“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尚书.牧誓》▲纣王和妲己

这是周武王在孟津汇合八百诸侯之后发布的征讨檄文,简单翻译一下吧:商纣王只听老婆的话,不认真祭祀祖宗,不用同宗兄弟当官,却推崇信任从四方逃亡来的罪恶多端的人,用他们为大夫、卿士。这些人违法作乱,残害百姓。

与后世“罄南山之竹,难书其罪”的追加编排不同,《牧誓》里描绘商纣王也没犯什么大错,甚至用现代观点来解释尚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比如尊重女性,武丁的老婆妇好也是优秀的女将领,不迷信同宗,用人不拘一格。

不管如何,用对方的家事作为讨伐依据似乎很虚伪,这些罪不至死的行为远不足以支撑改朝换代的正义。

第三,亵渎尸体的深层原因

武王答拜,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折,县诸太白。--《逸周书.克殷》

轻吕就是剑,黄钺是大斧头,“折”则是砍头的意思,姬发在帝辛烧焦的尸体上用弓箭、剑和大斧头轮番伺候,并将地方的人头挂在城头。

这一幕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错,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也对曾经的君王干过同样的事情,但很多人会说,那是血亲复仇,是正义的。

然而,姬发也是。哥哥伯邑考被剁成肉酱,父亲被囚禁了七年,祖父季历被商王囚杀,这跟伍家的父兄之仇不相上下。

但在一天之前商还是西岐名义上的宗主国,而帝辛也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天子,还好亵渎天子尸体的事实被后世儒家给选择性地忽略了。但姬发这是想干嘛呢?仅仅只是为了完成血亲复仇的仪式感吗?

之所以将帝辛的头颅高高挂起,主要还是为了震慑人口基数远远大于西岐的殷商遗民。以小博大虽然侥幸成功,但庞大的殷商人口是杀不干净的,必须寻求解决的办法。

第四,后续的残忍。

武王乃废于纣矢恶臣人百人,伐右厥甲孝子鼎大师。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帅、司徒、司马,初厥于郊号。--《逸周书.世俘》

在祭台下(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封神台)西周武士将纣王的一百名幸臣用斧钺砍断手脚,任由他们在血水里翻滚挣扎。同时送上祭坛的还有在牧野战场上顽抗的武将、殷商的四十名族长,他们也被剥光衣服扔进了沸水翻滚的大鼎中,基本承袭了商代的人殉行为。

也许哀嚎声越大,挣扎翻滚的越剧烈,就能够说明奉献给上帝的祭礼越丰盛吧。

▲活人祭祀剧照

接下来是盛大的献俘仪式,武王身穿天子之服,在音乐声中走上祭坛,向上帝和祖先之灵汇报灭商过程。太师姜尚背着悬挂商王纣首级的白旗和悬挂纣王两个妻子首级的红旗,以及战场斩获的阵亡商军耳朵进入周庙,并堆放在巨大的柴堆之上焚烧,各种生的、熟的人牲躯体被抬上祭坛,正式奉献给上帝和周人列祖列宗。

上述仪式并非周人的传统习俗,有可能是姬发姜子牙根据在朝歌的经历而依葫芦画瓢的做法,笔者理解为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性行为。

然而这已经是前任天子帝辛的头颅第三次被回收利用了,祭坛上的画面有些难以想象的恐怖和诡异。

西岐翦商就是一次成功的改朝换代,西周掌握了话语权,自然是自己说了算商周的战争其实是文明之间的战争虽然大家都是黄帝后裔,但鉴于上古落后的交通和逐渐稀薄的血缘联系,两千年的分家导致这两个分支的文化的区别比欧洲诸国的区别还要大。

而西岐部落的祖先则从中原进入了蛮夷的世界,几乎已经不分彼此了,后来迁居关中之后方慢慢进入半牧半耕的状态。跟他们自夸的农业始祖民族不同,考古发掘发现这个时期关中渭河流域的文明形态大同小异且非常落后,他们还在使用磨制石器作为主要农具,粗糙的灰陶则是居家必备,人口规模也都不过几千或万余人,靠种植谷子、高粱和饲养牛羊生活。仅有的一点奢侈品如玉器和铜器很可能是外地输入的上层贵族专属,可以说还处在石器时代。

总之,人口大数百万之多且具备高度发达青铜文明的殷商则完全可以对他们实施降维打击,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对手完全不值得尊重和重视,也没有征服的必要。

从文化上而言,西周也喜欢占卜,甚至演绎出后世风水家、卦师以及街头骗子饭碗的文王六十四卦。但更多时候他们并非如此,摆脱蒙昧之后的西周则选择用天命来解释政权合法性。他们从商之代夏和周之代商中吸取教训,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的重要性并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强调两者同等重要的地位。此举意味着“上天”的本质是“爱民”的,而非商代诸神喜欢人牲的嗜血形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结语:毕竟是历史的进步成王败寇的铁律赋予了周人书写历史的权利,而除了考古发现的甲骨片和青铜器,我们已经无从考证殷商的宗教、文化等许多东西。其实汤武革命是否是正义之举其实并不重要,至少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是毫无关联了。

孟子好像没说错什么,不管是虚无缥缈的“禅让”,还是“有德之君”的改朝换代行为本质确实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任何改超换代都是基于利益的权谋和战争,绝非什么民众的选择。自古以来上位者的意志绝不会因为底层的反对而搁浅,更不会因为读书人几句不识时务的废话而放弃。历史的进程就是在不断的阴谋、阳谋和血腥当中顽强推进,一切的不愉快都会被时间抹平,而伯夷叔齐则是这灰暗背景下仅有的一丝亮色罢了。

然而,商周的交替毕竟是中华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好鬼神的商代到周公的“敬天保民”思想,历史的天空上终于有了一丝依稀可见的人文色彩。

但是,用“以至仁伐至不仁”来总结这场战争貌似并不恰当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印度史前文明的灭绝和雅利安人入侵有关吗?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在徐达斯所著《世界文明孤独史》中关于印度史前文明的灭绝提出如下观点:关于印度文明的起源,自19世纪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雅利安人(Aryan)入侵说。虽然至今都没有任何确凿的来自考古或文献学方面的证据,这一假说却越来越多地被各类学术权威人物认可,最后成为某种不可动摇的事实,记载在所有西

  • 古时雅利安人是否有可能入侵过中国?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古时雅利安人曾经入侵过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被伊斯兰教文明所取代,只留存下金字塔与巴比伦神庙之类的遗址,古印度被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文明至此断绝。只有古中华文明一直传承至今,从未发生过断绝,即使是被外人入侵也没有出现文明链的断绝。我们的邻国印度便是受到了文化入侵,而导致文明断层,

  • 古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是被印度雅利安人的入侵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9世纪德裔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梵文学者马克斯缪勒(FriedrichMaxMüller,1823~1900)曾经提出了著名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假说: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支自称雅利安(aryan,梵语arya)的族群越过兴都库什山山口,入侵了南亚次大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地区),由于他

  • 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否进攻过印度地区?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彼此之间是有交流的,中国没有主动进攻过印度,可印度的地方势力往往挑战中国,反被中国打的很惨!商朝时,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然后率领大军进攻中国,结果被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给干掉了,妇好的墓里就有白人的尸骨陪葬!东汉和帝刘肇的永元二年(公元90年),控制西印度的贵霜国开始和汉朝是友

  •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文明为何消失不见了?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印度古文明是否消失,这是一个非常主观性的问题。从广义的角度上来看,尽管印度在古代遭到了很多异族的入侵,但是印度文明一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断。即使在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的时候,印度原有的一些宗教和习俗仍然保存了下来,站在这一角度可以认为印度的古文明并没有消失不见。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印度在古代多次遭到异

  • 古国覆灭者,纵横欧亚大陆多年,为何倒在了商朝的殉葬坑里?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古国覆灭者雅利安人纵横亚欧大陆多年,先后导致了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政权的灭亡,但远征东方的那支,神秘消失了。直到后来考古学家在商朝的殉葬坑里发现了雅利安人的遗骸,才知道他们是被商王朝干掉了。一、雅利安人远征已是强弩之末雅利安人不是德国纳粹定义的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而是发源于高加索及其周边地区的种

  • 强悍的雅利安人摧毁了三大文明古国,为何单单在中国折戟沉沙?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说起来话可就太长了。而且太久远,考证起来也比较有难度。雅丽安是一个古老的白人种族。如果按地理上来说是最早出现于亚欧大陆北部草原一代的游牧民族。而欧洲甚至中东,印度高种姓他们都认为自己祖先为雅利安。事实上哪个比较纯或者哪个是混的这个可能说不太清楚。中国古大陆上其实生活着很多白种人民族,而且以西北部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和印度的战争很少?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与印度战争大家比较熟知的一个是贞观21年王玄策出使印度,被自立为王的阿罗那顺俘虏,王玄策率领联军一举攻破印度俘虏了阿罗那顺,还有一个就是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国俘虏击毙印方7000人,除此没有大规模冲突。中印战争很少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中印之间隔着喜马拉雅山那是天然屏障,喜马拉

  • 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是什么原因造成断代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适应。所以外族入侵以后,这个文化就灭亡了。其实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灭亡了。当然有一些元素融入到了中华文化的主体中。但其主要部分已经灭亡了。中国也曾经多少次灭国,中原地区被少数民族侵占。可是无论谁入住中原,都得学习和使用中国文化。为什么?因为中

  • 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01.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02.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03.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分别是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文明的典型。04.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王位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05.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0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