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啊,怎么不多?
只不过在汉族正统的历史记载中,这些侵略往往被说成是收复故地或是对方先行挑衅。这种所谓的挑衅很多被描述为“失臣礼”之类。
另外有些时候,甚至连这个借口都没有。
早在汉族这个民族正式形成之前,华夏人就已经开始了武力扩张。贾谊在《过秦论》里提到秦朝“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就是典型的侵略。
更早一些的时候,战国时期,秦国入川攻击灭亡了蜀国。也是一次汉族祖先对其他国家的侵略。
燕国将军卫满攻灭箕子朝鲜,后来又被西汉武力征服,都是汉族侵略其他国家(哪怕这个国家名义上也是汉人统治)。
汉武帝时期因为索取汗血马不得而对大宛国发动攻击。
三国时,魏国大将毋丘俭攻高丽,屠其王城。
隋炀帝时期三征高丽,以及之后唐太宗到唐高宗时期对高句丽的军事进攻。
不胜枚举。
西夏对外扩张时期,对青唐吐蕃有过哪些进攻?
自从李德明击败六谷部吐蕃厮铎督,厮铎督投奔青唐部厮后,西夏对青唐的进攻一共分为二个时期,分别是李元昊时期、李谅祚时期。宋大中祥符(1015)六月,李德明击败厮铎督,厮铎督狼狈的投奔厮,李德明开始夺取甘州,青唐当时正在内讧,二家并没有对上,随着夏州政权吞并甘州回鹘和归义军后,厮也定都青唐,确定自己的地位。
01,李元昊时期西夏显道二年(1033)七月,李元昊派大将苏奴儿去攻打青唐部的牦牛城,苏奴儿被青唐俘虏。九月的时候,李元昊亲自去攻打牦牛城,久攻不下,李元昊就诈降,骗开城门屠城。
西夏广运二年(1035)十一月的时候,李元昊再次亲自进攻青唐,击败青唐大将安子罗,抵达河湟地区,厮守着鄯州不出战,李元昊久攻不下,粮草又供应不上,只好撤退,但是,厮悄悄派人把夏军设置在宗哥河浅水处的旗标移动到深水处,让夏军渡河的时候淹死很多人。
经过两次强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李元昊就改变策略,开始采用离间手段,让青唐发生内讧,削弱势力。
西夏广运三年(1036),李元昊重金贿赂厮的大儿子瞎毡和磨毡角,又拉拢厮的政敌温逋奇的儿子伊实济噜,让厮大为头疼。
02,李谅祚时期李元昊死后,儿子李谅祚继位,由舅舅没藏讹庞和母后没藏氏执政,和青唐再起战端。
西夏都二年(1058),厮的手下捺罗部作投降西夏,没藏讹庞授予他官职,让他进攻河湟,厮暴打这个投降的家伙,并劫掠西夏境内。
都五年(1061),西夏趁着青唐和辽国闹翻,想趁火打劫,就去进攻董毡,又被击败,灰溜溜的回来。
拱化元年(1063),吐蕃的大首领禹藏花麻以西市城及兰州一带地归降西夏,亲政的夏毅宗李谅祚大喜,嫁给他一个宗室女,封禹藏花麻为驸马。
拱化二年(1064),西夏的几个贵族又投降青唐去了,但青唐没甩他们,这几个货又灰溜溜回来请求凉祚帮他们打青唐,把他们献给青唐的三个城夺回来,李谅祚并没有怼他们,真的出兵帮这几个人去夺三城,还是惨败而归,不了了之。
03,改变策略之后,西夏和青唐就是出于敌对状态,但也没有再打,都想互相利用。夏拱化三年(1065),厮死,第三个儿子董毡袭位,两个大儿子各自据城自立,青唐的势力分为三分,有不少人逃亡西夏。
再加上宋神宗开边河湟,让宋蕃关系恶化,西夏趁机和吐蕃联姻,两家就从敌对改为和平联姻结盟了。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