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泰国历史是怎样的?

泰国历史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38 更新时间:2024/1/17 6:42:17

泰国古称“暹岁”。238年,泰人建立起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朝一素可泰,该王朝被称为泰国的黄金时代。其第三代国王朗堪罕大帝有“泰国之父”的美誉,他创造出了独立的泰字,崇尚佛教,缔造了“万佛之国”的雏形。

1281年,另一个泰人王国在北方清莱建立,史称“拉那王朝”,1291年迁都清迈。与此同时,泰人还建立了帕王朝。这三个王朝结成联盟,共同巩固了泰人的统治。1350年,位于湄南河下游的阿育塔雅建国,第一代国王拉玛提波底一世在短短数年内统一泰国中部(包括素可泰),并把势力扩大到马来半岛和下甸,后统一北方。

阿育塔雅王朝延续了400年。16世纪时,阿育塔雅成为亚洲最大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文化艺术也步入黄金时代,产生了许多文学、艺术精品。1767年缅甸人入侵,阿育塔雅王朝灭亡。

为什么古代的每个时期都要打仗?

古代的战争虽说有五花八门的原因,什么官逼民反,外戚篡位,藩王造反,外敌入侵等等,等等原因。但是他们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临朝称制,试问有几个人真正是为了他人谋福利,为了别人能比自己过得好?(当然我说的是古代哦,不包括我们新中国的伟大建设者)而这里面真正引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是财富,而财富的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古代不像现在有发达的工业),所以土地是古代引起战争的最主要的原因。

也许我这样说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瞎说八道,土地有那么重要么?他们是为了权利好么。这样的理解也无可厚非,因为战争最后的胜利者的确拥有了无可比拟的权利。我之所以说土地是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有充足的原因的。

在古代,土地是私人的,是可以自由买卖的,而这种买卖是建立在有富余金钱的基础上的自由农民手里进行的。这样经过日积月累,有的农民渐渐拥有了很多的土地,就变成了地主。而土地有开始的分散在众人手里,慢慢的变成了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了,高度的集中使得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毕竟古代土地是农民的最主要的生存方式)。

而法律又对私有的土地进行了保护,使得集中的土地得以以继承的方式继续流传下去,这样的兼并会达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土地到了极少数的人手里,而绝大多数的人没有了生存的方法。那时候全社会的财富就会面临着重新划分的地步了。

这时候农民起义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而这样的结果是土地再一次被重新分配,这样的分配如果是相对公平的,那么社会就安定一段时间,如果到了不可控的地步了,战争又会不可避免的发生。

而外戚篡位,藩王造反,其目的和农民起义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分配权,重新洗牌社会财富。

于是古代的战争是没有间断的,几乎每个时期都在打仗。这些都是必然的(在古代),都是为了争夺土地的分配权的。

那有人就会问了,现代为什么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有点废话啊,哈,现在的中国你敢说那块土地是你私人的?我们现在的土地你只有使用权的,所有权是国家的,是不能私下转让的,就不会有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的情况了,再说了现在的土地已经不是生活方式的必需品了。所以现在的战争没有那频繁了。

中国古代从三皇五帝甚至更早时期战争就不断,前期主要是以民族战争为主,那时的人是分不同氏族、不同部落的,那时的战争多以氏族部落之间相互因食物、女人和抢夺奴隶而战争,因人比较少多是小规模战役。无非就是姓张的和姓王的打起来了其他姓氏在看笑话而已。后来皇帝消灭蚩尤之后不同氏族不同部落才得以听从一个王的号令。五帝时期人民生活安定才得以发展。

五帝之后战争的起因多是为实现大统一而发动的,直到秦始皇统一华夏颁布一些政令之后王权才掌握在一家之手,王权也有了世袭制,秦朝之后的战争多是围绕王权而发动,这时的战争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反一压之间战争就不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1、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消灭秦军主力;2、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曹操基本统一北方;3、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三国鼎立局面形成;4、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东晋大败前秦,前秦瓦解,北方混。阪泉之战《黄帝-炎帝》逐鹿之战《黄帝-蚩尤》牧野之战《商-周》成王东征之战

  • 现代军事战争到底有多费钱?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现代战争费用可以说是天价。比如最近的俄乌战争,据乌克兰方面估计,仅仅在战争的头两天,乌方摧毁坦克、飞机和武器给俄罗斯造成的物质损失约为50亿美元。但不仅仅是军事硬件需要钱,人的价值虽然难以货币衡量,但伤亡的官兵总要用货币抚恤或治疗吧,这样的花费可不是小数。到目前为止,在乌克兰,估计有多达上万名俄罗斯

  • 古代的南北战争中,为啥都是北方获胜,南方战败呢?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的南北战争中,主要的统一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其实这个是有一定的渊源在里面的。在中国封建大一统王朝中从北打到南最典型就是隋朝统一南方陈朝,蒙古国打的宋朝投降,明朝的统一,这些不是巧合是有一定的因素在里面。首先我们都知道北方的气候比较干燥,植物的生长周期特别的长,北方主要也是游牧民族,当遇到天灾人祸的

  • 历史上有哪些伏击别人反而被人消灭的战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949年10月5日,四野司令员林彪直接电示第45军135师师长丁盛:“你们暂时直接归我们指挥,望告电台注意联络我们”!为什么四野前指要越过兵团、军两级机关直接指挥135师呢?因为该师没有及时收到野司停止前进的命令,丁盛率部已经越过衡宝公路,直直插进了白崇禧20万部队集结的中心区!第135师的这一意

  •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著名的以水代兵的战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看这个问题,小编不禁想起了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今天带大家看看关羽是怎么样利用水势为兵连斩杀曹营二员大将的。前期背景:话说刘备占领了益州以后,东吴孙权派人向他讨还荆州,刘备不同意后来在曹操的影响下(曹军进攻汉中,威胁荆州),为了双方利益,两国讲和。之后刘备组织大军进攻曹操,战争持续一年多,随着夏侯

  • 古代征战时将军骑着马,士兵却带刀枪在后面跟着跑,难道不累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士兵跟着跑肯定会累,但是又无法避免。将军虽然骑马一般不会骑行太快。会根据士兵的行进速度和大部队行进速度进行调整。古代步兵行进距离古代步兵行进速度一天控制在30公里以内。这是一个正常的行进速度。当遇到紧急军情的时候会选择急行军模式,但是急行军模式不会持续太久,一般在七天左右。急行军速度提升大概可以达到

  • 历史上的韩愈会不会武功?有何依据?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旧唐书韩愈传》中,主要突出韩愈“文章极好”,甚至可以“文章驱逐鳄鱼”。但因肉眼可见的政治阻碍,正史抹去了他的军事才华。2、倒是同期唐人的《韩愈神道碑》、及后来宋朝散文家洪迈的《韩文公佚事》,都说韩愈文武双全,有机会“韩愈雪夜入蔡州”。只因上级愚钝,被唐朝名将李抢了先。3、“涛说乱世史”通过分析

  • 世界有那些战争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1997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时任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县长的刘建军,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根据刘建军说,当时的电话是从北京打来的,对方说他是一个日本人,想到这儿来,希望刘建军去北京接他。接到电话的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刘建军来到了易县和来源县的交界处——门墩山。不久,刘建军看到有一辆黑色

  • 历史上真实的“河越夜战”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河越夜战是日本战国时代三大奇袭战之一(另外两场分别是桶狭间之战和严岛合战)。河越夜战的交战双方是争夺关东地区霸权的北条家和上杉家的两大分支:山内上杉和扇谷上杉。日本战国时代称雄一方的诸侯大名们往往有很多显得霸气酷炫的外号当时北条家的家督北条氏康就有着相模雄狮之称永正十一年(1514)16岁的北条氏康

  • 甲午战争撞击吉野舰的爱国将领邓世昌,为何被骂是历史捏造的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北洋舰队“致远”舰的舰长,他是甲午海战中毅然率领“致远”舰撞击日军“吉野舰”以求同归于尽的杰出爱国将领,光绪帝亲自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然而却有人质疑,他的“爱国英雄”称号是虚假宣传的产物,驾舰撞击吉野号是盲目行为,那么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