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旧名暹罗,1949年5月11日更名为泰国。其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是东南亚君主立宪制国家。
泰国(暹罗)二战经过
同日本二战前,暹罗开始都是以中立国自居,始终保持中立姿态。二战前日本通过改革及对外扩张掠夺等一系列措施,无论经济还是军事领域迅速崛起,成为亚洲第一强国。二战爆发后眼见日本日益强大,摄于日本的威胁,暹罗逐渐开始倾向于日本。在二战中期公开向英美等同盟国宣战。
(二战时期的东南亚)
1941年日军在泰国南部沿海登录,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暹罗兵败投降,宣告日本对暹罗的实际控制。被日本占领后,暹罗随即跟随日本宣布加入轴心国集团;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和暹罗鉴定了《日泰攻守同盟条约》;
1942年1月25日泰国宣布向英美宣战,日本也将部分曾经在缅甸和马来半岛北部占领的土地割让给暹罗。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暹罗翌日宣布泰国1942年1月25日对英美宣战宣言无效。后来这份宣言被战时的同盟国承认。战后美国还强占了泰国一块地皮做军事基地;
1949年泰国人民将旧称“暹罗”更名为泰国。
(二战期间暹罗军人)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二战结束后,泰国政府竟然向日本索要战争赔偿,经过日泰两国的磋商。1955年日泰两国签署《日泰两国特别日元问题解决协定》,日本承认在二战期间对暹罗(即泰国)的经济掠夺,在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将通过赔款及无偿经济援助形式进行解决。最后,泰国竟然从日本人那里获得了共计150亿日元赔偿。
从严格意义上说,暹罗是二战期间日本在东南亚(亚洲)的唯一盟友。当时的暹罗政府出了“大泰族共荣圈”的口号,甚至想趁机把领国缅甸也纳入自己的版图。随着日本的节节败退,暹罗政府又立马同日本国翻脸,主动又投向同盟国。可谓是朝秦暮楚。
(二战时期暹罗陆军元帅颂堪,二战期间他与日本侵略者结成同盟)
同中国需要说明的是二战期间,暹罗不仅成为日本的帮凶,还同中国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战役。
1942年,暹罗派出2个师的兵力协助日军进攻缅甸。在缅甸,中国远征军同暹罗军队进行了浴血奋战。最终中国军队战败,被迫撤出缅甸景栋。
1943年,在日本最高指挥部的指挥下,暹罗军队派机械化部队从缅甸北部向中国云南发起进攻。被中国军队打的四处溃散。
由于泰国地域面积不大,且领近东亚大国,整个国家就是在抱大腿过日子。历任泰国(包括暹罗时期)政府在外交层面都执行“见风使舵”的政策,即墙头草,随风倒。凭着这一政策,泰国始终是游刃有余的游走在各大国之间,无论是在二战时的日本还是当今的美国。
二战中的泰国是神一样的存在,战时还是轴心国,战后秒变同盟国,华丽转身战胜国在二战之前,整个东南亚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唯有泰国是本地区唯一保持独立的国家。
早在二战初期日本就开始积极拉拢泰国,并主动调停泰国与法国之间的军事冲突。而当时的泰国政府也希望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夺回被英法侵占的领土。
于是两国的关系日益紧密。
(泰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损失了大片领土。二战时日本打出的“赶走白人”的口号极大的吸引了泰国)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后日本从中国回挥师南下,进军东南亚,很快便夺取法属印度支那。
随后日本要求借道泰国进攻英属马来西亚和缅甸,泰国政府最初没有同意日本的要求,但是在跟日军发生小规模冲突失利之后,泰国政府选择与日本合作。
随后日本和泰国签订《日泰同盟条约》,到次年1月,泰国正式向英美宣战。为此作为回报,日本将部分在缅甸和马来亚半岛占领地割让给泰国。
(二战期间日本将占领的英属缅甸、英属马来西亚、法属印度支那部分土地更让给泰国)
在整个二战期间,泰国一直作为日本的盟国,直到战争末期眼见日本大势已去,泰国才跟中、英、美等盟国进行接触。
到1945年,盟国的情报人员可以在泰国政府的默认下,自由出入曼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泰国随即在翌日宣布:“泰国1942年1月25日对英美宣战宣言无效”。并废止了《日泰同盟条约》。
对于泰国的首鼠两端的行径,英法两国其初拒绝承认泰方的“拨乱反正”,要求严惩泰国。
但美国和苏联初于战后重建东南亚秩序的考虑,接受了泰国的解释。于是泰国从一个法西斯国家一举转变成反法西斯国家,成为一个战胜国。甚至在战后向日本提出战争赔偿,并获得一百五十亿日元的索赔。
可以说,二战时的泰国简直就是上天派来坑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