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胡宗宪抗倭功劳不亚于戚继光,但为什么后人只知道戚继光的功劳?

历史上,胡宗宪抗倭功劳不亚于戚继光,但为什么后人只知道戚继光的功劳?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56 更新时间:2023/12/18 18:23:04

确实胡宗宪是浙直总督,抗倭的方略,政策都是胡一手策划的,胡宗宪的功劳主要是策略上以及后勤保障等,而戚继光的功劳主要在军事上表现在冲锋陷阵上,一般明间都喜欢冲锋陷阵的将军英雄,另外胡宗宪当时是严嵩的党羽自然不受欢迎。

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胡宗宪被刻画成奸臣,贪欲受贿,结交党派,打压正派人士,所以名声不怎么好,加上在后面统筹全局,他的抗倭功绩被淡化了。反而戚继光一身正气,总是在战斗第一线,民间百姓宣传得比较多,所以功劳影响深远。

明朝的抗倭援朝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明朝的抗倭援朝是打赢了,但是却是一笔亏本生意!

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两个月的时间就打下了朝鲜的全部国土,就剩一个义州!说起这个义州,它其实很小,和我们中国的州是没法比较的,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县,估计还要再小一点!而且,这个县还没被打下来也多少因为是在中朝边境上,再丢的话,朝鲜的这些人都得出国了,虽然他们已经这么干了!

朝鲜这个国家很有意思,在交通和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年代,日本竟然能在两个月内从南打到北,估计赶一群猪都没这么快!我不是故意拿猪和朝鲜的人比,那样,他们连猪都比不过,岂不是说朝鲜连畜生都不如么?我没那么狠!

小弟让人打了,大哥得出面,否则以后就没狗腿子肯听话了!所以万历皇帝虽然是个老旷工不上朝的老大,但还是对这件事上心了,罕见的上朝了!先后派遣李如松麻贵、陈等名将去替朝鲜找场子,耗时7年才将日本人赶回岛国!

战争打赢了,朝鲜光复了,日本伸向大陆的爪子也被剁了,可大明王朝耗资700多万两白银,前后出兵共14万,啥都没得到!就好比是去帮人办事,人力、车费、伙食费什么的都自己出,完事之后就回来了,就得了一个好名声!

有时候,名声什么的真的不重要!好比现在,谁会感激当年大明军队做的贡献,反而说是自己帮了大明,也不想想当年是谁两个月就丢了全部国土,要不是大明就成了亡国奴了!而且还吹嘘一个所谓的战神!

好吧,我理解一个整部民族历史都是给人当小弟的国家的自卑心理!可你所谓的鸣梁海战也就是和日本133艘战船打,干掉了30艘,虽是以弱胜强,但有什么值得拔高夸耀的?我大明海军将领陈和日本岛津义弘700多艘战舰打,一战最少干掉对方650艘,只剩50艘逃了。我陈大将军的战绩丢在朝鲜的话估计可以评评为战战战……战神了!

再者,所谓的战神也不过是我们陈大将军的属下!战略我制定,战术你执行。别问我为什么!就像抗美援朝时,北朝鲜得听彭总的、南朝鲜得听美国的一样!渣渣小国也配提指挥权?美不死你!

好吧,大明军事和政治都胜利了,可还是亏本了!700多万两的白银消耗,够打两次宁夏之役加一次播州之役了,相当于大明太仓库三年半的收入,大明财政赤字开始,朝廷开始没钱了!14万军队的抽调,除了来自江浙、四川、大同、宣府等地的精锐,大都是辽东镇的精锐。抗倭援朝战争后,辽镇兵力因各种原因包括战争损耗,减员超过一半,由差不多十万剩下四万,兵力严重不足,防御单薄!而在原先被辽东镇官兵赶在东北原始森林当野人的努尔哈赤趁机壮大,扩展实力,成为大明祸患!

明朝的抗倭援朝的战争,因为发生在爆发在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所以又称万历朝鲜战争、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称“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の役”。

这场战争是由日本人丰臣秀吉发起的,原因很简单,日本从公元1467年应仁之乱起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在乱世中崛起,并逐步统一了日本,然而在统一了日本后,丰臣秀吉的野心逐渐大了起来,他打算在亚洲建立由自己主导的大帝国,甚至做出了先攻占朝鲜,然后征服中国、印度的大规划。另一方面,日本统一后,国内武士对土地分配不均的意见很大,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得到更多土地,丰臣秀吉也迫切地需要进一步进行侵略扩张。

丰臣秀吉出兵的时候还特意给当时的朝鲜国王写了一封信,加以威胁的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说是要借道朝鲜去进攻大明。(这封信在后来朝鲜向大明求援的时候被送到明朝当做日本侵略朝鲜的证据。)当时朝鲜的朝廷内斗十分激烈,对丰臣秀吉的这种无理要求没有经过太多考量,以臣服明朝为由直接进行了回绝,然后继续内斗。

当日本以朝鲜拒绝攻打明朝为由对朝鲜进行侵略的时候,朝鲜由于朋党之争根本无力抵抗,只好向大明求援。作为朝鲜宗主国的大明此时刚刚完成张居正的改革,积攒下了一些家底,在收到朝鲜的求援请求后,虽然有过犹豫,但也快速决定出兵帮助朝鲜。

整个万历朝鲜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打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打了整整七年,最后的结局显而易见,大明和朝鲜组成的联军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从结局来看,显然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目标没有实现,更别提占领中国,征服印度了。而明朝援助朝鲜,把日本人赶出朝鲜的目标得以实现,成功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侵吞朝鲜,染指中国的侵略企图。所以单从战争的结局来看,中朝两国是胜利的。

最后来说这场战争的影响,这也是判断明朝在这场战争中是否真的获胜了的关键。这场战争对于日本的影响显而易见,侵略朝鲜的失败使得丰臣家族的嫡系受到损失,随后被德川家族逐渐取代。明朝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甚至因此耗费了国库大量积蓄,辽东的部队也遭到了极大的损失。尤其是辽镇的精锐部队在朝鲜损失殆尽,整体战斗力下降严重,这使得周边的少数民族得以发展,后金的努尔哈赤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发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在这场战争中明朝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班师回朝后面临的尴尬局面也使得明朝自己吃了暗亏。不过从当时的角度来看,敌人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出兵应战已经毫无悬念,带来的影响也是无法避免的,好在战场上打赢了。作为明朝对外战争中最后的辉煌,万历朝鲜战争对东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人怎么诊断和治疗高原反应?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可能是体质不一样吧。高原反应其实就是氧气供不上了,心脏需要很快速地泵血,才能保持氧气供应,这个快速引发了身体其他问题的出现。古代战士其实现代战士也一样体格强壮,心脏功能也好,尽管也会有反应,抵抗力较好,但是从我对西藏、藏区的浅薄了解之中,似乎并没有发生在青藏高原和藏区的大规模战争。于是我翻阅了一下《

  • 从古到今的战争里经常会听到“挥师南下”,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挥师南下”这个词的由来,跟一个历史事实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好多的时候都是北方政权战胜南方政权。也就有了经常“挥师南下”的事实。至于为什么北方政权最终能战胜南方政权,可能跟一则语言故事有关。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

  • 与中国古代战争有关的文学名著、与外国战争有关的文学名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与中国古代战争有关的文学名著: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2、与外国战争有关的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最后一课》《青年近卫军》《毁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双城记》等等.通常所说的“狂战士”指的是北欧维京人的“狂战士”,维京人生活在寒冷的北欧,那里最强大的

  • 汉中略阳历史上仙人关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很高兴为您回答,汉中略阳县仙人关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作为一个略阳的妹子,一定要先了解略阳的历史,不然怎么给亲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呢,在度娘上搜索学习和大量的阅读之后,幺妹就给大家粗略的分享一下吧。略阳为什么会发生仙人关之战呢,略阳是陈仓道、陈平道和嘉陵江水路的交汇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略阳,取陈仓

  • 陕西韩城有哪些历史名人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韩城古代历史名人中最著名的是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明朝进士薛国观,曾任户部给事中,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清朝状元王杰,曾任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下面重点介绍韩城的现代名人,这些人都是老革命,位于高级干部之列。吴纯仁(19212010),陕西

  • 狙击手是巷战“第一杀手”,据说现在已经出现了“反狙击手”武器,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这又是一道“矛”和“盾”谁厉害的题目。“狙击武器”和“狙击手”一出现、那么“反狙击”、猫逮老鼠的游戏就开始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战争游戏规则就是这样交替进行着。根据美国《防务周刊》报道:“为了应对中东地区反美武装和恐怖袭击、美国lROB0T”公司研发了一型“反狙击机器人/Packbot(背包反狙

  • 打仗从来都是很残忍的,你知道历史上最艰难的战役是哪一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淞沪会战的时候,国军和日军都是添油战术,都是逐步增兵。最终,国军投入兵力总数大约七十多万人,日军投入兵力二十多万人,国军伤亡大约三十万人,日军伤亡十万人,这也是抗战期间国军与日军作战,战损比最高的时期,达到了大约三比一的水平。也就是说,国军每伤亡三个人,日军就会伤亡一个人。在淞沪会战之后,国军对日军

  • 谁知道西安华清池的传说?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亲始皇温汤戏神女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定都于咸阳,但经常慕念着骊山温泉。于是,就命人在原来的汤池上砌石起宇,修建了骊山汤。建成的骊山汤,虽说比以前更加富丽堂皇,但仍然保持着原先汤池的格调,依然是上无瓦片,下无尺栋,上边毫无遮挡。所不同的是,由于秦始皇的专横,偌大一个汤匙,只能归他一人享用。却说

  • 抗日名人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王二小一天,王二小在山上放牛。突然有一小股日本人来扫荡,抓住了王二小。让王二小带路,王二小把日本人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八路军把日本人消灭了,王二小也被日本人杀了。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 对越自卫反击战到底打了几年?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网上对中越战争的污名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人甚至认为,这场战争完全没有必要,或者说是一场劳民伤财的战争。对于这样的谬论,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显然有必要得到纠正,否则这又将成为一些异己分子制造矛盾的工具。接着,本文将从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的内部根源讲起,阐述这场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先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