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入侵印度次大陆的雅利安人源自哪里?

入侵印度次大陆的雅利安人源自哪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97 更新时间:2023/12/11 8:38:00

雅利安人从西方的解读来看,是源于中亚的欧罗巴人种,这是胡扯,呵呵。。。从雅利安人征服的古印度、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来看,都是成熟的文明,而每个地区雅利安人的文明都取代了原有的文明,说明什么?说明雅利安人并不是原始而野蛮的部落,而是具有高度文明的种族,可是这样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种族,却又脱离上面所述的文明区域而发展起来,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任何的文明记载中且没有考古可以证明呢?因为很简单,雅利安人并不是新的种族,而是西方一直以来试图隐瞒的来自于东方的种族,雅利安人的来源要从中国的古代历史中去寻找,究竟他们来自于中国远古消失的北方民族,还是夏朝人后裔,这需要更多的去思考和考证。。。

印度三哥与雅利安没有半毛钱关系。印度人伊朗人一口咬定自己就是雅利安人后代让元首笑掉大牙,就像土耳其人认匈奴人做祖先一样,其实他们都把杀父仇人当了祖宗。印度人伊朗人土耳其人的祖先是阿卡德人Akkad和古提人Guti,两者都是发源于中东两河地区的闪米特人。

元首只认证古代华夏人才是正宗雅利安人,他还派出了史上唯一的寻根考察团,先后两次来到中国西南地区寻根祭祖。雅利安人发源于南俄伏尔加河大草原,崇拜太阳,以鹰为图腾,向着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前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成为古羌人。

据考古专家们从十万分之一片甲骨文上看出来,炎帝率领的古羌人被商王武丁的五十多个老婆'妇好'打得满地找牙。专家们说有片甲骨文上写着妇好们斩白首一万俘敌八百,抓回去当妇好们的奴隶。古羌语里m-表示动物产仔,彐-表示女人生产,妇-指生过孩子的女人,所以德语和古夷语都把'已婚女子'叫做妇好。

古羌人是欧亚大陆的主宰者。东边古羌人把蒙古高原上的通古斯人赶入西伯利亚森林,古羌人与黄帝联手把东夷人赶到韩国日本及美洲大陆。古羌人把盘居中亚多年的阿卡德人和古提人赶出中亚地区,迫使他们沿卡脖儿Khyber山口逃入印度次陆后,在公元前十五世纪建立起种姓制度。所以,印度三哥把闪米特人尊做阿卡德人,卡-是圣的意思,阿-是感叹词,阿卡德人就是具有伟大圣德之人的意思。

上古时期的古羌人可能发生了严重的内部分裂,使得一部分古羌人回到东欧地区成为日耳曼人。就像古代中国蒙古高原上的南北匈奴人分裂一样,北匈奴人去到东欧地区把日耳曼人赶到西欧及南欧,使之灭亡了东罗马帝国一样。

回到东欧的雅利安人把斯拉夫人赶入北部的黑森林之中,还攻入闪米特人的老家古巴比伦地区,使苏美尔人成鸟兽散而四处奔逃。一部分苏美尔人逃入古埃及地区灭亡了古埃及文明,另一部分苏美尔人逃入印度次大陆,灭亡了古印度文明。所以,是雅利安人手下败将闪米特人灭亡了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不是雅利安人灭亡他们的。

总之,印度阿三哥不是什么雅利安人而是中东闪米特人。二战时犹太人无法假装雅利安人,但阿三哥就是能装雅利安人而且从古代装到现在。看看阿三哥的鹰钩形蒜头短鼻及肥肉大饼脸就明白了。

二战时英国那个主张和谈的哈利法克斯伯爵后来怎么样了?

兔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二战时期的英国是同盟国中的重要反法西斯力量,打满整个全场,在二战初期,英国在法国有大量军队,希特勒发动机二战时,欧洲国家面对德国的“闪电战”无力抵抗,不是被占领就是投降。而此时,希特勒在法国的军事行动占据上风,法国政府表现出了软弱的一面,因此,法国投降是早晚的事。但英国的几十万大军被迫向法国的敦刻尔克撤退,并且被德国军队包围,被消灭是必然之事,这是当时英国军方和政府高层都普遍的看法,没有办法撤回身处包围圈里的英军,因此,英国政府中的一些人开始主张和希特勒和谈,其中的哈利法克斯伯爵爵就是其中的代表,也是最活跃的一个,但他只不过是和谈派中的二号人物,被喻为绥靖航船的“大副”。

哈利法克斯伯爵哈利法克斯属于英国的贵族,1934年他继承父亲的子爵爵位,曾经是印度的总督,在英国历任教育大臣、陆军大臣、掌玺大臣和枢密院长等职。二战爆发前至1940年英国的首相是张伯伦,张伯伦在二战爆发时采取了绥靖政策,主张和希特勒议和,而哈利法克斯支持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并且在1937年11月会晤希特勒,表示支持张伯的绥靖政策。哈利法克斯从1938年担任英国外交大臣,和张伯伦在英国政府中拥有很强的势力,应该说是当时的首相丘吉尔的竞争对手。

张伯伦在二战爆发时的1940年之前是英国首相,由于对希特勒的绥靖政策导致受到了英国人的反对,被迫下台,而本来接替他职位的人选就是哈利法克斯,但哈利法克斯拒绝了,因为哈利法克斯在英国议会中的名气并不好,无法领导上下两院,应该说是知难而退。丘吉尔接替了张伯伦的首相职位,但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都担任要职,对丘吉尔的掣肘很大。二战爆发后,面对德国军队的节节胜利,英国面临巨大的战争威胁,特别是英军被围困在了法国的敦刻尔克地区,万分危机,丘吉尔一方面要想法设法的从德军手里抢回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一方面又和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的投降政策周旋,同时又要鼓励英国议会的抗战决心和斗志,可以说是非常艰难,哈利法克斯甚至以辞职重新选举首相等手段威胁丘吉尔,逼迫丘吉尔和希特勒议和。

电影《至暗时刻》正是描述这段历史,影片中把丘吉尔、张伯伦、哈利法克斯的行为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看看。应该说是哈利法克斯在二战时期,特别是英国面临生死未卜的艰难时期表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差点把英国政府搞垮。正是因为丘吉尔的坚持才有了英国最后的胜利。张伯伦在1940年9月31日病逝,而哈利法克斯被清除出上院,于1941年1月派往美国任驻美大使,并于1944年被授封为伯爵,1959年病逝。

公平的说由于美国利用二战占到了领头羊的位置,因此,美国的作用被明显夸大了,而其它的二战同盟国的功劳则被淡化,其中就包括英国,英国在二战初期处于领头羊的位置,带领一帮小弟抗击希特勒,英国被消耗的差不多了美国才开始进入二战,取代了英国。面对愁的独自哭泣的丘吉尔,他妻子的话能反映出当时英国的处境:“你一个人撑起整个世界”。

以上是兔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指正,图片来源网络。

哈利法克斯伯爵(EdwardFrederickLindleyWood,1stEarlofHalifax)(1881-1959年),全名爱德华弗雷德里克林德利伍德。英国政治家。曾任外交大臣和印度总督,还差一点继内维尔张伯伦成为首相。

出生在英国,父亲是第二代哈利法克斯子爵。他先天性左臂萎缩,无手,先后就读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1910-25年,任下议院保守党议员。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后担任过一些次要的政府职务。战后,历任殖民地事务部次官、教育大臣和农业大臣等职。1925年,他受封为欧文男爵并进入上院。被任命为印度总督(1926-1931年)。以善于同印度国大党领袖周旋见称。他赞同印度自决,但同时又强化英国统治。回国后历任教育大臣、陆军大臣、掌玺大臣和枢密院长。1934年他继承父亲的子爵爵位,1937年11月会晤希特勒,表示支持内维尔张伯伦内阁的绥靖纲领。1938年2月取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为外交大臣,被喻为绥靖航船的“大副”。张伯伦辞职后,他是理所当然的继承者,张伯伦和乔治六世国王都支持他担任此职,但他拒绝了,他认为没有大众的支持,作为一个上院议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成功的管理一个战时内阁。1940年5月,在温斯顿丘吉尔内阁中继续担任此职,翌年1月调任驻美大使至1946年5月,其间推行与美国合作的政策。开始的时候他的处境很困难,在底特律抗议者甚至向他投掷鸡蛋,但美国参战后他的作用变的日益重要,在华盛顿政府圈内受到欢迎和尊重。从1933年起一直是牛津大学名誉校长。后于1944年受封为伯爵。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有三位,他们从不同的层面来体现其伟大,他们在印度乃至在世界上都有很大影响。阿育王(约前269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18岁时任阿般提省总督。约前273年,开始争夺王位的斗争,最终获胜,约前269年,正式登基。登基后的第九年,大举入侵南亚次大陆的羯

  • 打败印军的不是天真是无邪?到底谁给了印度司令打常规战的勇气?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无邪的梗,来自蛇年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没鞋的的说身正,鞋都没了,自然不会斜,引发情趣矛盾。小品作为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而以此来喻日前印度新任陆军参谋长的讲话语境,也蛮有一点身正不怕影鞋的意思。他说,致力于改革的印度陆军,要从治安改为打仗。对嘛,打仗才是陆军的主业,忙于治安的话,明显就是不务正业

  • 历史上汉族有入侵他国的记录吗?如果有,灭了哪国?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你当汉民族从黄河流域那一小块地方变成现在的版图是充话费赠的么?所谓的汉族就是各民族的大杂烩,不能明确确定自己民族的人们都归类为汉族。所以汉族史就是侵入史和被侵入史。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励精图治,唐朝国势鼎盛,军力强大,一扫武周时期边疆战事不利的被动挨打局面,在对吐蕃战争中,更一度占据绝对上风。本身能

  • 历史上汉族有几次遭遇了几乎要亡国灭族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我感觉蒙元崛起、满清入关等都不算“亡国灭族”的危机,最危急的应该是五胡乱华了,当时胡人是吃人的,甚至把汉族少女称为“两脚羊”。中原地区的人口从几百万吃到了十几万,最后胡人被我们伟大的汉民族所同化了才算结束。抗日战争、南宋抗金等之能说是“亡国”不算“灭族”古代人是如何看待战争的?我们都不是古代人,

  • 历史上有哪些赢在出其不意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粟裕大将指挥作战,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打他人不敢打之仗、打他人之想不到之仗,善于在夹缝中生存,不仅出敌人之意,有时候甚至出乎了军委的意料。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面对国民党南北两路大军的夹击,粟裕提出舍南取北,主力隐蔽北上,出其不意围剿了李仙洲兵团;1948年豫东战役第一阶段,粟裕再次出其不意,轻取国

  • 春秋五霸的齐国,为何被乐毅打的只剩2城?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悟空问答!乐毅是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国大将乐羊后裔,燕昭王拜为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乐羊子妻》一文大

  • 原本被印度视为英雄的俘虏士兵阿比纳丹被印度空军联名起诉,这是怎么了?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果然是捧的越高,摔得越重,原本受到整个印度崇拜的阿比纳丹,没想到却遭到了自己同僚的“出卖”。我想他本人应该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受到印度这么高规格的欢迎,现在他已经成了印度的全民偶像,整个印度的英雄所有人都在津津乐道他的英雄事迹,从小孩子到大人都在模仿他的胡子,印度好几个选美皇后也在向他表白了,甚至还有人

  • 你最崇拜的战斗英雄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值得崇拜的战斗英雄有很多,我这里就说一下一个并不为人熟知的战斗英雄。上世纪80年代中越老山之战后期,越军已经被我军打到无力还手,十年中越战争即将迎来尾声,所以战地枪炮渐渐沉寂。苦不堪言的前线越军官兵通过各种方式与我军联络,苦求我军不要打了。有

  • 为什么说:“生在苏州,住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苏州“人杰地灵”,杭州是“人间天堂”,广州是“美食之都”,柳州的棺材是“独木棺材”能庇护子孙后代有官有才。五大洲!还差一洲?学在美洲!人不可能随心所欲!那么多百亿富豪!千亿巨商:很多都在破产的路上!皇上也有落难的时候!那每月七十万养女的,她女儿就没落难的时候?人不能净想美的,人来世上,是来受苦的

  • 清末太湖秋操和彰德秋操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清末的秋操之事,就不得不说小站练兵。光绪二十年(1894年)夏,清朝与日本之间爆发甲午战争。李鸿章采纳德国顾问汉纳根建议,奏请朝廷速练十万精兵,以备战时急用。此时大清国的国防力量早已羸弱不堪,八旗兵、绿营早在与太平军、捻军的交战时就溃不成军,曾国藩的湘军由于裁撤过多,现存的少量湘军也疲态渐显,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