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有三位,他们从不同的层面来体现其伟大,他们在印度乃至在世界上都有很大影响。
阿育王(约前269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18岁时任阿般提省总督。约前273年,开始争夺王位的斗争,最终获胜,约前269年,正式登基。
登基后的第九年,大举入侵南亚次大陆的羯陵伽,此役俘虏15万人,杀10万人,破坏巨大。
征服羯陵伽后,除南端迈索尔地区外,统一印度全境,包括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摩揭陀国形成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晚年笃信佛教,宣扬“达摩”教义和佛法,四方布道,被称为“无忧王”。他在全国大兴佛教建筑,据说共建了84000座佛舍利塔。为佛教在印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他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他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甘地(18691948),尊称“圣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波尔班达的土邦大臣家庭。1888年赴英国学习法律,1891年取得律师资格后回国。1893年,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首创“非暴力不合作”,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等主张,同仁爱思想相结合,吸收梭伦、托尔斯泰等人思想,而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5年,回到印度,开始争取印度的独立。19241934年、19401941年任印度国民大会党主席,“非暴力不合作”成为该党的纲领性策略。
他多次发动反英的不合作运动,反对教派仇杀,号召抵制英国机制布,主张社会改良和道德复兴,反对暴力革命,经常采取绝食的斗争方式,也曾多次被捕。
“二战”后,印度分裂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面对两国的冲突,甘地呼吁团结。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
甘地是印度国父,甘地主义的创始人。“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国际上的争取和平变革运动。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7岁开始写诗,出版有多部诗集,在印度文坛颇有盛誉。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创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还创办桑地尼克丹国际大学。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你认为印度最伟大的人是谁?
甘地!
印度第一次独立战争,为何与猪油牛油有关系?
1857年印度独立战争,起因竟然是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英国用猪油、牛油作为子弹润滑剂发放给印度籍士兵使用。印度这个国家,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成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二三百年前,印度被英国占有,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之一。英国甚至没有派任总督,是借由东印度公司来控制印度这个殖民地。公司我们都明白,追求利润是第一追求,所以大量剥削印度人,让印度成为英国海外巨大的市场和巨大的劳动力来源。另外,因为当时英国军队分布分散,能派驻印度的也就6万军队。那怎么保障对印度的统治呢?英国招募了大量印度籍的士兵,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二鬼子’(伪军)来统治印度的老百姓。
印度宗教众多,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在宗教的感召下,他们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认命。只要没有特别大的压迫事件,印度老百姓是不会轻易造反的。这也给了英国一个错觉:不论怎么蹂躏印度老百姓,他们都不会反抗。
结果,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就因为一个很简单,很小的事情,逼起了印度第一次大反抗。当年,英国给印度士兵发放来复枪。为了子弹能在枪管中更顺滑,也是为了保证子弹在运输、储藏的时候比较干燥防潮。所以,英国人用猪油、牛油涂在子弹上。当时枪械的设计,如果你需要把子弹放入枪膛,必须要用牙咬一下子弹的那个盖,再放入枪膛。无形中,士兵的嘴就会触碰到涂抹在子弹上的猪油、牛油。这严重违背了印度所信奉的宗教教义,印度教不允许吃牛肉,伊斯兰教不允许吃猪肉。不光不能吃,嘴接触都不行。宗教,是保障印度安定的最主要因素。英国在宗教问题上压迫印度人,这引起了广大印度籍士兵的极大不满。
当矛盾激烈的时候,德里附近密拉特城第三骑兵连的85名印度士兵串联起来和长官反映要求更换子弹润滑油。但是被上级军官拒绝,将这些士兵五花大绑起来,并将涂抹猪油、牛油的子弹塞入这些士兵的口中。就是这样一个恶劣的行为,激起了全体印度籍士兵的愤慨,结果军队哗变。印度籍士兵率先打起了反抗的旗号,第一次印度独立战争,印度军队对英国统治的叛乱始于1857年5月,一直持续到1858年12月,最终以印度士兵失败告终。
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1858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东印度公司。
如果当时英国能在宗教问题上,考虑到印度士兵的情绪作出些许让步,就不会有这么大一场灾祸。
1857年那场印度反英起义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被英国人剥夺,继而驱使了印度上层人士和高种姓煽动中下层百姓和士兵,结果导致了一场起义。猪油牛油什么的只是个给上层人士提供了一个火上浇油的理由而已。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早年英国人统治印度的时候,因为文化、宗教的不同,人力也不足,因此并没能力完全统治印度,对大部分印度的邦采取分封制,也就是说,我大英认你这个邦有个大佬,我不过多干涉,差不多记得交个保护费啥的就行。
那印度那些邦大佬寻思一方面也找了个靠山,而且保护费也不算多,自己多剥削点农民,总还是好的。
但到了19世纪,情况有点不一样了,工业革命开启了新的时代,英国人开始琢磨着把这些邦收回来自己搞,这赚的钱可比收保护费强多了。
那印度那些邦主当然不干了啊~而且英国人要打算彻底统治印度,还得在印度散基督文化,和原住民的印度教以及伊斯兰教又格格不入。然后邦主们就开始造反了
造反总要煽动嘛~其中有个煽动理由就是英国人给印度籍士兵的子弹有问题
当时全金属定装弹还没出来,子弹还是纸包定装的黑火药弹,为了防潮,往往都会在纸包上抹油。而使用方法是用牙咬开纸包的头,然后将里边的黑火药倒入枪管内,再将整一枚铅弹连同纸塞入枪管。
然后问题来了,这牙咬开纸包是会接触到油脂的,如果纸包弹用的是猪油,那印度穆斯林会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完了,碰了不该碰的脏东西,天堂是死活进不去了。
如果纸包弹用的是猪油,那印度教的士兵也会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完了,冒犯了神灵(印度教觉得牛是神圣的)。
所以说~猪油牛油啥的并不是1857年起义的本质原因,他只是印度上级阶层煽动下级反抗英国统治的一个很好用的理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