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说:“生在苏州,住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为什么说:“生在苏州,住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63 更新时间:2023/12/11 8:38:49

因为苏州“人杰地灵”,杭州是“人间天堂”,广州是“美食之都”,柳州的棺材是“独木棺材”能庇护子孙后代有官有才。

五大洲!还差一洲?学在美洲!人不可能随心所欲!那么多百亿富豪!千亿巨商:很多都在破产的路上!皇上也有落难的时候!

那每月七十万养女的,她女儿就没落难的时候?人不能净想美的,人来世上,是来受苦的。你不苦读!不苦做!那来那多福?有些事情是天道!天道不可违!

苏州拥有7成的太湖水域,为无锡的“太湖牌”打得更响亮?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地理上横跨江浙两省,苏州、无锡、湖州州均濒临太湖。也就是说,以上四个城市都可以打“太湖牌”。就现状来说,“太湖牌”打得最响的是无锡,以至于很多外地旅游者,一提起太湖就会想到无锡,甚至有地理知识欠缺的人以为太湖就是无锡一家的。同时,近年来太湖周边其他三个城市在打“太湖牌”上也奋起直追。这其中尤以苏州最为突出,在宣传上凸显排他性,处处宣传“苏州太湖”,是唯一在宣传中将城市名字放在太湖前面的一个城市,支撑他们这种做法的依据是苏州独占太湖70%的水域,似乎谁占的水域最大,谁就有了对太湖的“控股权”似的。

从上面这图,我们可以看到,苏州占据太湖70%左右的水域确实不假,就目前苏州的行政区域来说,苏州所辖的相城区、虎丘区、吴中区和吴江区均濒临太湖,其中尤以吴中区独占鳌头,占据了东山、西山这两块最具风景开发潜质的地区。应该说,苏州现在大打太湖牌的底气就来源于此。

那为何无锡的太湖牌打得最响呢?那就说来话长了。

首先,太湖自然风景最精华的部分在太湖北岸的无锡以及太湖东部的东山和西山,所谓湖光山色是也,具体我在去年8月10日的一篇悟空问答中讲得比较详细,题目是《为什么无锡能在太湖旅游资源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大家可以去翻看一下,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

无锡市中心离太湖风景的精华区域最近,所以无锡人开发太湖旅游资源最早,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当苏州的巨贾在苏州城内热衷于攀比建造假山假水的苏州园林的时候,无锡的民族资本家则热衷于在太湖(包括其内湖蠡湖)边建造真山真水的私家园林。这些私家园林也就是无锡最早的湖景公园鼋头渚和蠡园的前身。无锡对太湖风景资源的开发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在从没有停顿过,对太湖的热爱是无锡人自发的一种情怀,就像海边的人热爱大海一样。无锡人始终以自己的城市为“太湖明珠”而感到自豪。

上面这张图值得我们好好分析。这是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之前的行政区划图局部。褐色区域是苏州专区管辖范围,荧光绿色区域是镇江专区管辖范围,荧光黄色区域是常州、无锡和苏州三个省辖的地级市。现在很多苏州人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地把那个时期的苏州专区和苏州市混为一谈,说无锡县和江阴都曾经是苏州“市”管的,云云。其实专区(地区)是省政府对农业县的派出管理机构,属地市级单位,和省辖地级市是平级的。那时候的苏锡常三市和苏州专区以及镇江专区是平级互不隶属的,只不过苏州专区的行政机关借驻苏州市区办公而已,并不说明苏州市对苏州专区有管辖权。就像当时的无锡县政府机构借驻无锡市区办公,也不说明无锡市对无锡县有管辖权。现在的00后、90后甚至80后都很难理解这段历史,这可以原谅,但若想在这一方面参与讨论,还是拜托先恶补一下这段历史为好。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苏州市、常州市都不靠太湖,因为这两个城市都被各自的附廓县吴县和武进县360度全方位包得严严实实,连太湖的边都挨不上。而唯独无锡市的附廓县无锡县没有把无锡全包围,太湖风景的精华区被划给了无锡市,无锡县仅占有今华庄、新安等非风景区的太湖沿岸。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建国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无锡市作为国家重点旅游城市,着重开发了太湖风景区的旅游资源。而同一时期的苏州市也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全力开发了古典园林的旅游资源。常州则因为相对缺乏旅游资源,相当长时间内只是一个工业城市。

1983年以后,实行了市管县,濒临太湖的吴县和吴江县划归苏州市代管,苏州市区还是没有临湖。直到2000年12月31日,县级吴县市撤销,被分拆为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苏州市才正式成为临太湖城市,太湖的东山和西山才被苏州纳入怀中。到2012年,吴江市撤县改区,苏州市区总计拥有了太湖70%的水域。而苏州旅游在古典园林和江南古镇上做足章之后,才把太湖风景视作苏州旅游业发展的增量资源大做文章。

综上所述,无锡的太湖牌打得最响,有地理、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原因。打得最响,同时也说明开发程度最高,后续可开发资源相对就匮乏。而苏州进入本世纪后才开始打太湖牌,很多辖区内的太湖旅游资源尚待开发,后续起点高,上升空间大,令人期待。无锡的旅游业同行对此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希望太湖沿岸的所有城市都能共同做好太湖这篇文章,在保护好太湖环境的基础上,给我们带来不断的惊喜。

看了一些人的回答,简直就是“小儿科”。什么“苏州可以炫耀的东西太多,不在乎太湖”云云,连起码的事实都不顾。要知道,环太湖周边共有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四个地级城市,其中湖州是唯一以湖命名的城市。如果按照这些人的逻辑,那么,就是常州、湖州可以炫耀的东西更少?

事实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太湖一直为江、浙两省所共有,有“一湖跨三州”之说,姑苏(现苏州)居东,称为东吴;常州被称为中吴;湖州被称为西吴。

太湖的行政归属真正产生变更,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初。1950年,为剿匪需要,华东军区将浙江省湖州管辖的太湖和江苏省苏南行署区管辖的太湖,统一划归新设立的太湖区统一管辖。而太湖区所在地在设吴县震泽镇。1952年,撤销太湖区建县,设立震泽县。1960年,震泽县撤销并入吴县。至此,太湖便完全属于江苏,并被吴县、吴江县、无锡县、无锡市、武进县、宜兴县等市、县所分。

不得不说,在1983年实行“市管县”之前,太湖本身就没有苏州市任何的份。

直到“市管县”后,吴县、吴江县并入了苏州市,无锡县、宜兴县并入了无锡市。常州市则“拥入”武进县后才分得了一杯羹。与此同时,在国家有关部门协调下,湖州也分到了太湖南岸垂直延长70米规模的水域。

我们不难可以从太湖管辖的历史沿革中看出,无锡市自始至终就一直拥有太湖,而且太湖离无锡市区很近,苏州则不然。与此同时,无锡在解放后在太湖边上建有梅园、蠡园、鼋头渚三大著名景区,改革开放后又建了唐城、三国城、水浒城,以及灵山圣境等,再加上有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加持,使得太湖成为了无锡的代名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末太湖秋操和彰德秋操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清末的秋操之事,就不得不说小站练兵。光绪二十年(1894年)夏,清朝与日本之间爆发甲午战争。李鸿章采纳德国顾问汉纳根建议,奏请朝廷速练十万精兵,以备战时急用。此时大清国的国防力量早已羸弱不堪,八旗兵、绿营早在与太平军、捻军的交战时就溃不成军,曾国藩的湘军由于裁撤过多,现存的少量湘军也疲态渐显,唯

  • 古代攻城时,第一批登城墙的士兵明知必死,为何仍然要冲?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原因很简单,因为登城并不是必死。题主可能是受图中这种印象的影响,觉得古代战争中的攻城战都是这种形式的。实际上,这种形式的攻城战极少发生。兵法里有句话叫做“守大城必野战”。像北京、南京这种大城,是没法依城墙拒守的,除非是真没有办法了,比如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这种。大城城墙长,突破口多,防御力量再多,一旦

  • 太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商代末期(约公元前11世纪),西岐的周族首领古公父(即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生有三子:泰伯(亦作“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周文王)很有才干,古公拟传位于季历,以便能使姬昌成为继承人。泰伯、仲雍为避让季历,“奔荆蛮”、“纹身断发,示不可用”,从中原出逃至江南,和这里落后的土著“荆蛮”相

  • 秦灭亡战场上王翦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秦朝灭亡发生于公元前206年,而此前王翦早已病故,可以说秦始皇后期伊重的是蒙恬,章邯以及任嚣等,所以有北有长城军团蒙恬,南有岭南军团任嚣,中央有章邯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王翦军事指挥才能杰出,与其子王贲为秦朝得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

  • 溥仪游太湖见乾隆御碑落泪,旁人问原因,溥仪是如何回答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爱新觉罗.溥仪,大清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都在充满着悲剧,溥仪三岁继位,六岁退位,十一岁再复辟,然后仅十二天又退位,后来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再后来日本战败,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最后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

  • 中国古代政治开始从北方移到南方是什么时候啊?还有经济重心南移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开运河,移宫江都郡,定位了“扬州”,即“淮南江北海西头”,并最终亡于江都。扬州地处长江运河交汇之处,交通便利,商业繁盛,而江南古都金陵(南京)毁于战乱,又因为隋朝、唐朝都是北方政权,而南方尚未充分开发(宋朝大南迁),所以政治经济中心就移至江北广陵。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成

  • 请问古代两军短兵相接时,两军普通士兵是往死里剁就完事了,还是类似现代兵击一样会互相试探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相互试探那不是真正的战场。那是有争议的,怕有两国之际的矛盾起因才试探。真正的战场是你死我活。我公公在解放战争时期,失去了一个胳膊。他老人家常给我们讲战场上的故事,那真是你不把他打死,他就打死你,越怕死越活不成。在清明来临之际,缅怀先烈丰功伟绩,不忘初心,爱党爱国。对得起老一辈先烈为我们流出的血汗。都

  • 拜占庭与神圣罗马帝国有发生过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 当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当时的大将军匡章干啥去了?是早就死了,还是战败被杀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咱们先一句话简单说说“乐毅伐齐”(或叫“五国伐齐”)的事情。公元前284年,在乐毅的统帅下,燕国联合秦国、赵国、魏国、韩国一起攻伐齐国,接着五国联军攻克了齐国七十二座齐国城池,昔日的齐强最后只剩莒城和即墨两座城在防守,也就是说齐国差点被灭国了。那大家要问了,齐国负责抵抗五国联军的主帅呢?他跑哪里去了

  • 齐国为何惨死于秦国之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落后就要挨打,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这个道理不是只有清朝才告诉我们,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老祖宗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春秋时期,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重用原本在牢狱之中的管仲为相。管仲,管夷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后于齐桓公元年(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