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戚继光为抗击倭寇作出了哪些贡献?

戚继光为抗击倭寇作出了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29 更新时间:2024/1/23 15:32:08

戚继光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点上,第一佣兵。

在明朝的时候,军队里面的制度很奇怪,怎么说呢?大城市是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的,而小城市以广大的农村地区安全是很成问题的。

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但你这东西一方面是尝试问题,另一个方面是当时特殊的军队拥有制度,将领会把优秀的士兵从军队里面挑出来,然后放在自己的身边当做亲兵,将领所在的位置一般都位于大城市,就是说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乡村都是那些老弱病残,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倭寇会有这么强悍的战斗力,一方面自身本身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同行衬托的也好。

戚继光在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首先就是军队人员的组成上面,他绝对杜绝这种将优秀的士兵从军队中挑理出去的做法。

一群没有领头羊来带领的羊群肯定是一群待人宰割的羔羊,(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是同时在军队的选择上面,齐继光也曾经做过多次选择最终选择了义务,并这并不是说单纯的地理位置上面的纠结,而是这个地方的军队所突出的品质,是戚继光对于一支完美军队的建设的模板的追求。

第二点武器上。

在明朝抗倭作战里面,倭寇所使用的武器大家都知道,武士刀这种武器非常适合竞争的劈砍动作,而武士刀的原型便是源自于唐朝的唐刀,这种武器我曾经介绍过,在近距离作战的时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比较而言,明朝军队这个时候所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长枪。在近身作战的时候,倭寇通常能够无压力的吊打同等规模的明朝军队。

为了针对这种情况,戚继光针对明朝军队做了多种武器上的改革,在这其中包括很多新式武器的设计,有两点必须要提到,第一,戚继光的军队是明朝火力最强大的军队,这个火力代表的就是火气,明朝的军队里面就属戚继光的部队装备的火器最多,第二点,在这之后戚继光北上负责长城防御问题的时候,曾经把战车重新给鼓捣出来,战车的重新使用也可以看出器及光载武器改革上面的不拘一格以及随机应变,战车营也成为了北方军队对付游牧民族的一只牌部队。

第三个,就是在战术战略上面的安排。

战术上面我就不多做赘述,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行动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以及战术方面的对策,几乎就是凭借的这些战术和策略,戚继光使得东南沿海的抗倭防线能够有了一线的战力,类似于几十个倭寇一路杀到南京城下,这种消息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在战略上面,戚继光更是提出了跨海作战,没错,这并不是瞎说,戚继光确实做到了跨海作战在东南沿海其实有一部分人并不是单纯的日本人,而是一些中国人这些人会自动地勾结在一起,迎接日本人的到来,凭借日本人的嚣张气焰狐假虎威。

戚继光针对最大的毒瘤,尤其是孤悬于海外的一座岛屿发起了跨海作战,并且战术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这之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倭寇一直都没有缓过气来。

正是由于以上三点,戚继光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抗倭名将,也是攻击最多的一位抗倭名将,并且在这之后他证明了是金子总会发光,不仅在东南沿海抗倭战争里面战果突出,而且在北方的长城防御上更是做到了几十年镇守边关如一日游牧民族不敢来犯的这样的壮举!

可惜啊,就是这么一位将军被人说成了碌碌无功,由此可见文官的这张嘴确实欠抽。

嘉靖至万历年间,明朝遭受着“南倭北虏”的双重危机。出身将门的戚继光训练“戚家军”,创立“鸳鸯阵”,南灭倭寇北上戍边,一生久历沙场,为明朝消除倭患、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戚继光的一生,他为抗击倭寇作出了重要贡献。

军制改革,另募新兵戚继光初到山东备战倭寇时,发现明军格骄兵惰、纪律松弛、兵不习战,跟熟练使用倭刀、重箭的倭寇相比,战斗力实在太弱。于是他立即着手改革军制,以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在《纪效新书》开篇《束伍篇》中,对戚继光选兵之道有着非常详细的叙述,戚继光认为选兵“其法惟在精”,所以他坚决反对“用城市游滑之人”和“奸巧之人”,主张用“乡野老实之人”。戚继光的选兵“四要”和“四不要”成功避开了卫所世袭兵的诟病,提高了兵源质量。本着上述原则,戚继光在金华、义乌等地招募流亡农民和矿工,精选了3000人组建新部队,这便是早期的“戚家军”。

整肃军纪,弘扬武术新募的士兵多受过倭祸之害,于是戚继光以“保国卫民”为口号训导官兵,同时严肃军纪,实行“连坐法”,规定全队退却则队长斩首等法规,进一步提高了部队的战斗意志。

戚继光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在父亲的教诲下,学文习武,可以说是明朝杰出的武术大师。在一战龙山所时,他曾三箭射死敌酋而解围,其高超的射箭本领令人称赞(《戚少保年谱耆编)。训练中,他更讲究实用,不搞花架子,聘请民间拳师和武僧开设武学馆,专门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进行训练,吸取了大量的武学技艺。在《纪效新书》中,他总结了训练义乌兵和对倭寇作战的经验,把抗倭过程中的多种门派拳法进行分类,并记载了大量的武术技艺。此后,这支军队在浙东沿海战场屡建奇功,抗倭形势很快得到了改观。

军备改良,巧克倭寇为专门对付倭寇使用的倭刀,戚继光研制了戚家军专属武器戚氏军刀。并针对倭刀利于近身劈杀的特点,活用壮族狼兵的狼筅(纳兰性德《通志堂集》、李绂《穆堂别稿》均有记载),解决了明军不擅近身搏杀的弱点,从而抑制了倭刀的杀伤力,扭转了明军在战场上的颓势。

战术革新,创造兵阵戚继光领导“戚家军”在战略战术上,讲究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在防御上抛弃了机械死守的做法,积极主动,伺机反攻。对待侵略者,戚继光认为“倭非大创尽歼,终不能杜其再至”(《止止堂集》),按照这一思想戚继光最终基本平息了海疆。

为有效应对倭寇的“蝴蝶阵”、“长蛇阵”等阵法,戚继光将狼筅融入阵中,在“阵”的基础上研创了“鸳鸯阵”。“鸳鸯阵”把“长短”和“攻防”结合到近乎完美的地步,创造了抗倭史上敌我双方阵亡人数基本都在几十甚至几百比一的奇迹。

嘉靖四十四年(1565),戚继光乘胜率部入粤,消灭了与倭寇紧密勾结的山寇吴平所部近万人,解除了广东的倭患。至此,整个东南沿海倭患终于得以平息,他也终于实现了17岁那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灭倭志向。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战争故事《牧野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一下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上古时期,周举兵灭商的一次决战。武王在姜太公等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使得国富民强。之后,他率领军队讨伐无道的昏君商纣,在牧野大败商军。商汤建立商王朝后,历经六百年的时间,王位传给了纣王帝辛。纣王昏庸无道,在他统治下殷商迅速走向衰落。统治者治腐败,对

  • 玉龙杰赤大屠杀是怎么回事?蒙古西征残酷战争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玉龙杰赤,这个名字听上去挺奇怪的城市,就是如今土库曼斯坦西北部的库尼亚乌尔根奇,这座城市现在很不起眼,但在古代却是著名的花剌子模国的都城所在。公元1220年蒙古西征花剌子模,玉龙杰赤城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惹怒成吉思汗。次年城破之后,蒙古军队在玉龙杰赤进行了大规模的屠城,玉龙杰赤之战也成为蒙古初次西

  • 公元207年,曹操在白狼山见到的怪兽究竟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曹操一生遇上奇葩事很多,例如华佗要给他做开颅抓虫子,左慈要带他去修仙,不正常的祢衡吐了他一脸唾沫,征服了辽东又遇上一头搞不清来路的神兽。让他郁闷的是,满朝文武大臣,没人搞得清楚这神兽来历,到底是吉祥如意呢还是预示着大限将至。这神兽也的确让曹操头痛,除了头痛以外,他还心痛,因为征伐辽东倒是胜利了,可是

  • 鸡与战事有哪些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战国时期齐国即墨守将田单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军。真是无巧不成书,在中国历史上,还有用“火鸡阵”战胜强敌的战例。公元353年,羌人酋长姚襄叛晋,东晋将领江迪奉命领兵攻打羌兵。羌兵凭借雄厚的兵力和坚固阵地顽抗。江迪心想,用强攻恐怕难以取胜。于是,想出了“火鸡阵”的妙计。他命人找来数百只大公鸡,用长绳将其

  • 有什么好看的大型战争古代片?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的,推荐《天国王朝》,《斯巴达300勇士》,《角斗士》,《勇敢的心》,《亚瑟王》,《特洛依》等,场面都很宏大的。近代的有《解放者》,《滑铁卢战役》等,那种漫天白烟的感觉也很不错。一战的比较少看到,近期有个《空战英豪》不错。二战就比较多了,美国的电影《拯救大兵》,《兵临城下》,《风语者》,《珍珠港

  • 中国西南有出海口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目前我国包括尚不能完全利用的共有九大出海口。但均分布在东北至南海的沿海半圈。正确答案是,西南地区目前尚无一条真正的出海口。就地形上看,我国左半圈被广袤的大陆包围,出海口集中的右半圈又被岛链封锁。而我国地理意义上的西南地区,就处在左半圈,而广西北部湾只能说东部偏西一点的位置,地理上属中南或者华南地区。

  • 古时候皇帝封赏黄金万两到底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1斤16两,现在1斤500克,所以,所谓万两黄金就是312500克,也就是312.5公斤。古代的金银率大概保持在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这个兑换率。而古代常用一贯=1000文(大概,也有时会多,有时会少)。这万两黄金就是10W贯。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

  •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安史之乱”顾名思义,就不是安禄山一个人领导叛军。“安史之乱”自755年12月16日至762年2月17日,历时7年2个月1天。之所以大这麽久,叛军先后出现了四位领导人物,分别是安禄山、安庆绪(安禄山次子)、史思明(安禄山部将)、史朝义,唐王朝内部也是互相掣肘,期间断断续续才打了这麽久。(安禄山剧照)

  • 彭城之战中,项羽仅3万人,刘邦却有56万大军,为何项羽还能完胜刘邦?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里项羽带着3万人马,能够击败刘邦带来的56万大军,可见各自统帅的水平高低。01刘邦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只是被项羽的才能掩盖了。很多人误解了一点,认为刘邦就是个流氓,压根就不会打仗。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我们要知道,刘邦当年可是主动愿意出击咸阳的将领。当时义帝询问诸位将领,不知

  • ...联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蜀汉是如何加速西南地区开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2)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我国古代四大名镇1、汉口镇~今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四大名镇之首,处于长江中游,古代以水运为主,有“九省通衢”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