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打仗为什么只攻城?对于一个地域来讲,城很小,占领城外不行吗?

古代打仗为什么只攻城?对于一个地域来讲,城很小,占领城外不行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79 更新时间:2024/2/3 5:59:30

古代打仗,攻城是重要的作战组成部分之一,攻城往往意味着重大的人力、物力、精力和时间的投入,往往关键城池的得失会影响到战役甚至整个战争的胜败。那么为什么作战双方都要围绕一座城市花费如此的代价攻防?按题主的问题,占领城外不行吗?

先来看为什么要攻城:

1、重要的城池往往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中心

比如一国的首都、省会和州府、甚至县城都是当地最重要的位置,整个官僚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都在此发挥作用,失去一个城市,这些就失去了作用,古代政权也失去了在当地的影响力和作用。古代政权往往随着都城被攻占,也就瓦解了,因为上述这些功能的转移在古代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这些功能无法发挥作用,古代政权也就意味着失去一县、一州府、一省甚至整个国家的控制权。在古代的社会里,城头变换大王旗,老百姓是不管天下是赵家的还是朱家的,只要有官家在就要纳粮,这是老百姓的本份,往往换了一个政权,贴张安民告示,又是一片详和的气氛,老百姓要生存嘛,官家也要生存嘛。

2、重要的城往往是当地人口、兵力、财力和作战物资的聚集地

古代的城往往也是当地经济活动的屏障,城内往往是经济的中心,也是主要人口聚集地,税负(特别是钱粮)的集中地、作战指挥中心和主要驻军地(军队驻扎在城内,或城外重要位置)、作战物资储藏地。战时城周边会坚壁清野,人员和物资都进入城内,外边毛都捞不到,敌人想吃粮,自己从后方运吧,或者搜刮周边零星的小村镇。想喝水,不好意思,井都埋上了,想喝自己挖吧,想找老百姓做点苦工,不好意思,人都进城了。

3、重要的城池往往是重点的交通运输节点

古代的道路没有现代发达,能走大车的官道屈指可数,不要以为地图上广袤的土地,都任你驰骋,往往一个地点到达另外一个地点就只有那几条道,断不会有绕过去的说法。即使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也要不惜代价重点攻击几个主要城市,比如徐州(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武汉(九省通衢,是湖北武汉的别称。古代,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郑州等城市。古代没有高速公路,最快捷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运,所以京杭大运河连线的城市都比较关键。丢了一段就像高速公路封路一样,此路不通!走省道,或县乡公路吧,这效率可想而知有多少受影响。陆路也是一样,本来蜘蛛网一样的道路网,中间有几个节点丢了,马上就成为破网,其他点与点的连接受到影响,往往运输路线已经不是最优路线了。

4、或某一个区域的门户,打不开大门,就进入不了某片区域

比如安庆、九江之于南京。比如东部函谷关、武关和关西萧关、大散在之于西安。比如广汉之于成都。城在整个地区固若金汤,城不在则门户大开,主城危矣!【明末清初的地理学家顾祖禹说得非常清楚:“汉州与成都,就是唇齿关系,唇亡而齿寒。”】

5、重要的城池的占领有利于占领以后的稳固和为我所用。

占领城池以后,我方可以屯兵修养、在当地征集粮草物资、建立官僚组织,进而组织劳动力参与生产和建设,甚至直接参与作战,也可以聚集钱财物为下一步作战进行储备。城池的一得一失,影响了我方与对方的平衡,有利于我方对于敌方形成作战优势,更利于取得最终胜利。以战养战,取粮于敌,可比千里运粮合算多了。

为什么不能只占领城外:

1、耗费力人物力众多,影响下一步我方的作战自由度

孙子兵法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人一个城就需要我方十倍的兵力和作战补给,从作战来说,这样奢侈的打法,不是一般作战指挥员能够享有的待遇。兵力受到限制,也是影响下一步的作战自由度,敌人用一份兵力牵制我方十倍兵力,再加上人吃马嚼,需要后方长途运输,怎么看都是我方亏大了。

2、敌方城市不破,有生力量、政治影响、作战物资和作战意志都保持,

我方即便是将对方城池围起来,我方也未获得任何有利于我方的好处,敌人体系和建制都在,那么敌方百姓的抵抗意识就没有被击破,我方无法获得一丁点好处。如果情况有变化,敌人内外合击,我方反而容易受制于人。

3、不攻占重要城池,不利于下一步的兵力展开和作战物资的运输(道路节点的影响)

即使跳过敌方的城,对以后自己的运输、兵力调配等影响很大。就像上面说过的,官道就那几个,占不下来,只有从旁边绕,耽误时间不说,风险也大,即使能够立即修路,这个就更加拖延时间,不利于我方的作战效率。特别是水运某个节点被卡住,可能对整体运输的影响更大。

4、有些重要城池不能够占领,往往无法进入另一个作战区域。

本条对应的是上述的重点城市、关隘、江河渡口等。

5、无法达到我方作战目的。

作战目的无非就是摧毁敌方的抵抗意识,你把他围起来,他还在,还能抵抗,还能时不时骚扰你一下,甚至越打越强,他的管理体系、资源和抵抗意识还在,那么,对于作战目的来说,我们没有达到。就像宋太祖打太原,把周边老百姓都抢光了,太原一个孤零零的城还在,哪怕城里穷得都没裤子穿,他老刘家还在,还敢和你大宋叫板,存在即威胁,不把他拍死,大宋的北方边境就不得安宁,不知道哪天辽国的大军就攻过来咬你一口。就像太平天国,不把南京城攻破,不把洪秀全抓往,围上几年又如何,说不定还可能死灰复燃,徒子徒孙又在其他地方拉起拜上帝教的大旗。

所以以上能够说明本题。

当然也有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最终取得胜利的,也有围城就取得对方投降,我方速胜的,举几个例子:

1、明成祖朱棣绕开济南,进军南京,最终取得明朝政权。

2、蒙古大军取道大理,进攻南宋,最终南北夹击,导致南宋灭亡。

3、金军连续两次直接进攻宋朝都城东京汴梁,北宋由强胜的顶点到灭亡只用了不到短短的三年时间。

4、南宋灭南唐之战,最终到达南京城下,曹彬大军强力之下围城不到15天南唐后主李煜就投降了。

以上就是在下的一点见识,供参考,因为非专业回答,您如果能够指出错误,在下将不胜感激!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本世纪初期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人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战术。面对伊拉克的城市,美国人并没有急着打进去,而是在短暂交火之后,留下小股部队进行监视,主力部队对这些城池弃之不顾,继续深入直达巴格达,推倒了萨达姆的暴政。

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美国人打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战争?美国入侵伊拉克,这是一场不对称战争。美国留下来监视伊拉克城市的部队也不是伊拉克守军所能抵抗的。

更何况伊拉克守军早已经没有了斗志,所以美军才能够一反军事常理的,长驱猛进,无视一路上的伊拉克城市的守军。而且美国人的后勤补给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可以绕过这些城市,直接采用空投空运等方式为前线进行补给。

这在古代是做不到的。原因就在于古代的交债双方实力差距并没有达到美国伊拉克之间的距离。而且也不可能像美军这样完全不用顾及后勤的压力。

当然在理论上,攻击方完全可以绕过城池的防御继续深入,毕竟进攻的道路有千万条。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很大。原因很简单,你一旦绕过了敌人的城池,你就等于腹背受敌,身后城市里的军队随时随地会出现在你部队的后方,与前方的敌人行夹攻,对进攻方起造成巨大杀伤。

很有可能你在前方与敌人杀得正嗨,突然从后方冒出一股部队来,一下子就出其不意地冲散了进攻方的阵型,古代作战阵型一乱基本上就已经决定了胜负的走向。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这些绕过城市里的队伍可以化整为零,尾随进攻方的部队,不时的进行袭扰,使得攻击方的部队,不得安生,致使其战斗力下降。

再者,由于进攻方部队的深入,后勤补给线势必拉长,由于有一部分城市被绕过,后勤补给部队也不得不绕路走,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后勤压力。

可是如果光绕路走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倒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那些被绕开城市的部队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你的后勤部队进行攻击,这些军队可能打敌人的精锐部队尚且不足,但是攻击这些后勤补给部队,我想应该绰绰有余。毕竟打后勤部队不求全歼,只要放一把火烧毁运送的辎重就算完成了任务。

后勤补给线被切断,对于古代军队来说,打击是致命的。尤其是这种绕开后方城市孤军深入的军队,遇到这种情况,对于他们而言,要么继续前进,攻打下敌人的城池获得补给,要么就等着敌人的重兵集团前来围剿,随后灰飞烟灭。

当然,如果是以骑兵为主的古代游牧民族军队确实能够实施千里奔袭,快打快撤。但是他们在敌人后方的活动并不长久,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可以通过劫掠来获取物资。对于这一点小规模部队自然可以,但是大部队很明显就不行。

大部队所需要的给养物资不是一个小数字,光靠劫掠百姓很难养活这些部队。所以只能是小部队,能够采取这样的方法,快打快撤,干一票就走。因为部队的规模不大,很有可能遭到敌人的铁壁合围,届时想逃都逃不掉了。

所以说我们古代的将领都会选择老老实实的攻城,而不是投机取巧的让开城池长驱直入。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中国为何要拼命拿下西域?西域有那么重要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的大一统王朝的国家版图,曾长时期都是哑铃形状的。传统汉地十八省在东,西域诸国在西,东西之间则有青藏高原与祁连山脉隔出来的2000里的河西走廊。在河西走廊北面,是蒙古高原上的戈壁滩;在河西走廊南面,是青藏高原的冰川。中原王朝对传统汉地完成初步开发,释放了想当一部分地缘实力的同时,匈奴人在漠北也完成

  • 倘若夷陵之战昭烈帝赢了,历史的走向又会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好,我是头条小蜗。我的观点是,夷陵之战胜与败都无关紧要。胜利也好,失败也罢。三国依旧是三国,胜利后的蜀汉,荆州也不会失而复得,孙权怕的是联盟解体,而不是在乎蜀汉的强大,所以孙权是愧疚的,他也仅仅是想拿回荆州,而非要关羽的性命。这是触犯到刘备底线的事情。然而事情已经发生,后悔也是枉然。夷陵之战的结

  • 汉人的宋明两朝为何“无力”实控西域?而满清为何拼死必拿西域?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三朝对比下来,情况各有不同,但宋明相似之处较多,满清不同。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1.军事实力。宋朝经济繁荣,军事实力无力征讨西域,只能自保,西夏,辽金的进犯骚扰,已经让宋朝廷焦头烂额;明初期军事较强,徐达,常遇春,朱棣等多次重击北元残余势力,修筑长城,但是自从英宗土木堡之变,明朝军事在西北

  • 淄博马鞍战斗击毙日本鬼子最高军衔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大佐。马鞍山地处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境内,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通往渤海区、胶东区的交通要道。1942年10月,日伪军突然包围马鞍山,我军守山的30多名伤病员和家属们浴血奋战,消灭了100多个日伪军,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八路军115师教导一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等27名同志壮烈

  • 历史上马鞍山和县对南京有多重要?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时,蒋总统对和州非常重视,四八年南京开国民代表大会,将介石给和州区二名国大代表名额,可见和州在民国时代的重要性。?明朝朱元章在和州兵败被敌兵追赶被民女所救民女最后跳河自杀。朱元章登基后把民女自杀的河封为玉带河,并建十坐石头桥为此记念玉带女。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

  • 在中国历史上,重庆合川的钓鱼城为什么那么难以攻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重庆合川的钓鱼城在抗元战争中,经历过,围困断粮、大军压城,弓弩强攻,恐吓威胁等一系列军事手段。整整坚持了40年,直到南宋灭亡之后,大势已去,在忽必烈答应不伤害城中百姓一分一毫之下,开城投降,钓鱼城32名将领,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千秋忠烈,是大英雄尔。重庆合川钓鱼城这么难攻打,主要包括包括三个方面,天时

  • 有人说夷陵是东吴的最后一道屏障,过去就是一马平川,陆逊已经退无可退了,是天助陆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替关羽和张飞报仇,以七十五万大军兴兵伐吴。东吴鼠辈见刘备大军前来,一味的向刘备乞降,表示只要刘备罢兵,愿意归还荆州和孙夫人。再被刘备义正言辞的拒绝后,孙权拼凑了二十万兵马慌忙迎战。仿佛,东吴对刘备的讨伐一点准备都没有。若是夷陵败了,东吴就完蛋了似的。但是其实,历史上的夷陵之

  • 完颜雍是如何上台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完颜雍被后世推崇为小尧舜,谥号“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也是各种史书中被称为最有作为的金朝帝王之一,足以与他的爷爷、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相提并论。不过按照封建时代的礼制,完颜雍的上台可不是那么光明正大,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造反”上台,“篡夺”了皇位。金国前几任皇帝的关系比较复杂,并不是单纯的父

  •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曾经最远打到欧洲哪里?他们占领过多少个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说到古代的蒙古帝国大家都不陌生,古代蒙古帝国,四面出击,到处开疆扩土,令敌人闻风散胆,最终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疆域,下面我们来说说,蒙古帝国有多大,鼎盛时期的蒙古帝国,攻破了今天的莫斯科,最后因为北欧冬天下起了大雪,蒙古军队怕马蹄陷进雪里面而撤退,使北欧诸国幸免于难,在西方最远打到欧洲的

  • 唐朝在安西四镇只有两万驻军,为何能牢牢控制辽阔的西域?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事实上,唐朝西域驻军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一种恐怖的水平,一万人就敢灭一国是常有的事。唐朝在西域大规模用兵只有两次,一次是李世民灭东突厥时动用了十几万大军,第二次是唐高宗时期,突厥大规模叛乱,李治派裴行俭率30万兵讨伐。除了这两次,在西域,只要谁敢不服,基本上就是西域驻军出动,有时出动一万,有时出动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