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南北战争中,为何只有明朝能够从南方逆推战胜北方?

古代南北战争中,为何只有明朝能够从南方逆推战胜北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80 更新时间:2024/1/24 0:05:20

我是小小,关注我将有更多精彩的内容。

首先我们得明白战争打的是什么,打的是经济实力,谁的后勤保障做的好,谁就能在战争中占据优势。自从“五胡乱华”和“衣冠南渡”历史事件后,大量汉人南迁,此前北方中原地区历来都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开始逐步转移至尚未开发的南方地区。

宋代时期,由于北方地区长期由北方游牧民族控制,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只能发展南方,有宋一代,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巅峰,当时南方的粮食产量比北方要高,而且南方地区的安徽、浙江、江苏三省是著名的的“鱼米之乡”。

南宋被灭后,蒙古人开始统治全国,由于蒙古人是从北方消灭南方政权的,所以元朝的统治者们主要经营北方地区,而对南方地区则实施高压的政策进行压制。

元末,由于统治者的昏庸和长期对南方汉人的压榨,东南地区率先爆发大规模的起义,其中朱元璋集团用“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正确的战略方针积蓄力量,后来经过多年的征战先后灭掉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南方的诸侯,统一南方。1389年明朝集团将北方残元势力赶回蒙古草原,收复汉人丢失长达几百年的北方地区,长达22年的北伐终于以明朝胜利告终。

明代政权之所以可以是从南方向北方统一建立的政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当时朱元璋集团占据的是南方粮食产量高的地区,如果没有钱粮,士兵很难会卖命,所以这是朱元璋集团的重要优势。

2.朱元璋集团刚开始采取的是低调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战略方针,使得元朝集团在初期没有将朱元璋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朱元璋得以用大量时间积蓄力量。

3.当时元朝政府是蒙古人建立的,他们根据地是在蒙古草原,重心是在北方地区,对南方地区则没有用心经营,而且当时元军精锐大都部署在北方地区,而且当时的汉人的民族意识很强烈,所以当时朱元璋集团起兵后得到汉人的大力支持。

4.朱元璋集团统一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后,实力暴涨,手下名将如云,反观元军最厉害就只有王保儿一名将领,还饱受元朝统治者的猜忌,而且后来的明军大量装备火器,所以在此之后的朱元璋集团打起元军来则是顺利得多。

综合以上所述,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从南方统一全国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是异族,而且长期压榨汉人,不得民心。所以当时的朱元璋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想不成功都难。最后一句总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为什么只有明朝能实现由南到北的逆推?

首先要从当时的统治者蒙古人说起。

元朝建立后,名义上的版图横跨欧亚,可实际上元朝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围也就是中原蒙古朝鲜西域这一片,其余的领土都是各个汗国控制,基本属于游离状态,时不时的汗位之争,内耗极大。

中原又是元朝最重要的赋税来源地,蒙古人又不善理财,残酷的民族政策,带来的是民族对立仇视,民族矛盾尖锐。作为统治阶层的蒙古人,不是像汉唐那样通过盐铁专营,或是其他国家政策聚敛财富。而是很低级的加税,没钱就加税,甚至曾有过将汉人的土地变成牧场的想法。

当王朝到了末期时差不多都一个路子,先是天灾,后来人祸。元朝也一样,黄河水灾,正常思路是朝廷上商量怎么救灾,可蒙古人不一样,他们商量的是救不救灾,奇葩地很。别以为出主意不救灾的就是坏人,恰恰那是最了解元朝的人。那时的救灾还不如不救,救济还没出中央就截留一半,再层层克扣,到了老百姓这里只能谢谢朝廷,挺着肚皮挨饿了,民间怨气冲天。与此同时基层的官员可不管你是不是遭了灾赋税该交还得交,真是外甥打灯笼照舅。与此同时蒙古人的生活奢靡腐化,战斗力直线下降。蒙古铁骑也不再是当年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了。

说完当时的蒙古人,再说说汉人。

当时人分四等,汉人居下层,被蒙古人打死了都得自认倒霉,人家赔你头驴子都算有良心。毫无政治地位,可是当时中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物产丰富,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不匹配,又没有上升通道(科举只是象征性的),只有自己争取了。

于是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拉开帷幕。有人说是天灾导致民变,那只是表象,其实造反的中坚力量是地方的汉族地主豪强,他们是想要政治权益,蒙古人不给,只有自己争取了,造反的干活。其中代表就是郭子兴了,就是朱元璋的义父兼岳父。

那个造反有理的年代,谁能拿出正确的政治口号,就有角逐天下的可能,最初的红巾军老大韩山童刘福通在第一轮pk中出局,剩下的小弟再组局和蒙古人pk,义军和蒙古人打的热火朝天,蒙古人内部也打的不亦乐乎哦。义军和义军之间也没闲着,都是一通打。

等蒙古人内斗结束了发现,义军也排出了老大,朱老大成了和蒙古人角逐天下的人。老朱有两个其他义军不具备的优势,也是角逐天下的军事优势,一是骑兵,二是火器。这是军事优势,更要命的是老朱抓住了斗争的精髓,即政治正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分化瓦解敌人,消解他们的斗志。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

但凡是正义的事业都会成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老朱当时的口号和现在的建立新中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是具有同样的精神感召力的。是当时的精神原子弹,但凡有正义信念的军队,都是战无不胜的,看我们现在的人民军队,那时的明军也一样,为了从蒙古人手中解救同胞而舍生忘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南方和北方容易发生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地域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仅南边和北边,也有东边和西边。中国历史上主要是南边的农耕文明和北边的游牧文明的矛盾,也有和西边的高原游牧文明的矛盾;美国有南北战争时期的北边资本家和南边的大地主的矛盾,也有西进运动时东边的新兴美利坚和西边的印第安原住民的矛盾;东西德国、南北越南、南北朝鲜等是意识形态矛盾;南

  • 可敬的爱国志士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好,岳飞是古代著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当时北方的金国出兵攻打宋朝,烧杀抢掠,遭到宋朝的反抗。从小就立志报国的岳飞从军入伍,决心反击侵略,收复被金国夺占的土地。他训练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岳家军,在和入侵者的斗争中,屡建战功。有一年,岳飞率军与金军在长江一带交战,打得敌人望

  • 一脚踢爆黑暗魔神的迪迦是本体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迪迦原本是三千万年前的超古代黑暗战士后经由地球警备团团长幽怜感化变为光之战士在上一次齐杰拉花盛开时未干涉人类选择留下身体化作石像就在地球本体意识离开后因阿姆伊大古的遗传因子而再度觉醒所以大古等人变得不能说是完全的迪迦《开心鬼救开心鬼》开心鬼的“今世”康森贵(黄百鸣饰),结识了新女友安妮(杨宝玲饰)。

  • 张桃芳为何有“中国狙击之王”的美誉?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近代战争中,除了飞机坦克等不可抗拒的重型武器之外,士兵们最恐惧的,就要数狙击手了。在国外媒体评选的世界十大狙击手中,来自中国的军人张桃芳赫然在列。要知道,能进入这份榜单的都是像“白色死神”西蒙海耶、伊万西德萨连科这样的传奇人物。张桃芳能与这些人物排列到一起,显然也是具有超凡实力的。(张桃芳旧照)那

  • 爱国名人故事有哪些(包括主要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

  • 公元前国内外有什么著名的海战?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的海战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发生于公元前485年的吴齐海上大战,结局是齐国大胜,吴国败北。还有发生于公元前480年的波希萨拉米海战,希腊雅典军队战胜了波斯人。还有公元前260年,米列海战,罗马帝国战胜了迦太基人。再有公元前37年,凯萨大帝的养子屋大维被小庞培军队击败,残余的战船为飓风摧毁。公元前4

  • 爱国战争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1八女投江——英灵永垂不朽“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

  • 古今名人爱国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文天祥宁死不屈。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

  • 太平天国与英法交战的记录有哪些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觉得最动人的故事是,够硬气。不和外国侵略者勾结,平分中国。不承认外国人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就算战败也没有签订过任何不平等条约。拒绝了鸦片贸易,禁止鸦片在中国通行。毫无疑问这会损害英国的利益。最后大家都知道带来了战争。并被清朝和英法联军联合绞杀。如果没有外国侵略者的帮助。清朝很可能干不过太平天国。在上

  • 为什么古代有一些将军十几二十岁就战功赫赫?是与现代人体质不同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与体质关系不大,关键是有机会做指挥官的位子。近现代同样有很多非常年轻就战功赫赫的将军,像林彪寻淮洲等。在现在的和平时代,军队也非常正规化,战功赫赫的年轻将军才显得不可思议。林彪林彪元帅生于1907年,1926年从黄埔军校毕业担任排长,时年19岁。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只有20岁。到1930年,林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