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体质关系不大,关键是有机会做指挥官的位子。近现代同样有很多非常年轻就战功赫赫的将军,像林彪寻淮洲等。在现在的和平时代,军队也非常正规化,战功赫赫的年轻将军才显得不可思议。林彪林彪元帅生于1907年,1926年从黄埔军校毕业担任排长,时年19岁。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只有20岁。
到1930年,林彪23岁时,已经战功赫赫,是红军中的名将,担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将军。
1932年,25岁的林彪成为红一军团的军团长。红一军团是红军的主力部队,林彪成为红军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名扬天下。
寻淮洲红军名将寻淮洲比林彪更年轻的时候已经成为战功赫赫的将军,如果没有牺牲,多半能成为开国元帅。
寻淮洲生于1912年,1927年15岁时参加秋收起义并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
1930年,仅仅18岁的寻淮洲已经参加过无数次战斗,战功赫赫,成为红12军第35师师长。18岁的师长,和平年代根本无法想象。
1932年,20岁的寻淮洲成为红21军军长。
1933年,21岁的寻淮洲成为红七军团军团长。
1934年,年仅22岁的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在作战中牺牲。
只要分析一番下面战功赫赫的少年将军的情况,就不难揭开问题的谜底。
霍去病,西汉名将,17岁任骠姚校尉,以八百精骑歼灭匈奴二千精锐,因功受封冠军侯;19岁任骠骑将军,两击河西匈奴,歼敌四万余人;22岁深入敌境二千里余,歼敌七万余人。
孙策,东汉末年军阀,17岁继承父亲遗志,25岁平定江东,奠定江东霸业基础。
岳云,南宋少年将军,12岁从军征战沙场,历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等职。
夏元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14岁追随父亲和老师征战抗清战场,17岁被清朝杀害。
不知大家看出点什么没有?
霍去病有个大将军的舅舅,而且都是私生子,正所谓“惺惺相惜”,最重要的是霍去病对军旅之事非常热衷,又有天赋,还有名师舅舅的从小指点,更有汉武大帝的敢于使用,才有了出征的条件和立功的机会。
孙策有个江东猛虎的父亲孙坚;岳云有个了不得的南宋大元帅父亲岳飞;夏元淳有个明朝大将的父亲夏允彝。所以,作为将门之后,只要自己喜欢习武、军略,长辈高兴还来及呢,还怕没有人教吗?
同时,古代军制还是世袭制,即:爷爷是军籍,到了父亲也是军籍,到了自己同样是军籍,再到后面的孙子辈同样也是军籍。正所谓:“子承父业”。只要自己喜欢军旅、习武,还有天赋,更有乱世到时的机会,则根本不用担心没有成为将军的机会。
所以说,无论是古代人也好,还是现代人也罢,只要有天赋,又能从小习武,还有名师指点武艺与军略,更有乱世的良机,少年将军之名则不难实现。
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虽然只是平民百姓家庭,但是从小对习武、谋略极有天赋,又能有幸遇到名师传授武艺、谋略,同样也有成为少年将军的可能。如:罗士信,隋末唐初猛将,14岁任张须陀侍卫,21岁任总管,26岁任绛州总管,封剡国公;再如,平定安史之乱的唐朝名将郭子仪;还有大家熟悉的三国名将,白马银枪赵子龙等。
同时,由于古代战乱频发,从而也给这些身怀武艺、韬略的少年人提供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如:蔡锷,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29岁便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临时革命军总司令。所以,乱世也是孕育少年将军的土壤。
总之,家世、传承、喜好、刻苦、天赋、名师、机遇等内容,才是成就少年功名的先决条件,就算你拥有天生神力,但没有这些条件,依旧很容易成为战场炮灰。所以,古代人能否少年建功,并不是说体质条件就比现代人好。再如:津门大侠霍元甲,虽然从小身体羸弱,但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武学宗师。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