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公元前国内外有什么著名的海战?

公元前国内外有什么著名的海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57 更新时间:2024/1/24 3:06:44

公元前的海战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发生于公元前485年的吴齐海上大战,结局是齐国大胜,吴国败北。还有发生于公元前480年的波希萨拉米海战,希腊雅典军队战胜了波斯人。还有公元前260年,米列海战,罗马帝国战胜了迦太基人。再有公元前37年,凯萨大帝的养子屋大维被小庞培军队击败,残余的战船为飓风摧毁。

公元前486年,吴国从海路攻齐,在琅琊海面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战国时期,琅琊经济繁荣,以富饶闻名天下。

中国历史上的古人是如何征服大海的?

很遗憾,中国是个大陆文明传承的国家。对海洋至今也未曾征服。我们还在入海口转悠呢。

可以说人对自然有着天然的征服欲,所以世界所有与海洋接壤的国家,都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

我简单的就自己所了解的,说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对海洋的探索,之后的不细说(了解点历史的都明白);

中国有句古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中国首先是一个靠山、靠水的大河文明国家,进而发现广袤的海洋,而接触海洋的;

从华夏起源的传说中,可以看到对大河的探索,无论河图、洛书,还是夸父大禹的传说,对大河捕鱼、舟船制造都有了一定的探索;

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海洋物品应该是殷商的贝壳钱币了(据说有印度洋的、有太平洋的),商人的足迹可以说遍及各地,

甚至外国学者和国内学者推测商亡国的时候,有遗民海陆至墨西哥,重现的上文明的辉煌(玛雅),从侧面可以证实,商的舟船是能够抵御海浪的;

如果这个传说和推论是真实的,那么可以说,商人成功西渡是中国古人第一次走向征服海洋的道路;

古代一直与吃、穿、住、用来决定对未知事物如何征服,那么接触海洋应该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

从历史记载看,最早记载古代中国关于海洋的文字,《尚书禹贡》(有人说尚书是伪作,但其时代价值不可否认)、《史记货殖列传》;

陈述的也是周代渤海、东海边缘的沿海诸国,关于盐场、渔场的记载;

春秋时期沿河诸国都有自己的河上舰队,比如齐、吴、楚、越...而船的形式可以说大小皆有,单双层皆有;吴王僚派公子光伐楚,“吴楚水战”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水战记录;

这也说明,沿海各国有了对于河船,转海船的基础;吴败齐杀掉悼公,这是古代中国第一次有史可查的海上战争,在之后就是越(勾践)灭吴时的海上围堵;

这也开的东海诸国发展海洋势力的先例,至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造船业的盛行,可以说求胜的军事行为开辟了古人对航洋的探索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批人,他们用思想征服海洋,诸子百家,思想跳跃千里,各种关于海的畅想与传说,随着古老宗教的兴起,开始了逐梦之旅;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名曰归墟。

《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关于海的畅享,随着道教的壮大,到秦汉时期,有了海外三仙山之说(蓬莱、方丈、瀛洲),后来甚至出现了徐福入海求长生不老药的传说;

但是秦汉时期及以前,都是对海洋最初的探索,包括盐、鱼、船、战争、求仙、问药等,甚至东吴对于琉球也只是探访而已;

第一次大规模海战,发生在隋唐时期,隋征高丽,唐倭白江口海战,日本开始学习中国各种技术;

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一直维系到元末,甚至名初期的官方活动七下西洋,可以说是商业、经济的成功对外探索,无论航道的选择,还是经济作物的引入,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蒙古灭宋后,接手了宋的船舶制造能力,对于日本的征伐,也表现了一个野蛮民族对自然科学的短板,损兵折将;

明后期开始,除了农作物引入其他的近代史都有说过.......

对于海洋的探索,开始于对活下去的追求,兴起于对战争胜利的需求,兴盛于对经济利益迫切追逐,衰落于故步自封的自大态度,再次兴盛于列强的不断羞辱;

也可以当做中华民族的发展支线,来看在儒家“圆”思想的影响下,各种行业发展的起始、终结、再起始的过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爱国战争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1八女投江——英灵永垂不朽“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

  • 古今名人爱国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文天祥宁死不屈。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

  • 太平天国与英法交战的记录有哪些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觉得最动人的故事是,够硬气。不和外国侵略者勾结,平分中国。不承认外国人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就算战败也没有签订过任何不平等条约。拒绝了鸦片贸易,禁止鸦片在中国通行。毫无疑问这会损害英国的利益。最后大家都知道带来了战争。并被清朝和英法联军联合绞杀。如果没有外国侵略者的帮助。清朝很可能干不过太平天国。在上

  • 为什么古代有一些将军十几二十岁就战功赫赫?是与现代人体质不同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与体质关系不大,关键是有机会做指挥官的位子。近现代同样有很多非常年轻就战功赫赫的将军,像林彪寻淮洲等。在现在的和平时代,军队也非常正规化,战功赫赫的年轻将军才显得不可思议。林彪林彪元帅生于1907年,1926年从黄埔军校毕业担任排长,时年19岁。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只有20岁。到1930年,林彪2

  • 历史匈奴人是否对汉朝实施过生物战争,也就是瘟疫,让中原王朝损失惨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士兵爆发疫病永远是统帅最担心的状态之一,而且也是战争中经常遇到的状态之一。在汉代,大汉军队同匈奴军队的对抗过程中,前期匈奴一方作为强势的抢掠者,自然不会对大汉军队实施生物战,但是到了中后期,匈奴人面对强势的大汉军队,自然无所不用其极,对水源进行生物细菌战

  • 传说中的“奇门遁甲”,在古代用来打仗,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奇门遁甲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打仗的!当然在战争之前预测战争胜负也是奇门遁甲的主要功能!清末军事幕僚朱浩文在做《奇门旨归》书中有许多奇门的实例就是预测当时战争胜负的!如太平天国攻陷义宁州课,太平天国攻打兴国州城课,苏子熙军门平苗乱诸课,苏子熙军门开赴广东抗法前线课等等!孙子曰庙算多者胜,及至出兵要背生门

  • 古代的将军能指挥士兵勇猛作战靠的是他过人的谋虑和勇气还是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将军指挥士兵勇猛作战,士兵都上去拼命,是什么让这些士兵这么拼命地作战呢?1军纪军队要有铁一样的纪律,允许你做什么,不允许你做什么。这里我们参照一下韩信的十七禁令五十四斩: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 为什么古代战争多发生在秋天?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这是因为古代的中国文明从本质上来讲是农业文明。在国防力量构成上,除了少量职业军人,部队的基干力量是由农民组成的。武装农民平时劳作,战时拉过来打仗。所谓耕战,耕在前面,经济生产为主,国防军事为辅,军事行动要围绕经济生产这个中心来进行。所以农忙时节一般休战,抓紧时间搞生产,毕竟兵马未

  • 有的时候明明打了胜仗,实际上却败了,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战役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这里就要说到解放军一个让毛泽东非常生气的胜仗了。1948年12月5日,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解放密云,全歼敌军军1个师8000余人,又赢得一次大捷。但是,当解放军胜利的消息传到西柏坡后,毛泽东却气得在雪地里走了好几圈,并严厉批评前线将领。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解放军打了胜仗,毛泽东还如此生气呢?毛泽东在

  • 古时猛将带几十兵马或单枪匹马吓退上万的军队,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上万军队会怕一个人吗?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打仗讲究排兵布阵,各兵种的合作使用。武将单挑的时侯的确有,唐将薛仁贵曾三箭定天山,郭子仪单人独骑退回纥兵。那是几十年疆场征战竖立的威名产生的效应,而且身后还有几十万军队做后盾。单是靠几十个人吓退上万军队,那是小说家的书上江湖。古代行军打仗依靠的是实力,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粮食供应不上,军心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