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朝鲜正式由明朝的藩属国转变为大清的藩属,清取代明朝取得了在朝鲜半岛的宗主权,清鲜宗藩关系正式成立。
“丁卯之役”是皇太极第一次血洗朝鲜的历史事件的称呼,在朝鲜被称作“丁卯胡乱”。朝鲜一直以来都是明朝的藩属国,奉明朝为宗主,所以对当时的后金采取的是敌视的态度。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在意朝鲜,但是到了皇太极继位之后,他就不这么想了,决定攻打朝鲜,血洗李氏王朝。
丁卯之役
公元1627年,皇太极命阿敏为统帅,带领后金铁骑浩浩荡荡的开往朝鲜,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后金铁骑血洗了朝鲜本土,朝鲜的安州直接被屠城,而平壤作为首都也成为了一座空城,粗略估计,死亡人数应该在十万以上。这场战争过后,朝鲜被迫与后金结盟,一起抵抗明朝,但朝鲜仍然心有不甘。
丙子之役
“丙子之役”是皇太极第二次血洗朝鲜的历史事件的称呼,在朝鲜被称作“丙子虏乱”。这场惨烈血腥的战争是发生在第一次“丁卯之役”的九年后,也就是公元1636年。在皇太极第一次血洗朝鲜后,虽然朝鲜表面上同意与后金结盟,但是实际上还和明朝保持着联系,并且对后金要求执行的政策偷工减料,阳奉阴违。
丙子之役
皇太极见到朝鲜这样做,心里当然很不爽,所以在1636年的时候,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这一场战争比第一场战争更为惨烈,不仅平民百姓和抵抗士兵死伤无数,而且还俘虏了朝鲜王妃、王子、宗室、群臣家属等76人。双方议和之后,清朝还掳掠了50万的朝鲜人带到国内当做奴隶。
军史上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个人总结的人民解放军史上的十大战役,红军时期2场;八路军时期1场;解放战争时期6场,抗美援朝时期1场。
红军时期2场1、四次反围剿,游击战典型指挥者:毛主席、周恩来、朱德
从1930年11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集结十几万兵力,先后4次对中央苏区等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红军在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人的正确指挥下,坚持游击战方针,不怕牺牲,浴血奋战,4次反围剿累计歼敌10万人,红军人数不减反增,扩大到8万余人。连续4次反围剿失败(尤其是第4次反围剿失利)让蒋介石痛心不已,他在给陈诚的手谕中写道:“惟此次挫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惟一之隐痛”。
2、四渡赤水,运动战典型指挥者:毛主席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损失惨重,被迫开始战略转移,蒋介石部署40万重兵前堵后追,敌我兵力悬殊,红军面临生死考验。值得庆幸的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军事领导地位。从1935年1月到3月,毛主席以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充分发挥运动战优势,指挥红军在3个月内四渡赤水,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以少胜多,歼敌3万余人,变被动为主动,彻底甩开国民党重兵追击,取得长征途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八路军时期1场
3、百团大战,破袭战典型指挥者:毛主席、彭德怀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为打破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和“大扫荡”,八路军总部决定,并由副司令彭德怀直接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战役期间,八路军参战部队最高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组织开展大小战斗1824次,破坏日军铁路900多里、公路3000里、桥梁车站260多处,歼灭、俘虏日军2万余人,伪军3.5万人,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的以破袭为主要任务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有力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备注:众所周知的平型关大捷历时仅半天,规模只能能算战斗,不属战役范围。解放战争时期6场4、孟良崮战役,围歼战典型指挥者:毛主席、陈毅、粟裕
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进行重点进攻。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面对敌军重兵集团进攻,于5月中旬大胆发动孟良崮战役,以优势兵力包围号称“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军之一”的整编第74师,经过浴血奋战,全歼整编74师3.3万人,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尤其是全歼整编74师,沉重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为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奠定基础,成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
5、辽沈战役,合围战典型指挥者:毛主席、林彪、罗荣桓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人民解放军发动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战役前,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敌军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3个互不相连的地区,交通被我军切断,补给全靠空运,敌寡我众,这是一次典型的合围战。东北野战军在林彪指挥下,歼灭、俘虏国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是战略决战阶段的第一场大决战,此次战役结束后,我军首次在兵力上超越敌军,奠定了彻底击溃国民党军队的重要基础。6、淮海战役,歼灭战典型指挥者:陈毅、粟裕、刘伯承、邓小平、谭震林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决战阶段的第一场大决战淮海战役。此次战役由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联合作战,粟裕大放异彩,他充分发挥自己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特长,指挥调动近百万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开阔地带,大胆穿插,分割包围,中间突破,对国民党重兵军团进行大规模歼灭,最终歼灭、俘虏国民党军55.5万人,成为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战略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敲响了国民党反动派灭亡的丧钟。
7、平津战役,围城战典型指挥者:毛主席、朱德、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辽沈、淮海战役后,我军完全占据战略优势,东北野战军入关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指挥百万大军将国军傅作义集团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我军将天津、张家口的敌军各个歼灭,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迫使北平的傅作义起义投诚。此役消灭、改编国军52万人,促成千年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8、太原战役,攻坚战典型指挥者:毛主席、徐向前
1948年10月5日至1949年4月24日,徐向前指挥人民解放军发动太原战役。面对城池坚固、重兵防御,抵抗顽强的太原城,徐向前制定了“围困、瓦解、军事打击”的作战方针,经过持续6个月的围城作战,不断瓦解敌军士气,最终发动总攻,一举解放太原。太原战役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役,也是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为解放山西全境,结束阎锡山政权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9、解放海南岛,登陆战典型指挥者:林彪、韩先楚、邓华
国民党军队退出大陆后,名将薛岳统领10万海陆空军,打造号称“伯陵防线”的立体防御体系,据守海南岛。1950年4月16日,在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韩先楚坚决主张下,中央军委决定提前发动渡海作战,四野第15兵团部40、43两个军,靠着简陋的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大规模渡海登陆,一举突破“伯陵防线”,经过15天激烈战斗,解放海南全岛,歼敌3万多人。这是我军史上最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战例,为解放沿海其他岛屿提供了宝贵经验。
抗美援朝时期1场10、上甘岭战役指挥者:秦基伟、李德生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发动“摊牌行动”,调集兵力6万多人向上甘岭发动猛攻。面对仅3.7平方公里阵地,敌军使用大炮300余门,轰出炮弹190万发,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扔掉炸弹5000多枚,后期更出动坦克170多辆,掩护步兵冲锋。我军顽强抵抗,浴血奋战,从地面阵地战,到坑道坚持作战,击退敌人冲锋900多次,阵地反复争夺易手59次,持续鏖战43天,以伤亡1.2万人代价,歼灭美韩联军2.5万人,迫使美军停止进攻,打败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解放军历史上的哪些著名战役?欢迎留言补充!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谢邀。1939年夏,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爆出了抗日战争中独一无二的特大新闻:击毙日军中将。
那就是著名中外的黄土岭战斗。
聂荣臻的部队以灵活机动的战术手段,用伏击、袭击歼敌千余人,给日军一个下马威。
被称为“山地战术家的日军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报复心切,竟然狂妄率军深入根据地腹地。
接到杨成武通报,聂荣臻立刻想到那里有一片奇峰谷,敌人孤军深入,完全可以吃掉他们。
3日凌晨战斗打响,杨成武指挥部队迅速全面进攻,彻底歼灭了骄横成性的日军50O余人。
阿部规秀得知消息,恼羞成怒,亲自率据点1500日军向雁宿崖进犯。我军得到敌情报告后,决定再次利用有利地形,集中打击日军。
日军继续由黄土岭东进。7日下午3时,日军进入伏击圈。一声号令,子弹像暴雨般落在敌群,日军阵形混乱,急忙抢占山头,企图突围。
聂荣臻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一情况,立即命令杨成武迅速调整部署,缩小包围圈。
激战中,发现一处独立民居猬集了一群敌人,其中有人指指划划,像是一群军官,立即命令军分区炮兵用迫击炮火力对其袭击。轰!轰!几发炮弹正确落在敌群中,日军“护国之花一阿部规秀中将凋谢了。
日本报纸曾连续三天通栏标题: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日本官员哀叹:中将级指挥官的阵亡,是皇军成立以来未有过的。
战后,八路军指战员掩埋了日军尸体。聂荣臻派人将阿部规秀绣有两颗金星的黄呢大衣和金把钢质指挥刀转送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