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的汉初三杰、明初三杰、晚清三杰、北洋三杰都是谁,有怎样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的汉初三杰、明初三杰、晚清三杰、北洋三杰都是谁,有怎样的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23 更新时间:2024/1/15 16:38:33

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打天下,打败项羽主要的功劳在韩信。韩信没有成为大将军前,刘邦不是项羽的对手。韩信成为大将军之后,刘邦还不是项羽的对手,但韩信可以对付项羽。韩信将项羽的主要军事力量楼烦骑兵给灭了,使得项羽失去争夺天下的大杀器,最终让刘邦赢了项羽。

萧何是管大后方的,他镇守关中,收服秦民之心,不断给刘邦送兵源和给养,如果没有萧何的后勤保障,刘邦也没有资源和项羽打持久战。

张良主要是负责战略,他不负责具体事务,他类似刘邦的脑袋。比如要不要分封六国之后,定都在哪里,怎么分封功臣等等这些方向性的事情,张良就会发表意见。具体的事情一般张良都不插手。如果刘邦架的是大船,张良就好比刘邦船上的指南针。

萧何跟着刘邦时间最久,张良次之,韩信最短。

大结局:

韩信被封为楚王,后以谋反之名降为侯,最后被萧何和吕后联手杀害。张良被封为留侯,本来刘邦说你挑三万户的封地,张良说不要,最后张良在立太子这件事上站队吕后,受到吕后礼遇。

萧何被封为丞相,定为功第一,享受上朝不趋,带剑这样的特权,哪怕萧何再低调,刘邦最后还是怀疑他,萧何没有办法只得自污,故意强占老百姓的田地房产让刘邦抓了下狱,最后释放。

明初三杰:刘基、李善长、徐达刘基刘伯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前有诸葛亮后有刘伯温。刘伯温是在朱元璋成气侯之后加入的,他的作用类似张良,一方面建议对陈友谅、张士诚等人采用个个击破的方式,另一方面让朱元璋用“大明”为国号收揽民心,暗中脱离小明王。

当陈友谅来攻时,有人说降,有人说逃,刘基说战,最终朱元璋赢了。

大明朝成立后,有一次朱元璋问刘基谁合适当丞相,朱元璋选了三个人:汪广洋、杨宪、胡惟庸,刘基一一否了。朱元璋说你最合适,结果刘基说自己也不合适。朱元璋称刘基为先生,经常会请他去密室商议,这种特权其他大臣很少有。

李善长类似萧何,他是比较早加入朱元璋的队伍,主要负责后勤,以及一些人员的推荐工作,他制定专卖两淮之盐法,茶法。恢复制钱法,开矿冶铁,制定鱼税等来补充国库。他受封韩国公,朱元璋曾经说过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这有些类似刘邦对萧何的点评。朱元璋将他作为首位,诏书中将他比作萧何。

徐达是朱元璋的好朋友,他们从小就开始混在一起,是朱元璋的真正的铁班底。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后攻灭张士诚,再后来攻入元大都,灭亡了元朝。徐达类似刘邦的韩信,百战之神将。

大结局:

刘基急激勇退后染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去探望。在此之后刘基的病情更为严重,后刘基向朱元璋婉转说起这事,朱元璋没有反应,所以有人猜测是胡惟庸下的手。刘基病死后他的长子刘琏被胡惟庸一派胁迫堕井而死,次子刘被明成祖下狱,狱中自缢。

李善长涉胡惟庸案,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时年七十七岁。长子李祺因为娶朱元璋的女儿临安公主而免死,但被流放。

徐达镇守北平之时得了背疽,后去世,传说他不能吃鹅,结果朱元璋派人送蒸鹅给他,吃后不久就去世了。徐达去世之后,朱元璋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长子徐辉祖被明成祖削爵并禁锢于家中去世。

晚清三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三个人大家都比较熟悉,就简单地介绍一下。

曾国藩组建湘军,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对当时的清朝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个兵工场,第一批留学生都与他有关。1872年他在南京西花圃散步,突然感到脚麻,回到书房端坐不久就去世,无疾而终也算是善终了。

左宗棠不是进士出身,这个成了他心中的大病,六十多岁时他说不当总督要积极备考,最后朝廷赠他一个赐同进士出身。他主要的功绩是收入新疆。台湾设省也是在他的呼吁下完成的。胡雪岩因为他而成为红顶商人。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中最有争议的人物,《辛丑条约》就是他签订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他有一个曾外孙女叫张爱玲。

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是三杰之首,在小站练兵时就追随袁世凯,很快就得到重用,军中的成绩考核,人事的升降大多会和王士珍商量。后来袁世凯的权力越来越大,王士珍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袁世凯当上总理后,王士珍就成为陆军大臣。

不过王士珍是忠于清朝,他对于清朝皇帝退位之事很有看法,不愿副署退位诏书,辞官退居。

袁世凯当了大总统,段祺瑞、冯国璋开始坐大,有些节制不住,这里袁世凯请了数次才将王士珍请出山,袁世凯死后担任过民国总理。

王士珍是三杰中的龙,段祺瑞是虎,段祺瑞一生清贫,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袁世凯将自己的义女张佩蘅嫁给他当继室。他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梁超对他的评价是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

冯国璋是三杰中的犬,当过民国副总统,也代理过总统。他被清廷认为是可用之人,可信之人,所以担任禁卫军总统,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时,禁卫军表示反对,最后是他做的工作,使得禁卫军不再反对。袁世凯将自己的家庭教师周砥介绍给冯国璋为妻,所以他是袁世凯的铁杆。

不过令袁世凯没有想到的是冯国璋后来成了反对他称帝的一股核心力量,公开要求袁世凯退位。

大结局:

1930年7月10日,王士珍因肠癌而在北京去世,1936年11月段祺瑞胃病突然发作,第二天病逝,有一点必须点赞的是他晚年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当然他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1919年12月冯国璋病逝,他有一个后代叫冯巩。

汉初三杰指的是韩信、张良、萧何三人,这是刘邦对他们最高评价,刘邦曾说他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借助了三个人的力量,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张良第一;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保证后勤,萧何当之无愧;论率军战必胜攻必克,韩信毋庸置疑。这几点都是刘邦所不足的,但是正因为三位人杰的帮助,因此刘邦最终从才得以夺取天下。

明初三杰指的是指刘伯温、李善长、徐达三人。刘伯温此人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兵法,朱元璋称赞他可媲美汉初的张良;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丞相,常伴朱元璋左右,在识人用人上给予了朱元璋许多宝贵的意见;徐达是朱元璋儿时的伙伴,也是朱元璋的大将军,骁勇善战,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晚清三杰指的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这三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汉人,晚期的大清已经病入膏肓,中期以前,汉人几乎是不可能在大清的政治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的,但是中期以后,随着大清越来越多的内忧外患,单靠满人自己已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问题,依靠汉人的力量已经是不得不做的选择,于是三人逐渐走上大清的政治舞台,为大清又多延续了几十年的光景。

北洋三杰指的是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人。王士珍被称为北洋之龙,凭借着过人的才智,他在袁世凯的手下如鱼得水,并深得其信任,职位一度高升至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段祺瑞被称为北洋之虎,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也是袁世凯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人称六不总理;冯国璋被称为北洋之豹,和段祺瑞一样,深受袁世凯的赏识和信任。三人在袁世凯死后也是称霸一方的诸侯,深深影响着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对东南亚地区的战争,胜率普遍不高?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朝历代为了保证江山稳固,都或多或少对中南半岛进行过征战,但是很多时候都以惨胜或者班师回朝为结局收场。中南半岛这块土地到底是为什么成为王朝眼里“难啃的骨头”呢?下文以明朝永乐年间对越战争和清缅战争为例。明朝朱棣本来无意干涉越南安南国,毕竟路途遥远,耗资不可计数,明朝也立国不久,国库也不是那么充实

  • 为何有人说历史上南方总打不过北方?有什么依据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也不一定啊,东晋谢安打败前秦苻坚的淝水之战就是南方胜利了。你说的应该分为两个时期,在经济中心还在黄河流域的时候,经济水平南方明显弱于北方。三国就是例子,虽然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但魏国占据了经济中心,各种资源优势比南方多太多。军事实际上还是要靠经济支撑的。南北朝后,经济重心南移,这时候以宋朝为主要代表

  • 古人打仗,南方人为什么总是打不过北方人,真的是北方人太强悍吗?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观点都不对,不知道这个标题想说的什么,为了让南北方对立?为了让南方瞧不起北方还是让北方瞧不起南方,都是中国人。以后这样的问题大家不用答,网特用各种问题离间祖国。南方人打北方人,南方人征战北方一是气候不适,寒冷影响战斗力,身才相应比北方人矮瘦点。俗言:强龙斗不过地头蛇,北方人是主南方人是打上门的客,天

  • 如果楚汉战争是项羽战胜了刘邦,神州大地会发生哪些奇妙的变化?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一个很具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是项羽战胜了刘邦,那肯定是项羽重用了范增和韩信,有了这一文一武的辅佐,项羽将把天下打造成最强大的军事帝国。凭借着项羽的英雄神武,加之范增的深谋远筹,大力发挥韩信的军事神才,项羽可以大展其神手,向着世界领域广泛进军。其历史功绩会大大超越亚历山大大帝。现在的神州大地可能是更

  • 甲午战争中,所谓叶志超逃跑的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题记甲午战争中,叶志超作为抗日援朝的主帅,一直以来,被钉在“贪生怕死、无能逃跑”的耻辱柱上。甚至认为他是导致中国失败的罪魁祸首。其实,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被揭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叶志超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熊包,也并不是只知逃跑的无能之辈。笔者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复盘一些当时的情况,努力为爱好历史的

  • 抗日英雄的故事40字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王小二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

  • 如何评价电影《珍珠港》里的狗血三角恋?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如何评价电影《珍珠港》里的狗血三角恋?《珍珠港》是2001年上映的一部以战争与爱情为题材的美国电影,其导演为迈克尔.贝,由本.阿弗莱特、乔什.哈奈特、凯特.贝金赛尔主演。这部电影曾获74届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被许多电影爱好者奉为经典之作。《珍珠港》的故事背景是二战初期的美国,雷夫(本.阿弗莱特饰)

  • 谁知道中国在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个:赵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宾县人。1905年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

  • 四川总督的地位极高,权力非常大,为何仅仅管理一个省份?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四川面积太大,形势又很复杂,虽然四川名义上只是一个省,但实际上相当于几个省。而且别看四川总督只管四川一省,他的任务并不轻松,因为西藏的一部分事务也归其兼管。清朝入关初期,四川没有设总督。当时由于川渝两地大部分区域都掌控在张献忠和南明政府手里,清军只控制川北地区。所以当时四川只设有巡抚,抚台衙门驻

  • 二战的德军夜间战斗机有哪些?战绩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二战德国夜间战斗机大多数是在双发轰炸机或重型战斗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具体的型号比较繁杂,大致上有以下这些。道尼尔Do217J/N,Do217J是在Do217E轰炸机基础上改进而来,Do217N是由Do217M轰炸机改进,其中Do217N加装了“斜乐曲”上射机炮Do217N亨克尔He219,这是为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