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普洛夫大楼,是一座位于斯大林格勒的四层红砖建筑,正好在一个十字路口,所以是个绝佳的观察所,而且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苏军由东岸向西岸进行补给的重要哨所,重要性不言而喻,原本已经落入德军手中,只是他们认为没什么重要性,所以防卫松懈,又被苏军夺了回来,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是一个重要的据点,当时守着这座建筑的是23名苏军战士,和数倍于自己的德军浴血奋战,并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因为当时带领他们而一名叫巴甫洛夫的中士,所以最后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大楼。
斯大林格勒的每一栋建筑,都成为了抵御德军的堡垒,士兵的生命平均不超过24小时,军官也不超过三天,双方可能一个在厨房,另一个在客厅,就这么近距离射击,尸体都成了掩体,伤亡惨重,而德军的重型武器也根本无法在巷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只能硬攻。
而巷战是战争中最惨烈的一种战争方式,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二战著名的巷战,这里原本就有很多工厂,所以建筑大多是混凝土加石头,比较坚固,而且这栋大楼底下的地下室,为了安全,至少有两个出口,同时用来作指挥所,弹药和补给储藏室,而且当时留在这里的30多个居民,挖通了这里和周围汽油厂,面粉厂的通道,指挥官每天都会通过这些通道过来指挥战斗。
为了能更好的进行战斗,他们把整栋打楼的玻璃被全部拆下来,避免交战时,里面的人被玻璃碎片划伤,一层也都加了铁丝网,以防止德军从外面向里面扔炸弹。
地面也做了处理,用沙子铺起来,避免被崩起来的碎石块崩伤,在楼的在墙上画一些伪装的射击口,用来误导德军,而反坦克炮,则放在地下室通风口处,低矮隐蔽。迫击炮则放在阁楼视野开阔处,同一楼层的每个房间都被打通,方便进出,不同楼层之间也打了洞,然后做一个简易梯子可以上下活动。
经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御,来自不同民族的二十三个苏联士兵,在这幢建筑里苦苦支撑了三个月,堪称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个背景,再来瞅瞅题主的问题。
背景当年,小个子希特勒,仗着德国人的严谨,加上普鲁士浓厚的军国主义思想,将整个德国武装到了牙齿。随后就龇起了大黄牙,一腔的口臭就喷向了整个欧洲大陆,跟着拿着先进的俩板砖,用了39天的时间,将号称军事强国的高卢雄鸡掐着脖子,踹出了欧洲大陆。
一个大耳瓜子下去,一天的时间,丹麦就从地图上磨平了。这个,好吧,咱还是严谨一点4个小时战斗就结束了。荷兰这个昔日的海上霸主,五天就被碾成了飞灰。
波兰这个两头冒尖的家伙,一头左右都喂不熟的白眼狼,确实还是有点实力,耗时一个月,也没了。
这个期间,大胡子斯大林继承了老毛子的一贯优良传统,喝着伏特加,夹着长长的雪茄烟拉了个小板凳蹲在西伯利亚的高原上,瞅着欧洲乱成了马蜂窝。按照一贯的思路,欧洲乱成这样,那些个斗败了的家伙一准就得找外援,这外援除了他老毛子,就剩下装腔作势的英国佬了。
所以大胡子斯大林准备事态差不多的时候,做个和事老指不定还能上去捞上一笔。
这个小九九还没打出来,小个子希特勒一顿骚操作,欧洲这就安静下来了,大胡子斯大林惊的雪茄烟都掉在了地上。
小个子希特勒拿着一张破纸片子交给大胡子斯大林,大胡子斯大林一瞅是一封两国互不侵犯条约。
大胡子斯大林竖着大拇哥:“你牛!”得这章可就盖上了。大胡子斯大林这协议在手,心也放到了肚子里了。
小胡子希特勒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乐呵呵的撸起了坦克新出厂的炮管子就搞了闪电战,冲进了老毛子的地盘。
大胡子斯大林这个没注意,这老腰子可就闪了,小胡子希特勒的连个豁口都没有的炮管子,就已经顶到了列宁格勒肚脐眼上了。
这么说吧,这是个有信仰的年代,老毛子的大头兵,上到每个军官下到每个士兵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斯大林格勒的每一栋建筑,都成为了抵御小个子希特勒野心的堡垒。
在这场战役中,士兵的生命值根本就来不及补充,24小时就挂了,军官还好一点,但也超不过三天。
一栋楼,第一层是德国人的阵地,这第二层就是老毛子的阵地,或者一个客厅就是双方的阵地前沿,这场战斗岂止是惨烈,挂掉的尸体都成了极好的掩体。
这巴普洛夫大楼就杵在了这片烧焦的土地上。
巴普洛夫大楼这巴普洛夫大楼其实就是一栋普通的四层居民楼,坚守在这里的是23名正牌苏联红军战士,11个俄罗斯人,其他6个乌克兰人(从前的情如兄弟,现如今……世事难料啊),剩下的还有格鲁吉亚人(大胡子的老乡)、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哈萨克人,鞑靼人以及一名犹太人。
当然还有十几个来不及撤走的武装平民,少量的妇女同志,好吧,他们的人员就这么多了。
人员虽然不多,但这栋大楼却是很坚固的,秉承了老毛子的一贯特征,粗糙但绝对耐用的特点,混凝土浇灌的地基,还有一个露出地面半拉脑袋的地下室。
还有就是周围更为坚固的汽油厂和面粉厂的工业级别的建筑,乘着闲暇的时间,他们居然将这三个点用隐蔽的沟壕连通了起来,每个人都可以从三个地方流动作战。
当然这还不算,您要是去旅游,那负责解说的老毛子一定会喝着伏特加告诉你:“我们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好吧!咱们说劳动人民的指挥是晶莹剔透般的结晶,瞧见没,现在的遗址上没有一块玻璃,当然那不是德国人子弹打破的,是他们自己在开战前就敲掉了,仅仅是为了打仗的时候,别划伤自己,瞧想的多周到。
地面都用沙子铺好,你说是为嘛?很简单,这房子很坚固,坚固到一炮打过来总有讨厌的渣子飞起来伤人,这些可爱的沙子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而且防火,即使有了小火苗,一捧沙子就解决了,你说不行,那咱就再来两捧管够。
也不知道是哪个士兵或者平民想到的主意,我们居然全票通过,在外墙上画了伪装的射击孔,你要是问效果,我怎么知道,你得问对面的德国佬。
当然铁丝网是必须的,加固到了第一层的每个窗口,要保证比手雷小一点东西都钻不进来就成。
至于地下室搞了两个出口,如果只有一个,就是拿脑壳砸也要再砸出一个,当然要注意出口的隐蔽。
当然老天爷并没有遗忘他们,安排来了三支不比炮管短多少的反坦克狙击枪,还有两门迫击炮都做好了特别的隐藏。
这还不够,每个房间,每一层包括地下室都被打通了,还装了简易的梯子。
有人就要说了,要知道整个斯大林格勒被德国人拆掉的建筑就有800多座,为何这么一个就没有拆掉呢,德国人的炮呢?
大毛他也有,而且这栋楼的大毛和其他的地方的不一样,每人一只莫辛纳甘,波波沙只要你喜欢管够,一挺马克西姆重机枪,当然子弹同样管够,因为大毛的后勤补给线就在这栋大楼的后边,还可以呼叫一把炮群的支援。
德国人有炮,俺们大毛也有。所以这个地方他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个有着辅助支撑的点,前文也说了,他们是三个点互为犄角,再加上丰富的后勤补给。
好吧这些准备,让这些个人守了58天,不是题主说的三个月,这栋大楼原本也不叫巴普洛夫大楼,而是胜利以后用一个中士的名字重新命名的。
好了,就写到这里,喜欢的加个关注,点个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