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没有胜利者,自古如此。唐朝与吐蕃死磕了近百年,最后双双在公元9世纪衰落灭亡。大唐和吐蕃的实力对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着,简而言之,在大唐在太宗高宗玄宗在位之时还能吊打吐蕃,安史之乱后,随着大唐西方边境的精锐部队被抽调中原作战,吐蕃趁机攻占大唐河西走廊,直接切断大唐安西都护府和唐政府中央的联系,并最终吃掉了西域,这个时候大唐只能勉励支持吐蕃帝国的进攻,最后二者由于连连战乱,双方都不想打仗,唐长庆元年,吐蕃内忧外困,不得不遣使赴长安求和,而大唐也因藩镇割据,中央政府无力与吐蕃争锋,便同意了吐蕃的请求,两者在长安西郊再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又二十年,吐蕃皇室内乱。公元850年,原属于大唐的甘肃因张议潮发动沙洲起义最终归唐,此后唐朝趁势收复旧唐故地。公元869年,吐蕃全境爆发奴隶大起义,统一的吐蕃政权自此不复存在,强盛一时的吐蕃帝国就此灭亡。
当然大唐也好不到哪去由于与吐蕃的战争耗尽了大唐中央政府仅剩下的军队,黄巢起义后期中央实际已经名存实亡。在公元907年,权臣朱温废唐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而自立,改国号梁,定都东京,中原大地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时代。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为什么在清朝时西藏比蒙古稳定呢?
感谢邀请!下面试着回答一下问题。
其实清朝的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主要是设立了住藏大臣制度。啊,这也标志着清朝对西藏的治理和实际控制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久的高度。在设立驻藏大臣制度之前,清朝的中央政府一般派往西藏的都是普通官员。这些官员一般情况下不涉足处理西藏地方的其他事务。完全就是完成了中央政府交付的任务后,传达旨意后直接就返回北京来交差。
但住藏大臣就又不一样!住藏大臣他有处置西藏地方事务的一切权利,通过授权,法律上以国家政策的形式确定了住藏大臣的权利。可以主持西藏行政体制,实际上就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利和地位。也许给或授权他们有足够的自治权,这样就使得住藏大臣成为了治理西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便是达赖喇嘛也得俯首称臣!
住藏大臣的印信
这一制度从根本上确定了西藏100年左右的政治、赋税、经济、军事等一系列制度的形成。而且当时的住藏大臣大多数都是清朝政府里边的能力佼佼者,这些住藏大臣个人能力突出,政治手段高明。而且对中央政府忠心不二。能彻底贯彻实施清政府的政治方针到西藏,所制定和颁布的西藏地方性政策和有关法律这些都是以清政府的核心利益为最初的出发点,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而且住藏大臣制度实施的时间比较长,前后有180多年,所以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得到了进一步得加强。
住藏大臣衙门
前后清政府对西藏住藏大臣总共派了176人次,共计138人,这些人都对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不完全统计,清朝政府对西藏地方遭受外敌入侵,向来是不惜消耗巨额的黄金,动员数10万大军进剿来犯之地。清朝前期较大的用兵就达五次之多。这些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绝大多数驻藏大臣与藏族人民同命运、共患难,血战沙场,使外军不敢进犯西藏,边境多年相安无事。
住藏大臣旧照
住藏大臣这一制度对加强祖国统一,巩固边防,促进民族团结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清朝是我国统治时间最长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个政权能维持260多年之久,真是极其不易。在清朝的民族政策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对待蒙古和藏族的政策。清朝政权的长治久安,与蒙古和西藏两个盟友的加入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正是他们的加盟更好的巩固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地位。
王钟翰先生说:“平心论之,清代满族统治者对于我国边疆地区民族,创制、执行不同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清代的民族宗教政策不但超周、秦、汉三代,甚至连煊赫一时、地跨欧亚二洲的大元帝国亦瞠乎其后。”
由此可见,清朝前期是中国史上的又一次辉煌时期,体现在清朝对蒙古和西藏的政策上的智慧。一,清朝对蒙古和西藏的统治背景不同
1.蒙满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相似,活动居住地犬牙交错,两族早有交往,一直处于战与和的交织中。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有些愿意归降的蒙族人就组成“八旗蒙古”,对不愿纳入的蒙古各部,就与清政府联盟,通过盟誓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满族各自的利益和要求。最终蒙古各部保持了固有部落形式,仍然“各安疆土”而不是“勒迁内地”,成为八旗组织中的“编氓”。而后,随着清势力不断增长,联盟变成隶属关系,先是实行外藩蒙古统治体制,后变为内属蒙古制度。
2.清朝建立初期,蒙藏大部地区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受到其他派别和政权的压制和排挤,特派人向蒙古和硕特部求援,顾实汗建议其谴使入京,与清和好,以为外援。1642年顾实汗率兵入藏,摧毁了第司藏巴地方政权,将西藏地方归蒙古和硕特部的军事控制之下。1653年,清政府分别对五世达赖和顾实汗进行正式册封,从此确立了对西藏的统治地位。随着清朝对蒙古的控制加强,也逐步建立对西藏的直接统治。
二,清朝对蒙古和西藏民族政策不同
1.清朝对蒙古实行怀柔政策,实行盟旗制,政治联姻,进行封禁,思想上推崇黄教,通过发展藏传佛教进行软化。
2.清朝对西藏先是以蒙古为中介和出发点进行,后经对西藏用藏王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及藏王的间接统治,最终变成控制转世灵童和派驻藏大臣来实现直接统治。
这些政策既有利于国家统一,还利于清朝对全国各民族的统治,保证和维护国家边疆安宁。对蒙古族推行黄教控制思想,对西藏抬高达赖和班禅的政治地位,所以相比之下,西藏较蒙古更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