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朝与吐蕃百年战争进程如何?

唐朝与吐蕃百年战争进程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2 更新时间:2024/1/24 21:39:41

战争没有胜利者,自古如此。唐朝与吐蕃死磕了近百年,最后双双在公元9世纪衰落灭亡。大唐和吐蕃的实力对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着,简而言之,在大唐在太宗高宗玄宗在位之时还能吊打吐蕃,安史之乱后,随着大唐西方边境的精锐部队被抽调中原作战,吐蕃趁机攻占大唐河西走廊,直接切断大唐安西都护府和唐政府中央的联系,并最终吃掉了西域,这个时候大唐只能勉励支持吐蕃帝国的进攻,最后二者由于连连战乱,双方都不想打仗,唐长庆元年,吐蕃内忧外困,不得不遣使赴长安求和,而大唐也因藩镇割据,中央政府无力与吐蕃争锋,便同意了吐蕃的请求,两者在长安西郊再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又二十年,吐蕃皇室内乱。公元850年,原属于大唐的甘肃因张议潮发动沙洲起义最终归唐,此后唐朝趁势收复旧唐故地。公元869年,吐蕃全境爆发奴隶大起义,统一的吐蕃政权自此不复存在,强盛一时的吐蕃帝国就此灭亡。

当然大唐也好不到哪去由于与吐蕃的战争耗尽了大唐中央政府仅剩下的军队,黄巢起义后期中央实际已经名存实亡。在公元907年,权臣朱温废唐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而自立,改国号梁,定都东京,中原大地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时代。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为什么在清朝时西藏比蒙古稳定呢?

感谢邀请!下面试着回答一下问题。

其实清朝的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主要是设立了住藏大臣制度。啊,这也标志着清朝对西藏的治理和实际控制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久的高度。在设立驻藏大臣制度之前,清朝的中央政府一般派往西藏的都是普通官员。这些官员一般情况下不涉足处理西藏地方的其他事务。完全就是完成了中央政府交付的任务后,传达旨意后直接就返回北京来交差。

但住藏大臣就又不一样!住藏大臣他有处置西藏地方事务的一切权利,通过授权,法律上以国家政策的形式确定了住藏大臣的权利。可以主持西藏行政体制,实际上就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利和地位。也许给或授权他们有足够的自治权,这样就使得住藏大臣成为了治理西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便是达赖喇嘛也得俯首称臣!

住藏大臣的印信

这一制度从根本上确定了西藏100年左右的政治、赋税、经济、军事等一系列制度的形成。而且当时的住藏大臣大多数都是清朝政府里边的能力佼佼者,这些住藏大臣个人能力突出,政治手段高明。而且对中央政府忠心不二。能彻底贯彻实施清政府的政治方针到西藏,所制定和颁布的西藏地方性政策和有关法律这些都是以清政府的核心利益为最初的出发点,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而且住藏大臣制度实施的时间比较长,前后有180多年,所以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得到了进一步得加强。

住藏大臣衙门

前后清政府对西藏住藏大臣总共派了176人次,共计138人,这些人都对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不完全统计,清朝政府对西藏地方遭受外敌入侵,向来是不惜消耗巨额的黄金,动员数10万大军进剿来犯之地。清朝前期较大的用兵就达五次之多。这些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绝大多数驻藏大臣与藏族人民同命运、共患难,血战沙场,使外军不敢进犯西藏,边境多年相安无事。

住藏大臣旧照

住藏大臣这一制度对加强祖国统一,巩固边防,促进民族团结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清朝是我国统治时间最长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个政权能维持260多年之久,真是极其不易。在清朝的民族政策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对待蒙古和藏族的政策。清朝政权的长治久安,与蒙古和西藏两个盟友的加入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正是他们的加盟更好的巩固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地位。

王钟翰先生说:“平心论之,清代满族统治者对于我国边疆地区民族,创制、执行不同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清代的民族宗教政策不但超周、秦、汉三代,甚至连煊赫一时、地跨欧亚二洲的大元帝国亦瞠乎其后。”

由此可见,清朝前期是中国史上的又一次辉煌时期,体现在清朝对蒙古和西藏的政策上的智慧。一,清朝对蒙古和西藏的统治背景不同

1.蒙满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相似,活动居住地犬牙交错,两族早有交往,一直处于战与和的交织中。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有些愿意归降的蒙族人就组成“八旗蒙古”,对不愿纳入的蒙古各部,就与清政府联盟,通过盟誓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满族各自的利益和要求。最终蒙古各部保持了固有部落形式,仍然“各安疆土”而不是“勒迁内地”,成为八旗组织中的“编氓”。而后,随着清势力不断增长,联盟变成隶属关系,先是实行外藩蒙古统治体制,后变为内属蒙古制度。

2.清朝建立初期,蒙藏大部地区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受到其他派别和政权的压制和排挤,特派人向蒙古和硕特部求援,顾实汗建议其谴使入京,与清和好,以为外援。1642年顾实汗率兵入藏,摧毁了第司藏巴地方政权,将西藏地方归蒙古和硕特部的军事控制之下。1653年,清政府分别对五世达赖和顾实汗进行正式册封,从此确立了对西藏的统治地位。随着清朝对蒙古的控制加强,也逐步建立对西藏的直接统治。

二,清朝对蒙古和西藏民族政策不同

1.清朝对蒙古实行怀柔政策,实行盟旗制,政治联姻,进行封禁,思想上推崇黄教,通过发展藏传佛教进行软化。

2.清朝对西藏先是以蒙古为中介和出发点进行,后经对西藏用藏王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及藏王的间接统治,最终变成控制转世灵童和派驻藏大臣来实现直接统治。

这些政策既有利于国家统一,还利于清朝对全国各民族的统治,保证和维护国家边疆安宁。对蒙古族推行黄教控制思想,对西藏抬高达赖和班禅的政治地位,所以相比之下,西藏较蒙古更安稳。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 汉朝有卫子夫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1]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讴者。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册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

  • 战争带给儿童哪些苦难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

  •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和平-战争-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道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发生的战争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改变历史发展轨迹的关键战役。通过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大战役。一、涿鹿之战发生于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

  • 中国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时,用了什么金属做的工具凿开了三门峡?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如意金箍棒,先变成针那么大,然后插到洞里一直喊大大大,于是就有了三门峡。历史上真实的大禹治水,没有经过三门峡。大禹真正治理的河流不是黄河,而是淮河。历史跟神话不一样。历史没有神话那么美好。过去,书籍上都写大禹治水是治理黄河。但是今天,其实书籍都已经改了,只泛写大禹治水。毕竟,神话不是历史,就算要抬高

  • 为什么有人说,在整个甲午战争中,全国上下是李鸿章一个人在同日本战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也是一部奋斗史,回顾历史方能知兴衰,回顾历史能够促进我们更好的发展,今天我们来了看看李鸿章在当年的甲午海战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一、学生战胜了老师甲午战争1894年7月间,日本向中国和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中日甲午战争”,战争持续至1895年4月因中国战败而签署丧权辱国的

  • 古代因不团结爆发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①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①关于蚩尤部落的归属,学术界多认

  • 古代驻守长城上的人怎么解决吃喝拉撒?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秦军的后勤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地方郡县、中央国尉府、军队辎重营。地方郡县长官平时就会征粮纳税,将粮草储备在地方的粮仓之中,小的粮仓由地方部队看守,大的粮仓则由野战军看守。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河套地区,秦朝大将军蒙恬率领秦军战胜匈奴骑兵后,在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

  • 为什么元军和清军可以在青藏高原作战,而唐军却无法占领吐蕃?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吐蕃帝国,太逆天。这是唐朝没能控制青藏高原的根本原因。至于说冲上青藏高原作战,然后再占领青藏高原、统治青藏高原,想也别想。唐朝不会想,元朝和清朝也不会想。唐与吐蕃的关系,不是大唐非要攻上青藏高原占领吐蕃,而是吐蕃非要冲下青藏高原侵略大唐。吐蕃守着青藏高原当土皇帝不香吗?一点儿也不香。不用看别的,看现

  • 我国历史上的五君子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尧、舜、禹、汤、孔子被称为五君子。尧:帝喾次子,名放勋,字伊祁,年十三,佐兄挚治理天下,封在陶丘。年十六,改封为唐,史称陶唐氏。年十八代挈为天子,居高辛古城。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子九,长子丹朱、次监明、三开明、四启明、五胤明、六觉明、七卧明、八晦明、九源明。生女二,长女娥皇、次女女英适虞舜为妃。舜,

  • 你喜欢历史上哪个人物带领的著名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毛主席带领的这支著名的威武之师。一、毛主席创建了一支无产阶级新型军队。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一个以农为本,以农为主的东方大国,如何缔造一支既不同于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队伍,又不同于民国时期那些新旧封建军阀中的任何一支反动部队的新型军队,这是中国建军史上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