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必须要说下布尔战争了。
布尔战争,一般指发生于1899年10月11日1902年5月31日,英国与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之间的战争,又称为南非战争。
战争一方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是当时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强国,布尔人只是移民到南部非洲的荷兰人后裔,战争双方看起来实力相差悬殊,但战争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英国人投入四十余万兵力,在阵亡两万两千人的情况下,最终只能与布尔人签订合约,停止战争。名义上,英国人取得了胜利,但实际是惨胜如败,战后英国实力大减,从此开始走向衰亡。
不过这场影响世界格局的战争,中国人却知之甚少,因为此时中国正赶上了八国联军侵华,全部人的眼光都集中在这场战争上,不过如果要回望世界历史,就不能忽视布尔战争。
英国人与布尔人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南非的土地和资源上,特别是当南非发现金矿后,这种矛盾更加尖锐,为了对抗英国,布尔人将德国势力引入南非,这进一步导致双方矛盾尖锐化,最终,双方爆发战争。
布尔人率先进攻,第一场战役就打死500多英国人,战争第一阶段,英国人遭到惨败,这大大超出英国人的预期,毕竟同英国相比,布尔人简直不值一提,于是英国掀起巨大报复,前线战场配备了大量新式装备,包括李恩菲而步枪,马可欣机枪,阿姆斯特朗野战炮等装备。在战场上,英国人也大量使用现代通讯设备,由此取得战场优势。
但布尔人也不蠢,他们发明了现代游击战争,将游击队分散到广大农村,偷袭英国人的后勤补给,交通干线,最终英国人被这种现代游击战打得晕头转向,丧失了主动权。为此,恼羞成怒的英国人发动屠村行动,结果遭到世界舆论强烈谴责。
这场战争耗费了英国2.2亿英镑军费,超过列强在19世纪的全部军费总和,但最后还是签订了和约,这场战争中的巨大花销,让英国不堪重负,在随后的列强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日不落帝国也开始出现解体的征兆。
所以,布尔战争是一场典型的胳膊拧过大腿的战争。
一般情况下,小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但凡事都有例外。给大家讲两个春秋战国时代,小胳膊扳倒大腿的故事:
一、蔺相如V秦昭王
第一回合
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想用15座城来交换。赵王根本不相信秦王的诚意,但是又怕秦军借此进犯。这时,蔺相如主动要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和氏璧献上,然后观察秦王的反应,发现秦王果然没有给他15城的意思,就骗秦王说,和氏璧有瑕疵,不告诉你,你根本发现不了。于是顺利把和氏璧骗到手。
和氏璧到手以后,拿着它对着柱子威胁秦王,宁死也要砸坏和氏璧。秦王无奈,只好答应蔺相如用盛大的礼节来接收和氏璧,并立即着手在地图上标出15城。
蔺相如看破秦王的缓兵之计,就派手下偷偷地把和氏璧带回了赵国。最终秦王也没把蔺相如怎么样,这就是成语完璧归赵的来历。
此回合,蔺相如这个小胳膊,打赢了秦王这个大腿。
第二回合
秦昭王约赵惠文王到渑池喝酒聊天,宴会上秦王要求赵王弹瑟助兴,赵王不敢不弹。等弹完了,蔺相如就要求秦王敲缶助兴,秦王不肯,蔺相如怒发冲冠,拿着缶就冲到秦王面前说,你要是不敲,我敢用一腔热血,洒你一身,秦王吓坏了,连忙敲了一下。
此后,宴会不欢而散,秦王见廉颇已经率领大军严阵以待,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此回合,蔺相如又一次获胜。
二、曹沫V齐桓公
曹沫是鲁国大将,率军与齐国交战,三战三负。后来,齐鲁会盟,曹沫手持匕首劫持齐桓公,要求把他因战败而失去的土地还给他,齐桓公立即同意了,于是曹沫就放了他。
齐桓公脱离危险后,想要反悔,被管仲劝止了。
这也是小胳膊战胜大腿的典型案例。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