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打仗的时候,会有很多意外发生,你觉得战争史上发生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是哪些?

打仗的时候,会有很多意外发生,你觉得战争史上发生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是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1 更新时间:2023/12/24 8:23:26

东北蒋军精锐第九兵团本来是有机会逃出生天的,黑山阻击战打到10月25日的时候,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从截获的我军件上发现,东北野战军攻锦主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赶来,他深知所谓“克复锦州”已经是梦话,再不跑路就得全军覆灭,于是决定不顾一切营口逃窜。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再进攻东野十纵的阻击阵地,也不顾解放军的火力侧击,以主力新六军掩护侧翼,其它所有部队迅速通过黑山大虎山走廊,全速向东南方向的营口撤退,力图依托港口顽抗或者是从海上逃跑。廖耀湘命令郑庭笈的第49军为全兵团前卫,新一军、第71军、青年军207师随后跟进。

在锦州战役尚未完全结束的时候,东野司令部就遵照西柏坡抢占营口的指示,命令独立第2师10月20日兼程南下,攻克这个东北蒋军唯一可以从用来海上逃跑的港口。同时林总还派出最信任的野司作战处长苏静(开国中将),带着一个重炮连从锦州前指出发沿途寻找独2师,以加强这支部队的作战指挥和火力。

独立第2师师长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创造“庄战斗”奇迹的左叶,当年的八路军团长现在已经成为东北野战军的高级指挥员。在接到直插营口的命令之前,他正率部参与黑山阻击战,与敌71军的一个师大打出手。部队按新命令迅速出发,就在独2师尚未到达营口的22日凌晨,野司忽然来电再令师长左叶掉头,赶至新民地区对廖耀湘兵团进行侧击。

原来营口方向暂时并未发现敌情,林总判断独2师很可能无仗可打,而参加辽西围歼战的兵力又不太充足(长春刚刚解放,第十二纵队和各独立师南下尚未抵达),因此命令独2师折返北上参与围堵。就这样,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东北野战军非主力部队的独立第2师,意外地成为围歼廖耀湘兵团这个重大战役的关键一环。

当时的战场态势是:东北野战军攻锦主力从正南方向的锦州方向北上,长春附近的我军从东北方向压来,野司尚未发觉廖耀湘有逃往营口的迹象(判断敌人可能继续向锦州攻击前进、或撤回沈阳)。因此在敌人的东南方向没有部署主力部队,从而出现一个较大的缺口,而我独2师阴差阳错成为这个缺口上唯一的部队。

1948年10月25日,独2师到达盘山县境,迎头撞上了敌前卫第49军105师的一个团,双方立即爆发激战。此时苏静处长也与部队汇合,最初部置的任务是部队冲上去侧击,打着打着才发现不太对头,越来越多的敌人涌了出来,于是攻击变成了阻击,此时苏静和左叶得知了营口被敌52军占领的消息,立即判断出廖耀湘是要往营口方向突围了。

现在的问题是,刚刚组建不久的独2师是不是敢冲上去,堵住敌49军正在用来逃跑的“大虎山至台安”公路,从而死死地缠住廖兵团,要知道,他们并没有接到野司关于主动出击的命令。然而全师官兵没有犹豫,在他们看来让敌人从眼皮底下溜走简直是耻辱,于是立即扑上去招呼,一顿猛打猛冲就击溃了敌人的两个师,与此同时,配属独2师的重炮连也隆隆开火,大口径炮弹在敌阵中炸响。

独立2师义无反顾的攻击给敌49军军长郑庭笈造成了致命的错觉:如此猛烈的炮火和进攻,肯定是遇到了东野主力部队,并且是早早预伏在这里准备吃掉他的部队,说明通往营口的道路已被封锁。不可思议的是,郑庭笈没有及时向廖耀湘报告,反而将战情直接通报给沈阳的卫立煌请求指示,同时将当面我军数量夸大了数倍,他的描述严重影响了卫立煌的判断,从而放弃了从海路撤退的计划。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原本清醒的廖耀湘也被稍后郑庭笈的报告、卫立煌的命令弄晕了头,在他看来,即使在黑山的突击被阻,仍然有率全兵团向营口撤退的机会,事实也确实如此。然而第49军“遭到解放军主力猛烈阻击”的情况让他开始举棋不定,10万人马于是徘徊不前,正是廖耀湘的难以决断,为东北野战军最终对其所部形成合围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正因为缺乏狭路相逢对攻的勇气,不仅郑庭笈没有按廖耀湘的命令坚决向营口突击,第49军仓惶后撤的举动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本来已经冲到东北野战军合围线边缘的蒋军部队,也纷纷掉头朝回跑,一直跑到东野主力预设的战场之间,如此他们的下场就注定了。

战争年代,不可思议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1947年5月发生在山东的孟良崮战役,时正初夏,战场上空骄阳似火,战地久旱无雨,猬集孟良崮山上的国民党军七十四师官兵渴望老天爷下一场雨,一解几天被困之渴。但是天不作美,依然是万里晴空,骄阳似火,没有一点下雨的迹象。为了迅速歼灭七十师,华东野战军一改以往夜间攻击的战法,于五月十六日出乎敌人的意料在白天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经过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反复搏杀,不可一世的国军第一牌师七十四师终于被歼灭得干干净净。就在七十四师官兵被打败之际,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把血染的战场冲洗得一干二净,几天来燥热的天气一下子变得清新凉爽,给战功卓著的华东野战军带了舒心透骨的洗礼。这个奇特的自然现象让七十四师官感到不可思议:连老天爷也帮助解放军,七十四师哪有不败之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为此诗兴大发,吟出“更喜雨来催麦熟,成功日近乐陶陶”的豪迈诗句,以示庆祝孟良崮战役的辉煌胜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金人占领河南并移都开封,大量契丹人南迁,河南人是契丹后代吗?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不知道题主是什么打算,最好是没有目的。“大量契丹人”这个说法,对于汉族人来说,本身就不成立。就人口来说,古代的汉族人从来都是压倒性的优势。第一,契丹族人口历史上辽国的巅峰时期人口约在900万左右,这是往高了说,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非契丹族人,如被契丹占领的燕云十六州,起码有上百万汉人,还包括突厥后

  • 历史上哪些著名战役的胜利,事后想想让人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四渡赤水之战,就是这样的一场伟大的战役。我们都知道四渡赤水之战,是毛泽东带领着工农红军和国民党之间展开的这一场战役。当时的情况是毛泽东带领的三万工农红军,打败了国民党二十万大军,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的胜利。这一次战役,被毛泽东视为自己一生当中打的最为得意的一场战役。因为四渡赤

  • 赤壁之战兵力有说80万对20万的、有说50万对15万的,哪个说法靠谱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赤壁之战时曹吴双方现有的兵力对比;二是赤壁之战,曹吴直接投入这场战役的兵力。确切地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01赤壁之战时,魏吴双方的兵力情况。据《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晋阳秋》记载,吴国灭亡时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

  •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秦赵发生过哪些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赵雍)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因为他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一样,是少数可以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是赵国积蓄国力、变法强兵、开疆拓土的时候,这段时间秦赵两国没有较大的战争,小的战争还是十分多,秦赵各有胜负。赵雍继位当年,魏、楚、秦、

  • 战争史上,哪些战役的结果,是让人最意想不到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海南岛战役:解放军认为会打的很艰苦,国军认为防守绰绰有余。结果,韩先楚将军三天就把薛岳的立体防御体系击碎。颇有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的效果。刚经历金门新败,毛主席等众多领导对海南战役很慎重。1949年10月发动的金门战役,解放军第一梯队经过三天三夜奋战,9000多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余下的被俘。解放军

  • 古代战争中,营寨是什么存在,怎么说闭营不出,对方就不打了,只能营外叫骂。难道就营寨攻不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经常看到影视剧当中这样一个情景:一方龟缩在营寨当中,另一方就在营寨外不断的叫骂,还不进攻。这倒不是因为什么遵守战场规矩,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进攻或者是不进攻!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古代军营构造情况。营寨建造设计绝对不像影视剧当中插几根木棍当作围栏,里面装上帐篷就可以当做军营了。营寨建

  • 赤壁之战中,如果郭嘉活着,要如何战胜吴蜀联盟?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最能影响时代进展的,就是导控舆论吧?郭同学应该多制造些娱乐新闻,让谣言四起,唾沫星子淹没联盟赤壁之战中,如果郭嘉活着,能够出什么奇谋战胜吴蜀联盟,我们不得而知。毕竟郭嘉看人,是一看一个准,能够非常精准的看到别人的弱点,然后提出对应的奇谋,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果。曹操就是听从郭嘉的一个个奇谋,取得

  • 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哪次战役意义最重大,最关键?你怎么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称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就历史大一统的长远意义而言,我认为官渡之战更为关键,历史意义更为重大;首先完成了北方大地统一的愿望,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融合;其次,为后来华夏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建安四年(199年)六月(具

  • 古代吕蒙打仗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吕蒙的故事吕蒙战绩斐然,还杀了大名鼎鼎的关二爷,可谓是被关羽追崇者恨之入骨。不过可恨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吕蒙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就跟姐夫外出打仗。十六岁的他抱的看法是家里这么穷,说不准立下大功还能脱离贫穷。他的母亲拗不过他,就只好让他去打仗了。他没有读过书,却凭着自己的胆识和过人之处赢得了孙策的器重

  • 世界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名将都是力求以多胜少,以少胜多的尽量避免,但以少胜多还是不在少数,中国的以少胜多的大多都清楚,就不一一展现,来说说世界上,有这么几场1.阿萨耶战役是英属东印度公司和马拉塔帝国之间的冲突,阿萨耶战役见证了6500-10000名英国士兵与40000-50000名强大的马拉塔军队对峙,不幸的是,英国人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