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周武王孟津观兵的意义

周武王孟津观兵的意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3/12/7 20:51:19

孟津观兵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约前1048年,周武王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和商王纣的反应,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周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史称“孟津观兵”。周武王在孟津检阅军队,一下尽然聚集了八百诸侯,但是武王发现几个大的诸侯国没有前来,于是毅然收兵回师,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事件起因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就发动大军,载文王木主,由镐京出发,进入今河南境内,到达古渡孟津,表面上是为了进行军事演习,但实际上是为了试探伐商的可能性。

事件介绍

周原为商朝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属国。周文王在位50年,实行许多正确的政策,国力逐渐强大,逝世时天下三分已得其二,为灭商奠定了基础。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都在王的左右。当姬发积极筹划灭商的时候,商纣王却大动干戈,向东南用兵。当时的商政治上已十分腐败,但军事上仍有较强实力。武王决定乘机搞一次会师演习,以了解自己的号召力和军事状况。结果在出征时诸侯小国纷纷响应,率领人马前来孟津助战,使周武王增强了灭商的信心。但是,因时机还未完全成熟,还是班师回朝了。这次灭商预演,史称“孟津之会”或“孟津观兵”。

这次观兵实际上是一次为灭商做准备的军事演习和检阅。他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长安县内)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朝歌前进。在中军竖起写有父亲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称太子发,意为仍由文王任统帅。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有800诸侯闻讯赶来参加。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诸侯均力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武王和姜尚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在军队渡过黄河后又下令全军返回,并以“诸位不知天命”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

又二年,武王探知商纣王更加昏庸暴虐。良臣比干箕子忠言进谏,一个被杀,一个被囚。太师疵、少师强见纣王已不可救药,抱着商朝宗庙祭器出逃。百姓皆侧目而视,缄口不言。武王同姜尚研究,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遵照文王“时至而勿疑”的遗嘱,果断决定发兵伐商,通告各诸侯国向朝歌进军。

意义

孟津观兵时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会盟,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誓师伐纣

帝辛日益昏乱暴虐,周武王十一年(前1045年),帝辛杀王叔比干,囚兄长箕子,大师疵、少师彊抱着他们的乐器去投奔周。这时武王姬发发觉攻打商的时机即将到来,向所有的诸侯宣告说:“殷犯下大罪,不可不合力讨伐。”

因而遵循文王的遗志,率领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穿戴甲胄的战士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十二月戊午日,军队全部渡过盟津,诸侯均到达,姬发说:“大家要勤勤恳恳,不可懈怠呀!”作《太誓》向众人宣告:“现在殷王纣竟然听信妻妾之言,自绝于上天,违背天理,疏远自己的同祖兄弟,废弃其先祖的音乐,敢采用淫乱的音乐去窜改典雅的音乐,以取悦于他的妻妾。所以现在我姬发要替天行道。这次要努力呀,男子汉们,机会难得,不会有第二次机会,更不会有第三次了!”

标签: 周武王孟津观兵

更多文章

  • 牧野之战是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 为什么圆明园被烧紫禁城却完好无损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紫禁城,圆明园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非常屈辱的历史,历史上的中国总是遭到其他国家的欺凌,当然了,说到圆明园,有不少的人要也是知道的,圆明园是当时到一座私家园林,不过,在后来的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同时,最后还被一把大火焚烧了三天三夜,最后,一座辉煌的园林最后成

  • 赵国为什么不救援长平之战被围的赵括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之战,赵括

    最终导致赵国彻底毁灭的还要说长平之战。起初这场战争是势均力敌的较量,不过秦国略施小计,赵王的一个昏庸命令让秦国彻底占据优势。原本赵国的主将是廉颇,不过赵王一意孤行,让赵括代替廉颇,结果自己的军队被白起包了饺子。长平之战,白起总共包围赵军两个月,而且这之间赵国的军

  • 官渡之战对曹操的影响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提起官渡之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但是其实,在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并没有获得多大优势,其劣势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袁绍随时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样说,主要是基于两个客观事实来判断的。第一、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和袁

  • 汉中之战为什么双方没有交战就撤兵了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中之战,曹真,司马懿,诸葛亮

    曹魏太和二年秋天,曹真精心策划的汉中之战开始了。这已经是曹魏第3次征汉中了,前两次都是曹操亲自带的队,这次曹真志在必得,共集合了约20万大军,分三路大军同时出击:第1路由他亲自率领,由长安以南入子午道,出子午谷后直取汉中的南郑;第2路由张郃率领,由郡县入褒斜道,

  • 三国时期两次汉中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中之战

    汉中之地,无疑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成为一方诸侯,一度让益州牧刘璋都无可奈何,所以才邀请刘备协助自己,结果没想到引狼入室,反倒让刘备夺取了益州之地。等到刘备夺取益州之地,曹操立刻平定汉中,促使张鲁归降。在此基础上,曹操占据的汉中之

  • 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是在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事件。一、六镇起义是哪六镇六镇起义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动的农民起义。二、六镇起义为什么失败杜洛周上谷起义的第二年,原怀朔镇兵鲜

  • 长平之战赵括需要负主要责任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之战,赵括

    诚然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赵国一开始就准备不足,被韩国祸水东引拉入战团。而赵国的内部对于长平之战的意见也不统一,比如是联合其他国家与秦国决战,还是与秦国和谈都有争议。这样的意见也反应在是否用赵括为将上。赵国对于长平之战的准备与重视程度,比之秦国远远不如。但

  • 韩琦为什么会在好水川之战中战败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好水川之战,韩琦

    韩琦认为“昊贼据数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万,余皆老弱妇女,举族而行”。这是分析了当时西夏的国力和人口布局后得出的结论。但是韩琦在好水川之战中却还是战败了。三川口之战战败后,夏竦、韩琦、范仲淹于康定元年被调到陕西。韩琦向宋仁宗献上攻打西夏腹地之策

  • 顺昌之战经过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顺昌之战

    南宋历史上与金交战次数颇多,但最为经典要数顺昌之战了,此战一役南宋以两万人击败金兀术十万大军,堪称以少胜多的典范。顺昌之战是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南宋的将领是刘锜,在这场战役中刘锜以区区两万人打败了金兀术的十万人马,堪称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