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周昭王南征伐楚

周昭王南征伐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4/1/24 4:13:00

南征,指的是周朝中期,周昭王对虎方、荆楚和扬越等地区发动的平乱征伐,同时不断南扩张华夏疆域。见于献记载,并得到青铜器铭文的验证,周朝的中南方诸侯曾国、邓国和鄂国等诸侯国出兵相随,深入江汉以南的广大地区。

西周中期,在江汉地区以南的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开始叛乱,公元前980年,(昭王十六年),周天子一怒之下,以曾国、邓国和鄂国等诸侯国为先锋,率领大军,渡汉水,跨过长江南征,取得了一系列战果,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虎方、荆楚、扬粤等地,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

周昭王十九年,昭王第三次亲帅六师南征,当时的南夷(汉水流域诸国)、东夷(淮水流域诸国)的二十六邦国均来朝见。周昭王取得南征胜利。凯旋回师渡汉水时,因携带俘获的大量青铜,导致桥梁垮塌,坠入水中,死于汉水之滨。

背景

西周初年,由于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持与周王朝的臣属关系,中南方两湖一带一直比较平静。至周昭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95年~公元前977年)时,南方虎方、楚蛮和扬越等南蛮部落作乱,周王朝开始扫定中南两湖一带。已经羽翼丰满的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在广阔的江汉平原南部开始不安分起来,又毗邻鄂国和曾国东产铜区,有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商朝开辟的南方铜路,到周初又分封汉阳众多同姓诸侯国如曾国、郧国、息国等加以保护,使源源不断的铜料运到王室的手工业基地。

势力壮大起来的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必然要和周朝分封诸侯国争夺铜料,这可从后来周宣王赏赐给晋国的楚公逆钟铭文得到印证。山西晋国墓地出土的楚公逆钟铭文载出聪“多擒,钦蚍内乡赤金九万钧”,战败的楚公逆钦蚍进献“赤金九万钧”,约合270万斤。虎方、楚蛮和扬越等南蛮部落的反叛行动对周王室战略物资来源构成极大威胁,而此时恰逢国力鼎盛时期的周昭王,他要“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

同时,周昭王为了继承成康盛世,继续扩大周朝的疆域,同时攫取长江中游地区丰富的有色金属如铜矿资源,对于侵犯南方诸侯国权益的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必然要给予坚决的打击。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

影响

“昭王南征而不复”对周王朝的南方诸候国是一个打击,从此,到周宣王时,周人又大规模征讨汉水以南区域(参见方叔伐楚)。在连续几代的多次伐夷之役中,周王朝出动了一定的财力和兵力,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被迅速平定,周朝中南方镇国曾国实力大大增强。

这次战争的最终结局是周王朝军队平定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的叛乱,但周昭王因桥梁垮塌而淹死,是西周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挫折,国威也因此而受影响。昭王死后,周兵因为是在班师途中,就秘不发丧。这一方面是怕动摇己方的军心,另一方面是怕鄂地和扬越其它部落知道了会乘丧出击。几百年后,从春秋起,楚国逐渐发展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替代了原来的南土曾国的地位,雄踞南方,问鼎周疆。

吸取昭王经验教训后即位的穆王和他的执政大臣们不仅把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点从北线移向南线,而且注意整军习武,并有目的地与周边民族加强友好往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来自边疆的压力。

标签: 周昭王南征伐楚

更多文章

  • 周武王孟津观兵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武王,孟津观兵

    孟津观兵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约前1048年,周武王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和商王纣的反应,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周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史称“孟津观兵”。周武王在孟津检阅军队,一下尽

  • 牧野之战是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 为什么圆明园被烧紫禁城却完好无损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紫禁城,圆明园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非常屈辱的历史,历史上的中国总是遭到其他国家的欺凌,当然了,说到圆明园,有不少的人要也是知道的,圆明园是当时到一座私家园林,不过,在后来的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同时,最后还被一把大火焚烧了三天三夜,最后,一座辉煌的园林最后成

  • 赵国为什么不救援长平之战被围的赵括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之战,赵括

    最终导致赵国彻底毁灭的还要说长平之战。起初这场战争是势均力敌的较量,不过秦国略施小计,赵王的一个昏庸命令让秦国彻底占据优势。原本赵国的主将是廉颇,不过赵王一意孤行,让赵括代替廉颇,结果自己的军队被白起包了饺子。长平之战,白起总共包围赵军两个月,而且这之间赵国的军

  • 官渡之战对曹操的影响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提起官渡之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但是其实,在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并没有获得多大优势,其劣势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袁绍随时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样说,主要是基于两个客观事实来判断的。第一、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和袁

  • 汉中之战为什么双方没有交战就撤兵了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中之战,曹真,司马懿,诸葛亮

    曹魏太和二年秋天,曹真精心策划的汉中之战开始了。这已经是曹魏第3次征汉中了,前两次都是曹操亲自带的队,这次曹真志在必得,共集合了约20万大军,分三路大军同时出击:第1路由他亲自率领,由长安以南入子午道,出子午谷后直取汉中的南郑;第2路由张郃率领,由郡县入褒斜道,

  • 三国时期两次汉中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中之战

    汉中之地,无疑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成为一方诸侯,一度让益州牧刘璋都无可奈何,所以才邀请刘备协助自己,结果没想到引狼入室,反倒让刘备夺取了益州之地。等到刘备夺取益州之地,曹操立刻平定汉中,促使张鲁归降。在此基础上,曹操占据的汉中之

  • 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是在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事件。一、六镇起义是哪六镇六镇起义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动的农民起义。二、六镇起义为什么失败杜洛周上谷起义的第二年,原怀朔镇兵鲜

  • 长平之战赵括需要负主要责任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之战,赵括

    诚然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赵国一开始就准备不足,被韩国祸水东引拉入战团。而赵国的内部对于长平之战的意见也不统一,比如是联合其他国家与秦国决战,还是与秦国和谈都有争议。这样的意见也反应在是否用赵括为将上。赵国对于长平之战的准备与重视程度,比之秦国远远不如。但

  • 韩琦为什么会在好水川之战中战败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好水川之战,韩琦

    韩琦认为“昊贼据数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万,余皆老弱妇女,举族而行”。这是分析了当时西夏的国力和人口布局后得出的结论。但是韩琦在好水川之战中却还是战败了。三川口之战战败后,夏竦、韩琦、范仲淹于康定元年被调到陕西。韩琦向宋仁宗献上攻打西夏腹地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