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汉中之战为什么双方没有交战就撤兵了

汉中之战为什么双方没有交战就撤兵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4/1/24 5:53:32

曹魏太和二年秋天,曹真精心策划的汉中之战开始了。这已经是曹魏第3次征汉中了,前两次都是曹操亲自带的队,这次曹真志在必得,共集合了约20万大军,分三路大军同时出击:第1路由他亲自率领,由长安以南入子午道,出子午谷后直取汉中的南郑;第2路由张郃率领,由郡县入褒斜道,经斜谷出汉中,向南郑方向会合,张郃现在已升任车骑将军一职,是魏军的第三号人物,目前也在西线战场,归曹真调度;第3路由大将军司马懿率领,由新城郡沿汉水潮流而上,水陆并进,向南郑挺进。司马懿在荆州时曾打算训练一支水军进攻孙吴,现在先用到了这里。

消息传到汉中,大家都有些紧张。诸葛亮把汉中地区的蜀中主力集结起来,除分守南郑、汉城、乐城等要地外,重点布兵于赤阪,此地位于子午道南出口附近,一旦曹真的大军从子午道杀出,这里必将有一场恶战。鉴于汉中兵力不足,诸葛亮请前将军李严速从江州抽调2万人马北上,由李严亲自率领来汉中增援。

这时,诸葛亮却遇上了意外的麻烦。危急关头李严本应火速增兵前来,但他却给诸葛亮回了封信,信中故意透露司马懿在秘密拉拢他,李严就此说到了开府的事。开府就是组建自己的工作机构,没有开府,你的官再大,也是给人家跑腿的;开了府,你就成了掌柜的,目前蜀汉只有诸葛亮一人开府,李严觉得他也是托孤大臣,曹魏的托孤大臣司马懿能开府,自己也应该效仿。接到李严的信,诸葛亮一定很生气,但为了确保他赶紧增兵汉中,诸葛亮不得已奏请后主,升李严为骠骑将军,并升其子李丰为江州都督,接替李严的位置,仍旧镇守江州。这样,李严才带着临时抽调的人马前往汉中。

曹魏中线战场总指挥大将军司马懿接到魏明帝的诏书,让他配合曹真攻打汉中。司马懿远没有曹真那么积极,此战获胜出名的是曹真,他的威望定然进一步增加,与自己拉开差距;如果此战失利,损失的是曹魏基业,自己也白忙一场。尤其是溯汉水而上的作战路线,司马懿肯定更有意见,他有理由怀疑这是一帮参谋对着地图拍着脑袋拟订的方案,汉水汹急,一路穿山越岭,虽有部分河段可通航,但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完全是两回事,自古征汉中,都是自北向南,或者出大散关,像这样由东南方向往西北攻的很少,走水路逆流而上根本就没听说过。

但司马懿仍得执行诏令,他由宛县赶到新城都,由那里出发,组织人马水陆并进,溯汉水向汉中方向攻击,但他们的进展没法太快,因为这一带很多地方都没有路,他们一边走还得一边开路。秦岭中间的两条栈道里,曹真和张郃分别指挥大军进攻。这时是农历的八月,秦岭山中出人意料地下起了大雨,一口气下了30多天。山中本来道路就难行,现在到处是水,不停地有滑坡、泥石流,没法休息,冷得要死,吃不好,睡不了,简直如同进入人间地狱,有人建议撒军,曹真急了,不许。

在洛阳,太尉华歆也上疏建议撤军,魏明帝还想等等看,就回复华歆道:“先生考惠得很深,我感到欣慰。但是,贼人凭借山川之险,武皇帝、文皇帝在世时,也多次未能平定,我何德何能,可以指望不费力就把他们消灭?先试探下,如果天时未到,再说撤兵不迟。”又过了几天,雨还在下,少府卿杨阜上疏说:“现在吴蜀平,上天顺频降下凶兆,大军刚出发,大雨就下个不停。目前大军已困在山中多日,粮草转运都靠肩挑背扛,十分费力,应该赶紧退兵。”王朗的儿子、散骑常侍王肃也上奏章主张退兵。看到大家一致反对,魏明帝知道不能再坚持了,下诏让包括曹真在内的各路魏军撤回。

魏军撤退,诸葛亮命魏延和吴壹分别率人马攻击曹魏控制的陇右,魏延和吴壹越过武都郡,向西攻入曹魏南安都境内,曹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邦淮率兵来迎,魏廷和吴壹打败了他们,取得了胜利,蜀军随后退回。这是第3北伐获胜后紧接者的又一次胜利, 诸葛亮把魏延在承相府里的职务由承相司马提升为承相前军师,并上报后主,将魏延的爵位由亭侯晋为南郑县侯上报后主擢开吴壹为左将军,由亭侯晋爵为高阳乡候,魏延留下的丞相司马职提拔费祎来担任。有人把阻击曹真这一仗,以及魏延、吴壹主动出击陇右也看成单独的两次北伐,其实这两仗属于同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曹魏方主动发起,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北伐。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两次汉中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中之战

    汉中之地,无疑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成为一方诸侯,一度让益州牧刘璋都无可奈何,所以才邀请刘备协助自己,结果没想到引狼入室,反倒让刘备夺取了益州之地。等到刘备夺取益州之地,曹操立刻平定汉中,促使张鲁归降。在此基础上,曹操占据的汉中之

  • 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是在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事件。一、六镇起义是哪六镇六镇起义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动的农民起义。二、六镇起义为什么失败杜洛周上谷起义的第二年,原怀朔镇兵鲜

  • 长平之战赵括需要负主要责任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之战,赵括

    诚然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赵国一开始就准备不足,被韩国祸水东引拉入战团。而赵国的内部对于长平之战的意见也不统一,比如是联合其他国家与秦国决战,还是与秦国和谈都有争议。这样的意见也反应在是否用赵括为将上。赵国对于长平之战的准备与重视程度,比之秦国远远不如。但

  • 韩琦为什么会在好水川之战中战败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好水川之战,韩琦

    韩琦认为“昊贼据数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万,余皆老弱妇女,举族而行”。这是分析了当时西夏的国力和人口布局后得出的结论。但是韩琦在好水川之战中却还是战败了。三川口之战战败后,夏竦、韩琦、范仲淹于康定元年被调到陕西。韩琦向宋仁宗献上攻打西夏腹地之策

  • 顺昌之战经过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顺昌之战

    南宋历史上与金交战次数颇多,但最为经典要数顺昌之战了,此战一役南宋以两万人击败金兀术十万大军,堪称以少胜多的典范。顺昌之战是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南宋的将领是刘锜,在这场战役中刘锜以区区两万人打败了金兀术的十万人马,堪称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 昆阳之战刘希能获胜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昆阳之战,刘希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为了改变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的情况,获取民心,王莽推行了新的政治改革制度,改革的制度虽好,却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使得当时的人们更加怀念被王莽取代的西汉。苦难从不独行,除了制度不符,强制执行外,天灾频频爆发,各地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各

  • 古代战场如何传递战况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递战况,战场

    古时候并没有现在这种发达的通讯系统,现在信息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但是古时候就只能用快马来跑。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

  • 五国伐齐为何没有楚国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国伐齐,楚国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军队攻齐。齐湣王骄傲自恃、忘乎bai所以,开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及至发现燕军已攻入齐国时,才匆忙任命触子为将,率领全国军队主力渡过济水,西进拒敌。结果,当吴国联军进攻时,齐军一触即溃,遭到惨败。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

  • 五国伐齐谁得到利益最多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国伐齐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势到达巅峰。齐湣王意欲吞并二周,成为天子。但是,让齐国没有想到的是,随之而来的五国伐齐,会让自己跌入谷底。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三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

  • 夏朝和东夷的冲突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朝,东夷

    在夏朝统治初期,为争夺天下共主的宝座,夏与夷经过反复的政治较量,才最终确立了夏后氏以一国统领天下万国的领袖地位,使夏朝贵族国家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统一局面得到四百多年的延续。关于夏初夷夏冲突的史事,文献记载主要有如下数端:《孟子·万章上》云:“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