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战中八路军番号何时正式启用

抗战中八路军番号何时正式启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48 更新时间:2024/1/24 3:29:37

导读:八路军是我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武装力量,但是关于八路军及其所辖各师、旅的番号时正式用的问题,很多人并不清楚。比如,有的章称:八路军115师343旅番

-

八路军是我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武装力量,但是关于八路军及其所辖各师、旅的番号何时正式启用的问题,很多人并不清楚。比如,有的文章称:八路军115师343旅番号的“宣布”时间是1937年8月21日。“宣布”意味着正式命名,即名称的启用。这是不准确的,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及其所辖各师、旅的番号的情况。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代表于1937年2月9日在西安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商讨国共合作的主要问题。2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电报,国民党提出五项要求,表示:贵党能以此为国策,本党愿保证“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后来,谈判出现波折,我党作出了一些让步。

抗战趣闻:中国战场阵亡最窝囊的日本三将军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事端,在中国东北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日军被称为是“亚洲最精锐的军队”,用约克公爵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日军一个师团抵得国民党士兵3个军。”但是,抗战中日军伤亡比中国军队多的战役也不少,符合“死得窝囊”的日本将军级别的军人也很不少。说到这,可能有人急着要举出例子来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被咱八路军一迫击炮送上了西天。”可是至少他是在指挥突围的时候被打死的,算是死在战斗中,够不上“窝囊”的定义,抗战时被“土八路”做掉的日军将官不止他一个。下面“推举”的这三名日本将军,都死在非战斗时期,那才叫“死得窝囊”。

饭冢这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在记者的摄像机面前又挥刀又哇哇怪叫,一副“我是鬼子我怕谁”的样儿,对面的国民党哨兵可气歪了鼻子,你个小鬼子在我们眼皮底下牛哄哄的,明摆着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嘛。枪打出头鸟,崩了丫的。要是那天哨所就那几个哨兵倒也罢了,他们手里的老式步枪射程不够,只有干生气。但也是这饭冢该死,刚好几个国民党老兵经过,他们手里拿的可都是日本造的三八大盖(改进研制的一型制式军用步枪),射程准心都好着呢。“砰”的一枪,子弹从饭冢后心钻进去,穿过了他的心脏,“帝国军神”还没明白咋回事就见阎去了。

人算不如天算,你怕死,死神偏找你!上午10点多,日军通过兰溪路口的时候,前面工兵小队和尖兵小队全安安全全地过了,酒井以为没事,也大摇大摆地放马前行,哪知还没踏上两步,只听“轰”的一声,马蹄子不偏不倚,踩在“铁西瓜”上,酒井一命归西。这也算是恶满盈的他应得的下场吧。

楠木实隆:毙命于“反水”马夫之手

日本将军楠木实隆,日军驻“满洲国”最高顾问,陆军中将军衔。1943年6月12日,楠木实隆在伪满军事大臣邢事廉的陪同下来到五顶山进行检阅。几千鬼子骑兵做他的仪仗队,在前面开路,他耀武扬威好不威风。上午10点,楠木来到了五顶山的半山腰,这马上不去了,楠木都没正眼瞧马夫一眼,就示意扶他下去。马夫照办了,可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标签: 八路军

更多文章

  • 明朝与清朝最后对决——松锦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松锦大战

    导读:松锦大战是明朝与清朝的最后一次大决战,也是清朝奠定帝国基业的关键一战。后来的清兵入关,与清兵作战的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而不是明王朝了。明朝与清(后金)在辽东多年的纠缠搅杀中,数战数败,丧师往往以数万计。松锦大战后,明朝在辽东再也组建-松锦大战是明朝与清朝的最后一次大决战,也是清朝奠定帝国基业的

  • 明万历时的平播之役:影响中国西南版图的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播之役

    导读:中世纪军事城堡遵义海龙囤中国的历史总是跳跃于治乱、盛衰、分合的两端。当我们至今仍称道的唐王朝翻过了几篇盛世的书页,在轻歌曼舞中奏完最后的“霓裳羽衣-中世纪军事城堡遵义海龙囤中国的历史总是跳跃于治乱、盛衰、分合的两端。当我们至今仍称道的唐王朝翻过了几篇盛世的书页,在轻歌曼舞中奏完最

  • 决定楚汉战争最后胜败 竟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决定,楚汉,战争,最后,胜败,竟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楚汉

    在楚汉战争中,九江王英布的向背,是刘邦、项羽孰胜孰败的关键,就好比擂台上两个僵持的力士,谁也摔不倒谁,旁边一小个子,他的砝码加之于谁,谁就能将对方打倒取得决定性胜利一样,英布无疑就是两个力士边上的那位小个子。然而,谁能说动英布决定他最后的向背呢?有人,他就是谒者随何。何谓谒者?《辞海》载:“谒者,官

  • 三国英雄:与乱世格格不入的悲剧英雄臧洪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英雄,乱世,格格不入,悲剧,臧洪,三国志-魏书,三十

    《三国志-魏书》共三十卷,记录汉末晋初这段时间内几百人的事迹,每个人在篇幅上大受限制。除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个皇帝人外,其他人都是多人合为一传,动辄三四个乃至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其中,汉末在群雄中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四人合为一传,公孙瓒、公孙度、陶谦、张杨、张绣、张燕、张鲁这七人合为一传,这还算

  • 南宋北伐为何不得人心:穷人被重税压着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北伐,为何,不得人心,穷人,重税,压着,说到,南宋,时

    说到南宋时期的北伐,我们往往会想起陆游临终前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想起李清照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亦或是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但这些其实都只是文人们一厢情愿的爱国情怀,并不代表当时大多数民众的意愿。南宋立足的江浙地区自古号称东南膏腴之地,“天下赋税,尽出其半”,

  • 袁绍70万大军为何败曹操7万军力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袁绍,70万,大军,为何,曹操,7万,军力,袁绍,手下,大将

    袁绍手下大将袁绍能够拿下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的广袤土地,自然是他麾下有着一帮能征善战的骁勇将军了。不过袁绍手下的将军,基本上都是能打,但是性子比较急,没有多少智谋的人,荀彧就评价多为匹夫之勇。文丑袁绍的大将最有名的自然是被时常并提的颜良、文丑。在后来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里,二人都是被关羽斩

  • 身经百战的大将 为何会在决定性战役中自投罗网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身经百战,大将,为何,决定性,战役,自投罗网,汉王,四年,2

    汉王四年(前203)十月,齐王田广烹了郦生后,自己也未能逃脱丢城弃地的命运,韩信马鞭一指,齐都临淄城不几天就破了。齐王田广逃往高密,齐相田横逃往博阳,从此君臣离散,国将不国。韩信攻下临淄后,先安民,再整军,接着便率军东出,向田广逃跑的方向奋起直追。田广刚到高密,惊魂未定,就听说韩信追击而来,那感觉无

  • 战史风云 30万大军如为何会死于蒙古刀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30万,大军,为何,死于,蒙古,刀下,公元,14

    公元1449年7月,23岁的明英宗亲征蒙古瓦剌部落。虽然这场亲征的行动显得草率,但明王朝的禁卫军毕竟是经营了70年的王者之师,这场亲征无异于是对禁卫军的一场总的实战考核。事实是无情的。这场亲征的结果是,明王朝的禁卫军败得一塌涂地。虽然明军是主动出征,但每一场交兵都是被动挨打,一路落败,30万大军有去

  • 此人是水浒第一位好汉 却惊鸿一现留下三大谜团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此人,水浒,第一位,好汉,惊鸿,一现,留下,三大,谜团,王进

    王进,京师八十万禁军教头,父亲王升也是京师的一名都军教头,祖父是江湖上使棒卖药的艺人,是个武术世家,有一身的好本领。留宿史家庄时,偶见以少年在习武,一语道破少年的棍棒好看不实用,因而惹恼少年,硬要与之比试。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原因是“恐冲撞了令郎时,须不好看”。经太公再三央求,王进仅一棒,便打倒了

  • 树未倒而猢狲散 项羽身边仅剩八百壮士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树未,猢狲,项羽,身边,仅剩,八百,壮士,楚汉,之际,打仗

    楚汉之际,打仗最勇猛的当属项羽无疑。然则,最不能容人者,也是项羽无疑。韩信、陈平、英布都曾是他的手下,先后离他而去;后有“亚父”范增,国宝级谋臣,最终也因项羽的疑心病而气愤出走,行至彭城,疽发背而死。一个留不住士兵的将军绝对不是好将军,他因此多次因人才出走而吃败仗,至垓下之战,他甚至为此尝到了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