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小田原之战为什么会失败 小田原之战兵力部署介绍

小田原之战为什么会失败 小田原之战兵力部署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11 更新时间:2024/1/21 16:23:10

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把矛头转关东地方的强大势力北条氏,双方发生的战争被称为小田原之战。

氏康至氏政时代

战国时代新兴大名北条氏康进军武藏国,在河越夜战中驱逐上杉宪政与足利晴氏,随后与甲斐国武田信玄、骏河国今川义元完成甲相骏三国同盟出兵全面占领关东地区并与当时继承关东管领一职的上杉谦信对峙。这时武田信玄侵略信浓,上杉家则出兵救援信浓地区诸势力,甲相同盟合作共同对抗上杉家。战国后期织田德川势力与武田家对峙,武田信玄向北侵略政策转为向南占领今川领地造成三国同盟破裂,北条家于是与上杉结盟夹击武田。之后甲相同盟成立之北条家再次进军占领关东。

信玄在上洛途中病逝后,谦信也在几年后逝世,谦信生前的二位养子,上杉谦信外甥上杉景胜与北条氏政庶弟上杉景虎为争夺家督而发生御馆之乱。武田胜赖受北条家要求出兵调停,但在武田军接受景胜贿赂后撤军,于是上杉景胜杀死上杉景虎取得家督之位并与武田结盟(甲越同盟)。1580年(天正8年)氏政将家督让与嫡子北条氏直,自己在江户城隐居,但仍是北条家实际当主。

甲相同盟破裂后,武田胜赖与陆国的佐竹家和在关东地区反抗北条家侵略的诸势力结盟共同对抗北条家,而北条家则与织田信长和睦。在1582年(天正10年)织田德川联军进军甲州,北条家亦参战,武田家灭亡。北条家帮助织田家灭了武田家并向信长要求赏赐,信长拒绝北条家的要求,北条家对织田家大为不满。

同年信长在京都本能寺被大叛臣明智光秀发动谋反叛乱并突袭信长所在的本能寺迫使信长纵火焚寺自尽而亡,(史称本能寺之变),在得知信长逝世后,北条家立刻就率军攻入信长在上野和信浓的领地,在神流川之战中击败泷川一益,但在天正壬午之乱与德川军对峙并达成和议,德川家占领信浓和甲府地区而北条家占领上野地区并且北条氏直迎娶家康之女督姬两家达成同盟,北条家因此有力对抗关东各势力继续在关东扩领地。

北条家与真田家发生领土纠纷,丰臣秀吉介入仲裁,将沼田城附近有争议的土地给与北条家,但要求氏政、氏直父子上洛。北条家虽不愿意但还是派了北条氏规(北条氏康5男)上洛接受和解,可是北条与真田双方对此和解都不满意因而要求秀吉再次仲裁。

1589年(天正17年)2月,小田原评定决定由评定众板部冈江雪斋上洛,请丰臣秀吉调解北条与真田的沼田领地问题,秀吉调解双方领地问题再次命令氏政、氏直父子上洛,但北条父子拒绝上洛。与此同时北条家沼田城代猪俣范直攻入真田家的名胡桃城违反了惣无事令要求北条家说明,北条家不但无视丰臣秀吉的命令并且同时北条氏邦侵略宇都宫家的领地。同年,丰臣秀吉对北条家宣战并且要求全国各大名必须派兵协助。

战前准备

北条家征招15岁至70岁的男子作战争前的准备,下令寺里的钟必须交出来熔铸大炮之用。预测丰臣军可能的进攻路线上,小田原城、八子城、山中城、韭山城进行扩建的工作,阻挡丰臣军的攻势。

另一方面,从属丰臣家底下的诸大名根据所领的石高数派出相对应的士兵数。命令长束正家征用20万石粮食与马匹,长宗我部元亲、九鬼嘉隆、宇喜多秀家派出水军参战协助军粮运输,利辉元派兵保护京都在战场后方待命。丰臣军主要有二股军势构成,由东海道进攻的丰臣本队与德川家康军队共20万,由东山道进攻的北方军以上杉军为主力共3万5千名,再加上归顺丰臣家的佐竹家、小田家、大掾氏、真壁氏、结城家、宇都宫家、那须家、里见家关东诸大名共1万8千名。

丰臣家主要大名:主力: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织田信雄、蒲生氏乡、黒田孝高、丰臣秀长、宇喜多秀家、细川忠兴、小早川隆景、吉川广家、堀秀政、池田辉政、浅野长政、石田三成、长束正家、立花宗茂、大谷吉继、石川数正、増田长盛、高山右近、筒井定次、蜂须贺正胜、大友义统、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约17万。

水军:长宗我部元亲、加藤嘉明、九鬼嘉隆、胁坂安治。约1万。

北方队:前田利家、上杉景胜、真田昌幸。约3万5千。

共约21万。

北条家诸将:

小田原城:北条氏直、北条氏政、北条氏照、成田氏长、垪和康忠、松田宪秀、笠原政晴、笠原政

其他城:松田康长(山中城)、成田泰季(忍城)、北条氏规(韭山城)、大道寺政繁(松井田城)、北条氏邦(钵形城)

丰臣家的战略是以北方军做牵制敌方,主力进攻山中、韭山、足柄三城直击小田原城,水军在伊豆半岛压迫周围的北条军。另一方,兵力劣势的北条军将5万名精兵集中防卫小田原城,并与山中、韭山、足柄支城三城协同反击敌军。当得知丰臣军主力由东海道进攻时,北条军想布军在箱根山上抵挡敌军,与丰臣军进行持久战,但遭到野战派的北条氏邦反对,自行率军回到钵形山与丰臣军对抗,最终北条家采取此战略。除此之外,松井田城的大道寺政繁率数千兵在北关东地区布军防御来自东山道的丰臣军。总而言之,北条军的战略是以小田原城为主力进行守城战,并布兵边防拖延敌军进攻,以时间弥补兵力的不足。

小田原城包围

1590年(天正18年)春天,丰臣主力集结在黄濑川周围,3月27日丰臣秀吉到达沼津,29日攻击开始。丰臣秀次与德川家康负责攻击山中城,织田信雄负责攻击韭山城。

山中城攻击军团编成,合计6万8千人

中军19500人(丰臣秀次17000人)

左军30000人(德川家康)

右军18300人(池田辉政2500人、木村重兹2800人、长谷川秀一3600人、堀秀政8700人、丹羽长重700人)

山中城守备军4000人(城主松田康长、援军北条氏胜、他间宫康俊、松田康郷等)

开战后山中城守将一条直未战死,数小时过后山中城宣告沦陷,松田康长与城同归于尽而北条氏胜逃走。成功占领山中城的同一天鹰之巢城也成功占领,隔日德川将领井伊直政对足柄城攻城开始,4月1日足柄城沦陷。先锋部队在4月3日到达小田原城下。

韭山城攻击军团编成,合计4万4千人

中军9700人(筒井定次1500人、生驹亲正2200人、蜂须贺家政2500人、福岛正则1800人、戸田胜隆1700人)

左军9000人(细川忠兴2700人、森忠政2100人、中川秀政2000人、山崎片家・冈本良胜等2200人)

右军8400人(蒲生氏乡4000人、稻叶贞通1200人)

旗本17000人(织田信雄)

韭山城守备军3600人(城主北条氏规)

因为韭山城的兵力不到攻方的十分之一,因此采取包围战术,而织田信雄旗下的军队转往小田原城。

下田城攻击军团编成合计1万人

水军10000人(长宗我部元亲、加藤嘉明、胁坂安治、九鬼嘉隆)

下田城守备军600人(城主清水康英、援军江戸朝忠)

水军部队击败北条军支配下的伊豆水军,从伊豆半岛登陆并控制沿岸诸城,在小田原城的海岸边布军。

丰臣秀吉为了削弱北条军的战意,在小田原城西3公里处仅花一夜时间建造石垣山城打击守军士气。命茶人千利休连日举行茶会,秀吉还将茶茶请至前线在箱根地区泡温泉、助兴娱乐展现财富与权力,此举让小田原城内的将领失去战意。

1590年(天正18年)3月28日松井田城攻撃军团编成合计3万5千人

西部上杉景胜10000人

东部前田利家・前田利长18000人

北部松平康国・松平康贞4000人、真田信之3000人合计7000人

松井田城守备军2000人(城主大道寺政繁)

北方军团前田军与上杉军会合,3月开始对松井田城展开攻击,联合军猛攻在4月20日松井田城守军投降。在这之后,廊桥城(4月19日)、箕轮城(4月23日)等上野诸城依序开城投降。另一方面,小田原城包围军的主力德川家康分兵协助北方军而向武藏地区进攻,玉绳城(4月21日)、江户城(4月27日)等武藏诸城依序投降。浅野长政・内藤家长向下总地区进攻,小金城(5月5日)、臼井城(5月10日)、本佐仓城(5月18日)依序占领,接着攻破河越城、岩付城也在5月20日因德川军的攻城军而陷落。

1590年(天正18年)5月19日岩槻城攻撃军编成

浅野长政3000人

本多忠胜

岩槻城守备军(北条氏房)

房总、武藏地区的诸城因为兵力大部分都调往小田原城所以每座城的士兵数极少以至于根本不能支持城池的守卫,无法与敌人进行持久战,导致这些城池快速沦陷,例如小金城原有700位骑兵但在小田原城被包围时城内的兵力只剩200位骑兵与300位轻卒。

1590年(天正18年)5月14日钵形城攻撃军编成

上杉景胜10000人

前田利家18000人

浅野长政3000人

木村重兹2300人

真田昌幸3000人

钵形城守备军(北条氏邦)

忍城之战1590年(天正18年)6月5日忍城攻撃军编成

石田三成1500人

直江兼续3000人

真田信繁3000人

忍城守备军(成田氏长)

忍城之战以石田三成为大将,长束正家为副将,佐竹义重、宇都宫国纲、结城晴朝等常陆、下野、下总诸位大名以及真田信繁等上野诸将做前锋。攻击军在靠近忍城的丸墓山古坟一地扎营包围忍城,秀吉命三成利用附近的利根川进行水攻,德川军在攻略岩槻城完后支援三成军,石田三成在利根川上建设堤防(石田堤)但因水量不够导致水攻效果不彰,后来利根川水流增加自行溃堤反过来淹没石田三成军队,得知此事的丰臣诸将就拿此事嘲笑石田三成没有当武人的料。水攻失败后攻方于是发动攻城却因为水攻周围土地泥泞变得难以进攻而失败,并且由指挥守军甲斐姬多次击退,攻城方虽然之后有浅野长政、真田昌幸、真田信繁的支援却因为甲斐姬的多次反击一直无法攻入城内,直到7月小田原城开城投降后,忍城才跟着投降。

八王子城之战1590年(天正18年)6月23日八王子城攻撃军编成合计1万5千人

上杉景胜

前田利家

真田昌幸

八王子城守备军(北条氏照其家臣)合计3千人当丰臣军进攻八王子城时,北条军由八王子城代横地吉信领兵抵抗,并动员剩下家臣外,也招集领地的农民、妇女一共3千人。6月23日在清晨浓雾未散前,丰臣军分成二军发动总攻击,由上杉景胜、前田利家等主力攻击八王子城东正面大手口,另一对攻击北方络手,丰臣军与北条军发生激战双方共有1千人死伤,丰臣军一度停止进攻,之后丰臣军成功奇袭北方络手造成北条军出现败势,当日八王子城宣告沦陷。负责守卫八王子城的北条家臣及众士兵纷纷自杀,连城内妇女一同自尽,氏照的正室比佐跳瀑布自尽,传说瀑布被血染红持续了三天三夜。北条氏灭亡后由德川家康受领旧北条领地,决定废除血腥的八王子城。

小田原城开城5月9日丰臣秀吉命奥州大名伊达政宗前来参战,伊达政宗达得知命令后却故意拖延出兵时间,幸而家臣片仓景纲的提醒才带兵前往小田原城,为了避免秀吉愤怒而遭到处罚,政宗于是命全军穿着白色装束上阵,以表示忠诚,这才保住伊达家的领地。丰臣军一路降伏北条支城。5月27日曾担任织田信长的小姓和侧近并有“名人太郎”之美名的堀秀政逝世于军阵中。6月丰臣军包围小田原城要求北条军开投降,包围期间双方互有攻防。

北条军被包围期间部分家臣倒戈丰臣军,德川家康施压箕轮城的上野和田家使其从城内撤出,6月16日松田宪秀之子笠原政晴与数位北条家臣内通丰臣,北条家直发现后处罚笠原政晴,数日后氏政母亲瑞溪院与继室凤翔院同一天死去。6月23日北方军攻陷八王子城,北方军将北条士兵的首级送入小田原城,另外将俘虏到的将士们妻子绑在城下,6月26日石垣山一夜城建成,这些举动大大降低了城内的士气。一连串的打击不得不让北条举行“小田原评定”讨论之后是否投降或是继续抗战,会议中北条各家臣迟迟不能有共识造成北条在军略上举棋不定,变成“不战、不降、不攻、不守、不打、不和”的窘境,而后世把小田原评定形容为“冗长讨论却没有结论的会议”。6月14日以北条氏邦出家为条件钵形城开成投降,6月24日韭山城开城,而后津久井城开城,北条氏政、氏直父子不得不开城投降,小田原城包围战结束。

天下一统

战后秀吉对北条氏违反惣无事令进行惩罚,命令前北条家当家氏政、其弟御家众笔头氏照、老臣松田宪秀和大道寺政繁切腹,北条家当主北条氏直因为德川家康的求情免于一死并流放置高野山,北条家领地全数没收,领地转封给德川家康,后北条氏灭亡。

此战役后全日本各大名皆臣服于丰臣政权,至应仁之乱后第一次全国统一,开短暂的安土桃山时代和平时期。

标签: 小田原之战

更多文章

  • 日本战国时期关原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原之战

    关原之战(日语: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国陆军参谋部出版书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广义的战国时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领下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等组成的西军。关原之战爆发于1600年,是发生在日本战国时代末期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以德川家康为首的&ldquo

  • 契丹灭后晋之战时间及历史背景介绍 契丹灭后晋之战示意图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契丹

    契丹灭后晋之战,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7年),契丹军数次南下,攻灭后晋的战争。起因后梁灭亡之后,沙陀人李存勗建立后唐。到末帝李从珂继位时,大将石敬瑭成为河东节度使。后来李从珂对石敬瑭起疑心,石敬瑭也暗谋自保。李从珂后来改授石敬瑭为天平军节度使,并降旨催促赴任,石敬

  • 高平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高平之战的过程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平之战

    高平之战,指的是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城(今晋城高平市)一带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北汉入侵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周太祖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称帝,史称周

  • 后周攻后蜀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后周攻后蜀之战的过程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后周,后蜀

    后周攻后蜀之战,是后周世宗柴荣于955年5月发动的一场针对后蜀的战役,该战役的目的是攻取后蜀所占据的陕西领土。战役持续数月,在开始阶段后周方面几乎没有进展,直到956年1月才最终攻陷凤州,后周获得胜利。战役背景高平之战过后,后周世宗开始有了统一中国的想法。955年3月,秦州部分民众赶到大梁,上书周世

  • 后周攻南唐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过程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周,南唐

    后周攻南唐之战,又称周世宗三征南唐、三征南唐之战、周世宗攻南唐之战。是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至显德五年(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周世宗柴荣三次率军进攻南唐的战争。战役背景公元955年,在高平之战获胜后,后周世宗柴荣决定征伐四方,统一中原。当年3月,有秦州百姓前来请求后周攻取后蜀所

  • 西班牙“特鲁尔战役”爆发的背景及经过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特鲁尔战役

    特鲁尔战役,西班牙的一次内战,外文名BatalladeTeruel,发生时间是在1937年12月15日至1938年2月22日,该战役成了整场西班牙内战的转捩(liè)点。背景共和军对特鲁尔市的兴趣是出于几处战略重点,共和军事领导人也认为该处没有强力的把守,并积极提倡占领该地。到了193

  • 西班牙“阿拉贡攻势”爆发的背景及经过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阿拉贡攻势

    阿拉贡攻势,西班牙内战中,西班牙国民军对共和军发起的一系列进攻,外文名西班牙语叫做:OfensivadeAragón,战争时间1938年3月7日1938年4月19日。背景1937年12月国民军所发起的特鲁尔战役消耗了共和军许多资源,但国民军于此时开始将大量士兵东移,准备前往阿拉贡,进攻

  • 五代十国时期“柏乡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柏乡之战的经过与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柏乡之战

    柏乡之战,是在后梁开平四年(910)十二月至次年正月,河东晋王李存勖援助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在柏乡(今属河北)地区抗击后梁的作战。此消彼长在晋国取得潞州之战的胜利后,后梁对山西的攻势暂时中断,双方都在等待下一次决战的时机。李存勖在潞州大捷后不久,就对晋国军队做了较大调整。之前作为核心的沙陀骑兵虽然骁

  • 唐朝吐蕃战争爆发了几次?唐朝吐蕃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吐蕃

    唐朝吐蕃战争,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陇右、关中和西域等地区为保卫边防与对西域的控制,和吐蕃进行的长期作战。太宗时期松州之战松赞干布于贞观八年(634年)遣使与唐朝修好,唐朝也派臣入蕃。贞观十年(636年),松赞干布派专使去长安请婚,唐朝不允。与此同时,在634年

  • 元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元日战争中元朝为什么失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日战争

    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战争背景蒙古帝国消灭金朝以后,负责漠南汉地事务的忽必烈于1260年在中原即位称帝。同年,高丽元宗向其称臣,高丽成为其东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