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朝历史:唐朝与阿拉伯战争有什么不解真相

唐朝历史:唐朝与阿拉伯战争有什么不解真相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56 更新时间:2024/1/22 18:08:01

唐朝是强盛的时候发生的安史之乱,后果是藩镇割据,而辛亥革命后的状况比这个还惨,外国人把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定义为中国最黑暗的时期。安史之乱反映了唐朝对地方军阀控制不利,这个祸根要往上查,不能只怪唐玄宗。安史之乱造成的人口损失在三千万以上,之后的唐朝人口一直没有完全恢复。

其实, 安史之乱之前, 唐朝就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失败,比如,南诏国的独立建国,唐朝曾经发动一连串攻击,但每次都在万山丛中被击败,前后共死二十万人。在云南的南诏王国建国的同时,在遥远的中亚荒漠草原上,唐帝国也受到同样打击。有人说,战争的起因是"高仙芝私自作主贸然出击",或者说,"为了打破阿拉伯的统治,高仙芝以石国(昭武九姓之一)无蕃臣礼节为由,发动了对石国的战争,其实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为了打击阿拉伯在中亚的势力。"但事实是,引起那场战争不是这么简单的。

怛逻斯战役,西方人叫做 The Battle of Talas. 安西战区(新疆库车)司令官高仙芝攻陷石国(乌孜别克塔什干布),俘虏了它的国王和王子。但王子在途中逃走,告诉中亚诸国,高仙芝如伪订和约,如何乘石国不备发动奇袭,以及如何屠杀老弱和劫掠财物。

中亚诸国被高仙芝的卑鄙行为所激怒,但中亚诸国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和唐朝为敌,就西方的阿拉伯帝国(黑衣大食)求援。阿拉伯帝国于七五一年,与高仙芝的三万余人的洋华混合兵团开战。高仙芝所属的葛罗禄部落派遣军叛变,与阿拉伯内外夹攻,唐帝国洋华混合兵团崩溃。高仙芝狼狈逃回死伤二万余人。

这是一次重要的战役,唐朝的衰败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而不是通人们认为的安史之乱。

怛逻斯战役的失败,主要原因是高仙芝的愚蠢,他的行为导致阿拉伯等国形成了联合阵线 ,也许可以说高仙芝是个名将,但这个战役至少说明这个名将有一大污点。 关于双方的军力,双方的主将都是厉害角色,军队数目双方有分歧,中国方面的学者说阿拉伯联军是10万,15万,甚至是20万,唐朝则是3万。

西方学者认为阿拉伯联军是7万,唐朝联军是3万。实际上,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事先并没有开战的意图,导致怛逻斯战役完全是偶然的,是高仙芝的背信和残暴引来了阿拉伯联军,因此,双方的军队数目都不应该超过10万的。唐朝兵力为安西都护府二万汉军,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

葛逻禄部一万人叛变,唐朝最后损失两万,也就是说,唐朝几乎全军覆没。葛逻禄部的叛变是因为战争在5天后,唐朝已经显露败相,所以叛变。 而国内学者却把阿拉伯军队说成是15~20万,或者,把战败责任推给了葛逻禄部的叛变, 给唐朝遮羞,正如那些所谓历史学者贬低隋朝,丑化清朝,以"创造"出唐朝的伟大一样。

为了给唐朝的失败遮羞,有人是这样说的:“唐与大食七次有记载的较大战役,打了个6:1,大食人撞得个头破血流。很多人总是拿怛罗斯说事,那战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安史之乱紧接其后,大唐抽调西域兵力回去镇压叛军,连高仙芝都被抽调而去,后被老年昏庸的玄宗斩首,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 对此作者真的佩服,最后是谁丢了那么多的土地啊? 人家失败1000次但最后得到土地也是胜利啊,作者竟然还在意淫。

据国外史学记载,怛罗斯之战(The Battle of Talas River ,751 AD),是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间唯一的一次主要战争

标签: 唐朝历史阿拉伯战争什么不解真相唐朝强盛时候

更多文章

  • 井陉之战:为何说井陉之战影响了楚汉战争的走向?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井陉,之战,为何,响了,楚汉,战争,走向,井陉,之战,公元

    井陉之战是公元204年,楚汉之争的战争,此战最终以汉军胜利而终结,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此战奠定了韩信的千古军事奇才之称。因此,人们对井陉之战的评价是井陉之战影响了楚汉战争的走向,是楚汉战争的最大的转折点。为何人们对井陉之战的评价如此之高呢?一起来看下吧。 为何说井陉之战影响了楚

  • 长平之战: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军事实力比较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平,之战,秦国,赵国,间的,军事,实力,比较,历史上,长平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的结果是秦国战胜了赵国。秦国在当时国力强盛,而秦楚都想一统江湖。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谁关于国家:长平之战交战双方当然是秦国和赵国

  •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没有根据地且不思进取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起义,败的,原因,没有,根据地,不思进取,自从,响应

    自从响应王仙芝聚众起义后,黄巢的起义军纵横大江南北,几乎打遍全国,起义军先后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屡屡突破唐军防线,占领了很多地区。但黄巢的起义军始终是流动作战,在占领了新的地区后,就把原有的地区放弃了,黄巢从来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农民起义根据地,这是黄巢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来李自成起义失败的

  • 五代十国时期的洛阳兵变:有人欢喜有人忧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代十国,时期,洛阳,兵变,有人,欢喜,什么,洛阳,兵变,五

    什么是洛阳兵变?洛阳兵变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国的一场兵变。这场兵变过后,后梁便被后唐取代。这场兵变因朱友珪而起,因为他的朱温没有传位于他于是在一念之间把朱温杀害。尽管朱友珪称帝了,但还是有群臣不服。对朱温去世秘不发丧,矫诏监国,令均王朱友贞杀友文。群臣不服,均王朱友贞见状趁势起兵,与掌握重兵的杨师厚击

  • 唐朝统一战争:李世民给李渊什么建议?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统一,战争,李世民,李渊,什么,建议,隋朝,农民起义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夺取都城长安,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当时,主要割据势力有:薛举、李轨、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萧铣、林士弘、窦建德、杜伏威等。李渊为了统一全国,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

  • 隋朝四次对高句丽的战争:隋文帝是首个出征高句丽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四次,高句丽,战争,隋文,首个,出征,隋朝,征战,高句

    隋朝征战高句丽,隋炀帝就有三次,隋炀帝三征高丽大概是出于自己的,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在这之前,还有一次征伐高丽的行动,那就是公元589年发生的隋文帝对高丽发动的战争。公元589年,隋朝消灭割据南方的陈朝,从而统一中国,实现了自秦汉晋三朝以后又一次全国大统一,东方帝国再次重新凝聚在一起。她展现出来的力

  • 盘点:唐朝历史上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盘点,唐朝,历史上,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三大,败仗

    三大败仗1.唐初对突厥之战,突厥打到长安城仅四十里,虽然有唐太宗只身退敌的壮举,但签的可谓是城下之盟。连唐朝也视之为耻。2.唐玄宗时代怛罗斯战役,八万唐军鏖战二十万阿拉伯帝国军。远离国土作战,又遭对方突然袭击,兵力比对方少十二万。却能杀敌数万,坚守数日,只因自身内部出现叛变也被迫败退,此战败的不丢人

  • 盘点:中国历史上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盘点,中国,历史上,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隋朝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然而在这几十年的统治间也发起了不少的战争,当然这和统治者的好战也有关系。隋朝历史上有几次对外战争?这几次对外战争的结果如何?三大败仗:1.雁门关战役,突厥二十万铁骑大破隋军,隋炀帝险些丧命。此战使突厥势力日益膨胀,开始大规模侵扰中国边境。2.隋朝三次征讨高丽战役,几乎是全军覆没,

  • 中国著名四大空城记:赵云大败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著名,四大,空城,赵云,大败,曹操,提起,空城计,人们

    提起“空城计”,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戏曲里的那段诸葛亮妙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不过,虽然诸葛亮没有摆过空城计但是在我国战争史上,还是有很多成功用过“空城计”的将领。现在,就让我

  • 杨素出塞:隋朝重臣杨素击突厥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素,出塞,隋朝,重臣,杨素击,突厥,之战,结果,如何,开皇

    自开皇初年起,隋采纳长孙晟之谋,一直对突厥施用离间计,使其内部长期混战不休。开皇十七年(597年),隋文帝允许都兰可汗之弟突利可汗娶隋安义公主为妻,并故意予以优厚礼遇,借以离间都兰可汗。都兰可汗果被激怒,乃断绝朝贡,多次骚扰隋边。开皇十九年(599年,《隋书·杨素列传》记载为十八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