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那些年唐朝对外战争有哪些?从唐与突厥的战争说起

那些年唐朝对外战争有哪些?从唐与突厥的战争说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427 更新时间:2024/2/2 7:34:21

唐朝的内部战争主要有:唐初统一战争、敬业反武之战、安史之乱、德宗削藩、宪宗削藩、武宗削藩、庞勋起义、(仙芝)黄(巢)起义、唐末藩镇战争这九场。另有对羁縻州内的僚人、西原蛮、岭南蛮的平叛战争,时断时续,因为是羁縻州所以不好区别是内战还是外战,又因规模不够大,故不列入。

因战役太多,故将相关战役整合为一场战争,分列如下。

1、唐与突厥的战争

武德三年至贞观四年(620-630) 唐与突厥第一次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其地并入唐朝。

贞观十六年至显庆二年(642-657) 唐与突厥第二次战争 :西突厥汗国灭亡,其地并入唐朝。

调露元年至开元九年(679-721) 唐与突厥第三次战争 :西突厥叛乱被平定,东突厥遗民成功复国,成为北方大患。

天宝元年至四载(742-745) 唐与突厥第四次战争 :后突厥汗国灭亡,回纥汗国臣服于唐朝。

2、唐与吐谷浑的战争

武德五年至贞观二年(622-628) 唐与吐谷浑边境战争 :吐谷浑屡被击退。

贞观八年至九年(634-635) 唐平吐谷浑战争 :吐谷浑被征服,为唐朝所控制。

3、唐在朝鲜半岛的战争

贞观十九年至二十二年(645-648) 唐与高句丽第一次战争 :双方均未达成目标。

永徽六年至总章元年(655-668) 唐与高句丽第二次战争 :百济灭亡,日本被击溃,高句丽灭亡,百济高句丽故地并入唐朝。

咸亨元年至仪凤元年(670-676) 唐与新罗战争 :新罗吞并百济故地及部分高句丽之地,在军事对峙下,新罗臣服于唐。

4、唐与吐蕃的战争

贞观十二年(638) 唐与吐蕃边境战 :吐蕃被击退,臣服于唐。

龙朔二年至乾封二年(662-667) 唐与吐蕃边境冲突 :吐蕃吞并吐谷浑,成为唐朝最强劲的对手。

咸亨元年至长安二年(670-702) 唐与吐蕃第一次战争 :唐军先败后胜,保住了安西四镇,吐蕃臣服于唐。

开元二年至十七年(714-729) 唐与吐蕃第二次战争 :唐军胜利,吐蕃臣服于唐。

开元二十五年至大历十四年(737-779) 唐与吐蕃第三次战争 :唐军先胜、中败、后胜,河西陇右之地尽丧,吐蕃曾陷长安,而后吐蕃屡攻屡败,双方言和。

贞元二年至十八年(786-802) 唐与吐蕃第四次战争 :西域飞地被吐蕃、回纥瓜分,吐蕃军力被唐、回纥、大食严重削弱。

元和十三年至长庆二年(818-822) 唐与吐蕃第五次战争 :唐军胜利,吐蕃求和。

大中元年至咸通七年(847-866) 唐与吐蕃第六次战争 :唐朝收复三州七关、河西故地,吐蕃分裂。

5、唐与奚契丹(两藩)的战争

显庆五年(660) 唐平契丹 :契丹短暂反叛后全降。

万岁通天元年至开元三年(696-715) 唐与奚契丹第一次战争 :唐军败多胜少,两藩附于后突厥汗国,后突厥势衰,又内附于唐。

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729-733) 唐与奚契丹第二次战争 :唐军胜利,两藩内附于唐。

开元二十五年至天宝十四载(737-755) 唐与奚契丹第三次战争 :唐朝先胜后败,两藩时降时叛,最后附于回纥汗国。

贞元四年(788) 奚、契丹犯边 :因为回纥臣服于唐,两藩年年来朝,此时契丹势衰,奚族崛起。

贞元十一年(795) 唐击奚第一战 :奚被击退。

太和四年(830) 唐击奚第二战 :奚被击溃,王被俘。

大中元年(847) 唐击奚第三战 :唐军主攻,两藩都已内附于唐。

标签: 那些唐朝对外战争哪些突厥说起唐朝内部战争

更多文章

  • 唐朝历史:唐朝与阿拉伯战争有什么不解真相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历史,阿拉伯,战争,什么,不解,真相,唐朝,强盛,时候

    唐朝是强盛的时候发生的安史之乱,后果是藩镇割据,而辛亥革命后的状况比这个还惨,外国人把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定义为中国最黑暗的时期。安史之乱反映了唐朝对地方军阀控制不利,这个祸根要往上查,不能只怪唐玄宗。安史之乱造成的人口损失在三千万以上,之后的唐朝人口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其实, 安史之乱之前, 唐朝就已

  • 井陉之战:为何说井陉之战影响了楚汉战争的走向?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井陉,之战,为何,响了,楚汉,战争,走向,井陉,之战,公元

    井陉之战是公元204年,楚汉之争的战争,此战最终以汉军胜利而终结,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此战奠定了韩信的千古军事奇才之称。因此,人们对井陉之战的评价是井陉之战影响了楚汉战争的走向,是楚汉战争的最大的转折点。为何人们对井陉之战的评价如此之高呢?一起来看下吧。 为何说井陉之战影响了楚

  • 长平之战: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军事实力比较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平,之战,秦国,赵国,间的,军事,实力,比较,历史上,长平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的结果是秦国战胜了赵国。秦国在当时国力强盛,而秦楚都想一统江湖。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谁关于国家:长平之战交战双方当然是秦国和赵国

  •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没有根据地且不思进取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起义,败的,原因,没有,根据地,不思进取,自从,响应

    自从响应王仙芝聚众起义后,黄巢的起义军纵横大江南北,几乎打遍全国,起义军先后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屡屡突破唐军防线,占领了很多地区。但黄巢的起义军始终是流动作战,在占领了新的地区后,就把原有的地区放弃了,黄巢从来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农民起义根据地,这是黄巢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来李自成起义失败的

  • 五代十国时期的洛阳兵变:有人欢喜有人忧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代十国,时期,洛阳,兵变,有人,欢喜,什么,洛阳,兵变,五

    什么是洛阳兵变?洛阳兵变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国的一场兵变。这场兵变过后,后梁便被后唐取代。这场兵变因朱友珪而起,因为他的朱温没有传位于他于是在一念之间把朱温杀害。尽管朱友珪称帝了,但还是有群臣不服。对朱温去世秘不发丧,矫诏监国,令均王朱友贞杀友文。群臣不服,均王朱友贞见状趁势起兵,与掌握重兵的杨师厚击

  • 唐朝统一战争:李世民给李渊什么建议?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统一,战争,李世民,李渊,什么,建议,隋朝,农民起义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夺取都城长安,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当时,主要割据势力有:薛举、李轨、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萧铣、林士弘、窦建德、杜伏威等。李渊为了统一全国,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

  • 隋朝四次对高句丽的战争:隋文帝是首个出征高句丽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四次,高句丽,战争,隋文,首个,出征,隋朝,征战,高句

    隋朝征战高句丽,隋炀帝就有三次,隋炀帝三征高丽大概是出于自己的,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在这之前,还有一次征伐高丽的行动,那就是公元589年发生的隋文帝对高丽发动的战争。公元589年,隋朝消灭割据南方的陈朝,从而统一中国,实现了自秦汉晋三朝以后又一次全国大统一,东方帝国再次重新凝聚在一起。她展现出来的力

  • 盘点:唐朝历史上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盘点,唐朝,历史上,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三大,败仗

    三大败仗1.唐初对突厥之战,突厥打到长安城仅四十里,虽然有唐太宗只身退敌的壮举,但签的可谓是城下之盟。连唐朝也视之为耻。2.唐玄宗时代怛罗斯战役,八万唐军鏖战二十万阿拉伯帝国军。远离国土作战,又遭对方突然袭击,兵力比对方少十二万。却能杀敌数万,坚守数日,只因自身内部出现叛变也被迫败退,此战败的不丢人

  • 盘点:中国历史上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盘点,中国,历史上,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隋朝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然而在这几十年的统治间也发起了不少的战争,当然这和统治者的好战也有关系。隋朝历史上有几次对外战争?这几次对外战争的结果如何?三大败仗:1.雁门关战役,突厥二十万铁骑大破隋军,隋炀帝险些丧命。此战使突厥势力日益膨胀,开始大规模侵扰中国边境。2.隋朝三次征讨高丽战役,几乎是全军覆没,

  • 中国著名四大空城记:赵云大败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著名,四大,空城,赵云,大败,曹操,提起,空城计,人们

    提起“空城计”,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戏曲里的那段诸葛亮妙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不过,虽然诸葛亮没有摆过空城计但是在我国战争史上,还是有很多成功用过“空城计”的将领。现在,就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