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侍卫也在宫里活动 皇帝为什么不把侍卫也净身了

古代侍卫也在宫里活动 皇帝为什么不把侍卫也净身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56 更新时间:2023/12/15 10:58:20

对古代太监和侍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太监和侍卫都在宫里活动,为啥侍卫不需要净身?皇帝不怕吗?

皇帝要是敢把侍卫净身,那这个皇帝也就做不成了。

总会有人好奇,在古代后宫当中有很多的太监,可是也有很多的侍卫呀,那为什么太监被净身了,而侍卫没有被净身呢?

为了以防万一,更为了避免给皇帝戴绿帽子,是不是应该也给侍卫净身呢?

抱歉,如果真的那样做的话,皇帝这个位置是坐不稳的。

我们想要理解这套逻辑,就先要明白古代的太监和侍卫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双方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天差地别。

第1点:古代什么人能当太监?

在古代,当太监的人往往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1点有点穷,第2点特别穷,第3点特别特别的穷。

这里并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用夸张的描述手法。

不妨想象一下,一个人究竟怎样的走投无路才会选择去当太监?

他需要面对多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好好的一个男人不做了,非得去皇宫里面,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估计自己看了之后都来气。

以明代的魏忠贤为例,大家都了解明代的魏忠贤有一个特殊称号,叫九千岁。

不太夸张地讲,他应该算是整个明代权力最大的太监了,甚至和皇帝也差不到哪去。

而就这样一个太监,在早些年的时候竟然是个混混,平日里以赌博为生,而且为了赌博,还把自己的妻子儿女全都点当了。

最后走投无路,心一横,眼一闭自己搞定了自己直接入宫当了太监。

古代但凡当太监的不能说都像魏忠贤一样,但大体的家庭境遇和魏忠贤差不多,那就是走投无路了,如果再不早做决断的话,可能就会饿死。与其被活活饿死,那还不如当太监呢。

要注意,虽然太监在后宫是不起眼的存在,几乎可以被当做奴才,想让他们干什么就得干什么,可是当太监最起码能吃到饱饭,而且吃的还不差,比普通人要好了不了解多少倍。

不能说每日大鱼大肉,最起码吃点窝窝头还是可以的。而就这两个窝窝头在封建朝统治时期有多少人是想吃却一辈子都没有吃上的。

更重要的是当太监还是可以领工钱的,这一部分银子自己存一部分,给老家寄去一部分。

剩下的一部分可能会在宫里面某一个领头的太监手里,他也不是白拿这个银子,等太监老了之后会有一个单独的院子,而这个领头的太监就会把这笔钱交给周边的年轻人,让他们来照顾太监的饮食起居。

这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养老院,而且这个养老院的理念比现阶段的养老院不了解要提前多少年。

简而言之一句话,大多数的太监除了自身家庭诉求之外,普通太监基本是一穷二白,要么吃了上顿没下顿,要么就是家里孩子太多,必须得有一个人当太监,要不整个家族就都饿死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有一部分达官显赫或者一部分商人为了能够和宫里面搞好关系,就忍痛割爱把自己的某个孩子变成了太监。

这种行为只能用令人发指来形容,毕竟又不是走投无路,为了自己家族的前景,活活地把一个孩子给折腾了。

第2点:古代什么人能当侍卫?

我们再来看一下在古代什么人可以当侍卫呢?

还是之前那句话,普通人是当不了侍卫的。

随便在大街上拉着一个小伙子就让他来当侍卫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就算是这个人想当侍卫,也得看他有没有本事有没有能耐,更要命的是皇帝放不放心。

古代的侍卫是分很多种的,真正能处在核心圈子里面的那一部分人叫做带刀侍卫。

什么意思?就是手中拿着武器在皇帝的身边,这一部分人如果来路不明,可能趁着皇帝刚睡觉一刀就砍了过去。

由于侍卫本身的工作特质,就导致侍卫绝对不是普通人谁想当就能当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还真没有这个命。

也正因如此,古代侍卫的门槛变得极高,而对于侍卫的遴选要求也变得极多。

简单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一般人想当当不上,那谁能当呢?

绝大多数是开国的功臣、达官显赫、朝堂上有名望有能力的人,甚至是皇亲国戚,他们的子孙后代才有资格去当侍卫,尤其是带刀侍卫。

这一部分侍卫,那是绝对意义的忠心,因为这些侍卫的整个家族都在皇帝的掌控范围之内。如果服务不好皇帝,皇帝哪一天生气了,可能顷刻之间一个大家族就土崩瓦解。

而这些大家族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为了自己孩子的发展前景,就会不间断地给孩子灌输孝忠皇帝孝忠朝廷的理念。

久而久之,这一部分侍卫慢慢地都变成了武艺高强并且对皇帝绝对忠心的人。

也正因如此,皇帝用他们才会放心。

那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某一天皇帝突然性情大变,要求这些侍卫们全都得断子绝孙,全都得变成太监,请问这些侍卫背后的大家族能同意吗?

肯定不会同意。

而且还有一定的概率甚至会直接导致朝廷的动荡,以及部分诸侯和皇亲国戚的造反。

其实这些还不是可怕的事情,毕竟皇帝还掌握着兵权。

最可怕的是如果皇帝身边的侍卫一时接受不了,半夜趁着皇帝睡觉的时候一刀子砍过去,那这个皇帝就算是再有能耐,也基本就是一命呜呼了。

第3点:侍卫很少能够进入到内宫

虽然侍卫是贴身服务皇帝的,但是皇帝也得留一手,为什么说在古代除了皇帝之外,一般人是绝对不允许进入后宫的?

最为典型的就是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自己的一个老婆的父亲未经自己允许,竟然偷偷摸摸地跑到后宫去见自己的女儿,朱元璋一怒之下直接把自己老丈人给灭掉了。

皇帝之所以对此讳莫如深,主要原因在于古代并没有所谓的DNA技术,而滴血认亲这件事情本身也是无比的荒唐。所以对于皇帝而言就无法判定我生出来的孩子是不是我的。

那就出问题了,皇帝是什么人?

是天之子,是龙之子,因此必须要保证龙脉的绝对纯粹。

如果有人给皇帝戴了绿帽子,在古代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政治信号,极有可能会引起朝堂震动,甚至会引起皇子之间的内乱。

更要命的是,新上任的皇帝,也很难获得大家的信任。

因此皇帝为了避免这一系列的悲剧,同时为了给自己有更安全的保障措施,就必然会阻止普通人绝对不能进入后宫。

更重要的是不能进入内宫,尤其是某些嫔妃们的居住之地。

一旦有陌生男人进来了,那么这个孩子是谁的,可就说不清了。

孩子是谁的一旦说不清,那可就动摇了古代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的根基。

所以在古代,尽管贴身侍卫和皇帝的关系再近,大概率也是不允许进入后宫的。

就算是进入后宫,一般也都是有几个太监前后左右地围着,监视着这个人的一举一动,以防做出某些不轨的事情来。

但即便有如此森严的规定,清代的时候,某位皇帝仍然有各种各样的坊间传闻。

比如这个皇帝的母亲是汉人不是满清人,再比如某国皇帝其实是被别人戴了绿帽子了,各种各样的坊间传闻是层出不穷。

所以皇帝更重视这样的事情,因为这些还只是坊间传闻而已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如果这件事情做实了的话,那整个帝国的根基将会土崩瓦解。

另外再说一下,古代的侍卫也是分等级的,大部分侍卫是没有资格站在皇帝身边保护皇帝安全的,一般也就是充当个巡逻或者防御等作用。

真正能够在皇帝身边贴身服务的侍卫总共也没有几个,但凡能够在皇帝身边的,后期大概率都能够成为达官显赫,而这些侍卫所代表的家族前景也会更加庞大。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官员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其实这就相当于一场豪赌。

赌赢了,整个家族保不齐还能再延续个几十年几百年。

要是赌输了,那就两说了。

也正因如此,这些贴身侍卫的忠诚度是极高的,原则上来说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标签: 历史古代太监

更多文章

  • 古代妃子被打落冷宫之后 太监为什么还要抢着去冷宫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妃子

    古代妃子被打入冷宫,太监们为何抢着伺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入宫成为嫔妃是古代女性人人向往的,入宫后家族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但是入宫后的嫔妃,最怕缺的地方是冷宫,冷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而且古代嫔妃被打入冷宫太监为何争着去伺候,想象不到的套

  • 古代太监不能随意出宫 太监为什么还要拼命的赚钱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太监

    还不了解:太监赚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太监包吃包住,还不能随意出宫,他们为什么还要拼命搂银子。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太监算是个最特殊的群里,他们不是平民百姓,也不是达官贵人,在宫中有些太监是低贱的,有些太监则是高贵的。在清代时期,太监的管理模式都相对比较规范,没有像赵

  • 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的结局为何却与曹操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董卓,曹操

    192年5月22日,董卓被自己信任的“干儿子”吕布和司徒王允合谋杀死。董卓是东汉末年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他曾趁着朝廷内乱,率领军队占领京城,提前曹操一步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目标,从此以后,各路野心家以讨伐董卓为名,开始互相攻伐割据,抢占地盘,导致了天下大乱。东汉王朝从此名存实亡,三国乱世也

  • 古代太监和宦官有什么区别 所有宦官都是太监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太监

    对古代太监和宦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宦官和太监,很多人容易混为一谈。我对于太监最初的印象,是小时候看电视剧,一旦皇上下了圣旨,就会有太监去传旨。镜头再一转,开始出现我们耳熟能详的场景:太监打开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想必大家读起这些词来也都是朗朗上口

  • 李贞: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曾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擅长骑射,爱好文史。贞观年间,先后任安州、徐州、扬州、相州和绛州刺史,封为越王。唐高宗即位后, 历任左卫大将军、绵、相、蔡州刺史。唐中宗李显即

  • 李恽: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他为何在家中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李恽(?~ 674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母为王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五年(631年),册封郯王。贞观八年(634年),出任洺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年),改封蒋王,出任安州都督,多造器用服玩,虚耗民力。唐高宗即

  • 李愔: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李愔(?—667年),唐朝宗室,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广制封建时,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李愔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

  • 李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生母为燕德妃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李嚣(?~632年),祖籍陇西成纪,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进封江王,翌年去世,谥号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李嚣,祖籍陇西成纪,生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李嚣进封江王,632年去世,谥

  • 李祐: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谋反失败后被废为庶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李祐(?—643年),字为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 ,母为阴妃。武德八年,封为宜阳王。玄武门之变后,封为楚王。贞观二年,授幽州都督、燕王。贞观十年,封齐州都督、齐王。贞观十七年(643年),举兵谋反,事败被擒,废为庶人,赐死于内侍省,以国公之礼入葬。下面小编

  • 李续:纪王李慎长子,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李续(?~689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孙,纪王李慎长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父亲李慎七子,李续与李秀最知名。李续为东平郡王,历和州刺史,迁徐州刺史,早薨,赠银青光禄大夫,宗正少卿,弟弟多为武后所杀。师从大儒王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