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王朝更替的历史上,有哪几场以少胜多的大战役?

在王朝更替的历史上,有哪几场以少胜多的大战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27 更新时间:2024/1/24 21:30:59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不断的发生政权更替,战乱频繁,因此著名的大战役数不胜数。然而如果非要列举几场以少胜多的大战役的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巨鹿之战(项羽对战章邯王离)

巨鹿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07年12月,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对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的战役。

交战的原因就不做赘述了。秦军主将章邯、副将王离,拥兵40万人。项羽杀了主将宋义后,直接指挥的军队有5万人,另外各诸侯国还有十余万援军在巨鹿周围,但是不敢与秦军交战。项羽渡过黄河以后,破釜沉舟,亲率9000江东子弟兵与秦军前锋王离的10万人交战,9战9捷,以人类战争史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击败了数十倍的敌人,赢得了灭秦战争的最关键的一场胜利。战后,秦军主将章邯向项羽投降,投诚的20余万秦军被项羽坑杀,观战的各国诸侯将军全部向项羽跪拜,项羽也因此而自封为西楚霸王。

巨鹿之战后不到一个月,秦二世赵高谋杀,秦国失去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

2、昆阳之战(刘秀对战王邑、王寻)

昆阳之战发生于公元23年五月至六月,交战的双方是以王莽为首的新政权军队与以光武帝刘秀为首的绿林军的一次决战。

新政权的军事将领主要是王莽的亲戚王邑、王寻,拥兵43万余人,兵精粮足。绿林军的主将是西汉皇族后裔刘秀,有军队17000人,大部分是乡下农民。单从双方军队的人数来看,新军是绿林军的25倍,士兵的综合素质也高,按理来说击败绿林军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刘秀发挥其超人的军事指挥能力,硬是以少胜多,击败了数十倍于己的敌军,奠定了东汉王朝的基础。

昆阳之战中,新军主帅王邑妄图以人海优势击破昆阳,不惜喊出了:"屠此城,碟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邪"的口号。可惜,久围不破的昆阳城,瓦解了新军士兵的求胜心,也给了刘秀咸鱼翻身的机会。公元23年六月,刘秀亲率3000千敢死队冲出昆阳城,击杀新军大将王寻,42万新军顷刻土崩瓦解,争先恐后逃跑,跟随王邑回到洛阳的不过一千多人。刘秀的绿林军捡新军丢弃的物资都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想不发财都难。

昆阳之战后不久,绿林军攻入长安,斩杀新皇帝王莽,复辟了西汉政权。

3、赤壁之战(刘备、周瑜对战曹操)

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7年,交战的双方是东汉丞相曹操与地方诸侯刘备、孙权的联合军队。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军队超过60万人,实际投入赤壁之战的军队超过40万人(既不是小说所称的80万,也不是某些历史学者考究的20万人,这两组数据都与历史事实不符。历史爱好者可以参考官渡之战、征讨刘表之战曹操的军队人数)。刘备、孙权联军拥兵16万人(刘备3万人,孙权13万人),实际参加赤壁之战的军队人数为5万人。为什么实际参战人数会少于拥有的军队人数,道理很简单,曹操要防止北方的马超韩遂偷袭,留了十余万大军守卫后方;刘备数败于曹操,确实手上无兵,孙权虽然有13万大军,但短时间无法集中,为了战争需要,就近挑选3万精兵打头阵,剩余的军队待聚集后作为第二梯队。因此赤壁之战的实际兵力对比为曹操军40万人对孙、刘联军5万人,8比1的人数比,曹操占有绝对优势。

赤壁之战的具体战役进程小编在这里就不介绍了。反正是不习惯水战的曹操军队中了孙、刘联军的火烧之计,一败涂地。40余万大军跟随曹操逃出生天的不过数万人(不是小说上讲的数十人),短时间内无法再对江南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赤壁之战奠定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基础。从此以后,形成了以曹魏、蜀汉、孙吴为主的三个地方政权,东汉灭亡。

4、淝水之战(谢安、谢玄对战符坚)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交战的双方是以符坚为首的前秦政权对战以谢安、谢玄为主要军事统帅的东晋政权。

以兵力来说,前秦皇帝符坚倾国出动,实际参战兵力超过117万人。东晋虽然也拥有不低于50万人的军队,但这些军队分散在桓、王、谢三姓大族手里。为了牵制前秦,桓冲、王蕴手里的20余万兵力没有参与淝水之战。实际直接参加淝水之战的东晋军队就是谢安侄子谢玄手里的8万北府兵,另外还有10余万军队在后方集结当中,这些军队直到战役结束都没有参与进来。

前秦皇帝符坚以众击寡,志在必得,犯了骄兵必败的大忌。后退时被东晋降将朱序捣乱,大呼:"秦军已败!"不明就里的前秦士兵以为己军被击败,争先恐后的向后逃窜,百万大军损失殆尽,跟随符坚回到都城的亲兵仅800骑而已。

淝水之战粉碎了前秦统一中国的梦想,同时也延长了东晋王朝的统治时间。

5、睢阳之战(张巡对战令狐潮)

睢阳之战又称睢阳保卫战,发生于公元756年,交战的双方是以唐朝睢阳守将张巡为首的官军对战以令狐潮为首的投降安禄山的叛军。

从字面兵力来看,张巡部前前后后参战兵力为7000人,另外还有3万多老百姓。令狐潮投入进攻睢阳的兵力共计18万余人。

战役的过程就不多说了,简单的介绍一下战役的结果。张巡以7000人的兵力,坚守睢阳半年之久,杀伤叛军超过12万人,最后全军覆没。安史之乱结束后,唐肃宗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后世皇帝追封张巡为通真三太子,追封张巡部将雷万春为雷霆驱魔大将军,追封张巡部将南霁云为秦州慧音山昭佑嘉泽二龙神君。

标签: 历史中国以少胜多

更多文章

  • 袁绍与公孙瓒曾是友非敌,两人为何却发生了界桥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袁绍,公孙瓒

    在历史教科书和科普读物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合称“(汉末)三国三大战役”。世人皆知赤壁之战是刘备、孙权联盟对抗曹操的结果,夷陵之战是刘备、孙权联盟瓦解的结果。单独看官渡之战,这是一场曹操单挑袁绍的战争,实际上,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颇有相似之处——这是袁绍、曹操联盟瓦解的结果。袁绍和曹操是发小

  • 从长远战略来看,秦灭巴蜀之战对秦灭六国有什么帮助?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秦灭巴蜀之战,秦灭六国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值得注意的是,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而对于战国七雄之外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战国七雄给消灭了

  • 在官渡之战结束以后,为何说曹操并没有获得多大优势?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官渡之战,曹操

    提起官渡之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不对,但还是有些夸大了官渡之战的价值。在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并没有获得多大优势,其劣势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袁绍随时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小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两个客观事实来判断的。第一、官渡之战

  •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意气用事,导致蜀汉如何元气大伤?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刘备,夷陵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不久,刘备就要去攻打江东,其实他攻打江东主要是为了两个兄弟报仇,关羽、张飞都死在东吴手里,就算抛开个人感情不说,为了不让别人骂他无情无义,刘备也要出兵江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攻打江东的决策,自从关羽死后就有了,可蜀中大多数文武百官都不赞同,文臣以诸葛亮

  •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国运,刘备为什么却不带上诸葛亮?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刘备,诸葛亮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被称为三国史中的“三大战役”。其中“夷陵之战”,是发生于蜀汉刘备集团和东吴孙权集团之间的一场战役: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因义弟关羽不久前死于曹魏和东吴的联合绞杀,刘备决意起兵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之地。同年七月,刘备亲率蜀军主力,进攻东吴。孙权求和不成,委

  • 汉中之战曹操比刘备还要强 曹操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汉中之战,曹操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中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此战爆发于公元217年,结束于公元219年五月,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汉中之战的持续时间,超过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役。在汉中之战中

  • 宛城之战经历了哪些曲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宛城之战,曹操

    你知道宛城之战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戎马一生,打过很多仗,胜仗不少,败仗也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赤壁之战,曹操被烧得焦头烂额,人马全军覆没。但是再怎么惨,他的大将和儿子没有损失。可是有一场战争,是曹操刚出道不久打的。那场战争中,曹操不但是去了儿子,侄子,还损失了一员猛将。那是曹

  • 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唐朝中期,为什么这场战役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怛罗斯之战,唐朝

    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唐朝中期,这场战役是在唐朝军队和阿拉伯帝国以及中亚诸国联军之间展开。双方的兵力一共是有三种说法,一是唐军2万人,阿拉伯20万人;二是唐军1万8千人,阿拉伯7万人;三是唐军2万4千人,阿拉伯30万人,无论哪一种说法,唐军在人数上都是劣势的。而这场战役会失败,除了兵力上的不对等,还跟当时

  • 和尚原之战发生于南宋初年,如何阻止了金军的西线攻势?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和尚原之战,南宋

    和尚原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这次战争由著名抗金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俩指挥,分别于1131年五月和十月挫败金军,阻止了金军的西线攻势,保住了川陕的门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军于1127年灭亡北宋后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乘势数次南下并进攻陕西,抢占了黄河两岸

  • 邯郸之战是怎么回事?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邯郸之战,战国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邯郸保卫战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元气大伤,此时白起提出围攻邯郸歼灭赵国的计划。但范雎却不同意,他认为目前秦军应该休养生息,让赵国割让六城求和为好。最后秦昭襄王采用了范雎的意见,不过赵国表面答应割让六城,背地里准备联合魏国、楚国抗秦。最后秦昭襄王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