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夷陵之战关乎蜀汉国运,刘备为什么却不带上诸葛亮?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国运,刘备为什么却不带上诸葛亮?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11 更新时间:2024/3/4 3:04:31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被称为三国史中的“三大战役”。其中“夷陵之战”,是发生于蜀汉刘备集团和东吴孙权集团之间的一场战役: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因义弟关羽不久前死于曹魏和东吴的联合绞杀,刘备决意起兵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之地。

同年七月,刘备亲率蜀军主力,进攻东吴。孙权求和不成,委任陆逊为大都督,率军迎战。后陆逊在夷陵一带火烧蜀军连营,蜀军大败,汉昭烈帝刘备也在不久之后病逝。受命掌管军国大事的诸葛亮与东吴议和修好,共抗曹魏。夷陵之战如此重要,关乎国运,刘备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当时是三分天下,三国鼎立,刘备要征讨东吴,虽然他当时非常痛恨东吴,但他在征讨东吴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到曹魏的因素。

如果曹魏在刘备率大军征讨东吴之机,偷袭蜀国,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刘备要做到没有后顾之忧,需要一个人镇守蜀国本土,这个人诸葛亮最合适。所以刘备在夷陵之战时,没有带上诸葛亮。

其次,刘备因为关羽之死,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坚决要征讨东吴,而当时三分天下的局面,孙刘势弱,曹魏势大,孙刘只能联合抗曹才能三分天下。刘备因为兄弟之仇而征讨东吴,却不去征讨蜀国之仇敌曹魏,因此很多人反对,在反对的人之中就有诸葛亮。

最后,刘备自认英雄一世,这次又是率大军去征讨东吴,东吴诸将刘备也没有放在心上。英雄一世的刘备觉得自己可以打败东吴,因为就不用带军师诸葛亮。

试想,在刘备自已指挥下,攻破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丰功伟绩。刘备也需要在无人辅佐的情况下打赢一场战役,这是一种资本,对巩固地位非常重要。诸葛亮善于理政,就让其在家帮他治理内务,当好大管家,为他的征战做好后勤保障。因此,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时,便公私兼顾,撇下诸葛亮到东吴打仗去了!

标签: 历史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汉中之战曹操比刘备还要强 曹操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汉中之战,曹操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中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此战爆发于公元217年,结束于公元219年五月,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汉中之战的持续时间,超过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役。在汉中之战中

  • 宛城之战经历了哪些曲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宛城之战,曹操

    你知道宛城之战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戎马一生,打过很多仗,胜仗不少,败仗也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赤壁之战,曹操被烧得焦头烂额,人马全军覆没。但是再怎么惨,他的大将和儿子没有损失。可是有一场战争,是曹操刚出道不久打的。那场战争中,曹操不但是去了儿子,侄子,还损失了一员猛将。那是曹

  • 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唐朝中期,为什么这场战役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怛罗斯之战,唐朝

    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唐朝中期,这场战役是在唐朝军队和阿拉伯帝国以及中亚诸国联军之间展开。双方的兵力一共是有三种说法,一是唐军2万人,阿拉伯20万人;二是唐军1万8千人,阿拉伯7万人;三是唐军2万4千人,阿拉伯30万人,无论哪一种说法,唐军在人数上都是劣势的。而这场战役会失败,除了兵力上的不对等,还跟当时

  • 和尚原之战发生于南宋初年,如何阻止了金军的西线攻势?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和尚原之战,南宋

    和尚原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这次战争由著名抗金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俩指挥,分别于1131年五月和十月挫败金军,阻止了金军的西线攻势,保住了川陕的门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军于1127年灭亡北宋后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乘势数次南下并进攻陕西,抢占了黄河两岸

  • 邯郸之战是怎么回事?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邯郸之战,战国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邯郸保卫战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元气大伤,此时白起提出围攻邯郸歼灭赵国的计划。但范雎却不同意,他认为目前秦军应该休养生息,让赵国割让六城求和为好。最后秦昭襄王采用了范雎的意见,不过赵国表面答应割让六城,背地里准备联合魏国、楚国抗秦。最后秦昭襄王洞察

  • 官渡之战结束后 袁绍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官渡之战,袁绍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对于官渡之战来说,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 汉水之战中赵云如何击败曹操,帮助刘备夺取了汉中之地?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汉水之战,赵云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

  • 赤壁之战曹操在兵力上占据优势 曹操最后为什么会惨败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赤壁之战,曹操

    对赤壁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十三年(208年),平定北方后的曹操,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并于同年七月率军南下,当荆州刘表于同年八月病逝后,新任荆州牧刘琮投降曹操。拿下荆州后,曹操遂将东吴孙权作为下一个攻击目标,汉末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就此爆发。然而,在

  • 三国时期打败仗那么多 合肥之战孙权为何遭人耻笑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合肥之战,张辽,孙权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合肥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诸侯有很多,都想争夺天下,而最终的结局却是由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人天下三分。要说在这么多的诸侯里最舒服的、奋斗历程最短暂的当然是孙权了,接手了父兄的基业和许多老臣的辅佐,妥妥得一个富二代。

  • 夷陵之战的失败,让鼎盛时期的蜀汉走向了什么局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夷陵之战,蜀汉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在开头便描述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开端和结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朝历代政权交替,似乎都离不开这种“死局”。而三国时期的军事历史,离不开三场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都是整个三国政权的转折点,其中夷陵之战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更是蜀国由鼎盛转入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