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兴势之战是怎么回事?兴势之战双方分出了胜负却没有输家

兴势之战是怎么回事?兴势之战双方分出了胜负却没有输家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80 更新时间:2023/12/7 14:48:31

兴势之战是怎么回事双方分出了胜负却没有输家?三国时期发生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像我们熟知的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潼关之战、北方统一战等战役。

这些战役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些战争可贵之处是不仅仅在于他宏大的规模,还在于改变历史进程、决定历史人物命运具有转折性的大战役。

但在三国时期有这样一场战役,不被人了解:兴势之战。

这场战役或许是因为参战的人物不太被人熟知的缘故,以至于让人提起这场战役都会觉得陌生。

其实这场战役是三国历史上非常诡异的战役,交战双方分出了胜负,却没有输家,这样的话是不是觉得很矛盾?那我们接下来一同来探究一下其中的奥秘。

曹叡去世,司马懿曹爽辅政

说起三国,大家自然想到的是曹操,诸葛亮孙权、刘备等,然而这次的战役和他们已经没有关系,这时候的他们早已驾鹤西去。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的形式,这场战役发生在三国时期魏正始五年,公元239年,魏明帝也就是曹操的孙子曹叡因病去世。

他的儿子曹芳成为曹魏的第三位皇帝,偏偏此人年纪尚幼,根本没有能力处理朝务,所以这一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先帝生前立下的两位辅佐大臣曹爽和司马懿的身上。

身肩重任的曹爽为何急于发动战争?这个和他当时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曹爽是和曹操有着一定的关系,他是曹魏宗室。

因为宗室的关系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出入宫廷,与魏明帝曹叡关系甚好,所以说他因此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后来他的父亲曹真去世,他继承爵位,在朝堂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也不再满足当前的现状,想要彰显自己的才能,但偏偏有一个人始终压他一头,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这个人,人们应该很熟悉,他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同时也是对曹魏的局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物。

他出生于河内郡司马世家,自幼聪明博学,但由于当时的汉室被曹氏控制,所以司马懿一直持拒绝担任任何官职的态度,后来曹操担任丞相之后,他也不得已成为文学掾。

司马懿善用心计,更懂得在乱世之中如何求生,不仅如此,他还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曹操的重视。

后来帮助曹丕在储位大战中获胜,紧接着接受曹丕的嘱托继续辅佐魏明帝曹叡,并且魏明帝时期多次担任抚军大将军、大将军以及太尉等重要职位。

魏明帝离世后再次成为新帝的辅佐者,其人的能力远远高于曹爽,所以曹爽也是想尽各种办法来压制司马懿。

他为了尽快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在于正五年不顾反对贸然率军攻打蜀国,曹爽对于这场战役非常自信,认为这是伐蜀的大好时机。

一场诡异的兴势之战

公元244年3月,此次战争的号角即将吹响,曹爽任命夏侯玄作为征西将军,任命雍州的刺史郭淮作为前锋,而他的门生邓飏和李胜以谋士的身份随从军队参战。

计划从傥骆道举兵进入汉中地区,将阳平关作为基础目标,为什么说这场战争诡异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所选择的这条线路。

傥骆道这条线路长度大约240公里,除此之外这里也是褒斜道、子午道、连云栈道等众多古道中最为快捷但同时也是最为险峻的一条古道。

在以往的战争中,很少会有人选择此条线路,然而他曹爽则选择让十万军队从这条古道上通行,这也就为战争开始后的后勤补给困难埋下了伏笔。

此时守御汉中的人是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虽然说当时他的兵力不足3万,但他依旧坚定不移。

他们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面对来势汹汹的曹魏军队,他们没有像曹爽所想的那样,连忙逃回汉中寻求援兵。

王平知道,一旦阳平关失守,那么对于蜀汉来说必定是灭顶之灾,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誓死抵挡。

他为了迷惑曹魏军队,让人在兴势山中扎营,并且在多个地方扎旗,营造出一种守军众多的假象。

曹魏军队也正如先前所说的那样,他们在经过兴势山的时候就受到了阻碍,因为山路崎岖,线路过长,前来运输供给物资的马匹牛骡几乎全部死去。

相反,蜀汉的援军早已到达,做好了与曹魏军队一战的准备,所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的军队物资不断匮乏,进退两难,曹爽此时依然对接下来的决定也是犹豫不决。

这时候传来司马懿的信件,他告知其曹操当年与刘备在汉中对战惨败的经历,希望其能从中吸取教训,如果一意孤行,将会有难以承担的后果,曹爽最终不得已颁布撤军的命令。

既然,曹魏军队退兵,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认为曹爽是此次战争中的输家,而蜀汉则是赢家。

真的是这样吗?蜀汉方自然是赢家,他们在此次大战中大胜,保护了汉中,但这并不能说曹爽是输家。

这样说肯定会让人觉得迷惑,但细想之后就会明白,曹爽虽然输了战争,却也得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

所以,这场战争被不少的人认为,这其实并不是伐蜀大战,而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大战。

在这次战争中,曹爽在一定程度上清洗了一部分司马懿的军队,这对于他来说自然算是好事。

曹爽在此次战争中虽说不算是输家,但也进一步加剧了他与司马懿之间的关系,此次战争后曹爽在朝堂中的威望降低,而司马懿的呼声则不断滋生,两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达到冰点。

曹爽通过各种方法,企图架空司马懿,司马懿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他找准时机发动政变,曹爽战败,交出兵权之后过着囚禁的生活,但这并不是他的结局,最后还是以其他原因以被灭三族收场。

标签: 历史司马懿曹操曹叡兴势之战

更多文章

  • 河西之战秦国和魏国交战长达百年,河西之战最后是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国,魏国,吴起,河西之战,秦国

    河西之战秦国和魏国交战长达百年,河西之战最后是谁赢了?战国初期,魏国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通过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实行的“李悝变法”,魏国成为战国前中期的霸主,在整体实力上超越了韩国、赵国、齐国、燕国、

  • 官渡之战曹操不占据优势,官渡之战曹操是怎么大胜袁绍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曹操,袁绍,刘备,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不占据优势,官渡之战曹操是怎么大胜袁绍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地区进行决战,在战斗开始后,曹操通过袭击袁绍位于乌巢地区的粮仓把握了战场优势,并最终击溃了袁绍的主力部队,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这次战斗为曹操奠定了巨大的优势,让曹操成功称霸北

  • 历史上岳飞对决金兀术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岳飞,金兀术,完颜宗弼

    历史上岳飞对决金兀术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关于这场战争,《宋史》虽有着墨,但却像史书上的绝大多数的战役记述一样,仅有寥寥几笔,在岳飞战后写给皇帝的报捷书上,才找到了较为详细的记录,以下便是原文片段:“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贼酋首四太子(完颜宗弼)、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马军一万五千余骑

  • 中国历史上第一场灭国战争鸣条之战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商汤,夏桀,伊尹,鸣条之战

    中国历史上第一场灭国战争鸣条之战是怎么回事?鸣条之战背景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在位时,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进取,骄奢淫逸。还从各地搜寻美女,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挥霍无度,弄得国空民伤 。并置百姓的苦难于不顾,下令四处搜刮民财,四处用兵抢夺财

  • 赤壁之战的功劳属于谁,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中计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曹操,刘表,刘备,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功劳属于谁,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中计?先开个玩笑,赤壁之战其实是罗贯中的功劳。如果没有《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赤壁之战在中国人心中的认知程度肯定没有这么高。其实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三国故事之前的剧情,在官渡之战中,堂堂天下第一的诸侯袁绍,是不是也昏招迭出,专门找错误选项去送呢?《三国演义》之所以

  • 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就没有取胜的机会吗,山海关之战李自成为何会一败涂地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多尔衮,大顺,牛金星,山海关之战,李自成

    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就没有取胜的机会吗,李自成为何会一败涂地?吴三桂为了个人的恩怨,向多尔衮下跪,而向驻守山海关附近的农民军发动袭击,并打死了农民军数千。李自成决定武力消灭关宁铁骑,其率领大军20万,实际用来作战的有13万人,而当时驻守山西以及河南等地大顺军达到40万人,因此兵力是相当的分散的,这是李自

  • 李世民如何在虎牢关以少胜多战胜窦建德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王世充,李渊,洛阳

    李世民如何在虎牢关以少胜多战胜窦建德的呢?武德三年七月,大唐关中后方平定,唐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为统帅,统领各路大军向关东进军,首当其冲的是王世充。李世民大军与王世充的人马大致相当,约计十五万左右。李世民骁勇善战,唐军士气旺盛,很快扫清了洛阳外围,将王世充包围在洛阳城中。此时,王世充虽然还有很强的军

  • 夷陵之战蜀汉只损失五万人,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刘备,夷陵之战,三国,蜀汉

    夷陵之战蜀汉只损失五万人,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至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吴、蜀之间爆发了一场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性战役--夷陵之战。在三国时期,这场历时十五个月(章武二年闰六月)的战争,既是最为持久,也是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夷陵之战的惨败,蜀汉集团从此彻底退出荆州争夺战

  • 古代北伐到底指的是什么地方,古人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朱元璋,元朝,明朝

    古代北伐到底指的是什么地方,古人为什么要坚持北伐?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等武侠电视剧相信大多数朋友都看过,“中原各路英雄豪杰”这句是里面开大会的时候经常说的话,那么大家知道这里面说的中原具体指的是哪儿吗?中原主要指是黄河以北的洛阳一带地区,古代的王朝都城多在这一带。今天我们要说

  •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命名的,史思明为何很少人提及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安禄山,安庆绪,安史之乱,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命名的,史思明为何很少人提及?在史书中,安禄山与史思明在“安史之乱”事件中的地位是相差无几的,没什么区别。如若不然,史家是不会用他们各自的姓,然后合二为一来命名此次动乱的。“安史之乱”的后半段,也就是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